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喧”,他转身急忙挥手。
一位威风凛凛、神色凝重的年轻将军走来,一进寝宫,俯身便拜。“臣唐威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爱将请坐,不必乩礼。”
唐将军是个孤儿,年幼时,父亲阵亡于战场,不几月,母亲也病亡;孤苦伶仃的他,后被唐太宗收为义子。当年,唐太崇说:“这孩子是唐朝的后代,将来会成为大唐的栋梁,长大以后会文武双全。”因此,唐太崇给他起名为唐威。唐威从小在宫中成长,文武精通;长大后,年轻的他武功盖世,无数次在战场上都立下汗马功劳。而他沉稳、谨慎、灵敏的优点,自然被唐太宗封为左右将军,时刻保护着皇上的人身安全。于是,在皇上面前,满朝文武百官中唯一一位无须下跪之人。
“皇上,臣前来听令,请指示!唐威提高嗓门,一副冷峻的表情,沉稳内敛,但一眼望上去便知晓是个不多话的冷漠寡言者。
“朕今晚密秘喧你来,是让你替朕办一件私事,这么多年来,总觉得有一件应该做却没能完成的事情烦恼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是时候了。其实,数年来,朕未曾停止过寻找她的下落,可每次的结果,要么认错信物,要么毫无音讯;无论是人还是物都在人间消失了。”此时此刻,他显得有些焦虑和无奈。
唐太宗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为了她的人身安全,这些年来朕一直派人密秘寻找,因为她身上有一件稀奇的玉佩,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只要她一出现,玉佩自然会水落石出,恐怕会招来杀身之祸。”说完,唐太宗的眼神开始迷离起来,流露出无尽的痛楚和牵挂。
半响,继而说:“十八年来,朕一直愧对早已归西的爱妃,更愧对流落于民间失散多年的女儿。”
谁能想到,曾经挥剑南下的讳岸男子如今已坐拥天下,风雨不曾侵蚀他的丰功伟绩,却被无情的岁月磨成沧桑落拓的年迈老人;当他思妻挂儿时,在他威严的外表下,都显有普通人最软弱的一面。
唐威强忍震慑,第一次看到唐太宗如此难禁的伤感,也许他真的爱他那位从未谋面的女儿吧!也许这份爱归功于他那位溘然长逝的爱妃。
唐太宗颓然身子,拖着相思,挪步往至唐威跟前,从袖袋里掏出一串月兔玉佩,轻轻的交到唐威的手中,一面叮嘱:“只要你找到另一串月兔玉佩便知她的下落。”唐太宗停顿了一下,眼睛再次定定的看向窗外,轻柔地说:“传说,这原来是一个整体的玉佩,后来,被一股神奇的力量把它一分为二。当月兔玉佩流传到朕之手时,就把另一串月兔玉佩赠送给爱妃,希望我们能好生相伴。可是!”他又停住了,在一刹那,月色闪过,眼底竟有些泪光,隐隐萧萦而凄凉。
“皇上,人已归西多年,请节哀顺变,保重龙体。”唐威安慰道。
窗外的夜风转眼间又大了些,呼啸之下连寝宫里的烛光也开始扑朔摇动,菱花窗来回扇动,带的挂钩咣当作响,空旷寝宫内的两人寂静无声。唐太宗的心神有些恍惚,对着空荡荡的寝宫自言自语道:“只怪朕当年年轻气盛,以为握在掌心才能留下你,早知是此结局,不若放了你,至少今时今日你仍能活在人世,哪怕不在朕的身边,知你活着已是幸事。”他长吁口气,不住地喘息,唐太宗的声音变得低哑而沉重。
“唐威,退下吧!明日还要早起出宫”
唐威双手拱托,目光坚定地说:“臣遵旨皇上的嘱托,皆尽全力,完成重任,一但有消息,臣将十万火急回宫禀报,请皇上安寝!臣告退。”说完,倒退几步便扬长而去。
今天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天气很晴朗,阳光时而透过云缝照射下来,时而穿出空气充满着甜蜜的气息。正如唐威此刻的心情一样朗爽无比。城里的街道十分热闹,车水马龙,路边时时飘来一股清清的茶香泌人心脾。难得离开那沉甸甸的深宫气氛,他不由得深深吸一口这超尘绝世的气息。他闲情逸致、逍遥自在的在街道上游走,街上有马蹄声、买卖声、嘻笑声、吆喝声,行人拥紧,佛佛扬扬,俊男美女都带着灿烂的笑容。
街上的情景让他暂时忘了皇宫,忘了唐太宗的重托;平日里严肃冷酷的他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小翠!小翠!牡丹急促的叫唤着,来了!来了。。。。。。!声音由远而近,小翠急匆匆地跨进厢房里,“小姐,请问有何吩咐?”小翠低声问道。
“今天不是八月十五吗?街上肯定特别热闹,我们上街去。”牡丹眼睛发亮、满脸发光地说:
病了一场,她的面色倒红润了起来。她暗想,“来到唐朝那么久,从来就没有出过门,街上的情景不知有多吸引人,以前在电视里看过不少的古装戏;想到这,她心里更痒痒的,立刻想出去体验一下古代人的真正生活。只是,小翠一直愣眼瞧她,半响不吱声,“小翠,你怎么了?”
“小姐,你。。。。。。你这次醒过来后;好像变了另外一个人似的,你以前从不喜欢出门,总歉外面又吵又闹,需要什么东西都是由小翠代劳。可。。。。。。可现在,你却说要上街?”小翠凝惑地反问:
牡丹思绪半刻,眼珠一转,“是啊!我本来已经到了天堂,享受着阳光!欣赏着白云!可是,突然有几个小鬼把我抓了起来,押到阎罗王那里报到,不过,很幸运!阎罗王瞪了我半天,就转头对着几个小鬼大吼:真是一群饭桶,叫你们去抓人,倒给我抓个替死鬼来,这个女娃死期未到,快把她放回去。然后,临走时,阎罗王还三番五次的对我说,小丫头,别总是整天在府里呆着,多出去锻练、锻练,如果下次再把你抓来,‘阎王爷’我可就不客气喽!”牡丹想到上天堂下地狱,讲得津津有味,居然令小翠听得目瞪口呆、惊慌失色;小翠惊吓的表情使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丹儿’这名字既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当她和小翠正要往大门跨门而出时,被娘亲的叫喊声停止了脚步。她无奈地回过头,轻喊了一声:“娘”!接着,像个做错事的孩童一样,轻轻地向娘亲走过去,噘着嘴,瞪视着娘亲,娘亲对她眨眨眼睛,她也对娘亲眨眨眼睛,然后,娘亲笑了起来,问:“你准备去哪里呀?疯丫头。”
她歪着头,紧闭着嘴,一语不发,用手指了指门口,娘亲知道了她的意思。突然,娘亲慈详的面容一下子变得威严劢色起来,“不行,今天是中秋节,人多杂乱,而且你重病初愈,不宜到处乱跑,累坏了身子如何是好?何况你那单薄的身子经得起鱼龙混杂的地方吗?”
她揽住娘亲的脖子,亲了亲娘的面颊,抓住了娘亲的手,“我的好娘亲,正因为今天是中秋节,所以我才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我知道你很担心我的身体,也知道你是为了我好,可是,娘,我可没有那么脆弱,现在的我强壮得很,你看,说着,便在娘亲周围蹦跳几圈。她突如其来的亲昵,再到活蹦乱跳的动作,已经吓到了娘亲,不过,娘亲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出去呼吸空气?府里的空气不好吗?非得出去呼,天下空气不就一个样!”
“就是不好!‘乌烟彰气’的。”话不经考虑的脱口而出,她已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她认为此时的自己是贺紫,而并非牡丹,为所欲为的尽发大小姐脾气。
“什么?乌烟彰气?”娘亲瞪大了双眼。
牡丹立刻脑筋急转弯,机伶地说:“我并不是说府里,而是府里的周围,周围的周围,”一边用手指向四面八方,娘听糊涂了,自己也听糊涂了,其实,在场的每个人都听糊涂了。
“非得出去不可?”娘再次确定的问。
“是的!非得出去不可”她坚决地回答。
看她如此坚持,娘无奈地摇头看着她,“真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可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你的复苏,现在出去恐怕有些人会被你吓到,群众会认为你是鬼。”娘亲毫不掩饰地说,一点都不掩饰。
“‘脚正不怕鞋歪’‘身正不怕影斜’,我不管有没有人会吓到,也不管有没有人会吓哭,我只知道我是人而不是鬼。”牡丹不好气的说:
娘亲见她如此坚持,也无可奈何。只见娘亲手一挥,有位侍女轻盈盈地走过来,手里端着一个特别精致的棕色木合子,娘亲接过木合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木合。迎入牡丹眼帘的是一串耀眼的玉佩,仔细一瞧,立马吓一跳,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月兔玉佩吗?她惊愕地看着玉佩发呆。
这时,娘亲脸色疑重地说:“这串玉佩特别神奇,每年的八月十五都会发一次异样的光。十八年了、已经十八年了,娘现在物归原主,这是你的贴身信物,也是你的吉祥物,你从小身体就不好,这么多年来,娘一直帮你保存着,从现在开始,你必须随身携带,不得丢失。”说完,便把玉佩往她的脖子上套;然后转身向里屋走去。
牡丹默默遥望着娘亲的背影,有谁能告诉她,如果她是真的牡丹,此时此刻会有何反应,此时此刻会有何感想,结果,给她的答案却是自言自语。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沿着这条喧哗的街道,漫步其间,心中颇有一股沸腾澎湃的浪潮。牡丹和小翠穿梭在人群里,路边两旁摆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有叮叮当当的铜铃声,有嘘嘘呼呼的风车声,还有喧喧哗哗的群众声。。。。。。,街上的景象无奇不有,十分有趣。
牡丹心情舒畅,非常开心,和小翠忘情地东奔西跑到处看。最后,却几度沮丧起来,因为她注意到行人不时投来一种怪异的眼光,左边有人惊慌失色,右边有人交头接耳,前面有人指指点点,后面自然看不见了。一想到马上要发生的事情,便不寒而粟,后背刺骨凉冷。其实,她的奇闻早已疯传方圆百里,正如娘亲的一语道破。
就在胆战心惊之时,一个刺耳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