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意心理学-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庑├捶谜叱渎苫蟆4莼倭怂堑姆纱⒔枪亟思嘤G牖环袄コ嫜壑械牡厍颉备挥写丛炝Φ淖髌罚�

    这幅画利用了昆虫的复眼构造。它表现了昆虫眼中的危险情形——一罐雷达杀虫剂、一双意大利皮鞋、一只鸟、电子灭虫器、奔驰而来的卡车,以表明昆虫眼中的世界充满危险。缺乏创造力的作品:

    这幅画所表现的内容并不能突出昆虫眼中的地球这一主题。

    假如外星人就生活在我们当中,应该如何把他或她找出来?富有创造力的答案:

    我会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在可能是外星人的他所生活的地方与他相处,不断向他提有关历史、文学、天下大事等问题,也不排除询问一些更个人化的问题。

    我也会带他去看类似《外星人》和《异星兄弟》这样的电影,并仔细观察他的反应。我还会带他去看美国经典电影《美好人生》和《飘》,从而比较他对两类电影的反应。

    如果没发现什么不同,我会羞辱和取笑那些外星人电影,奚落地球以外还有外星人的可笑想法。假如他是外星人,也许这会让他感到愤怒。缺乏创造力的答案:

    在美国,一个人要获得社会保险号或者驾照,他必须提供一份血样。外星人的血液结构必然与人类有所不同,哪怕他们看起来和人类没什么两样。我认为任何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外星人都希望能融入他们所在的社会,而如果没有经过这类身份认证,他将很难在美国生存。现在请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一种“总体的创造力”?换句话说,如果个体在一项任务中表现出了创造力,是否也能在其他任务中表现出同样的创造力呢?这个问题可以多个方式进行阐述。

    一种方式是根据创造成果的水平将各个领域的人分类。这样,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在各领域中,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比例是多少?在极端情况下,如果创造力是一种专能,我们预测有50%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低于平均水平,还有50%在所有领域都高于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如果根本不存在总体的创造力,我们预测有6%的人低于所有领域的平均水平,的人在某一领域高于平均水平,41%的人在两个领域高于平均水平,的人在三个领域高于平均水平,剩下的6%则在这四个领域中都高于平均水平。

    我们的研究发现有19%的人低于所有四个领域的平均水平,即他们的作品得分都低于平均分,31%的人在其中一个领域高于平均水平,17%的人在两个领域高于平均水平,15%的人在三个领域高于平均水平,还有19%的人在所有四个领域都高于平均水平。显然,这些结果处于两端(所有领域对单一领域)的中间。表明创造力既不体现在所有领域上,也不是单一领域所特有的,如果一定要指出它更接近哪一端的话,那么应该是后者。换句话说,个体可能会在特定领域表现出创造力,而在其他领域则不具备创造才能。大多数人会在某一领域高于平均水平,而在其他领域则低于平均水平。

    另一个办法是对不同领域的创造力分数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这些介于…1~1之间的分数表明了人们在不同领域所表现出的创造力的一致性程度。相关系数若为1,表明不同领域之间有着完美的一致性,即个体在所有领域都表现出了(或未表现出)创造力。相关系数若为0,表明不同领域之间完全不存在一致性。上面的例子表明在一个领域中表现出的创造力无法预测其他领域中的创造力。相关系数为…1是一种很奇怪的情形,表明在一个领域中表现出的创造力越高,在另一领域中的创造力就越低。而实际上,不同领域创造力呈中等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为。这个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前面的分析,创造力既不会体现在所有领域,也不是单一领域所独有的,当然,它更接近后者。

创意心理学 第一部分 第2章 什么是创意,谁需要它(10)

    这些结果对于我们思考创造力的方式以及我们对这些思考所采取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一些学校的天才班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创造力来看,没有一个人能恰如其分地归入“天才”的行列。一些人只在一个或几个领域拥有天分,还有些人在其他的领域表现出特殊才能。个体很可能在某一领域表现出很高的天赋,而在其他领域资质平平。从孩子中挑选出所谓的“创造型天才”组成一个独立的群体其实并不合理,或者,我们也可以把天才儿童挑选出来,但这些儿童(或成人)往往各有所长,很难归于一类。

    同样,如果某家公司想雇用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员工,该公司的政策制订者必须认真思考一下他们到底需要哪方面的创造力?例如,市场部与财务部需要的创造力就不一样,反之亦然。创造力会因领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但是,即便我们在各个领域发现了具有创造力的个体,还是要明白一个领域中的创造力会不断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本书中反复论述。因此,尽管我们可以测量创造力,但测量的只是特定时空下的创造力。

    我们仅通过被试某个领域的两个作品的得分相关性就可以看出作品的效果。个体在某个领域的创造力始终如一,那么被试在该领域的两个作品的相关系数应该会接近1。如果特定领域内的创造力具有随机性,那么相关系数可能接近0。在我们的研究中,同一领域被试的两个作品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显然,这一数据要高于领域间的相关性(不同领域之间的相关系数平均为),但这也绝谈不上是完美的一致性。这样一来,我们在推广产品时要非常小心。

    必须强调的是,由于存在“测量误差”,我们所得出的相关系数会比实际情况低。这意味着心理测量绝不可能准确无误,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评分者也很难达到完美评价者的水准,他们的错误判断会降低相关性。

    有关判断错误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和其他研究者一样,我们发现,对于创造力的各种判断有着极高的一致性,这些判断之间达成了一种共识。每一次判断都会带来一个不寻常的评价,而多数人对作品的判断会反映出他们关于创造力的核心看法。然而,也有可能对作品的价值做出错误的判断。关于创造力的构成,现在还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一个社会或一种文化下被认为具有创造力的东西也可能无法得到另一个社会或文化的认同。

    以下是创造力测量中一个偶然出现的例子。在我们的研究中,要求44名被试在写作和艺术两个领域创作出具有创造力的作品。我们预测敢于冒险的人比不敢冒险的人更具有创造力,至于我们为什么做出这种预测,稍后会进行解释。而结果表明,我们只对了一半——这种情况只出现在了艺术领域。

    出于好奇,我们决定对敢于冒险的被试者的写作作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完全出乎预料。我们原本以为这些作品应该是有创造力的,尽管评价者并不这么认为。这些作品表现出了冒险的特征,如某些作品对政府或有组织的宗教制度提出了批评,我们的评价者当然不会对这些内容有什么好印象。

    我们想表达的是,对创造力的评价取决于判断。某人可以有一大堆的理由来证明某作品不具备创造力,而从他依据的标准来看,或许的确如此。但在另一群人看来,结论也许恰恰相反。创造力并不抽象,它是社会文化对于一件作品的新异性、适宜性、内在品质以及重要性等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我们应该想一想到底是谁在做判断。

    传统标准化测验的拥趸也许会以为他们抓住了创造力测验的致命把柄,可能会说,在标准化测验中至少无须担忧客观性问题,事实上这是所有测量方法都无法摆脱的问题。请思考这样一个例子,在某种文化背景下,有“正确”答案又具有客观性的智力测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很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答案。

    纽约城市大学的心理学家约瑟夫?格利克(JosephGlick)曾对一个名叫克佩列(Kpelle)的非洲部落的成员进行过认知能力方面的研究。他用一个分类任务对他们进行测验,这项任务是测量认知能力的标准方法。要求被试对动物、树木、交通工具进行分类。认知测验的理念是,具有较高认知能力的个体会根据分类学来进行归类,把动物归入一类,树木归为另一类。然后,他们会进行分级,如把上述两类归入更高的类别“生物”。而认知能力较低的个体则会按功能进行分类。例如,他们会将“公共汽车”和“汽油”、“自行车”和“乘坐”归为一类。

    该认知测验也基于相同的假设。例如,在一个标准化智力测验的词汇部分,如果要求对“汽车”下定义,个体应强调“交通工具”,而非“使用汽油的东西”。换言之,类别化定义要比功能化定义的得分高。

    克佩列部落是按照功能进行分类的,就像智力较差的成年人和一般水平的儿童。格利克想了各种办法试图让他们根据类别进行分类,但没有任何效果。最后,格利克打算关闭工作室,闲极无聊的他让一个克佩列人以蠢人的方式进行分类,结果对方轻松地按类别对词汇做了分类。对他而言,类别分类是蠢货干的事。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所进行的思考经常是功能性的。如他们想到苹果,并不把它归入水果,而是归为“食物”。由于没有受到测验文化的影响,他们并不知道在做测验时,应该以迎合测验的方式进行分类。

    类似的例子不计其数。在一种文化里被认为聪明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会显得非常愚蠢。关键就在于创造力测量中会出现的问题在所有的测验里都存在,世界上不存在完全“客观”的测量方式,它往往取决于特定时空中特定群体的规范和预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