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缓慢变为停止,甚至出现衰退。即使身体没有毛病,通过一些小的变化,也有力不从
心的感觉。
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无论工作、学习、生活都是。20多岁走进社会,一切都
是新鲜的,做事生气勃勃,一二十年后,熟悉的工作、缺少变化的生活环境,容易使人
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另一阴影是迟暮感,中年时期蓦然回首,人生几何,思来想去,
51
… Page 57…
不免惆怅。
30岁人的掌纹特征
30岁的人手掌和掌纹较10岁、20岁的
掌纹相比,手部显得更加有力度,八卦各丘的平稳对称更加明显,十指的指节褶纹
色泽开始变深,1、2、3线更加清晰而深长,但是由于30岁的人脑力和体力劳动的增
加,使得手掌上开始出现由于微循环不畅导致的红白色斑点,特别是拇指根部的褶纹开
始出现断裂、分支的现象,拇指的根部关节开始变大、隆起。由于接触社会所产生的精
神压力,现在的很多人刚进入30岁的中年阶段,手掌的掌纹上,就过早地出现青斑,
这表示微循环出现不畅。其实已经开始有心血管疾病的前兆了,而很多人还仗着年轻力
壮,继续喝酒、吃肉、快乐无比,殊不知,疾病开始降临了。
这一时期的男女因面临多方面的抉择,如:婚姻、事业、是否做准爸爸准妈妈等,
就会出现以下一些心理变化:
■ 恐惧
■ 焦躁不安、郁郁寡欢
■ 缺乏决断
30岁人的调理
此期为人智力、体力的顶峰阶段,达到肌肉隆盛、筋骨劲强、精力充沛的最佳时期,
但也是自顶峰回落、开始走向衰老的时期。常由于自恃盛年,饮食劳逸皆失节制,当时
不觉,实际体质已损,迈入暮年后迅速衰老,故而此阶段的养生重在保持和谐适度,虽
精力盛壮但不做竭力之事,不任彻夜之劳,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节欲保精,
52
… Page 58…
把体力、精力保持在旺盛的水平,可延长青春、延缓衰老。特别是在而立之年,建立起
“内在美胜于外在美”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40岁“不惑之年”掌纹与心理
40岁“不惑之年”掌纹与心理
4400岁岁““不不惑惑之之年年””掌掌纹纹与与心心理理
40岁人的健康心理变化
“中年危机”对老百姓而言并不陌生,而今,一项研究更具体地提出,人在44岁
时最容易抑郁。
据英国华威大学的安德鲁?奥斯瓦尔德教授与美国达特茅思学院的大卫?布兰奇弗
劳尔教授,在对80个国家200万人的抑郁感与幸福度进行分析后发现,在全球大部分
国家,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沿着一条U形曲线发展的,即童年和老年时期比较快乐,
44岁左右时情绪最为低落、烦恼最多。
奥斯瓦尔德教授还指出,虽然目前研究人员还并不清楚为什么中年人会如此不开
心,但研究证实抑郁问题似乎与性别、婚姻状况、经济状况以及是否有子女等因素无关。
奥斯瓦尔德教授推测,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年往往是人们必须接受现实,承认自己年轻
时的一些理想可能永远不会实现的时候;另一个可能是人们往往在中年开始意识到生命
的短暂和脆弱。
人到中年,处于神经——内分泌的动荡时期,也是“多事之秋”。特别是此时的中
年女性,将面临着退休等实际问题,生活压力大,“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重,面
对心理压力,诸事劳形,万事累心,身心负担极重,难于摄养,以致未老先衰,肩头的
社会责任、工作的得意与失意、升迁、贬降,成功与失败,让中年人不胜压力。人到中
年,常有家庭不幸,人事纷争,如家庭中的生老病死、婚嫁丧娶令人忧恐苦怒,人际间
结怨之积虑郁怒等,往往都会引起中年人的心理波澜。人到中年,经历已多,处境不同,
常有挫折、起伏,如始乐后苦、常贵脱势、常贵后贱、常富后贫等,都会妨碍身心健康,
重者可致精神内伤,身心败亡。
53
… Page 59…
40岁人的掌纹特征
40岁的人手掌开始出现老化的改变,首先是掌色上的变化,手掌不再均匀的红润,
而是根据40岁以前所患过的疾病,在相对的脏腑对应区出现青暗或者苍白的斑点。八
卦的各个丘高低不等,有的过度隆起,有的塌陷,其中以震位的变化最大(震位主脾胃
的功能,说明首先退化衰老的是脾胃的消化功能)。掌上青筋出现,拇指根部的褶纹变
化也很多,往往伴有青筋。1、2、3条主线上多有6线切过。可是,在40岁以后,很
多人还是继续沉湎在喝酒、吃肉、快乐无比中,全然不知,生命之车在喝酒吃肉的快乐
中,正在加大马力地驶向衰老。
■ 找不到自我的自卑感
■ 依赖性
40岁人的减压方法
■ 增强自信,体会自身的价值感。
■ 转移注意力,从关注别人到关注自己,并吸引家人的欣赏。
■ 使心理达到平衡,不再有弱势感。
中年,是事业人生的顶峰,也是为老年转型做准备的时代,这时建立“顺乎自然”
的心态,“淡泊明志”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说“四十不惑”,其“不惑”就是指
不被世事诱惑、迷惑、感惑。自己要知道自己准备怎样过一生,而不是随时处于“心跳”
状态了。这时最容易出现的心理疾病往往是因为所求不遂而导致的,所求不遂就别求,
可是有人就要求得不到的东西,得不到的情感,得不到的金钱,得不到的地位,于是,
他得到了“抑郁症”、“狂躁症”、“妄想症”等等心理疾病。
54
… Page 60…
50岁“更年期”掌纹与心理
50岁“更年期”掌纹与心理
5500岁岁““更更年年期期””掌掌纹纹与与心心理理
50岁“更年期”心理变化
更年期主要表现为人的内分泌功能减退或失调,最突出的是性腺功能的变化。这一
变化或轻或重会引起体内一系列平衡失调,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与精神活动状况的稳
定性减弱,从而导致人体对环境的适应力下降,对各种精神因素和躯体疾患都比较敏感,
以致出现情绪波动,感情多变,并可诱发多种疾病。如果在进入更年期前,对此有足够
的精神准备,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则可在心理上较快地适应更年期机体内环境的调整,
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少各种症状的发生,平安度过更年期,顺利迈进老年生活。
更年期男女心理反应较复杂,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失眠、情绪不稳、喜怒无
常等心理障碍。特别是女性,因存在绝经这一明显的更年期信号,所以其症状要比男性
明显得多,心理变化也更复杂一些。
女性心理:
1。精神、神经方面:如出现神经质、烦躁、易怒、多疑、焦虑、抑郁、恐怖感、孤
独感,有时会出现因自负、自卑感而丧失信心;睡眠减少、头痛、啰嗦和兴趣减低等。
严重者很像精神病发作,即所谓更年期精神病。这些病人多呈抑郁型,如追问病史,常
有精神情绪不稳定的既往史。
2。血管运动性方面:夜间感到浑身发热,甚至出现踢棉被的现象;莫名其妙的头痛,
局限于前额和头顶部,阴雨天气,头痛加剧;有些人眼前会出现小黑点,也有人会觉得
四肢发凉、心悸、胸闷、呼吸不畅感、眩晕、局部麻木、刺痛感、耳鸣等。
3。全身方面:精力、体力、注意力、近事记忆力、视力都下降,容易疲劳、乏力、
55
… Page 61…
怠惰感及纳食减退、便秘、浮肿、夜尿次数增加和排尿困难等。
4。性机能方面:性功能减退,表现为阳痿、性欲淡漠或是无性欲等。但性机能的变
化多数是心理上或过去延续下来的。
以上一系列的身体心理变化,使女性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将来没有了任何的希望,
严重产生了沮丧、失望、烦躁、厌世心理。
男性心理:
男性因其更年期的变化是生理上一个逐渐衰退的变化,它并不会表现出像女性一样
明显的身体多方面症状,而主要表现在精神和性功能减退上。
1。精神心理症状: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情绪低落、急躁、爱发脾气、自信
心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周围的事物提不起兴趣、工作效率降低、抑郁或压抑、常有孤
独感、易纠缠于琐事等。有的男性甚至导致更年期抑郁症、偏执症。
2。性功能减退症状:性冲动减少、性欲减低、勃起功能障碍,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