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大唐-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盖子把茶沫撇了撇,请请地喝上那么一下,又呼出口气来,一副享受的模样。
刘知柔喝过这样的茶,只是当初喝的是张小宝与王鹃让人从河南那边偷来的信阳毛尖,这次是西湖龙井。
“咦?老尚书,您这茶”?”喝过了一口,刘知柔惊讶地问了一声。
“是不是觉得和你以前喝的不一样?可知这茶从何处得来?”老头一见对方的表情,就猜出对方还不清楚茶出自什么地方。
刘知柔摇头道:“还真不知是什么地方出的,当时别人给我送来的时候,说是让我帮着张忠一把。但主考的官员与我并不是那么融洽,也没帮上什么忙,谁知张忠竟然考上了,后来安排官职的时候,我同样未出上力,那些人似乎也在帮着张忠。
后来想想明白了,既然能找了我,人家就可以找别人,这茶难道是张忠家里买来送于别人的?木耳我也没少得,听说是张家庄子种的,到现在我也没琢磨出来,木耳该如何去种。没种子呀,说是让那人到司农寺。还真一点也不屈才。”
老头没有直接说话,而是又喝了一口茶,抓起桌子上的南瓜子,吃了几个,刘知柔也未去打断,坐在那里静静等待。
老头吃好了,拍拍手上粘的一些个依附在瓜子上的调料,说道:“你喝的这个茶是我让人从西湖那边采来的,转手交给张家庄子他们便给我拿回来现在的茶叶,你以前喝的茶是从河南那边拿来,同样是转手了张家庄子。”
“张家庄子出这样的茶?那他们岂不是,岂不是成为了众矢之的?”刘知柔自然明白这种茶的价值,喝起来上瘾,自己喝的时候都是小心又小心,舍不得,哪知这个东西张家庄子只要把茶采下来给他们送去,他们就会做成好茶。
老头对刘知柔的话不以为然。
又喝了一口茶水“众矢之的?哪来的矢?别人喝的茶,全是从王府送出去的,张家产的茶,一部分自己留着喝,一部分直接卖掉,大部分全送到了王府,让王府或是送人,或是卖了钱之后分。
谁敢来抢张家的这个方子?那与抢王府有什么区别?唯一能把方子弄到手的就是皇上,但皇上可是对兄弟非常好,怎么会因一茶而做出这样的事情?何况皇上想喝,还能少了不成?”
“老尚书说的也是,那自然的书,是不是能给我了?我回去让人好好琢磨一番,说不定能做出更有用的东西刘知柔此时提起了书的
情。
“哦?李尚就不等等吕侍郎了?说不定吕侍郎能把人给带
来。老头故意一说。
“换成先前还行,现在是不可能了,张家竟然能够和王府搭上那么密切的关系,又怎么会怕一个侍郎?尤其是听人说,张忠手段了得,华原县刚刚到手,就把原来的人给收拾了,又是修路又是修山的,还有河也被您那外甥给修了。
有心找差错也不好找,就算找到了,只要不是造反,又能把他如何?张家献那方子的功劳还没找到借口封赏,大不了,就扯平了,但皇上心中却未必是能扯平,待吕侍郎回来,我好好劝说一番
刘知柔这时已经不对吕侍郎报什么希望了,上官下到地方,自然要摆出架子,京官和外放官员不可能一样,哪怕平时在朝中再和气的人,也会带上那么一点点的傲气,加上这个事情能立大功,天气还如此之差。就是点脾气也很正常。
问题的关键在乎时方是什么人。张忠可以说是管着两个县,家财万贯。新科状元,与王爷交好,与老尚书的关系也不错,还有献方子的功劳。这样的人会管你是不是京官?
“不急,等人回来之后再说,若是没办成,那就把书拿去,办成了自然不用我多费神,听两个娃子说。药王山那里以后要修个湖,这也是你工部的事情,到时可别忘了该怎么做,张家庄子出手,向来不简单。”
老头还准备看看那个吕侍郎把事情办成什么样,哪怕刘知柔已经知道要坏事儿,在那里不急不缓地说道。
刘知柔明白其中的意思“老尚书。不知这张忠以后要到什么地方去?”
“还能到什么地方,华原县在其手中,也会如三水县这般,成一上县。到时自然是入朝为官,不是五品的官,也得是正六品上的,或许那时你们就有机会共事了
“这个”张忠的年岁是不是还
上江。这么小便入朝,不好授实职实权的官,那可真是荒废个。”
刘知柔觉得这样做并不好,只在地方当过一任县令,不管是中县还是上县的人,就算真的进到京城。以后的仕途也不会太顺畅,换成别人。他不会去惦记,但张家那的那个人。好象一直在帮着张忠一步步走上来,张忠如果以后的仕途没有什么进步,谁又能保证那人不会心灰意冷。
经刘知柔一提,老头也想到了这点,平张家的本事,不该太早入朝。到地方上去历练一番,多些资历才是正途。
想到这些,老头陷入了沉思当中,手上拿着的南瓜子被他捏来捏去。
刘知柔在对面看着,提议道:“不如等着张忠把华原县变成了上县。咱们帮他一把,不让他入京了。外放到远点的地方,苦点的地方去。按他们的能耐,把那地方稍微做好一点点,也走了不得的政绩和资历。”
“这个事情还不能太早就决定下来。待我写封信给小宝和鹃鹃,问问他们的学业如何,顺便提一下。张家若是同意了,那便让张忠外放。多使些力气,这个还是容易做到的,若是不同意,那就在能帮的时候帮一把吧。
老头心中赞成刘知柔的办法。却不知道张家那位高人如何考虑的,只好先探探口风后再说了。
“既然如此,那我在这边等土几日。正好琢磨琢磨那自然,有不明之处,还望老尚书指点一二。”
刘知柔准备在张忠的身上投入了。好让那张家庄子背后的人明白,真做好了,说不定还能当上几年的宰相。
老头应了下来,不在这个事情上继续说了,开始说一些个无关紧要的事悄,喝喝茶水,钓钓鱼,两个人谈的还算不错,一直到了戌时。吃晚饭的时间,这才一同回到了水云间。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老头开始张罗起比赛的事情,下雨不怕,可以搭棚子。在这样的天气下比赛,感觉自然不一样,哪怕是观看的人也会觉得新鲜。
刘知柔也终于是把吕侍郎给等了回来,吕延稽回来的时候脸色非常难看,不像是生气,好像是气血不足。
“刘尚书,到了那边出了点事情,没有把人请来,也没见到人,张忠张县令在那里亲自坐镇,为了不让河流决堤,专门开出了一个口子,这才使得下游平安无事,我认为应该上折褒奖。”
刘知柔正在吃饭呢,中午饭只有一个菜,炖菜,炖的时候多,香味不停地传出来,让从昨天中午一直到今天中午只喝了些凉水,一点东西也没吃到的吕延技不停地咽着口水。
“吕侍郎不如赏个面子,陪我一同吃点,别看是炖菜,也别看里面放的猪肉,味道确实不错,还有糟米饭配的咸鱼,我一个人也吃不了。”
刘知柔一看吕延稽的样子就明白了。这得饿成什么样,才能看到饭菜就有如此的反应。
吕延作也不客气,坐下来,先是用勺子舀了多半勺子的炖菜,倒在碗中,喝了一口炖菜的汤,又咬了一口咸鱼,筷子上下扒拉着,眨眼的工夫就吃进去半碗糟米饭,呼出口气来。对着刘知柔开始说起昨天遇到的事情。
等把事情的经过一点不差地说完。这才夹了一块五花三层肉扔到嘴里。边吃边说道:“好吃,水云间做的东西果然非同一般,连着平常没有人吃的槽米饭也香
他不知道这是因为配了咸鱼来吃。本来配咸鱼最好的东西是苞米面大饼子,但这里没有。
刘知柔听着,有几次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吕延稽实在是遭了不少的罪,张忠竟然以不是在驿馆和官府为由,不给他东西吃。
让人花钱去买,价钱已经提到了二十两银子一顿饭的程度,结果没有一个百姓肯把自己的饭菜让出来,给多少钱都不行,原因很简单,就是得罪了县令大人,好在那凉水没人看着,随便取用,这才灌了一肚子凉水。
接着就是没有住的地方,只能在车里睡觉,谁知道吕延诈睡着了之后。张忠把跟着昱延作的人给安排到了一个帐篷里面,还送了些吃的东西,同样是炖菜,帐篷的门口由王府护卫持弩守着,跟来的人吃了顿饱饭,睡了个好觉,吕延柞却自己一个人倒霉。
刘知柔看着吕延稽,想了下说道:“昌侍郎,张忠的胆子实在是太大了,他还准备到京城中去做官,到时候你我多找些人,把他给外放到最穷最苦的地方。”
这章算昨天的,写的慢了,要让张小宝和王鹃长大点,转折。我先吃点东西,眯个把小时,起来继续写。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七十五章 确认外乡去为官'

二原具的老头们说话冻直准,大雨下了;天。到第四天耳型洲时候。这才变有的地方甚至露出了阳光。
张忠几天中哪也没去,就留在药王山下,遇到水大的情况,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会放下,冲去守在堤坝之上。
困了到屋子里躺一会儿,饿了随便弄点东西便吃,连盯了三天,药王山这边的河流以及引水的水渠。奇迹般地没有出任何事情。
雨停了,但水位并未跟着马上下降。需要再等半天的时间,让上游汇聚在一起的水多流下些才行。
干活的百姓跟着松了一口气,看着那边浑浊的湖泊,还不算太大,水渠还得留着,以后成为一条注入到湖泊的河,到时从另外的地方,开个口子,让湖泊的水达到一定程度后从那个口子处流到旁边河的下游。或者是成为一条单独的河流存在。
张忠今天早上寅时才睡,巳时起来,睡的还比较不错,吃了一顿不知道算什么餐的饭,又一次来到了河堤上。
百姓们纷纷打着招呼,一个个的目光中带着深深的恭敬,最为高兴的斑要数那些个从外面到这里准备做些零活的百姓,自从张忠说可以让他们留在华原县后,这个消息就在他们当中飞快地传递起来。
“老爷,您换一身衣服吧,这里没事儿了,等雨停下,河水降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