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固然重要,但并不是人生少了它就无法继续下去。因此,失败时的惊恐,不安都和他们无缘。
6.只有不懂人情世故、不通情理的人才会像孩子一样,跟什么事都较真,别人的一句批评,会令他们耿耿于怀、寝食难安,不顾一切地极力去维护自己。如受惊的刺猬一般,丁点儿的风吹草动就张开浑身的刺,严阵以待。这样做,只会令自己疲惫不堪。而且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解释就是掩饰,只会越描越黑,这是极不理智的做法。无论别人的指责和批评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喋喋不休的争辩只会自降身份,有失体面,反给人欲盖弥彰的感觉,让人看笑话罢了。真正的聪明人,在面对别人的责难、批评时,应有克里希那穆提的从容和镇定:“如果他说我是个不诚实的人,那么我就应该好好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想一想为什么他会如此认为。”如果确实是自己有做错或做得不好的地方,就该及早改正;如若不是自己的错,亦无须过于担心,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无须惧怕别人的流言蜚语、恶意中伤;相信真相总有大白的一天。令人可怕的并不是批评你的人;相反,我们应感谢他们,因为人难免都会护短,对于自身的缺点缺乏全面的认识,多亏了他们指出,我们才能加以改正,不断自我完善。而那些明明看出了我们的缺点却不指出,任由我们一直错下去的人才是真正可怕的人。
7.一个成熟的人应有宽广的胸怀,虚怀若谷,能听得进别人的意见,而不是刚愎自用、固执己见。承认自己的缺陷不足,承认自己的想法错误,并非是有损尊严的事。承认别人的优点,并非是对自己的贬低。真正有自信的人是不畏惧这样的比较的。他的心里一片清明,别人的评价无法动摇他对自己的看法,他也无须通过贬低他人来肯定自己,以求获得安全感。他已然能够宠辱不惊,笑看云淡风清。心灵不再不安,不再担惊受怕,不再患得患失。他已经为自己的心找到了一个最舒适的居住地,这个地方就叫平和。
8.心灵的安宁不应是一种高高在上的社会美德,只供人们怀着敬畏的心顶礼膜拜。不应是人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它应该是一种普遍的人生态度。然而,现实却恰恰相反。悠悠天地间,人类就如匆匆过客,潮起潮落中,不经意间就不知将自己的心遗落在了何处,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最初的方向,遗忘了最初的梦想,浮躁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心如止水般的从容、淡定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如今,只有少数的了解生活的真谛,了解天地间、宇宙中万事万物运行的自然法则的人,才拥有这份闲适、淡定。世界上多的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混日子的人,人们都这样自我安慰着,直接忽略掉内心深处的不安和愧疚。这份闲适、淡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不是看破一切后的绝望和对一切都无所谓,不问世事的淡漠,而是拈花微笑,相信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自有其道理的乐观与笃定。这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居住着一位神灵,有一种超意识的力量,在指引和保佑他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为了避免良心的不安,一再地自欺欺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切都只是为了生存罢了。事实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只是出于嫉妒。嫉妒吞噬了他们的最后一丝理智,让他们完全失去了自我。凡是比他们优秀的人,他们会千方百计地要将之比下去;别人有的,他们不顾一切代价也要得到。别人住洋房开跑车,他们也要住洋房开跑车。一切行动都惟别人的马首是瞻。如若别人拥有的比他们多或是阻碍了他们的道路,他们会一直怀恨在心,伺机报复。这种人既不知道什么是爱,更不懂得如何去爱,并且就像爆竹一样,一点就爆。他们的内心永远无法得到安宁,终日里疑神疑鬼如临大敌般,因为任何人随时都有可能超越他,那时,他引以为豪的成就都将变得一文不值,他的骄傲、自尊都土崩瓦解了。他们精心为自己构建的安全的堡垒不再能够为他们惶恐的心灵提供任何庇护。然而,无论他们再怎样努力地去重新超越别人,只要他们一日没有和自己的心灵讲和,和自己讲和,他们就一日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宁。这时候,正是让心底的神灵说话的时候,指引他们能够让心灵真正获得平和的方法。无须别人的认可和那些身外物的证明,只需内心里对自己的肯定和信任,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获得心灵的平静,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达成一切的心愿。这种扎根于心底的安全感,才是实实在在、最牢靠的。
9.若要获得心灵的严静,不仅要和自己讲和,还需和身边的人、事、物和谐相处,凡事要依据大自然的规律,顺应天意,切不可逆天而行。顺应天意,方能得到上天的眷顾,才是正确的安身立命之道,其所作所为既不会伤害到身边的人、事,物,也无须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天地间的万事力物都以最自然的状态在其轨道上运行,彼此之间和平共处,彼此都能获得自身最大限度的发展、实现自身的存在价值。在这样和谐一致的外部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人的心灵慢慢地也会柔软下来,心里阴暗角落渐渐被平静填满,为坦然所照亮。
10.这样的人显然已经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从容、自信,进退有度,对自身的能力、局限性有着全面客观的了解;同时他们用心体会和感受着自然界一切美好的事物,怀着尊重、欣赏的心情与身边的事物和谐相处。神圣的、超越生死的神性不是只存在人类身上,宇宙间万事万物,无论有无生命,都存在着至高无上的神性。他们以宽容的眼光,包容欢迎的姿态诚挚地接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这是“天人合一”最高境界的显现。在中国哲学思想里,这样的人被尊称为“圣人”,或是道家学说里称之为“得道之人”。
11.在印度,瑜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修习瑜伽是很神圣的事情,等同于在寺庙里进行的学习和修行。其重要性可想而知。St。 Augusilne认为…我们都是由神一手创造的,是神的孩子,只有在神那儿,我们才能找到自我,我们的心灵才可以获得平静。“在这一点上,印度人持相同的看法。他们认为,人的生命有限,须善加利用,须倾尽一生的努力去认识了解真神,不断地亲近神,追寻自我和心灵的和谐统一,这样子才不枉此生。然而,能最终获得神的眷顾,和神处在同一高度、平起平坐的人少之又少,这样的美差永远都只会是“僧多粥少”。大部分的人只能是通过不懈地努力,更靠近神罢了。因此,若是不全力以赴,就只能在远处远远地观望罢了。而在印度人看来,这将是不可饶恕的罪恶:虚度人生,无所追求。
12.瑜伽师们潜心修行,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旦他们达到与神‘和平共处的境界,他们亦拥有了如神般全知全能的力量。他知晓世间万物在运行的规律,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神力。神能使种子破土而出,在一眨眼间长成参天大树,开花结果。对于“得道”的瑜伽师来说,这种事易如反掌,不值一提。然而,奇迹之所以让人为之惊叹,成为奇迹,就在它如及时雨般,只在最需要时,在最诚挚的召唤时,才出现,拯救或医治受伤或堕落的心灵。若是能够呼之则来,挥之即去,它也就不能称之为“奇迹”了。这种力量应善加利用,妥善利用,但绝不可无所顾忌地滥用。
第十五课 信仰的秘密/169
1.原始的人类远没有发达到可以将他们的思想用文字记录下来的程度。他们就是古代和现代所谓的野人和野蛮族群。他们一定程度上能为后人所知的,是通过其文明的后代以及从这些文明后代的文字作品中所看到的流传下来的思想和习俗。
2.早期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人类心理的统一性。早期的这些部落之间的生活习俗和习惯信仰可能不尽相同,这是当然的,但是这些差异并远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多。令人吃惊的是,在生存的基本问题上,分布千世界各地的人类的想法是那么的一致。
3.人类思维过程的心理联系是现代最震惊的发现之一。
4.古老宗教的精髓部分与其说是一种信仰,倒不如说是一种惯例——那时的人类还未进化到具备推理能力,因而无法掂量和比较自己的想法。他们只是需要一种用来训炼身体和磨炼情绪的纪律。针对这个目的,他们得到了相应的锻炼机会。为求得生存,他们开始对超自然的物体顶礼膜拜,祈求援助,那些超自然的物体被叫做神。为了不触犯众神,人类必须约束自己,做出牺牲。神是令人人敬畏的。
5.死后灵魂的存在又是另一个阶段的信仰。一些灵魂将下地狱,一些得太升到天堂。另一种信仰叫万灵主义。万物,除了动物,还包括植物、雷,水、土、火等都是有精神或灵魂的。人类的行为要是触犯了这些灵魂,它们就有可能对人类加以报复。所以这个阶段的灵魂信仰,人类依旧抱着畏惧的心态。
6.这种畏惧系统教会了遵守一定的秩序,所以是有生存空间的。许多部落相信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比如动物的骨头、爪子、尾巴、脚掌等,附着了生物体上的某种力量,于是历史进人了神物崇拜阶段。
7.和神物崇拜接近的是偶像崇拜。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今日的社会组织是受古代神明观念影响的。那个时候,人们把大地当作是上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产力的来源,雷电的来源,勇士的避难所。我们很乐意承认,这些观念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作品,还成为许多迷信的起源。
8.图腾信仰是部落细分时代的产物,不同的部落以图腾为标识区分。图腾一般取自自然物体,例如动物,也可以是植物或花草,象征着一个宗族或部落。“图腾”这个词来自美国印第安语,意思是“祖先”或“家族历史”,而图腾崇拜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依旧存在。无论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