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9-血证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用青黛芦荟胆草。直折本经之火。芩连栀柏大黄。分泻各经之火。火盛则气实。故以二香以行气。火 
盛则血虚。故君当归以补血。治肝火决裂者。惟此方最有力量。莫嫌其多泻少补也。 
x地黄汤x 
熟地(一两) 山药(五钱) 山萸肉(五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泽泻(三钱) 
陈修园谓。人之既生。以后天生先天。全赖中宫输精及肾。而后肾得补益。谓此方非补肾正药。然肾经 
水虚火旺者。实不可离。方取熟地以滋肾水。而又恐肝木盗水之气。故用山萸以养肝之阴。补子正以 
实母也。再用山药补脾土。启水津以给肾。用丹皮。清心胞。泻火邪。以安肾。庶几肾中之水。得以充足。特 
虑有形之水质不化。则无形之水津亦不能生。尤妙茯苓泽泻。化气利水。以泻为补。虽非生水之正药。 
而实滋水之要药。 
x花蕊石散x 
花蕊石( 为末每服三钱) 
男用酒调服。女用醋水服。瘀血化水而下。按此药独得一气之偏。神于化血。他药行血。皆能伤气。此独 
能使血自化。而气不伤。真去瘀妙品。 
x侧柏叶汤x 
侧柏叶(三钱) 炮姜(钱半) 艾叶(三钱) 马通(二两) 
热气藏伏于阴分。逼血妄行不止。用姜艾宣发其热。使行阳分。则阴分之血。无所逼而守其经矣。柏叶 
属金。抑之使降。马为火畜。同气相求。导之使下。则余烬之瘀。一概蠲去。此为热伏阴分从治之法。乃久 
吐不止。一切寒温补泻。药几用尽。因变一法。以从治之。凡遇热症。用之须慎。若系寒凝血滞者。则无不 
宜。马通汁。即马粪泡水。无马通。以童便代之。 
x人参泻肺汤x 
人参(三钱) 黄芩(三钱) 栀子(三钱) 枳壳(二钱) 甘草(一钱) 连翘(一钱) 杏仁(三钱) 桔 
梗(二钱) 桑皮(三钱) 大黄(一钱酒炒) 薄荷(一钱) 
葶苈大枣泻肺汤。是泻肺中之水。此方是泻肺中之火。肺体属金。不自生火。皆由心火克之。胃火熏之 
也。故用栀子连翘。以泻心火。黄芩大黄。以泻胃火。肺为火郁。则皮毛洒淅。用薄荷以发之。肺金不清。则 
水道不调。用桑皮以泄之。火盛即是气盛。用枳桔杏仁以利之。而人参甘草。又补土生金以主持之。补 
泻兼行。调停尽善。实从葶苈大枣汤套出。变泻水为泻火之法。凡上焦血滞痰凝。因火所致者。均可随证加减。 
x甲己化土汤x 
白芍(五钱) 甘草(三钱) 
杨西山失血大法。以此为主方。而极赞其妙。其实芍药入肝。归芎桃仁。善去旧血以生新血。佐黑姜炙 
草。引三味入于肺肝。生血利气。为产后之圣药。各书多改炙草为益母草。不知益母乃凉血利水之药。 
此方取其化血。即能生血。如益母草。焉有生血之功。与方名相左。吾以为治红痢尿血。或可用之。若此 
方断不可用。 
x牛膝散x 
牛膝(三钱) 川芎(钱半) 蒲黄(三钱) 丹皮(三钱) 桂心(三钱) 当归(四钱) 
当归川芎蒲黄丹皮。四药和血。桂枝辛温以行之。牛膝下走以引之。用治下焦瘀血。温通经脉。无不应 
验。方义亦浅而易见。 
x桃仁承气汤x 
桃仁(五钱) 大黄(二钱) 芒硝(三钱) 桂枝(二钱) 
桂枝禀肝经木火之气。肝气亢者。见之即炽。肝气结者。遇之即行。故血证有宜有忌。此方取其辛散。合 
硝黄桃仁。直入下焦。破利结血瘀血去路。不外二便。硝黄引从大便出。而桂枝兼化小水。此又是一层意义。 
x小调经汤x 
当归(三钱) 赤芍(三钱) 没药(二钱) 琥珀(二钱) 桂枝(二钱) 细辛(五分) 麝香(少许) 
当归补血。赤芍行血。树脂似人之血。没药为树脂所结。故能治结血。琥珀乃树脂所化。故能化死血。四 
药专治瘀血。亦云备矣。而又恐不能内行外达也。故领以辛桂麝香。使药性无所不到。而内外上下。自 
无伏留之瘀血。所以不循经常者。多是瘀血阻滞。去瘀即是调经。 
x小柴胡汤x 
柴胡(八钱川产为真) 黄芩(三钱) 半夏(三钱) 大枣(三枚) 人参(二钱) 甘草(一钱) 生姜(二 
钱) 
此方乃达表和里。升清降浊之活剂。人身之表。腠理实营卫之枢机。人身之里。三焦实脏腑之总管。惟 
少阳内主三焦。外主腠理。论少阳之体。则为相火之气。根于胆腑。论少阳之用。则为清阳之气。寄在胃 
中。方取参枣甘草。以培养其胃。而用黄芩半夏。降其浊火。柴胡生姜。升其清阳。是以其气和畅。而腠理 
三焦。罔不调治。其有太阳之气。陷于胸前而不出者。亦用此方。以能清里和中。升达其气。则气不结而 
外解矣。有肺经郁火。大小便不利。亦用此者。以其宣通上焦。则津液不结。自能下行。肝经郁火。而亦用 
此。以能引肝气使之上达。则木不郁。且其中。兼有清降之品。故余火自除矣。其治热入血室诸病。则尤 
有深义。人身之血。乃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即随阳明所属冲任两脉。以下藏于肝。此方非肝胆脏 
腑中之药。乃从胃中清达肝胆之气者也。胃为生血之主。治胃中。是治血海之上源。血为肝之所司。肝 
气既得清达。则血分之郁自解。是正治法。即是隔治法。其灵妙有如此者。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钱半) 生地(五钱) 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犀牛土属。而秉水精。地黄土色。而含水质。二物皆得水土之气。能滋胃阴。清胃火。乃治胃经血热之正 
药。然君火之主在心。故用丹皮以清心。相火所寄在肝。故用白芍以平肝。使君相二火。不凑集于胃。则 
胃自清而血安。 
x甘露饮x 
天门冬(三钱) 麦门冬(三钱) 生地黄(三钱) 熟地黄(三钱) 黄芩(三钱) 枳壳(一钱) 石斛(三 
钱) 茵陈(三钱) 甘草(一钱) 枇杷叶(二片去毛) 
陈修园曰。胃为燥土。喜润而恶燥。喜降而恶升。故用二地二冬石斛甘草。润以补之。枇杷枳壳。降以顺 
之。若用连柏之苦。则增其燥。若用 术之补。则虑其升。即有湿热。用一味黄芩以折之。一味茵陈以渗 
之足矣。盖以阳明之治。重在养津液。方中地冬等药。即猪苓汤用阿胶以育阴意也。茵陈芩枳。即猪苓 
汤用滑泽以除垢意也。 
x清燥救肺汤x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黑芝麻(一钱) 石膏(二钱 ) 阿胶(一钱) 杏仁(一钱去皮尖) 麦冬(二 
钱) 枇杷叶(炙一片) 冬桑叶(三钱) 
喻嘉言曰。诸气 郁之属于肺者。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气郁之方。用辛香行气。绝无一方治肺之 
燥者。诸呕喘痿之属于上。亦属于肺之燥也。而古今治法。以痿呕属胃经。以喘属肺。是则呕与痿属之 
中下。而惟喘属上矣。所以亦无一方及于肺之燥也。即喘之属于肺者。非行气。即泄气。间有一二用润 
剂。又不得肯綮。今拟此方。名清燥救肺。大约以胃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其天冬知母。能清金滋水。 
以苦寒而不用。至苦寒降火之药。尤在所忌。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倘更以苦寒下其 
气。伤其胃。尚有生理乎。诚仿此增损。以救肺燥。变生诸证。庶克有济。 
x保和汤x 
甘草(二钱) 阿胶(三钱) 百合(三钱) 知母(三钱) 贝母(三钱) 五味子(一钱) 天冬(三钱) 麦 
冬(三钱) 桔梗(三钱) 薄荷(一钱) 饴糖(三钱) 薏苡仁(三钱) 马兜铃(二钱) 
肺经之津足。则痰火不生。而气冲和。若津不足。则痰凝火郁。痿咳交作。而气失其和矣。方用饴糖甘草 
阿胶。补胃以滋肺津。复加清火祛痰敛浮解郁之品。凡以保护肺金。使不失其和而已。葛可久此方。虽 
不及救肺汤之清纯。然彼以滋干为主。此以清火降痰为主。各方用意不同。无相诋訾。 
x麦门冬汤x 
麦冬(二两) 半夏(六钱) 人参(四钱) 甘草(四钱) 粳米(一盏) 大枣(十二枚) 
参米甘枣四味。大建中气。大生津液。胃津上输于肺。肺清而火自平。肺调而气自顺。然未逆未上之火 
气。此固足以安之。而已逆已上之火气。又不可任其迟留也。故君麦冬以清火。佐半夏以利气。火气降。 
则津液生。津液生而火气自降。又并行而不悖也。用治燥痰咳嗽。最为对症。以其润利肺胃。故亦治隔 
食。又有冲气上逆。挟痰血而干肺者。皆能治之。盖冲脉起于胞中。下通肝肾。实则丽于阳明。以输阳明 
之血。下入胞中。阳明之气顺。则冲气亦顺。胞中之血与水。皆返其宅。而不上逆矣。此方与小柴胡合看 
更明。小柴胡是从胃中引冲气上行。使火不下郁之法。此方是从胃中降冲气下行。使火不上干之法。 
或去粳米加蜜。更滋润。 
x四磨汤x 
人参 乌药 槟榔 沉香(各等分) 
上药磨水煎服。治上气喘急。取人参滋肺。以补母之气。取沉香入肾。以纳气之根。而后以槟榔乌药。从 
而治之。泻实补虚。洵为调纳逆气之妙法。盖肺为阳。而所以纳气下行者。全赖阴津。故用人参以生津。 
肾为阴。而所以化气上行者。全赖真阳。故用沉香以固阳。为沉其水。故能直纳水中之阳也。 
x桂苓五味甘草汤x 
桂枝尖(三钱) 云茯苓(四钱) 炙甘草(二钱) 五味子(一钱) 
此治肾中水气腾溢。阴火上冲。面赤咽痛。咳逆诸病。桂苓抑水下行。水行即是气行。然逆气非敛不降。 
故以五味之酸敛其气。土浓则阴火自伏。故以甘草之甘补其中也。 
x苏子降气汤x 
苏子(三钱) 半夏(二钱) 当归(三钱) 陈皮(二钱) 前胡(二钱) 浓朴(一钱) 沉香(一钱) 甘 
草(一钱) 生姜(三片) 
气即水也。水凝则为痰。水泛则为饮。痰饮留滞。则气阻而为喘咳。苏子生姜半夏前胡陈皮。宣除痰饮。 
痰饮去而气自顺矣。然气以血为家。喘则流荡而忘返。故用当归以补血。喘则气急。故用甘草以缓其 
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