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运-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锦鸿忙整理了下思路,将自己的想法简明的说了一遍,他主张将大寮村村前和村尾两条河流沟通,彻底解决下游各村的春汛问题,一劳永逸。
    他说完,副书记鲁西平点了下头:“我赞同林镇长的观点,一劳永逸才是上策。镇里的春汛水患已经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同时也浪费了镇里的人力、物力。”
    常务副镇长罗非不紧不慢的道:“既然能治本为何我们却只治标呢。”
    肖志远眉头微微一皱,他微微向鲁西平下首的丁晓递了个眼神。丁晓知道该自己上阵了,他略略有些紧张,正想说话,那边副镇长叶星柱率先表态支持林锦鸿的建议。叶星柱能进入党委会,完全是因为林锦鸿的关系,当初三溪镇可只有七位党委委员,后来有林锦鸿和罗非两人,这党委才扩大到九个席位,而他这副镇长就是当时林锦鸿当任的;另外上次调整副镇长分工,林锦鸿没有过分调整,这也是他能进党委委员的原因之一。叶星柱当了半辈子的副镇长,进党委会议亮亮声,这还是头一会。于是他借这次机会表态支持林锦鸿,是要趁机在额前贴上个“林”字。
    叶星柱一表完态,肖志远心里一突,不知不觉间,林锦鸿竟然已有这般实力,在党委会议上稳占四席。而自己这边除了自己、综合办主任、计生办主任外,其他两位好像并没确定要站在自己这边,人武部长一向中立,组织宣传办主任态度不明。
    丁晓突然道:“我觉得刚才林镇长的发言跟这个会议的议题有些不合,这次临时党委会议的议题是确保山口村造纸厂的正常运行,而不是解决春汛问题……”
    。
第63章 三个方案
    丁晓的发言引起一阵笑意,虽然大多数人没有笑出声来,毕竟大家同在一大院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再说丁晓是综合办公室主任,也算是位高权重了。林锦鸿暗自摇了下头,叹道,如果没有爷爷,自己估计也会跟他一样稚嫩吧,年轻虽好,但年轻过头了就会惹人笑。
    林锦鸿抬头看了一圈,见大家都只顾笑了,反而没人去反驳丁晓的话。有人是不想,有人是不屑。好嘛,看来还得自己赤膊上阵,林锦鸿想到这,清清咳嗽一声,会议上是不能乱咳嗽的,因为这是发言的标志。“丁晓同志认为是什么问题困扰着造纸厂的正常运行呢?”
    丁晓是新人,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大阵仗,而且刚任综合办主任,靠着肖志远这颗大树,自我感觉相当良好。因此他讲话是抬着头的,只顾自己讲,而没有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直到林锦鸿出声他才闭上嘴。视线悄悄的从别人身上溜过,当看到肖志远那张脸上冒起不少黑线的脸时,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要遭。
    他这边只顾观察别人,和想着自己到底说错了什么,丝毫没注意到林锦鸿问的问题。
    林锦鸿摇头,只得问了第二遍。丁晓霍然惊醒,终于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他讪讪一笑,“这,这个我认为……”下面的话说了半天也没能说下去。
    组织宣传办主任秦震不紧不慢的道:“我认为林镇长的提议可行,每年大寮村的救灾款项拨出,占了我们三溪镇不少的财政。如果将这笔款项用于其他地方,可以解决不少事情。”
    八位党委委员有五位认为该彻底解决山口村春汛问题,已经超过半数。肖志远遂总结了下各人的发言,然后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决定将大寮村村前村尾两大河流连在一起,彻底解决下游的春汛问题。
    党委会散会后,肖志远闷闷不乐的回到自己办公室,他有些后悔召开这次临时党委会议了,本来他是想借这次临时党委会挫一挫林锦鸿的威风。之前肖志远一直认为自己在党委会议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的,没想到事实正好相反。自己到底输在哪呢,他突然拍了下脑袋,醒悟过来,自己的三把火烧错了,第三把火不仅将副书记鲁西平推到林锦鸿那边,还逼叶星柱这官场老油条也站队了。照目前看来,林锦鸿一边四位党委委员中有三位是比较稳固的,鲁西平和林锦鸿的结盟只是暂时性,自己还可以争取。
    林锦鸿办公室,林锦鸿和罗非坐在同一排位置上,各自吸着烟低头沉思。不过两人想得不是同一件事情,林锦鸿在想大寮村的问题,而罗非是想党委会上的事情。
    “兄弟(罗哥)……”两人几乎同时叫了一句,两人对视一眼,轻声一笑。
    林锦鸿扔掉手中的烟屁股,又重新点上一支,“罗哥,你先说吧!”
    罗非点了下头,“这次党委会议上,你能够占据优势,这显然不是肖书记所愿意看到的。他要么打击分裂我们这个小团体,要么拉拢其他两位态度不明确的党委委员,以使自己在党委会议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个问题我倒没怎么考虑过!”林锦鸿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我认为肖书记会倾向于后一种手段,拉拢刘东和秦震两人。秦震本来倾向于肖书记,但今天或许因为丁晓的缘故,而站在我们这边说了话。而刘东有个弱点,那就是他的儿子快要大学毕业了,也想要进入机关体制内,只要帮他解决这个问题,他很快就能站队。”
    罗非诧异的看了他一眼,“兄弟,看不出来啊,没想到情报工作做得这么出色,是不是你早就想下手了。”
    林锦鸿笑笑,这两消息倒不是他去打听来的,而是上次马维告诉他的,林锦鸿倒是想要拉拢刘东,但一直忙着别的事情,倒忘了这茬。“罗哥,这事还得你老爸出马啊,我估摸着刘东也不希望将儿子放到三溪镇,而是想进县里的什么直属单位,要不然他自己稍稍说几句话,他儿子进党政大院还不是小菜一碟嘛!”
    “你说得也有理,但不知他希望儿子能进什么单位?”罗非道,“听说刘东喜欢在黄连溪上游钓鱼,这个周末我们也去看看吧。”
    “呵呵,叫我吃鱼还可以,钓鱼恐怕不行。我就专门去吃鱼喽!”林锦鸿嘿嘿的笑着,两人谈了一阵,林锦鸿将话题引到大寮村治汛的问题上。大寮村治汛问题很复杂,不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还涉及到市、县有关领导的意愿,这是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尽管如此,一身闯劲的林锦鸿还是想接这烫手的山芋试试到底有多烫,大寮村治汛如能成功完成,对即将展开的三溪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也有莫大的好处,这是环环相扣的。
    听了林锦鸿的想法,罗非苦笑道:“兄弟,跟你一心发展三溪镇的经济相比,我就像是个得过且过的老和尚,心有所愧啊。”
    林锦鸿在他肩上重重的拍了下,“如果两个人一起冲,同时倒下了,就没人扶了。罗哥,你悠着点,我倒下了你个走开啊,一定得扶着!”
    罗非知道他这是开玩笑,但心里还是闪过一丝感动。在前面冲的人也许会碰得头破血流,有黑锅前面的人顶着,有功了后面的人一起领了。这就是林锦鸿那句话的意思。
    下午,林锦鸿带着王熙到大寮村,与大寮村村支书王大富和村长王义开了个三人会议,宣布镇上党委会议的决定。听说镇上要将大寮村村前村尾两条河贯通,王大富和王义两人的表情明显不同,王大富是面有难色,而王义是面有喜色。
    林锦鸿见到这一幕心中有数,问道:“王大富同志可是有难处?”
    “不瞒林镇长,确实有难处,大寮村刚遭灾,村民正在忙着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哪有闲功夫去理这事呢。”王大富看着林锦鸿,越说越激动,“镇上拨的款太少了……”
    林锦鸿挥了下手,打断了他的话,冷冷的问道:“你说村民正忙着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为什么我刚才一路过来,看到的村民不是在打牌就是打麻将?你说的镇上拨款太少,为什么村民却有钱在打赌。”
    王大富一时哑口无言,林锦鸿也不等他再说其他的,便向村长王义道:“王义同志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关于贯通前后两条河的提议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据我了解,在前年,就有市、县的专家论证过贯通两条河流可行性。”
    “林镇长,我坚决服从镇党委和镇政府的研究决定,在肖书记和林镇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好本职工作。”王义挺了下胸膛,坚决的道。
    林锦鸿满意的点了点头,“很好。你将前年专家论证的三个方案稍微介绍一下。”
    “好!林镇长,不如我们亲自去三方案的现场看看,边走边说,怎么样?”
    “那也好,这更加直观。”林锦鸿忙起身出了村委会办公室,王熙和王义两人忙跟上,王大富圆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走到电话机旁拨了个电话,匆匆说了几句挂掉电话,出了办公室,跟上林锦鸿几人的步伐。
    “专家论证的三个方案分别是在村东、村西和村中,村东地势最矮,而且没有良田。引河从这边经过,所花的人力物力最少,就算是春汛时节也不会大影响,是最理想的方案。不过……”王义边走边想林锦鸿介绍,说到一半他却说不下去了。
    林锦鸿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虽然他知道王义接下来要说的是什么话,但他还是故作不知,问:“不过什么,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吞吞吐吐的!”
    王义看了眼王大富那阴沉的滴水的脸,毅然咬了咬牙道:“村东方案要经过一个坟地!”
    “一个坟地?”林锦鸿睁大了眼睛,“就因为一个坟地,而放弃这么理想的方案!”
    “林镇长,这不是还没开始吗!”王熙呵呵一笑,道。
    林锦鸿忙道:“对、对,我们修建引河贯通两条河流还没开始呢,可以说服那个同志将坟地迁一下,不能因为一家而耽误全村人嘛。”他说着,眼睛往王大富身上瞟着。
    “林镇长,我家是不会同意迁坟地的。”突然身后响起一个声音,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匆匆而来,怒目瞪了眼王义,道。
    林锦鸿转过身来,打量着他,看他一身装扮保养有道的样子,显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