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即伤寒论桂枝人参汤。)
人参 干姜 白术 桂枝 甘草
歌曰 理中加桂人参汤。(尤云。速复其不振之阳。)阳复阴邪自散藏。休讶补攻分两道。
道消(小人道消。)道长(君子道长。)细推详。
元犀按。此别胸痹证虚实之治。实者邪气抟结。蔽塞心胸。故不用补虚之品。而专以开
泄之
使
审
卷三胸痹心痛短气方
茯苓杏仁甘草汤
属性: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此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三两。) 杏仁(五十个。) 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
歌曰 痹而短气孰堪医。甘一苓三淡泄之。更有杏仁五十粒。水行(则)气(自)顺不
求奇。
卷三胸痹心痛短气方
橘皮枳实生姜汤
属性: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歌曰 痹而气塞又何施。枳实辛香三两宜。橘用一斤姜减半。气开(则)结(自)散勿
迟疑。受业林礼丰按。胸痹胸中气塞者。由外邪搏动内饮。充塞于至高之分。闭其气路。非
辛温不
枳实
水邪
水行
而酌
卷三胸痹心痛短气方
薏苡附子散
属性:治胸痹缓急者。此散主之。
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歌曰 痹来缓急属阳微。(经云。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附子十枚切莫违。更有
薏仁
元犀按。薏苡禀阳明金气。金能制风。肝为风脏而主筋。取治筋之缓急。人之所知也。
合附
汤。与此相表里。
卷三胸痹心痛短气方
桂枝生姜枳实汤
属性:治心中痞。诸逆心悬痛者。此汤主之。
桂枝 生姜(各三两。) 枳实(五两。)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歌曰 心悬而痛痞相连。痰饮上弥客气填。三两桂姜五两枳。祛寒散逆并攻坚。
元犀按。心下痞者。心阳虚而不布。阴邪僭居心下而作痞也。尤云。诸逆该痰饮客气而
言。
壮阳
姜、
卷三胸痹心痛短气方
乌头赤石脂丸
属性: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者。此丸主之。
乌头(一分。炮。) 蜀椒 干姜(各一两。) 附子(半两。) 赤石脂(一两。)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歌曰 彻背彻胸痛不休。(前言心痛彻背。尚有止息之时。今则阴寒极而痛极矣。)阳光
欲
喻嘉言曰。前后牵连痛楚。气血疆界俱乱。若用气分诸药。转益其痛。势必危殆。仲景
用蜀
姜之
不相
气攻
卷三附方
九痛丸
属性:治九种心痛。(一虫。二注。三风。四悸。五食。六饮。七冷。八热。九去来痛是
而并以一方治之者。岂痛虽有九其因于积冷结气者多耶。)
附子(三两。炮。) 生野狼牙 巴豆(去皮。熬。研如膏。) 干姜 吴茱萸 人参(各
一
上六味末之。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强人初服三丸。日三服。弱者二丸。 兼治卒
中恶
主之
歌曰 九种心疼治不难。野狼(牙吴) 萸姜(巴)豆附参安。附须三两余皆一。攻补同
行仔细看
魏云。凡结聚太甚。有形之物参杂其间。暂用此丸。政刑所以济德礼之穷也。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附子粳米汤
属性: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者。此汤主之。
附子(一枚。炮。) 半夏 粳米(各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 腹中切痛作雷鸣。胸胁皆膨呕吐成。附子一枚枣十个。半升粳夏一甘烹。
元犀按。腹中雷鸣。胸胁逆满呕吐。气也。半夏功能降气。腹中切痛。寒也。附子功能
驱寒。
而交乎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浓朴七物汤
属性:治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者。此汤主之。
浓朴(半斤。) 甘草 大黄(各三两。) 大枣(十枚。) 枳实(五枚。) 桂枝(二
两。) 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
多者
歌曰 满而便闭脉兼浮。三两甘黄八朴投。二桂五姜十个枣。五枚枳实效优优。
元犀按。病过十日。腹满发热。脉浮而数。夫脉浮而发热。邪盛于表也。腹满而脉数。
邪实
小承
权宜
恐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大柴胡汤
属性:(歌见长沙方歌括。)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此汤。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枳实 大黄 大枣 生姜
元犀按。实者当下症。大承气汤尤恐不及。况大柴胡汤乎。按之心下满痛者。太阳之邪
逆而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浓朴三物汤
属性:治痛而便闭者。此汤主之。
浓朴(八两。) 大黄(四两。) 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歌曰 痛而便闭下无疑。四两大黄朴倍之。枳用五枚先后煮。小承变法更神奇。
尤在泾云。承气意在荡实。故君大黄。三物意在行气。故君浓朴。
元犀按。此方不减大黄者。以行气必先通便。便通则肠胃畅。而腑脏气通。通则不痛也。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大承气汤
属性:(见痉病。) 治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
以上三方。虽缓急不同。而攻泄则一。所谓中满泻之于内也。伤寒论浅注已解。毋庸再
赘。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大建中汤
属性: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满。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
此汤主之。
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二升。分温再服。如一炊
顷可
歌曰 痛呕食艰属大寒。腹冲头足触之难。(腑脏经络皆寒所痹。痛甚手不可近也。)干
姜四两椒二合。参二饴升食粥安。
受业林礼丰按。胸为阳气出入之位。师云心胸中大寒者。胸中之阳不宣。阴寒之气从下
而上
出见
腹之
可
椒性纯阳下达。镇阴邪之逆。助干姜以振中土之阳。服后一炊顷饮粥者。亦温养中焦之气以
行药力也。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大黄附子汤
属性:治胁下偏痛。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此汤。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
行四五里。进一服。
歌曰 胁下偏疼脉紧弦。若非温下恐迁延。大黄三两三枚附。二两细辛可补天。
尤在泾云。阴寒成聚。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阴寒聚结。宜急以温药
下之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赤丸
属性:治寒气厥逆者。
乌头(二两。炮。) 茯苓(四两。) 细辛(一两。) 半夏(四两。)
上四味末之。内真朱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先食饮。酒下三丸。日再服。一服不
知。稍增。以知为度。
歌曰 寒而厥逆孰为珍。四两夏苓一两辛。中有乌头二两炮。蜜丸朱色妙通神。
元犀按。寒气而至厥逆。阴邪盛也。方中乌头、细辛以温散独盛之寒。茯苓、半夏以降
泄其
阳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大乌头煎
属性:治腹满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
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津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此主之。(犀按。白津者汗淡不
咸。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必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
五合
歌曰 沉紧而弦痛绕脐。白津(汗出淡而不咸之名。)厥逆(四肢冷。)冷凄凄。(一身
恶寒之
元犀按。上条与本条。俱阴寒内结之症。寒为厥。气为逆。是积久阴邪聚满于中也。阴
邪
曰寒气厥逆者。乃纯阴用事。阳气将亡。法宜温中壮阳。大破阴邪。非甘温辛热之品。焉能
救其万一哉。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当归生姜羊肉汤
属性:治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主之。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加生姜成一片。痛多而呕者。
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歌曰 腹痛胁疼(腹胸皆寒气作主。无复界限。里)急不堪。(是内之营血不足。致阴
气不能
加减歌曰 寒多增到一斤姜。痛呕宜加橘术商。术用一兮橘二两。祛痰止呕补中方。
元犀按。方中当归行血分之滞而定痛。生姜宣气分之滞而定痛。亦人所共晓也。妙在羊
肉之
活
之
当
卷三腹满寒疝宿食方
乌头桂枝汤
属性:(桂枝汤见呕吐哕下利。) 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
能治者。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乌头(五枚。)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五合。不知。
即
歌曰 腹痛(内寒)身疼(外寒)肢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