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堪入药。
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使君子
内容:〔害〕无虫积者勿食,凡小儿泄泻,是暑气所伤者,禁与肉果、诃子等涩热药同用。服
使君
子后,亦忌食热物热茶,犯之即作泄泻。
〔利〕甘温,入脾胃二经。杀虫消积,治五疳、便浊、泻痢 疮。为小儿科要药。
〔修治〕出岭南州郡。七月采子壳,生用或蒸熟食,或以壳煎汤咽下,或云七生七煨合
服。
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白芷
内容:〔害〕燥能耗血,散能损气,有虚火者忌。凡呕吐因于火者禁用。漏下赤白,由阴虚火
炽,
血热所致者勿用。痈疽已溃,宜渐减。
〔利〕辛温,入肺、脾、大肠三经。通窍发汗,除湿散风,皮肤燥痒,风热为病;及血
崩血
闭,肠风痔 ,湿热为病;尤治头风齿痛,目泪眉疼宜之。
〔修治〕二八月采根曝干,以黄泽者为佳。洗刮寸截,以锻石拌匀晒收,为其易蛀并欲
色白
,入药微焙切片用,勿用四条一处生者,名丧公藤,又勿用马兰根。
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鸡内金
内容:〔害〕同麦芽。
〔利〕甘平性涩,入脾去烦热,消水谷,通大小肠,治遗溺便数。
〔修治〕剖取,不可落水,去宿食,瓦上炙入药。男用雌,女用雄。
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橘皮
内容:〔害〕气味辛温,能耗真气。凡中气虚,气不归元,忌与耗气药同用。胃虚有火呕吐,
不宜
与温热香燥药同用。阴虚咳嗽生痰,不宜与半夏、南星等同用。
化州陈皮,消伐太峻,不宜滥用。
〔利〕苦辛温,入肺、脾、胃三经。止嗽定呕清痰,理气和中妙品。留白补胃偏宜,去
白疏
通专掌。化州陈皮,苦能泄气,又能燥湿,辛能散气,温能和气,同补气药则补,同泻药则
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橘络辛温,宣气通络,治络用为引经,酒炒用。橘红以皮行皮,兼能治表寒。橘皮性温,柑
柚皮性冷。
〔修治〕广东新会皮为胜,陈久者良,故名陈皮。福建产者名建皮,力薄。浙江衢州出
者名
衢皮,更次矣。去白名橘红,痰嗽童便浸晒,痰积姜汁拌,入下焦盐水炒济,和蜜炙。去红
曰橘白,疏通滞气,盐水炒用。化州陈皮,消痰甚灵,真者绝少,无非柚皮而已。橘皮下气
行痰,橘肉生痰聚气,一物也,而相反如此。橘皮纹细,色红而薄,内多筋络,其味苦辛。
柑
皮纹粗色黄而浓,内多白膜,其味辛甘。柚皮最浓而虚,纹更粗色黄,内多膜无筋,其味甘
多辛少。但以此别之,则不差矣。柑皮犹可用,柚皮则悬绝矣。
脾部药队〔泻脾次将〕
槟榔
内容:〔害〕能坠诸气,至于下极,气虚下陷者,所当远避。如脾胃虚,虽有积滞者不宜用。
下利
非后重者不宜用。心腹痛无留结及非虫积者勿用。疟非山岚瘴气者不宜用。凡病属阴阳两虚
,
中气不足,而非肠胃壅滞,宿食胀满者,悉在所忌。多食亦发热。岭南多瘴,以槟榔代茶,
损泄真气,所以居人多病少寿。
〔利〕苦辛温,入脾、胃、大肠三经。降至高之气,疏后重之急,攻痰癖,去肿胀,消
食积
而治疟,疗香港脚而杀虫,辛能破气,苦能杀虫。
〔修治〕浸透切片,近时方药,亦有以火煨焙用。然出生白槟榔,须本境可得,若他处
者,
必经煮薰,安得生者耶?
脾部药队〔凉脾猛将〕
大黄
内容:〔害〕经曰∶实则泻之。此大苦大寒峻利之性,猛烈之气,长驱直捣,一往直前,苟非
血分
热结,六脉沉实者,切勿轻与推荡。大黄乃血分之药,病在气分,及胃寒血虚,并胎产而用
之者,是为诛伐无过矣。凡病血闭由于血枯,而不由于热积;寒热由于阴虚,而不由于血积
;症瘕由于脾胃虚弱,而不由于积滞停留;便秘由于血瘀、血燥、肠燥,而不由于饮食停滞
;女子少腹痛,由于厥阴血虚,而不由于经阻老血,瘀结滞下者不宜用。初起即属胃虚,当
以补养胃气,清消湿热为本,而不可妄加推荡,当谨慎分别。若轻发误投,损伤胃气,多至
危殆,戒之戒之!
〔利〕大苦大寒,入脾、胃、心、肝、大肠五经。泻有形积滞,水食痰结者宜之。有拨
乱反
正之功,得峻快将军之名。清血分实热,血瘀血逆者宜之。
仲圣泻心汤,治心气不足而吐衄,乃心气不足而包络肝胆与胃之邪火有余,虽曰泻心,实泻
经血中伏火也。又心下痞满,按之濡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亦泻脾胃湿热,非泻心也。病
发于阴,下之则痞满,乃寒伤营血,邪气乘虚结于上焦。胃之上脘当心,故曰泻心,实泻胃
也。病发于阳,下之则结胸,乃热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大陷胸汤丸皆用大黄,亦泻脾胃
血分之邪。若结胸在气分,只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只用半夏泻心汤。
〔修治〕川产如锦纹者良。洗切片,浸取汁,冲入药。制用酒浸,或酒拌蒸,则性缓而
能上
行。邪热之在上者,借酒行之,以成勋也。生熟之力不同,生用更峻。欲取通利者,不得骤
进谷食。大黄得谷食,不能通利也。
脾部药队〔凉脾猛将〕
黄芩
内容:〔害〕凡苦寒性燥,功能除热,而非补益之品。但无湿者,如脾肺虚热,及中寒作泄,
中寒
腹痛,肝肾虚水肿,血枯经闭,肺受寒邪喘嗽,及血虚胎不安,阴虚淋漏皆忌。胎前若非实
热而服之,因损胎元矣。
〔利〕苦寒,中虚而大者曰枯芩,泻肺火,清肌表之热,并理目赤,疔痈。坚实而细者
曰条
芩,即子芩,泻大肠火,治 痢腹痛,兼可安胎,亦治上焦风热湿热,利水。二芩俱兼入脾
经,苦能燥湿,泄热下气也。轻飘者上行,坚重者下降,不可不别也。柴胡退热不及黄芩,
柴胡苦以发之,散火之标,黄芩寒以胜热,折火之本。
若饮食受寒,腹中痛,及饮水心下悸,小便不利,而脉不数者,是里无热也。
〔修治〕得酒炒则上行,得猪肝汁炒,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
白皮
泻肺火,皆取苦寒泻有余之邪。
脾部药队〔凉脾猛将〕
栝蒌
内容:(见肝部泻将)
脾部药队〔凉脾次将〕
川黄柏
内容:〔害〕固能除热益阴,然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
泻,
或呕
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泻,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冷,血虚不孕
,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
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阳不足作泄等症,法并忌服。必尺脉
洪大,按之有力方用之。苦虚火误服,有寒中之变。
〔利〕苦寒,入脾、肾、膀胱、大肠四经。统凉三焦,泻龙火而救水,利膀胱之湿热。
佐以
苍术,理足膝之痹痛。渍以蜜水,嗽口舌之生疮。
〔修治〕川产肉浓色深者良。生用降实火,炒黑止崩带。酒制治上,蜜制治中(蜜炙,
庶不
伤胃),盐制治下。
脾部药队〔凉脾次将〕
山栀子
内容:(见心部泻将)
脾部药队〔凉脾次将〕
知母
内容:〔害〕伤胃滑肠,令人作泻,凡阳痿及易举易泄,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
虚溏
泄等症,法并禁用。士材云∶苦寒肃杀,非长养万物者也。世以其滋阴,用治虚损,则如水
益深矣。
〔利〕辛苦寒滑,清肺热,泻肾火之有余,入二经气分。润肾燥滋阴,消痰定嗽,止渴
除
烦,兼能安胎,利二便,消肿,为凉脾胃大肠之品。知母须,其根也,力薄而苦寒性减。
〔修治〕二八月采根,凡用拣肥润里白者,去毛切,得酒良。上行酒浸焙干,下行盐水
拌焙
。忌铁。
脾部药队〔凉脾次将〕
净银花
内容:〔害〕其气寒凉,凡虚寒体及脾胃薄弱者勿服。恐有寒中腹痛,便溏泄泻之患。痈疽溃
后宜
少用。经谓寒则血涩,不易收敛也。
〔利〕甘平,入脾肺,解热化毒,疗风养血,除利宽膨。净银花性加凉而解热化毒之力
更胜
。忍冬藤,甘寒无毒,祛风解毒,而舒筋结。
〔修治〕四月采花阴干,不拘时采。藤干者不及生者力速,酿酒、代茶、熬膏并妙,蒸
露尤
佳。
脾部药队〔凉脾次将〕
武夷茶
内容:〔害〕寒胃消脂。酒后饮茶,引入膀胱肾经,能令人腰脚膀胱冷痛。患瘕疝水肿拘挛,
空心
尤忌多食。发黄消瘦,使人不睡,多成饮症。
〔利〕苦甘微寒,入心、肺、脾三经。下气消食,去痰热,除烦渴,清头目,利小便,
解炙
爆油腻之毒,消痔漏等疮。
武夷茶,消食偏长,饮之宜热。冷则聚痰。与榧肉同食,令人身重。
〔修治〕三四月采,焙干,芽尖入药。
脾部药队〔温脾猛将〕
制附子
内容:〔害〕大热纯阳,其性浮多沉少。若内真热,而外假寒,阴虚内热,血液衰少,伤寒,
温疫
,热霍乱,阳厥等症,投之靡不立毙。谨列其害于后。医师令命,宜深凿之,亦人之大幸也
。凡病患一见内热口燥,咽干口渴,渴欲引饮,咳嗽痰多,烦燥,五心烦热,恶寒,阴虚内
热外寒,虚火上攻齿痛,脾阴不足,以致饮食无味,小便黄赤短涩及不利,大便不通或燥结
,腹内觉热闷,喜饮冷浆及鲜果,畏火及日光,兼畏人声及木声,及虚阳易兴,梦泄不止,
产后发热,产后血行不止,及恶疮臭秽,小产憎寒壮热,中暑厥晕,阴虚头晕,中暑暴泄,
利下如火,赤白带下,小儿中暑伤食作泄,小便短赤,口渴思饮,血虚腹痛,按之即止,火
炎欲呕,外类反胃而恶热焦烦,得寒暂止,中热腹中绞痛,中暑霍乱吐泻,或干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