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历产床:29位分娩母亲访谈录-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要给宝宝扎针,两护士一个抱头一个扎,宝宝哭着挣扎,费了好大劲才给宝宝输上液。护士说:“这孩子不听话了,不像以前那么乖,原来扎她都不哭。”我心里在想,宝宝回过家。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反应迟钝,她是开窍的孩子,她已经有了自尊,那是因为她被妈妈抱过,爱过,我的宝宝,她也是个人了,她不再允许别人伤害她。
  两位医生轮流看过宝宝,眼神里分明写着对我的责怪:怎么让孩子受这么多的罪?!内科大夫会诊,说出生的那天就宣布活不了,你怎么还有幻想,不赶快结束!
  怎么结束啊?天哪!让我这做母亲的怎么结束啊!
  3月26日
  妈妈下决心了,既然在哪也不能让宝宝的痛苦减轻一丝一毫,就让宝宝在家里走。妈妈已经对任何人也不抱依赖幻想了,妈妈签了字,妈妈要独自承担,妈妈不怕了。我们该回家了。
  3月27日
  一睁眼,宝宝苍白的小脸微微肿涨着,宝宝怎么这么安静呀!摸摸宝宝的脉,摸不到,试试鼻息,只有一丝气,突然,宝宝微微睁开眼睛,看了看妈妈,宝宝眼睛肿得只能睁开一条小缝,但宝宝分别是在努力向妈妈告别,宝宝在等妈妈醒来呀!她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支撑着,最后看了妈妈一眼!
  宝宝真的要上路了。
  妈妈最后一次给宝宝洗澡,宝宝软软地躺在妈妈的怀里,脸是安详的,依然为宝宝抹了润肤露,给宝宝穿上妈妈最爱的粉色衣服、粉色帽子、白色长袜、素花的小鞋……
  这是一九九九年三月二十七日早六点五十分。
  通往儿科的长长走廊是妈妈此生走过的最阴森、寒冷的地方。现在妈妈又来到这里,亲手将你放在冰冷的冰柜中,妈妈最后拉你的小手还是软软的。妈妈把你孤独地留在了无尽的黑暗中,从今往后疾病再也没办法侵蚀你的身体,妈妈的心也将永远留在这陪伴你。因为没有了你的家,你的房子。没有了你的世界,对妈妈来说将是无尽的空!这个世界不会再属于妈妈。
  有妈妈的心陪伴着你,孩子你安息吧。
  给医院院长的一封信:
  这场悲剧终于结束了,我的宝宝死了,我和我的家庭在承受了这一切创伤后经历了108天的煎熬,终于要面对这一刻的到来。而我,一个女人,在一年中,经历了怀孕、生产、丧子的悲痛后,终于没有做成母亲!
  我做错了什么?
  在我确认怀孕后,想到高龄初产,决心为自己找一家好医院,以帮助我安全地度过孕期,实现做母亲的梦。我选中了你们。
  怀孕15周,首诊大夫让我做羊水穿刺,先后挂了三次号终未做成羊穿;33周,因先兆早产住院治疗。在用过舒喘灵一天后宫缩不见好转,建议改用自费药安宝,用安宝期间反应强烈改为口服;第二次住院保胎仍决定用安宝,被我拒绝。
  后来我要求剖腹手术,开始被拒绝,理由①孩子有可能肺不成熟②我有糖尿病③未做羊穿。
  在给家属的术前谈话中,已预感到胎儿畸形、窒息、呼吸系统功能不成熟,但院方未做准备,胎儿出生时让我爱人两次去儿科取设备,由此推断窒息时间远远超出10分钟,胎儿出生时已显灰白色……
  我不懂医学,不懂在那么多可能的后果之后,悲剧是怎么发生的,作为母亲,我不能逃避责任,但我是不是有理由向你们询问?或者说你们也该反思一下整个前后的经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关涉我孩子的生命啊!
  所有妇科和儿科的医生均告诉我,孩子的这种情况,产前检查应该发现,至少也不该在她先天疾病的同时再加上窒息!我不知道这个病的病因,但用安宝时反应那么强烈,为什么不换药?“安宝”除了提及对孕妇的禁忌和危害,却丝毫未提对胎儿可能造成的危害,安宝会不会产生并发症?是什么伤害了我的孩子?
  我是把自己和腹中的宝宝交给了你们啊!
  宝宝的出生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无奈与悲哀!不管我们如何努力,不管宝宝为此受多少磨难,等待她的结果只有一个,“放弃”!多么平常的两个字,可你们设身处地地为母亲想想,我怎么能放弃?明明知道活对她是痛苦,但我真希望她活,明明知道死对她是解脱,但我怎么会希望她死,我是曾经做过伤害她的决定,那是我没有勇气和她一起面对死亡。看到这个顽强的小生命一次又一次挣脱了死神的魔掌,她顽强的生命力让我负疚,让我感到羞耻,我这个给予她生命的人,是没有资格剥夺她生的权力,更没有理由不陪伴她在生死中煎熬的。



我的宝宝死了,此情何以堪受(5)
  我给你们写信,不是为报怨、追究什么,我不想让你们仅有的一丝愧疚或怜悯,会因我的指摘而变为狡辩,因为我知道无论我多么悲愤,都不能伤着你们一丝一毫,我只想让你们知道,因为你们的疏忽,带给我的是灭顶之灾。
  尽管这样,我仍要感谢你们为我做的一切,感谢妇科的大夫们让我做了108天的母亲,虽然我是那么悲伤;感谢儿科的大夫护士在宝宝出生后最初的61天里为她所做的一切。
  宝宝是迎着初开的太阳走的,在这乍暖还寒的日子,这株顽强的小草,终于被风带走了,带到了我们未知的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当然不会因为她曾存在过,曾留下万般痛苦而改变什么。但我这颗母亲的心却从此再也无法安宁。我真的没怨恨谁,我只是想告诉你们和我周围的人,我活着,就是为继续接受上天惩罚,审判的……
  记得周国平为妞妞治病时,我曾陪着父女俩奔波过,为一个父亲的爱深深震撼,也因此对男人的内心有了另一层认识。但那时我还没有为人母,其实是难体会为人父母的处境的。
  今天我和袁虹默默地流泪,几十个小时里我们共同检讨那颗做母亲的心,那时,我惟一能反复地对她说的话是:我也是母亲,我能理解。
  每一个做了母亲的人都会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艰辛和收获。袁虹凄楚地说,她没有。她只有艰辛没有收获。她不知道怎么给这个事在心里划上句号。她说她所认识的生命是那么无常,等不及你品尝欢乐它已然消失了。而生命又是那么脆弱和顽强,作母亲的溶不进这样的生命里去,不能在它脆弱时支撑它,是最大的残忍。而最大的不幸,是命运的捉弄。做为母亲至今搞不清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故:自己那么健康,怎么会把孩子生成不健康?为什么不幸的0。9%(不健康的出生率)会落在我这样的母亲身上?
  袁虹不是那种相信宿命的母亲,所以她苦苦想搞清是什么捉弄了她的命运。她曾试图跟医院咨询交涉,还曾想过请律师打官司,但最终放弃了。在医学、法律、伦理的种种焦虑与选择中,曾经走过的生与死的交战已使她身心疲惫。那是丈夫、家庭、医生、科技,甚至上帝都不能为你打包票的一场挣扎和恶战,她说再也没勇气把自己投进去。
  真不知能为她做些什么?我说,如果把这个悲剧写到纸上已构成对你的伤害,我愿意放弃。袁虹摇头。说能够写到纸上让许多做母亲的人看到,是我惟一能做,能对自己和孩子有个交待的事了,这是因为也许它能让母亲们从我的不幸里得到启发,我还想跟母亲们说的是,人们总爱在生育前问自己为什么生?在生育后问自己做父母的权利和责任是什么?袁虹说,充满了爱去孕育生命就是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这是她从不幸里得出的教训。
  生的庄严神秘、死的安详宁静,这是每个个体生命的必经之旅。生命不断新生、亲人不断告别,这就是生命的事实。愿天下母亲的自我生命之旅和创造新生命的旅途充满爱。有爱就有家、有灵魂的栖息地。有支撑有爱,母亲不会孤独。



“溶血”现象与“文化溶血”(1)
  受访人:杜虹
  年 龄:39岁
  受教育程度:大学
  婚姻状况:1984年与外籍人结婚、离婚,
     1991年二次结婚
  健康情况:1985年生女儿、1992年生儿子
  职 业:出版商
  个人档案
  我特别想谈的是两次生育(在英国和中国)的不同感受,为什么说女儿才是我真正的拷贝?这也许跟我两次生产中处的文化环境有关?或者跟我的年龄及感情经历有关?我也搞不懂。
  “溶血”现象
  从你的观察角度看,在生育上我是中国女人里少有的经验过文化溶血的人。从小在中国长大,24岁嫁给了英籍丈夫,又生下了混血女儿……其实,我如果告诉你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溶血的感觉,或者具体说没有不适和排斥,你会怎么想?
  是的,一切似乎都是挺自然的,人种方面并没有人们想象的差异那么大。至少在我和第一个英国丈夫之间是这样。我和他对整个生育过程的种种感受是可交流的。真有障碍,也是属于纯男人、女人性别方面的不可逾越(因为我有与中国丈夫的比较,结果男人是一致的),不是属于文化的。这可能因为我从小在一个开放的家庭环境里长大有关,比如,我姐姐也嫁给一位美国人。或者说我的观念早被“溶血”。
  我特别想谈的是两次生育(在英国和中国)的不同感受,为什么说女儿才是我真正的拷贝?这也许跟我两次生产中处的文化环境有关?或者跟我的年龄及感情经历有关?我也搞不懂。
  第一次生女儿是在1985年,我刚到英国1年。知道要做妈妈特别快乐。远在中国的亲人却担心我年龄小没经验,身边又没有娘家的人,但我一点也不惊慌,因为怀孕生产的事这里不需要亲人特别操心,有政府的医护人员随时随地帮你(生产后每天有拿政府津贴的护士上门帮助你,教你如何护理孩子和自己,直至孩子6岁不断)。怀孕时丈夫会经常陪我去孕妇培训班,这里教你生孩子有哪几个阶段,怎么减轻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