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86-知医必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效如神。然其方多以常山为君,竟鲜有不用常山者。今人之体,安能当此常山之吐耶?故 
方虽多而不适用也。至《景岳全书》,则又以补为主,意在补正祛邪。无如补反助邪,而邪 
更难去。吾乡有某医,固守其书,见人病疟,至有不吃补药不诊之说,于是经其治而死者不 
少。某医后自病疟,亦服补药,以致邪不出而死。夫景岳虽偏于补,其方不尽补方,乃不善 
看书者,遂至害人自害,如此岂不冤哉!再如叶氏《临症指南》,治疟之方不下数百,而不 
用一分柴胡。夫柴胡为少阳经发散之品,舍此并无二味,疟发少阳,岂能不一用柴胡?果疟 
偏于热重者,可用叶氏青蒿、鳖甲、桑叶、丹皮、知母、花粉,加减酌用;若寒重者,断无 
不用柴胡。乃叶氏因毁薛氏有疟疾不可用柴胡一语,以后治疟竟不复用。至今吴人患疟,皆 
不用柴胡,以致缠绵难愈,有数月不起者。然则《指南》之方,又乌足用哉! 
惟涵初先生治疟三方,既不用补,亦不克削,其药平平无奇,而用之自有神效,真为治 
疟之 
宗主也。其三方之中,二方最妙。其一方虽善,但疟症有寒有热,其寒未必不由太阳、阳明 
而来,邪从汗解,必从阳明、太阳而去。太阳为头门,阳明为二门,少阳为三门,柴胡开少 
阳之 
门,而太阳、阳明之门不开,则汗不易透,而邪 
不得解。予往往用其初方,必加羌、防、葛、芷,先开太阳、阳明,一二剂后,始用柴胡, 
而去羌、防、葛、芷,口渴仍用葛根,而汗无不透,邪自渐轻。威灵仙初亦不用,其药截疟 
甚灵,而屡用反觉不灵,竟留待二方中用之,往往一服即止。至二方予亦不骤用,必疟势已 
衰,照方制药,分毫不加减,煎成露一宿,大早空心服之,疟竟鲜有不止者。此予佩服先生 
之方,而用之别有心得,我后人牢牢记之,虽初学亦能治疟矣。 
至治痢三方,则初方最善,其分两亦不可加减。其微理妙论,一曰忌温补,二曰忌大下 
,三 
曰忌发汗,四曰忌分利,皆精切无疑,而温补之忌,尤不可忽。予近见治疟死者尚少,而治 
痢死者独多。询其致死之由,大抵由于温补也。吾乡有大富户,得血痢症,其为热症无疑, 
此三黄汤或加生地黄汤症。乃医者泥于景岳专事温补,其家人参甚多,于是人参、附子屡 
进不休,不过九日,直至肠胃腐烂,所下如烂鱼肠而死。温补之害为何如,能不以为大忌哉 
!设使佩服涵初之训,何至放肆如此?予四十余年以来,治痢甚多,亦无死症,未尝不得力于 
涵初之论也。先生方论不多,而精妙绝伦,学人其用心玩索,毋负前贤之暗度金针哉! 
涵初治疟第一方∶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白茯苓(一钱) 威灵仙(一钱) 柴胡(八分) 苍术(八分) 
黄芩(八分) 浓朴(八分) 青皮(六分) 槟榔(六分) 甘草(三分) 
第二方∶ 
生首乌(三钱) 陈皮(八分) 柴胡(八分) 白茯苓(八分) 炒白术(二钱) 黄芩(八分) 
归身(一钱) 威灵仙(一钱) 鳖上甲(二钱,醋炙炒) 知母(二钱) 甘草(三分) 
加生姜三片,河井水各一碗,煎至八分,加无灰酒五分,再煎数滚,夜露一宿,于疟期 
清早空心服。 
第三方∶ 
人参(一钱) 黄 (蜜炙一钱二分) 
归身(一钱二分) 白术(一钱) 陈皮(八分) 柴胡(八分) 升麻(四分) 甘草(三分) 
或加∶何首乌(二钱) 炒知母(一钱) 
又加∶青蒿子(八分) 麦芽(一钱) 
涵初治痢第一方∶(第二、三方不录) 
生黄连(一钱二分) 生黄芩(一钱二分) 白芍(一钱二分) 山楂肉(一钱二分) 枳壳( 
八分 
)川朴(八分) 槟榔(八分) 青皮(八分) 归身(五分) 甘草(五分) 地榆(五分) 红花( 
三分) 桃仁(一钱) 木香(二分) 
如滞下之甚,加大黄二三钱。 
涵初治痢之方,固甚妙矣,然亦尚有虚弱之体,而得痢症,腹痛里急后重,势不得不通 
因通 
用,不得不用大黄,而又恐其难受,将奈何?乃闻前辈王子圣者,治痢颇有名,不论虚实皆 
极效,刊有疟痢一书,但不甚行。予于金幕友书匣中见之,翻阅一过,其治疟总合司天岁会 
,用药未免拘执,故治疟不甚效。惟治痢有大归芍汤,其方虽虚人痢疾,无不一剂而通,二 
、三剂而愈。予知其方乃从洁古老人芍药汤变化而来,深合《内经》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 
则后重自除之意。不独虚人可恃无恐,即不甚虚者,亦未尝不宜。故予治痢,或用涵初方, 
或用大归芍汤,颇获效验。今并录出,以听后人之取裁! 

论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附录
王子圣大归芍汤
属性:全当归(八钱) 生黄芩(一钱) 大白芍(八钱) 川连(一钱) 山楂肉(三钱) 莱菔子( 
二钱) 
车前子(一钱半) 槟榔(八分) 生大黄(二三钱) 浓朴(八分) 枳壳(八分) 甘草(五分) 

论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附录
张洁古芍药汤
属性:大白芍(一两) 黄连(五钱) 当归(五钱) 黄芩(五钱) 大黄(三钱) 肉桂(二钱五分) 
甘草(二钱) 槟榔(二钱) 木香(一钱) 
上九味, 咀,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痢不减,渐加大黄,食后服 
。喻 
嘉言先生论治痢,恐阳陷于阴,用逆流挽舟之法,最重活人败毒散,于痢初起时用之。予仿 
其 
意,而恐羌、独过于表散,于大归芍汤中加柴胡一钱许以升少阳,葛根一钱许以升阳明,不 
致清阳下陷,获效颇易。并不犯涵初发汗之忌,而可收嘉言逆挽之功。但可加于归芍汤中, 
若加于涵初之方,嫌其不符合也。 

论倪涵初先生疟痢三方附录
附论噤口痢
属性:痢疾经称肠 ,今称滞下,皆湿热蕴结所致。湿热干于气分则白,干于血分则红。治法 
主通 
,《内经》通因通用,为痢言之也。症虽日夜百行,通则自愈,不至于死。惟噤口痢实属危 
险,饱不煞的痢疾,奈何汤下不下乎?其故亦由湿热熏蒸,胃口壅塞不通,非通不生,而通 
胃口,颇难于通大肠。古方或用人参加石莲肉,或用败毒散加陈仓米,谓之仓廪汤,而多不 
效。夫湿热之毒壅塞胃口,乃药必用参,适以助邪,安望其通耶?大抵非苦寒之品,加以通 
胃降气之药不可。或云涵初之方,非苦寒为君耶?然则即服涵初方可矣。不知噤口痢连药亦 
不能下,如能下,不为噤口矣。大约初起,只好以些少药缓缓投之,以生川连为君,稍加通 
药 
一二味,或加制军少许,但得下咽不呕,即缓缓再进;药果能进,自可渐渐纳谷,然后以大 
剂 
通大肠之药进之,大肠得通,胃口自不壅塞。予尝治此症,用生黄连五分,新会皮五分,鲜 
竹茹三钱,煎清汁半钟,以铜匙少少进之,略停一刻再进,半日始将半钟服尽,竟得不呕, 
居然胃渐开而热渐退,可进米饮,次日以涵初方加大黄三钱与服。其始便次不可数计,服药 
后约三四时辰,陡然大通,便次大减,腹痛亦大减。次日只解六次,再进原方,减大黄一钱 
,又再进原方,去大黄不用,而痢全止矣。因治噤口痢不易,特记此案,以见急症缓调之法 
,切勿急投大剂,致胃不能受,以为无药可救矣,不知所贵在服药得法耳!我后人不可轻视 
此法也。 


论吴又可《温疫论》(四条)
属性:吴又可以温作瘟,竟谓古书无瘟字。不知温病古人未尝无书,仲景先师现有温病上中下 
三篇 
,至刘河间《原病式》,大率皆言温病。其余论温症者,不可枚举,治温之方,亦不可枚举 
。所谓温者,大抵六淫之气,人感之而化为温热时邪是也。至论瘟疫,却无专门。吴又可当 
兵荒之际,瘟疫传染,欲另辟一书以济世,何不可有助于医,惜以温为瘟,字义不清,意在 
论瘟而说在于温。惟急下一说,合乎温症,其他论说,无非时邪之温病,混时邪于瘟疫,其 
贻害匪浅。时邪无时不有,瘟疫轻易不见。果系瘟疫,初病即有臭气触人;时邪初起则不然 
,必数日传至阳明腑症,或有气味,然亦只作腐气,不作尸气。瘟疫初发,即作尸气,轻则 
盈床,重则满室,诚非急下不可;若系时邪,或感风寒,或系暑湿,或系燥火,或由太阳而 
入,或由口鼻而入,仍当按经施治,岂可以下字蔽之乎?后戴麟郊《瘟疫明辨》,较胜于吴 
又可之论,惟重用下法。书中有二语云,伤寒下不厌迟,时邪下不厌早,则大有语病,若改 
为瘟疫下不厌早,则得矣。至又可达原饮一方,最属夹杂不清。若症属寒耶,何以用黄芩、 
知母?症属热耶,何以用草果、浓朴?其意固以为热也,行将下其热,何又助其热?芩、芍、 
知母之凉,恐难敌草果、浓朴之燥烈。若云非此不能达膜原,夫膜原近在阳明胃经,达之之 
药甚多,方欲急下其热,何必用此燥烈达之也?且从不闻草果、浓朴为达膜原之品也。吴又 
可一书,卑卑不足道,原可置之勿论,奈为其所误者,几于相习成风,害人而不知悔,非吴 
氏之流毒哉!予故不得不明辨而深斥之。 
吴又可书二卷,中有正名一条,因其温疫二字,只用温字,不用瘟字,以为后人添设, 
只要称 
为疫而已。不知瘟疫二字,义本有辨。瘟属阳毒,疫属阴毒,不得概称热症也。道光五年, 
大行疫气,但服大热药则生,不及服则死,俗谓之麻脚瘟,其实寒症也,阴毒也。十二年大 
行瘟症,得病即壮热非常,神糊妄语,甚则发狂,稍服燥药,立见致命,服犀角地黄汤则愈 
,此瘟症也,阳毒也。此二年中《瘟疫论》之方,无所用之。吾故曰∶又可之书,义理粗率 
,不求精详也。如云临症悉见温疫,伤寒百无一二,有是理乎?既以温疫为热症,以三承气 
汤为主治,何又先用达原饮耶?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温。 
内因、外因皆有温症,但可谓之温,不可谓之瘟,然则瘟疫之瘟,亦不得谓之温也。 
或问时邪未尝无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