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一攻里之剂
小承气汤
属性: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 枳实三枚(麸炒)
此治邪在中、上两焦之正法也。注中但有谵语潮热、喘满等症,而无腹胀坚满之象,故
减去芒硝,不使伐无病之地以劫阴。略一加减,必有精义,规矩方圆之至也。
卷一攻里之剂
调胃承气汤
属性:大黄(酒浸) 芒硝一两 甘草(炙)五钱
少少温服。
此治邪在中下焦之正法也。注中“恶热口渴、腹满,中焦燥实”数语,最宜着眼。可见
病在脾胃,全与上焦无涉,若杂入枳、朴以犯上焦,则下焦之浊气必随感而上,反致喘逆者
有之矣!去枳、朴,加甘草,使之专入脾胃,而又缓芒、黄善走之烈,谨慎周详,毫发无憾。
卷一攻里之剂
大陷胸汤
属性:大黄二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为末)
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
伤寒下之早,则反为结胸。盖缘邪尚未入阳明,若先下之,则邪未去而徒伤胃气,邪反
得乘虚入胃,而为结胸。或热胜、寒胜、痰胜、湿胜,诸泻心汤参酌用之,最为妥善。此症
仲景用泻心、承气诸法,而用大陷胸汤者,因三焦俱实,而又有水气,故不得不改用此方。
观
胃
至前后两条,有云∶“或重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此则津液大伤,近
于阳结。又云∶“或无大热,但头微汗出,脉沉”,为水结胸,则近于阴结。此二条,似不
堪此峻剂矣!丹溪亦微有不满之意,后人自当以慎重为宜。
卷一攻里之剂
小陷胸汤
属性: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 栝蒌一枚
小陷胸汤非但治小结胸,并可通治夹滞时邪,不重不轻,最为适用。
卷一攻里之剂
大陷胸丸
属性:大黄八两 芒硝 葶苈(炒) 杏仁(去皮尖)各半升
合研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白蜜二合,煮服。
变汤为丸,加葶苈、杏仁以泄肺气,是专为上焦喘满而设。
卷一攻里之剂
十枣汤
属性:芫花(炒) 甘遂 大戟等分 大枣十枚
先煮枣去滓,内前药末,或枣肉为丸。
十枣汤乃逐水之峻剂,非大实者不可轻试。至河间之三花神 丸,除大枣而加大黄、黑
丑,已是一味峻猛,不复留脾胃之余地,更加轻粉,则元气搜刮殆尽,病虽尽去,而人亦随
亡。可知仲景以十枣命名,全赖大枣之甘缓,以救脾胃,方成节制之师也。
卷一攻里之剂
三物备急丸
属性:巴豆霜 大黄 干姜
等分蜜丸。
此不过猝急备用方耳,姑存之以备一法。
卷一攻里之剂
砂丸
属性:砂 巴豆(去油) 三棱 干姜 白芷五钱 木香 青皮 胡椒二钱五分 大黄 干
漆(炒)一两 槟榔 肉豆蔻一个
为末。酽醋二升,煮巴豆五、七沸再下三棱、大黄末同煎五、七沸,入 砂,熬成膏,
和诸药杵丸绿豆大,每五丸姜汤下。
凡积聚之成,多由阳虚气弱。阳分虚则不能化浊,而阴气日凝;气分弱则不能和营,而
血脉闭塞。种种积聚,由此而成。施治之法,当以通阳理气为第一义。若但用攻劫峻剂,吾
见其立败也。
卷一攻里之剂
木香槟榔丸
属性:木香 槟榔 青皮(醋炒) 陈皮(去白) 枳壳(炒) 黄柏(酒炒) 黄连(茱萸
汤炒) 三棱(醋煮) 莪术(醋煮)五钱 大黄(酒浸)一两 香附 黑牵牛二两 芒硝
水丸。一方加当归,酒洗。
此较 砂丸已从轻减,但峻烈之品尚多,试问病退之后,元气尚存几许?即有加当归一
味,一润而十攻,岂尚能有济乎?此等方法注中原载施壮实之人,究竟壮实之人患此症者绝
少,大抵皆脾虚气弱者多。断不可借口于经验之方,而任意轻投也。
卷一攻里之剂
枳实导滞丸
属性:大黄一两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神曲(炒)五钱 白术(土
炒) 茯苓二钱 泽泻三钱
蒸饼为丸。
治湿热蕴结,腹痛泄泻,颇为得力。但黄芩、黄连尚在可减之律,恐苦寒太过,反伤中、
上二焦也。
卷一攻里之剂
倒仓法
属性:黄牡牛肉(肥嫩者)二、三十斤
切碎、洗净,用长流水、桑柴火煮糜烂,滤去渣,取净汁,再入锅中,文武火熬至琥珀
色,则成矣。择一静室明快不通风者,令病患先一夜不食,坐其中,每饮一钟,少时又饮,
积数十钟。病在上者必吐,病在下者必利,病在中者吐而且利。视所出物可尽病根,乃止吐
利。后必渴,不得与汤,其小便必长,取以饮之,名轮回汤,非惟止渴,兼涤余垢。行后解
退倦卧觉饥,先与米饮,次与稀粥,三日后渐进浓粥软饭。戒牛肉数年。
倒仓法,乃实脾之法也。牛性属土,最能补脾,脾气实则中州之转输利便而垢滞无所容
留。故在上者迫之仍从上出,在下者迫之仍从下出,正盛邪消,理固然也。
卷一攻里之剂
蜜煎导法
属性:蜂蜜
用铜器微火熬,频搅勿令焦,候凝如饴,捻作挺子,头锐如指。掺皂角末少许,乘热纳
谷道中,用手抱住,欲大便时去之。
阴液亏损,魄门燥结,故以此润之。
卷一攻里之剂
猪胆导法
属性:猪胆一枚
取汁入醋少许,用竹筒长三、四寸以下,半纳谷道中,将胆汁灌入肛中,顷当大便。
胆汁苦寒,泻火而润燥,故热结便秘者宜之。
卷一表里之剂
大柴胡汤
属性:柴胡八两 半夏半升 黄芩 芍药三两 生姜五两 大枣十二枚 枳实四枚 大黄(酒
浸)二两
大柴胡为发表攻里之剂。可见表症未解,虽里症甚急,不宜专于攻下,置表症于不问也。
然究竟攻里之力倍于解表,从此可悟立方之法,当相其缓急轻重而投之,则不拘成法中,自
然处处合法矣。
卷一表里之剂
柴胡加芒硝汤
属性:小柴胡汤加芒硝六两
伤寒再传,少阳之症未解,胃中又有实热,故用芒硝以荡其余波,较大柴胡为轻减矣。
卷一表里之剂
桂枝加大黄汤
属性:桂枝汤加大黄一两,芍药三两
太阳误下,不专属胃而入于脾,故仍用桂枝以解太阳之邪,加大黄以去太阴之实。
卷一表里之剂
水解散
属性:麻黄四两 桂心 甘草(炙) 白芍二两 大黄 黄芩三两
瘟疫有直中而无传经,初起便有数经合病者,故发表攻里不嫌太早也。
卷一表里之剂
防风通圣散
属性: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术 白芍(炒) 山栀(炒黑) 大
黄(酒浸) 芒硝五钱 黄芩 石膏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滑石三两
加生姜、葱白煎。
虽云通治一切内外诸邪,然必如注中表里三焦俱实者方可用。否则硝、黄之峻烈,石膏、
滑石之沉寒,寻常之症岂能堪此?双解散已除去大黄、芒硝,而石膏、滑石二味,予意尚以
为
卷一表里之剂
葛根黄连黄芩汤
属性:葛根半斤 甘草(炙) 黄芩二两 黄连二两
太阳误下,热入阳明,故于解表中,清阳明之热以止利。
卷一表里之剂
三黄石膏汤
属性:石膏一两五钱 黄芩 黄连 黄柏七钱 栀子二十个 麻黄 淡豉二合
每服一两,姜三片,枣二枚,细茶一撮煎服。
三焦郁热,毒火炽盛,非三黄、石膏不足以祛之。尤妙在麻黄、豆豉开解肌表,使郁火
通行。此正如清风涤烦,非发风助火也。
卷一表里之剂
五积散
属性:白芷 陈皮 浓朴六分 当归 川芎 芍药 茯苓 桔梗八分 苍术 枳壳七分 半夏
麻黄四分 干姜 肉桂(重表者用桂枝) 甘草三分
加姜、葱煎。
仲景治伤寒,发表则麻黄、桂枝,温中则干姜、附子,简当的确,开后学无限法门。此
方不过发表温中耳,而药味繁多,通治五积,岂有一人之身,五积咸备,而尚能有活者乎?
若其人只有一积,或多则二积,岂可以五积并治者治之乎?后人于本方再合人参败毒散,名
曰五积交加散,则更不解所谓矣。
卷一表里之剂
麻黄白术汤
属性:青皮 陈皮 黄连(酒炒) 黄柏(酒炒) 甘草(炙) 升麻二分 柴胡 桂枝 人
参黄 浓朴 苍术(泔浸) 白术(土炒) 猪苓三分 茯苓 泽泻 吴萸四分 白蔻 炒
曲各五分 麻黄(不去节)六分 杏仁四粒
分二服。
药须对症而发。见一症,治一症,合病则合治之,并病则并治之,如是而已,未闻可以
六经通治也。方中药有二十二味,补散温凉,一齐用到。即如升、柴、麻、桂等,岂不与喘
促无力相妨乎?黄连、黄柏等岂不与脐有动气、小腹急痛相戾乎?不谓东垣老人亦有此等方,
何况自桧以下。
卷一表里之剂
参苏饮
属性:人参 紫苏 干葛 前胡 半夏(姜汁炒) 茯苓七钱五分 陈皮(去白) 甘草 枳
壳(麸炒) 桔梗 木香二钱
每五钱加姜、枣煎。
补散兼行,风痰并解,当病即止,不为过量,制方最佳。
卷一表里之剂
香苏饮
属性:香附(炒) 紫苏二钱 陈皮(去白)一钱 甘草七分
加姜、葱煎。
外疏风而内行气,正以轻松流利为佳,不必动辄峻剂也。
卷一表里之剂
茵陈丸
属性:茵陈 栀子 鳖甲 芒硝二两 大黄五两 常山 杏仁(炒)三两 巴豆一两(去心皮,
炒)豆豉五合
蜜丸。
天行厉气,取效每有不可以常理论者。至 疟及赤白痢,自有正法治之,何必冒险以冀
幸,汪 庵反以为佳方,吾不解也。
卷二和解之剂
小柴胡汤
属性:柴胡八两 半夏半升 人参 甘草 黄芩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邪在表者可汗,邪在里者不可汗也;邪在表者可吐,邪在里者不
可吐也;邪在里者可下,邪在表者不可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