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讲伤寒论1~9-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侵幸交だ硌У牡旎D阆瘛痘だ硌А返慕惨澹豢冀仓幸交だ砘〉氖焙颍紫忍岬降木褪恰痘频勰诰罚婧筇岬降木褪恰渡撕邸贰�

就《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做这样一个小结:《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它是公元二世纪前中国医药学成就的总结。这两句话是讲《伤寒论》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底下就讲它的内容,它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形式论述了多种外感病的辨证论治,并且涉及到中医的药剂技术和护理知识。

这是我们讲它的内容,下面要归纳总结的是它的贡献。它创立了六经辨证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这就使辨证论治的诊疗原则在中医临床医学上确立下来,并且作为中医的特色之一,一直沿用到今天。它的第二大贡献是在方剂学上,它所记述的大量复方选药精当,组方严谨,药量精确,疗效可靠,是方剂学发展的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众方之祖”。因此,《伤寒论》的问世就为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树立了里程碑,并且也是《中医药剂学》、《中医方剂学》、《中医护理学》等等,多学科发展的基础。

第04讲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在要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六经辩证的一些问题。

我们首先要谈一谈,六经指的是什么?我们一直说,贯穿《伤寒论》始终的,是六经辩证。但是在《伤寒论》的文字表述上,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六经这个词。所以,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一个简称。三阴三阳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就是指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下面我们要接着谈的一个问题,三阴三阳本来的意思是什么。

应当说,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是来自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学说。这里我可能要适当地多说一下。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是最高等的动物,人类具有发达的大脑,在地球上最具有聪明才智,所以人类就要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对许多未知事物进行探索。比如说,生命是怎么来的?人的起源是什么?19世纪末,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里,他总结了现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以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可是在2500年前,就已经陆续出现的《黄帝内经》等一些(主要的)内容,已经明确地谈到了生命的起源。比方说《黄帝内经》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什么意思呢,人,就是天地之间所化生的一种生灵。天地是人类的父母,人类就是大自然的子女。黄帝内经接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为什么地球上可以有生命,这就源本于阴阳二气。我想,我们过去想过没想过,为什么生之人类。实际上,这是古人观察所得来的。中国的古人,他对生命是一个好奇的探索,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是中医学研究问题的一个最基本的思路。我们刚才说,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天地是人类的父母。

我们日常生活都有这样的一种认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遗传信息所造成的,我们人类既然作为大自然的子女的话,我们人类有哪些信息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遗传呢?

现代自然科学家认为,构成宇宙的是三个要素,一个是物质、一个是能量、一个是信息。我们从这三个要素来谈人和自然的关系,我们人体是由各种元素构成的,其实构成人体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和地球地壳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是一致的,这就证明我们是地球人。我们血液中有各种电解质,我们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是接近的,这就是说明我们就是地球人。

我在欧洲的一次讲课,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欧洲讲课的时候,不像我们中国同学,老老实实坐在这里听,他们随时提问,马上就站起来一个人,当然他讲的是西方语言了,经过翻译告诉我,他说的什么呢,他说他明白了,上帝就是拿地球上的泥捏的人,拿海水和的泥儿,所以人类当然他的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和地壳的各种元素的比例是一样的,因为他拿海水和的泥,所以人类血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含量比例和大海海水中的含量比例是一样的。哎,我的这个论据倒成了他“上帝造人”的一个论据了。

当然我没有再和他纠缠,我就接着往下讲。这是我们从物质构成的角度来说,我们完全是地球人。从能量来源的角度,我们吃的饮食物,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的能量代谢,都在和大自然随时地交换能量。从信息活动的角度来说,我们人体的血压、呼吸、脉搏、内分泌活动、心律等等,有一个时间节律。比方说24小时一个节律,7天一个节律,一个月一个节律,像女性的卵巢活动就是一个月一个节律。我们脉象的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节律,四季节律的叠加是年节律,这是我们人体的信息活动,完全是和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地球自转一周,使我们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才有了昼夜节律,月球绕地球一周,使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才有了月节律,地球绕太阳一周,使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才有了年节律和四季节律。

所以从物质构成、从能量来源、从信息活动,这三个要素来讲,我们就是大自然的子女。所以当我们选拔一个运动员,看看这个孩子适合不适合培养(成)运动员,或者适合不适合培养(成)舞蹈演员的时候,运动教练和舞蹈教练都要去进行家访,看看他家长的身体素质。如果你看到一个小女孩,身材很好,弹跳力很好,又机灵,一看到她的妈妈,身高一米五,腰围一米二的话,你想想这个孩子还有培养前途吗?他绝对不会再培养她去做体操运动员。

所以我们中医学也是这样的,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的时候,也要看一看化育人类的父母,那就是天,那就是地。所以《黄帝内经》才说,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这是中医研究问题的最基本的思路,我们也要学会这一点。仰观天文,谁都知道天空有太阳;俯察地理,谁都知道地面有昼夜。白天是明亮的、是温暖的,这就是阳;夜间是寒冷的、是黑暗的,这就是阴。阴阳二气的的更替,是平衡的,稳定的,这种阴阳二气的变化是不亢不烈的。白天它的温度,也顶多是30度,不超过40度吧?超过40度,我们每个人都热得受不了了吧。夜间尽管寒冷,它也不会到零下100多度吧?所以正是这种阴阳二气的变化,平衡稳定,不亢不烈,地球经过38亿年的氤氲演化,才化来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界。大家想想,如果地球上没有阴阳二气的变化,换句话来说,没有太阳光和热的辐射,或者说,没有地球的自转,或者说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再近上1%,地球上所以的东西都会烧焦,或者再远上1%,地球上所有的东西都会全部冻成冰,都不可能化育生命,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是千真万却的大自然的现象。因此,阴阳二气的这种运动变化,给所有的生命,都打上阴阳的烙印。所以我们从这个角度再去探索生命,阴阳不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哲学的学说,而是大自然界化育生命的一个规律。

等再过上20亿年,太阳发生了严重的变化之后,地球上的生命,那个时候,阴阳二气就没有这样平衡稳定了,阴阳二气发生剧烈的变化,或者说没有阴阳二气的区别了,地球就会消亡,地球的生命就将截止。

所以生之本,本于阴阳。这是千真万确的。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的时候,我们再回忆一下《黄帝内经》所说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就是大自然的规律,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接着说,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就是生命的本源。

所以阴阳学说既然是生命的本源,但是古人觉得,把一切事物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还不够,不能说明阴阳量的变化,只能说明阴阳气质的变化,所以又把阴阳又各分为三,这就是三阴三阳。所以三阴三阳,它的本意是什么呢?就指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

太阳,太者,大也,所以太阳阳气的量是三阳。我们这个摄像机是数码摄像机,现在我们搞数字信息、数字技术,实际上,古人早就动用了数字来描述一个事物的量的变化。

所以:太阳:太就是大的意思,它的阳气的量是三份,在《黄帝内经》里把它叫做三阳。

阳明:明是什么意思呢,明,著也,显著的意思,阳明,阳气的量是多少呢,是两份,它不如太阳阳气的量大,但是它的阳气也是充足的。

少阳:少,小也,少年就是小孩吗,所以少阳阳气的量最少,它是一阳。

太阴:太者,大也,是指阴气强大,它的阴气的量是三阴,阴气的量有三份,它是三阴。

少阴:阴气的量是二阴。

厥阴:它的阴气的量是一阴。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里的少阳是一阳,这里的少阴怎么会是二阴,而不是一阴呢?这是一个外国同学提的问题,实际上这里呢,多和少是相对的。“少”和“厥”相比,厥就更少了。厥者,尽也,极也,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这么少的阴气,当然比少一点的阴气,量还要少。所以少阴和太阴相比,少阴的阴气量不如太阴大;少阴与厥阴相比,厥阴是阴气少到了极点,阴气少到了尽头,阴气浓缩到精华的地步,所以厥阴就是一阴。

这是从三阴三阳的本意讲阴阳气量的多少。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中它是干什么的呢?《黄帝内经》有这么一个基本观点,就是“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所以大自然有什么,人就有什么。所以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天有日月,人有二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