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
脾,则用人参、茯苓、白术等分,浓朴、木香、甘草各半为妙。盖疮发肌肉,阳明主之,脾
土
一温,胃气随畅,独不可消弭已泄之肾水乎。此钱氏不刊之秘旨也。朱氏曰∶疮疹已发未发
,
但不可疏转,此为大戒。又曰∶疮疹首尾,皆不可下,辄用利药,则毒瓦斯入里杀人。以此
观
之,疮疹证状,虽与伤寒相似,而疮疹治法,实与伤寒不同。伤寒所传从表入里,疮疹所
发
从里出表。盖毒根于里,若下之,则内气一虚,毒不能出而返入焉。由是土不胜水,黑
陷
者有之。毒发于表,若汗之,则荣卫一虚,重令开泄,转增疮烂,由是风邪乘间变证者有之
。汗下二说,古人所深戒也。调解之法,活血调气,安表和中,轻清消毒,温凉之剂,二
者得兼而已。温如当归、黄 、木香辈,凉如前胡、干葛、升麻辈,佐之以川芎、芍药、枳
壳
、桔梗、羌活、木通、紫草、甘草之属,则可以调适矣。但小儿凡觉身热,证似伤寒,未
经
疮痘,疑似未明,且先与惺惺散、参苏饮,或人参羌活散辈,热甚则与升麻葛根汤、人参败
毒散。疮痘已出,则少与化毒汤。
出不快者,加味四圣散、紫草饮子、紫草木香汤、紫草木通汤,或快斑散、丝瓜汤;出太
甚
者,人参败毒散、犀角地黄汤。小便赤涩者,大连翘汤、甘露饮、麦门冬五苓散;大便秘
结
,内烦外热者,小柴胡汤加枳壳最当,或少少四顺清凉饮;若咽喉痛者,大如圣汤、鼠粘
子
汤;喘满气壅者,麻黄黄芩汤;胸腹胀满者,枳壳桔梗汤、二陈加枳壳汤;烦渴者,甘草散
、乌
梅汤;下利呕逆者,木香理中汤、甘草干姜汤。陷入者,加味四圣散,更以胡荽酒薄敷其
身
,浓敷其足,喷其衣服,并以浓绵盖之。若犹未也,独
圣散入麝香老酒调剂。或不用酒,则木香煎汤。若其疮已黑,乃可用钱氏宣风散加青皮主
之
。然而疮疹用药,固有权度,大小二便不可不通。其有大便自利,所下黄黑,则毒瓦斯已减
,
不必多与汤剂,但少用化毒汤可也,或不用亦可。若大小二便一或闭焉,则肠胃壅塞,脉
络
凝滞,毒瓦斯无从而发泄,眼闭声哑,肌肉黧黑,不旋踵而告变矣。其坏疮者,一曰内虚泄泻
,一曰外伤风冷,三曰变黑归肾。春夏为顺,秋冬为逆。凡痘疮初出之时,须看胸前,若
稠
密急宜消毒饮加山楂、黄芩酒洗、紫草,减食加人参。凡痘疮初欲出时,发热鼻尖冷,呵欠
,咳嗽面赤,方是痘出之候,便宜服升麻葛根汤加山楂、大力子,其疮稀
疏而易愈。凡痘疮
发热之时,便宜恶实子为末,蜜调,贴囟门上,免有患眼之疾。近世小儿痘疮,上党陈文
中
木香散、异攻散。殊不知彼时立方之时,为运气在寒司天,时令又值严冬大寒,为因寒
气
郁遏,痘疮不红绽,故用辛热之剂发之。今人不分时令寒热,一概施治,误人多矣。时值
温热,山野农家贫贱之人,其或偶中也。
x附方x
x犀角地黄汤x
犀角(一两) 生地黄(二两) 赤芍(三分) 牡丹皮(一两)
上 咀。三岁儿三钱,水煎。
x人参败毒散x
人参 茯苓 甘草(炙) 前胡 川芎 羌活 独活 桔梗 柴胡(以上并去苗芦) 枳壳
(面炒,去穣,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二片,薄荷少许煎,温服。
x紫草饮子x
紫草(一两)
上锉细,百沸汤大碗沃之,盖定,勿令气出,逐旋温
服。紫草能导大便,发出亦轻。
x百祥丸x
红牙大戟不以多少,阴干,浆水煮极软,去骨,日中曝干。复纳元汁中煮汁尽,焙为末
,水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研赤脂麻汤下,无时。
x宣风散x
槟榔(二个) 陈皮 甘草(各半两) 黑丑(四两,半生半熟)
上为末。每一钱,量大小与服,蜜汤调下。
x惺惺散x 治小儿风热,及伤寒时气疮疹发热。
白茯苓 细辛 桔梗 栝蒌根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川芎(等分)
上为末。每一钱水煎,入薄荷三叶,同煎服。
x参苏饮x
前胡 人参 苏叶 干葛 半夏(汤泡七次,姜汁制) 茯苓 枳壳 陈皮 甘草 桔梗
上锉。姜枣煎,微热服。
x人参羌活散x
羌活 独活 柴胡 人参 川芎 枳壳 茯苓(各半两) 前胡 北梗 天麻 地骨皮 甘
草(炙,各二钱半)
加麻黄、薄荷、葱白煎服。汗后尚热,宜服此,去麻黄,加紫草。如已见三五点,加紫
草、陈皮、赤芍,使热退,疮出亦轻。更调辰砂末半钱,以制胎毒。
x升麻葛根汤x
干葛 升麻 白芍 甘草(炙,各四两)
上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
x化毒汤x 疮痘已发,以此消毒。
紫草茸(半两) 升麻 甘草
上锉散。每服二钱,糯米五十粒,同煎服。
x加味四圣散x
紫草 木通 黄 川芎 木香(等分) 甘草(炙,减半)
上为粗末。水煎。大便秘,加枳壳;大便如常,加糯米百粒。杨氏曰∶糯米能解毒发疮
紫草木香汤 治疮出不快,大便泄痢。
紫草 木香 茯苓 白术(等分) 甘草(炙,少许)
入糯米煎服。杨氏云∶紫草能利大便,白术、木香佐之。
x紫草木通汤x
紫草 人参 木通 茯苓 糯米(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煎二钱,温服。内虚大便利者,可入南木香,
x快斑散x
紫草 蝉壳 人参 白芍(各一分) 木通(一钱) 甘草(炙,半钱)
上锉散。煎二钱,温服。
x又方x
紫草茸(五钱) 陈皮(二钱) 黄 (三钱) 赤芍(五钱) 甘草(炙,三钱)
上锉。加糯米百粒煎,三岁以上服三钱,以下一钱,
服后疮遍匀四肢,住服。
x丝瓜汤x
丝瓜连皮烧存性为末,汤调。杨氏云∶发痘疮最妙。或加甘草、紫草。
x大连翘汤x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车前 当归 防风 柴胡 赤芍 滑石 蝉蜕
甘草(炙,各一钱) 黄芩 山栀子(各半钱)
上锉。每服加紫草煎。
x甘露饮子x
生地黄 熟地黄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枇杷叶(去毛) 枳壳(麸炒去穣) 黄
芩石斛 山茵陈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每二钱,水一盏,煎八分,食后服。
x五苓散x 见中暑类
x小柴胡汤x 见疟类。
x四顺清凉饮x
当归 赤芍 大黄(虚者煨,实者生) 甘草
一方加陈皮糯米煎。
x如圣饮子x
桔梗 甘草(生) 鼠粘子(炒,各二钱) 麦门冬(三钱)
上末,竹叶煎二三钱。一方,加荆芥、防风。重者竹沥同煎。
x鼠粘子汤x
鼠粘子(炒,四钱) 荆芥穗(二钱) 甘草(一钱) 防风(半钱)
上为细末。沸汤点服。去防风,名消毒散。
x麻黄黄芩汤x
麻黄(三钱) 赤芍 黄芩(各二钱半) 甘草(炙) 桂枝(各半钱)
上为粗末煎。
x桔梗枳壳汤x
枳壳 桔梗(各二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姜煎。
x甘草散x
甘草(炙) 栝蒌根(等分)
上为末。煎服一钱。
x乌梅汤x
小黑豆 绿豆(各一合) 乌梅(二个)
上 咀。新汲水一碗,煎取清汁,旋服。
x木香理中汤x 见寒类。
本方中加木香、甘草、干姜。
x独圣散x
牛蒡子(炒,五钱) 白僵蚕(二钱半)
上末,入紫草三茎煎。连进三服,其痘便出。
x又方x
穿山甲汤洗净,炒焦黄为末。每服半钱,入麝少许,木香煎汤调下。或紫草煎汤,入红
x犀角消毒饮x
恶实(四两,炒) 甘草(炙,一两) 防风(半两) 荆芥穗(二两)
上为末。煎紫草、糯米、园荽子汤调,食后临睡,日三。
卷五
论倒仓法九十六
属性:倒仓法,治瘫劳蛊癞等证,推陈致新,扶虚补损,可吐可下。用黄色肥牯牛腿
精肉二十斤或十五斤,顺取长流急水于大锅内煮,候水耗少再添汤,不可用冷水,以肉烂
渣为度。滤去渣
不通风处,温服一钟,伺膈间药行,又续续服至七八钟。病患不欲服,强再与之。必身体皮
毛皆痛,方见吐下。寒月则重汤温之。病在上,欲吐多者须疏服,又不可太紧,恐其不纳
;
极吐下,伺其上下积俱出尽,在大便中见如胡桃肉状无臭气则止。吐利后或渴,不得与汤
,其小便必长,取以饮病者,名曰轮回酒,与一二碗。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涤濯余垢。
一二日,觉饥甚,乃与粥淡食之,待三日后,始与少菜羹自养。半月觉精神涣发,形体轻
沉悉定矣。大概中间饮至七八钟时,药力经涉经络骨节,搜逐宿垢,正邪宁不
闷,似痛非痛,自有恶况,此皆好消息。邪不胜正,将就擒耳,尤须宁耐忍受。又于欲吐未
吐、欲泄未泄交作,皆有恼括意思,皆须欢喜乐受,一以静处之,此等有大半日景象,不先说
知,使方寸了然,鲜有不张皇者矣。未行此法前一月,不可近妇人;已行此法,半年不可
妇人。五年不可吃牛肉。性急好淫不守禁忌者,皆不可行此法。倒仓全在初起三钟慢饮最
紧要,能行经隧中去。
法曰∶肠胃为市,以其无物不有,而谷为最多,故曰仓。仓,积谷之室也。倒者,倾去
而涤濯使之洁净也。经曰∶胃为受盛之官。故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
,致伤冲和,诸病生焉。今用黄牯牛肉,其义至矣。夫牛,坤土也,黄上之色也。以顺为
,而效法乎健以为功者,牡之用也。肉者,胃之药也,熟而为液,无形之物也。横散入肉
,由肠胃而渗透肌肤毛窍爪甲无不入也。积聚久则形质成,根据附肠胃,回薄曲折处,以为栖
泊之窠旧,阻碍津液血,熏蒸燔灼成病。自非剖肠刮骨之神妙,孰能去之?又岂合勺铢
之丸散,所能窍犯其藩墙户牖乎?夫牛肉全重浓和顺之性,润枯泽槁,岂有损也?其方出
于西域之异人,人于中年后行一二次,亦却疾养寿之一助也。
卷五
论吐法九十七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