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楚很友好地接触对方。双方就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一些交流。
陈楚在交流中直言,未来他将会投入重金开发迪亚纳品牌。而迪亚纳中国公司现在资金流根本就无法支撑陈楚发展战略,因此,陈楚建议先向迪亚纳中国公司注资三亿元人民币。注资比例,按双方所持股份出。
和陈楚交流的鬼佬听完翻译的话以后,整个人差点就吓住了,他看着陈楚就像是看着一个疯子似的。
三亿人民币,这样银元政策不一定能起效果吧?中国土豪都是这样的经营风格吗?
鬼佬向陈楚表示,这个问题他还要和总部交流交流才能给陈楚答复。
对此陈楚呵呵一笑,也没有强迫对方的意思。
第二天,迪亚纳公司总部就给陈楚答复:对于陈楚的注资计划他们不能接受,以迪亚纳公司现在资金情况,已经足可以支撑起未来几年发展。
陈楚对迪亚纳公司的回复并不认可。
双方在新一轮商谈时,陈楚终于还是提出了自已要求:如果迪亚纳不认同他们建议,那陈楚十分乐意收购迪亚纳持有的中国公司股份,心购价格与他们从永江集团接收价格保持一致。
迪亚纳公司代表这次终于沉默下来了。
三天后。
当陈楚和永江集团签定协议后,迪亚纳公司松口表示愿意将他们手头上持有的股权全部转让给陈楚。
很好。
得到对方的回复以后,陈楚由不得就是笑了起来。
第二天,陈楚和迪亚纳集团签定相关方面协议,受让迪亚纳公司40%股权。为了这部分股权,陈楚又付出了二千二百万美元。
至此,在付出五千五百万美元、超过三点五亿人民币后,陈楚砌底地拥用这家成立六十年意大利品牌的中国区经营权。
第二天早上,某些财经媒体的报道了迪亚纳中国区公司易手的新闻。
这一条新闻刚刚出来,在行业内也引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
燕京。
在办公室的杨年,在听到这一个消息时,脸上神色十分意外。
“陈厂长撤资我们诚品服饰,就是为了这个意大利品牌?”杨年哑然失笑。
他由不得摇了摇头。陈楚为了这个半死不活的品牌值得吗?
前段时间,陈楚将手头上持有的诚品服饰股权全部抛弃出去,或多或少都引起他心里不满。
信心比黄金重要。陈楚在诚品服饰高速发展时做出这样举动很容易引起外界误会。
不知情的人还真会以为,他们诚品服饰现在已经不行了呢。
第415章
陈楚做了一个错得不能再错的商业决策。
迪亚纳……收购这个牌子有实质性意义吗?
杨年这是越来越看不明白陈楚了。
陈楚从蒸蒸日上的诚品服饰抽身,投资一个破落品牌,这样的商业逻辑根本让人猜不透。
杨年隐隐间已经可以猜想到陈楚失败的命运了。
而在运动用品公司层面上。
陈楚收购迪亚纳第二天就上了某些财务媒体页面,自然也引起一些体育用品公司的关注。
一些消息灵通的公司,更是在陈楚和永江集团谈判时就知道了这个消息。
“楚语服饰,他们竟然要运营体育品牌?”闽江一家占地面积极大的厂房办公室内,一位中年人将手中报纸轻轻地放下来。
“五千五百万美元,楚语服饰还真的下得了重本。”中年人一声感叹,道。
“呵呵,楚语能在休闲服饰行业打下一片天,但在运动用品市场就不一定有这样的运气了。”
“永江集团这次退出,倒是找了个冤大头。”
羊城,陈楚办公室内。
坐在自已的办公位上,陈楚打开电脑看着泛出白色光线的屏幕。
他正看着某位财经专栏作家对他收购迪亚纳的评论文章。
那是一位标著“独立观察者”的财经作家,在网上有很多粉丝。
《迪亚纳下嫁楚语服饰:浴火重生还是继续沉沦?》
文章刚开头提到楚语服饰收购迪亚纳的一些详细事宜。这部分内容,看起来还是十分客观的。
但到了第二部分,文章语调就开始变得尖锐起来。
“迪亚纳虽然号称是意大利四大体育用品品牌之一,但相比起其他三大品牌,这个品牌原生竞争优势不大。”
“华夏动向于2005年收购了kap,李安体育于2008年收购了乐乐,踏踏也于2009年收购了fl。在收购了这些品牌后,三家都对品牌投入了大量资源,近二三年来,这三个品牌都得到了不错发展。而没有背靠大树的迪亚纳就显得分外落魄了。”
“我们可以理解楚语收购迪亚纳运营的思路。但我们可以很肯定地说,楚语服饰的运营思路出现了问题:事实上,无论是李安体育收购乐乐,踏踏收购fl,还是楚语收购迪亚纳,他们都受到了华夏动向收购kap成功所带来的启示。”
“二零零五年,名不见传的华夏动向收购kap后,通过轻资产运营在短短五年内将销售额做了四十亿规模。从此后,代理和运营外国知名品牌就成为国内体育用品公司的‘多品牌运营’的至爱。”
“但不论是李安还是踏踏,他们运营这些品牌都不是十分成功。”
“李安接手乐乐已经有三年,但根据去年财务报表,乐乐去年亏损额达到了一千九百万元人民币,今年亏损额度很有可能超过五千万元,踏踏旗下fl也是差不多情况,短期内看不到盈利的前景。”
“体育用品市场是个与服饰市场有相似之处,但与服饰市场也不相同的市场。二年前,当踏踏收购fl消息传出来后,踏踏体育的股价应声下跌,资本上投资者根本就不认同这样的运作模式。同样,我本人也很不看好楚语服饰这次收购。”
办公桌面前,陈楚一字字地将文章看完。
对于文章内容,陈楚仅是微动一下嘴角,显然不太放在心上。
对于外面议论的声音,陈楚自然也有听到:不论是体育用品行业内,还是行业外,似乎没有人看好这次收购。
前段时间,当陈楚提出收购迪亚纳时,楚语服饰管理层内也有不同声音。
“还真有趣。”陈楚自语一声。
收购迪亚纳对他来说是一次挑战,一次难度不小的挑战。
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陈楚面对的压力不小。如果这次失败了,还真的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落井下石呢。
但外界不利的舆论环境,反而激起了陈楚斗志。
在收购迪亚纳品牌前,陈楚就想过这是一次难度不小挑战。现在想到将会面着的挑战,陈楚反而觉得一丝丝兴奋。
“还是从最基本工作做起吧。”陈楚道。
———分界线———
鹏城中心区附近的一处写字楼内。
这里属于关内。宽阔的马路旁,两边绿树边的高楼内,租着四楼的迪亚纳中国区会议室内。
陈楚坐在会议桌首席,目光扫视两边主管级别员工。
办公室内,除了陈楚每个都穿着十分正式的西装,他们的目光接触到陈楚,每个人都露出笑容。某位年近中年,头发稀疏的男子,笑的时候小眼睛微微眯起,笑意间有着一种谄媚的讨好。
陈楚扫视了一眼这些主管,却没有先出声说话。
财务主管、人力资源主管、营销主管、设计中心主管……陈楚打量着自已的下属们,心里暗道该来的人都来了。
迪亚纳中国公司有二百余人。公司总部位于鹏城,于燕京有个办事处。这家公司管理结构分为财务、设计、服饰等七大部门。
“陈总,请您说几句吧。”一位年纪三十岁出头,穿着黑色西服女主持,微微笑着道:“大家鼓掌欢迎陈总说话。”
会议桌上,参与会议众位经理和主管纷纷拍掌。
对于收购迪亚纳的老总,他们感到了好奇。
“各位下午好。”陈楚声音比同龄人更成熟。
仅仅寒暄一句,当陈楚说到第二句话时,那些主管和经理马上就打起十二分精神。
五分钟后。
当陈楚发表完讲话后,会议室内一阵长长沉默。主管和经理们就像呆住似的,二位主管微微交换了一下眼色。二秒后,就像停止了的时间重新开始走动似的,会议室内响起了一阵稀疏掌声,不少人脸上笑容变得分外勉强。
不少人此时向陈楚投了一个深深的眼神。
在迪亚纳被收购之前,他们就打听过收购方的信息。这些天来,关于新东家的传闻在公司内传播得很广。像他们主管级别员工,对陈楚更是多了几分关注。
虽然他们是从事于体育用品行业的,但在他们公司内部也有着服饰部,品牌40%左右收入也是来自于服饰类目。因此,对楚语服饰情况,他们自然也是有所了解。这是家四五年前才崛起的公司,最近几年扩张速度很快。但其创始人在公众面前很少露脸,哪怕是服饰部部长对楚语服饰创始人、他们新老板陈楚的情况也知道得不多。
陈楚在他们面前有着三分神秘的色彩。
现在,这位年少老成、在行业内颇有名气的神秘老板,向他们描绘了迪亚纳美好的未来。
在他描述的这片蓝图中,迪亚纳明年销售额会突破十亿元,2015年销售额要突破五十亿元,2018要成为国内体育用品行业排位前三的巨头。
他们的新东家还真的敢想啊,难度他就不觉得自已提出来的要求高了些吗?
“陈董,我可以说几句吗?”一个声音在下边响起来。
“请说。”陈楚道。
“陈总,我们品牌去年销售额是四亿五千万元。明年销售额达到十亿,这个要求会不会高了些?”一位脸容微微削瘦的中年人道。
陈楚看一眼对方,很快确定面前这位是营销部长。
“陈总,体育用品行业所面对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哪怕是一线品牌的表现也不算很好。踏踏体育表现还好一些,但去年业绩也只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但像李安体育,业绩仅仅增长百分之十六。”
“陈总要求明年我们的业绩达到十亿元。但根据估算,我们公司今年业绩将会保持在四点五亿元左右不变。要完成十亿目标,明年我们就要完成百分之一百的增长。这根本上不可能。”
营销主管话没有多少客气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