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的。
“船停泊在港湾是安全的,但船的用途并不在于此。人如果躺在地上,就不会跌倒,但这也并非人活着的目的。有一首诗这么写着:‘坟墓是幽静的地方,不受干扰;但我想:没有人愿意在那里休息。’人生在世,就是要去体验。只有勇敢迈向未知的领域,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尝试未曾做过的事,才能学到经验。估计,每一个人每一天所想的事,有90%是重复前一天的想法。我们就像鹦鹉一样,一再重复着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按照自己的‘流水账’过日子。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鼓励大家:‘应该勇敢去尝试,换换新的工作,过过不同的生活。’
“你曾经听说过多纳尔的故事吗?1846年10月,多纳尔家族一行87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使他们受困在关口里。40天后,有一半的人陆续死于饥饿和疾病。最后,终于有两个人决定出去求援。他们在徒步可以到达的范围之内,很快就达到一个村庄,并带回一个救援队,使其他幸存者得以获救。
“你是否觉得好奇,在面临饥饿和死亡的状态下,他们为什么等待了40天,才决定放弃那个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冒险出去求援?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愿意放弃身边的财产。他们曾试图把马车和财物拖出,结果搞得筋疲力尽却徒劳无功,只好作罢。就这样任由大雪围困在关口,直到耗尽所有的食物和供给。想想看,我们是否也经常陷入这种‘关卡’呢?由于害怕失去既有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漂亮的办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权力,多少人放弃了新工作的挑战,宁可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虚度数十年的光阴。
“由于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多少人不愿意冒险、恐惧突破,不敢离开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以致平凡无趣地走完一生。
“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改变与否时,几乎都会陷入挣扎、害怕、矛盾与恐惧之中。他们虽然意识到维持现状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要他们放弃现有的,更是痛苦不堪。《易经》里就有这么一句话:‘所有人类的苦难都产生于对前一种存在状态的依恋’。
“当你的生命越是往前走,你就聚积越多的包袱和负担——财产、名位、习惯、人际关系、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不断地增加,于是更加依恋这熟悉的一切,舍不得放下。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可留在熟悉的地狱,也不愿走进陌生的天堂。为何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困在无形的牢笼内,而无法走出生命中的‘多纳尔关’的原因。
“就像一个在母体里拒绝出生的婴儿,或是一只不愿冲破蛋壳去面对陌生世界的雏鸡一样。害怕失去,会让你失去更多;恐惧未知,会让你失去未来。试想,当你的人生过程如同蝴蝶变成了蛹,岂不可悲!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你不妨去读一读韩国泛亚汽车公司总裁写的《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这本书。它告诉我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都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使你圆满地做完一件事。成功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做你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把它做得最好。”
“孙伯伯,虽然我现在还处于求学阶段,但是我会从现在开始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等到我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我会把我的兴趣和爱好转化为职业。孙伯伯,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怎么样才能真正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
孙伯伯告诉我:“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你只需要把自己认为理想和完美工作的条件列出来就一目了然。一位颇有名气的心理励志专家在叙说自己最终寻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工作经历时这样说;运动和数学一直是他很喜欢做的两件事。从小到大,他一直是运动健将,不仅担任过体育股长和篮球、乒乓球队长,也是田径校队的杰出运动员,他曾经想过要如何把兴趣发展成职业,也曾经梦想成为张德培第二。他不断地问自己:这些真的是我自己想要的吗?我愿意把运动当成我一辈子的终生职业吗?后来他告诉自己:靠体力过生活,并不是他真正喜欢过的生活,虽然他非常喜欢运动。在高中和大学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也曾经想过,要当一位数学教授。决定要做这件事之前,他列了一张理想和完美工作的条件,他告诉自己:第一;时间一定是由他自己掌控。第二;能不断地接触人,因为自己喜欢人群。第三;它必定对社会有所贡献。第四;它可以让自己环游世界。第五;它必须能够使自己不断地学习与成长。第六;它必须有助于自己不断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可以跟一些成功的朋友
交往。第七;收入的状况可以由自己的努力来控制。最终;他选择了从事心理励志方面的工作;并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结合自己的经历;孙教授又接着给我讲:
“我发现,当一位数学教授并不能达到我理想的工作条件,于是,我又开始寻找另一个可以当成我终生职业的工作。
“17岁的时候,我接触了汽车销售业,因为我很喜欢车子,我想自己应该可以做得不错。真正进入了这个行业之后,我发现这个行业有非常大的特色,但是我的个性似乎并不适合,于是,我又转行了。
“从16岁到21岁,我陆陆续续换了18份不同的工作,可是每次换工作之前,我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我到底要的是什么’;直到我把那些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列出来。 后来我发现,自己有一个特色,就是从小到大一直很喜欢帮助别人。同学数学不会,我很喜欢教他;别人篮球打得不好,我自告奋勇过去教他。因为我相信,只要我可以,我一定也做得到。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个激发心灵潜力的课程,它给我非常非常大的震撼。 我发现,自己上了那么多的课程,学习了那么多的资讯,却没有任何一个课程比得上我的老师安东尼在短短八小时当中所分享给我的那么多。我想,假如我以后也能做他所做的事情,把一些真正对人们有帮助的资讯,不管用任何渠道,书籍也好,录音带也好,或是录像带也好,都能够分享给想要获得这些资讯的人,那该会有多好。我发现,这个工作可以符合我所列出来各种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当我了解到这件事以后,我知道,这就是我毕生所寻找的方向。
“我曾经听我的老师这样说过:‘世界上的每一份工作都很好,但是,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比我目前所做的更有意义。’因为,他可以借由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这句话让我决定要一辈子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经过了七八年的坚持,我终于可以在这个行业崭露头角,让非常多的人和我的学员,得到非常具体的帮助。不管是心灵的重整,或是自信心的培养,或是业绩上的突破,或是管理思考盲点的一些转变,他们都有非常显著的改变。
“以前,我一直把赚钱当成非常重要的目标,后来我才发现,赚钱并不是全部,也不是绝对。赚钱固然重要,但是,我现在一心一意只想把所有精力放在如何提升我自己,如何提高我的工作品质,如何提供更多物超所值的服务,来帮助更多想要成功想要更上一层楼的伙伴们。每当我发现,一个人不再自我成长,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时候,我就为他感到非常可悲。因为,连世界最顶尖的人,都还是那么的谦虚,那么努力地想成长,他们已经是全世界最棒的,却还在不断学习如何再进步。世界顶尖的人士,一定有他们成功的方法和道理,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如何让自己变成超级成功的人呢?我们必须研究超级成功的人是如何思考,他们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用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想法。他们是如何让自己更上一层楼,他们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在他们还没有成功之前,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和努力?当他们面临失败和巨大挑战的时候,又是如何坚持到底的?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把要做的事做得最好。”
“孙伯伯,我明白了,今天回去以后,我就把自己认为理想和完美的工作条件一一列出来,看看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是什么。”
“林刚,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将来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这个问题我还没有仔细考虑过,不过我对您传授给我的‘教育成功学’十分感兴趣,我打算在今年暑假和我的班主任管老师合作,把您传授给我的知识写下来,让全国各地的同龄人能够受到您的教诲,不知您是否同意?”
“哈哈哈!你这小子,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的工作提前让你给完成了。林刚,告诉你一个消息,今年十月我要去美国定居了,和我的儿女团聚,我希望在我临走之前能看到你写的书,如果需要我帮助,我会给你提供一切资料。”
我向孙教授深深地鞠了一躬,说:“孙伯伯,我一定不辜负您的嘱托,尽快完成这本书。”
☆ 所有的百万富翁都热爱他们的职业。对他们而言,工作几乎变成了消遣活动。
在孙震乾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了两个多月的辛勤工作,管老师和我终于完成了这本书的写作。我们衷心地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够使我们的年青朋友们找到成功的捷径,尽快成材。书中所讲的这些知识在学校里是根本学不到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大有用武之地。青少年学生思想观念开放,思维模式还未定型,可塑性极大,如果他们能遵照书中所讲的15条原则去做,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快速提高学习成绩,信心百倍地去迎接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祝你马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