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2-类证治裁-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侄女 孕七月,久泄泻,肛坠足肿,吐咳,腹微痛,晡寒热如疟,脉弦,右尺滑大。此中气下陷,土衰 
木乘。以补中益气汤减归、 ,加砂仁、制半夏、茯苓、煨姜,数服痛坠寒热俱减。 
因其肠胃久滑,不戒荤茹,泄泻仍作。加谷芽(炒)、茴香、炮姜等味而安。 
酆氏 孕七月余,与夫口角,为面杖所伤。左胁大痛,下部如裂,胎气上逼,撑拒欲死。服妇科药, 
入咽格格不下,喘吼待毙而已。诊之脉洪数无伦,体如烙,面如赭,察其唇舌未变青紫,知胎未损,慰之曰∶ 
幸母子俱无恙也。用牛膝、苏梗、栝蒌、红花(各二钱)、归尾、枳壳(各钱半)、降香(锉三钱)、丹皮(一钱)。 
煎服喘止痛定热退,进粥碗许,随用顺气安胎之剂而平。 
族女 孕八月,因劳吐红,鲜紫成盆。火升则呛咳,颧赤少寐,口不知味。服童便、阿胶不止,诊脉左 
寸关大,两尺俱伏,此君相之火逼伤阳络,必得火降呛咳平,红自止。用生地、山栀、连翘、白芍、杏仁、贝 
母、百合、茯神、甘草、莲子、灯芯、阿胶(烊),三服咳稀血止安寐矣。后用熟地、当归、白芍、杜仲(盐水炒)、 
杞子(焙)以实下元,尺脉亦起。 
吕氏 将产腹痛血下,脉短滑,左虚芤。予谓∶脉未离经,决非正产。右关短滑,系食滞,腹痛见红由 
触损,但须行气补血。用红米曲、陈皮、楂肉,利气消滞,以当归、白芍,和血定痛,逾两旬乃产。 
某氏 过期不产,按月经行,事所或有。今述孕已两载,兼见乳汁腹大不产,计欲攻堕,然细诊却非 
产脉,须知漏卮不塞,孕何由成。且万无攻坠之理,虽属怪症,应以常法主治,惟明理者知之。方用熟地、 
潞参、当归、白芍、白术、炙草、杜仲、杞子、续断、砂仁、广皮、莲、枣,此以气摄血之剂,多服则漏止 
胎长,接服二十剂,又逾八九月而产。 

卷之八
临产治要
属性:临产将护,良方条列备已。陈自明编《妇人良方》,薛立斋附订《医按》。兹并考《纲目》、《医通》 
诸家,张石顽老人着《医通》,武之望编《济阴纲目》。周 作《产宝》。张介宾《景岳全书》。撮举其要。 
凡孕至八九月,服达生散数剂则易产,至临月胞浆未破,而血先下者,或者伤胎,尚非正产。宜大剂保元汤加 
当归、阿胶。如胎气上逆,急服热童便,或用紫苏饮。若正产时,气血动荡,脉必滑疾异常。如脉尚安和,腹 
虽痛而未紧,犹试痛也,必腹连腰阵痛益紧,儿欲转身顺产,自然胞破水下,如瓜熟蒂落。不用催生太早, 
只须产前补血降气,用滑胎煎。继则活血行气,用保生无忧散。亦有胎衣不固,或用力太早,随触而破,至胞浆 
下而仍不产,恐其水涸路涩,儿难转身。但服八珍汤,或大剂五物汤加葵子、枳壳。助其气血,则胎滑易产。 
若持久力乏,用独参汤补接元气,虽逾数日旬日而产者有之。男胎向内,女胎向外,皆首居上,足居下,临产 
时必倒转顺出,须再三缓缓扶掖走动,使得旋转,否则,有横逆之患。丹溪云∶催生只用佛手散,最稳而效。 
或合济生汤亦佳。更有儿头正抵产户,而交骨不开,此阴气虚。用加味芎归汤,不应,加人参、童便。若坐产 
艰难,用兔脑丸、如圣散、如意散。其儿手先出为横生,足先出为倒产,由产母用力太早,当令仰卧,以盐 
少许,擦儿手足心,以中指摸其肩,攀正之。候其身正,方可用力。更有儿头偏注左右腿者,为偏产,由母力 
逼致之,亦令仰卧,轻轻以手推上扶正。用力送下。若儿头已正,不能即产,因脐带绊其肩者,为碍产。亦令 
仰卧,推儿向上,以指按儿肩,去其绊。若儿未出,产母肠先出者,为盘肠生,待儿并胎衣下后,用香油抹手, 
徐徐送入。或用醋和水, 产母面,每 一缩,三 尽收。其蓖麻子研涂顶心,肠可吸入法,殊不效验。然后 
半坐,以软布抵之。内服举元煎。若胎死腹中,须验产母舌青黑,爪青紫,口沫,腹阴寒而气秽,急用平胃 
散加朴硝。若胎死久干着背者,葵子阿胶滑之。胎衣不下,先用软帛系住脐带,乃断儿脐带,勿令血入衣中。 
胀而难下,内服回生丹,或牛膝汤。可下。如久不下,血入衣中,上冲心胸,喘急痛胀,急宜逐瘀,用牛膝散, 
或失笑散,温酒调服,胎衣立下。景岳云∶胞在腹中,形如荷叶,上仰则聚血,而胀凝难出,当令稳婆以指 
攀其上口,令恶露倾泻,则腹空胞自落矣。如气虚腹不胀痛,只宜无忧散,或黑豆二合炒透,烧红铁秤锤淬酒, 
将豆淋酒,化益母丹二丸。既产,阴气虚,产门不闭,或阴火下流,阴挺突出,其气血虚而不闭者,十全大 
补汤加五味子。补而敛之。 
其忧思伤脾热痛者,加味归脾汤。肿而 痛者,逍遥散加丹皮、山栀、荆芥。暴怒伤肝动火者,龙胆泻肝汤。 
元气虚,子宫不收,补中益气汤加桂心,醋炒白芍。补而举之。产时气随血去,忽头眩眼黑,神昏口噤,其 
症有二,一为气脱,一为血晕。气脱者,面白眼闭,口开手冷,脉细欲绝,速用人参一二两,浓煎徐灌。但得 
下咽即苏,稍迟则无救矣。血晕者,临产元气已损,恶露乘虚上攻,头晕眼花,心胸闷绝,速用热童便,灌服 
清魂散。如下血多而晕,神昏烦乱者,芎归汤加人参三五钱,泽兰叶一握煎,童便半盏和服。补而兼散之。下 
血少而上抢心者,童便煎失笑散,加郁金汁。痰壅气粗者,二陈汤加姜汁,并用烧红秤锤,以醋沃之,使产母 
嗅其气,则晕可止。若狂乱失志,为败血冲心,多死。花蕊石散,或夺命散。呕恶腹满,为恶露冲胃,平胃散 
加姜、桂。面赤呕逆,为气血冲肺,人参苏木煎。其恶露不行,腹痛拒按,用桃仁、归尾、延胡、赤芍等逐瘀。 
恶露不止,淋沥太多,血热者,保阴煎。络伤者,固阴煎。肝脾气虚者,补中汤。气血虚,色淡者,十全大补 
汤。怒火伤肝者,加味四物汤。儿枕作痛,用生熟山楂肉,砂糖煎服。或用延胡散。腹痛连腰,按之痛缓为虚, 
宜当归、香附、炙草、杜仲、小茴香等。或用当归建中汤。此皆临产成法,撮举之,为因心化裁者鉴焉。 

卷之八临产治要
论血晕
属性:产后血晕,因阴血暴虚,孤阳上冒,忽然头旋眼黑,昏闷不醒,急用清魂散,或以童便热服。然有血下 
过多而晕者,有血下少而晕者,晕虽同,治法则异。如血下多而晕,神昏烦乱而已,治宜补血清心。如生地、 
白芍、当归、茯苓、麦冬、阿胶、人参、龙齿、枣仁等。渴烦汗热,加乌梅、山栀、丹参、浮小麦等。烦热, 
去当归,加童便。血下少而晕,乃恶露不下,上抢心,心下满急,神昏口噤,治宜行血破瘀,加生楂肉,桃仁、 
牛膝、桂心、归尾、苏木,合失笑散。或用四味散、黑神散、鹿角散、郁金散。若痰火上壅,用导痰汤加朱砂 
安神丸。清降治之。有一产妇暴死,但胸微热,陆 诊之曰∶血闷也。以红花煮沸入木桶,寝妇于上 
熏之,汤冷加之,遂指动而苏。 

卷之八临产治要
论产后诸禁
属性:一、禁卧。恐气未定,遽卧则恶血上升也。二、禁酒。恐助火升动其阳,致眩晕也。三、禁浴。恐水 
湿沁窍,致喘满肿重也。四、禁寒。恐血气凝滞,腹痛吐泻诸变丛生也。五、禁汗。恐风药性升,开泄伤阳也。 
六、禁下。恐肠腑津液伤也。七、禁利小便。恐伤肾气蛰藏也。八、禁寒凉药。恐伤胃,或滋瘀痛也。白芍、 
地黄、黄芩等皆慎用。九、禁交合早。恐百脉开张,头眩少腹急满也。十、禁起早作劳,不避风寒,不谨食忌, 
致滋疾也。 

卷之八临产治要
临产脉候
属性:胎前脉宜实,胎后脉宜虚。产后寸口脉洪疾不调者死,沉微附骨不绝者生。沉微而滑者生,实大弦急者死。 
胎前脉当洪数,产后仍洪数者死。胎前脉细小,产后脉洪大者,多死。 

卷之八临产治要
附方
属性:〔顺胎〕x达生散x 大腹皮(三钱) 人参 陈皮 紫苏(各五分) 归身 白术(各一钱) 白芍(钱半) 
炙草(二钱) 葱(五条) 黄杨叶梢(七个) 水煎。 
〔伤胎〕x保元汤x 见一卷火。 
〔上逆〕x紫苏饮x 见本卷胎前。 
〔降气〕x滑胎煎x 归 地(各三钱) 山药 杜仲(各二钱) 川芎 枳壳(各七分) 
〔催生〕x保产无忧散x 归 芎 芍 枳 草 木香(各一钱半) 水煎,再入乳香研。血余烧存性,研, 
各五分,和匀服。 
〔助气血〕x八珍汤x 见一卷中风。 
〔催生〕x五物汤x 四物汤加肉桂。 
〔催生〕x三合济生汤x 当归(三钱) 川芎 枳壳(各二钱) 制香附 大腹皮(各钱半) 苏叶(八分) 
甘草(七分) 水煎,待腰痛腹痛时服之,立产。 
〔开骨〕x加味芎归汤x 当归(一两) 川芎(五钱) 败龟板(一个,酥炙) 妇 
人头发(一握,烧灰) 每服一两,水煎。 
〔产难〕x兔脑丸x 兔脑(研如膏,一个) 乳香(二钱半) 母丁香(一钱) 麝香(一字) 共研细,以兔 
脑髓和丸芡实大,阴干,每一丸,温水下。 
〔产难〕x如圣散x 紫苏 当归 等分,每服三五钱。 
〔产难〕x如意散x 人参 乳香(各一钱) 辰砂(五分) 为末,临产时用鸡蛋清一个调药末,再用姜汁 
调服。 
〔催生〕x佛手散x 当归(三两) 川芎(四钱) 研末,分四服,加酒半杯和服。 
〔固血〕x如神散x 百草霜 白芷 各等分,每服二钱,以童便米醋和,加沸汤调服。治横生逆产,血得 
黑则止,能固血,免血涸也。 
〔产难〕x立应散x 当归 车前子 冬葵子 白芷(各三钱) 牛膝 大腹皮 枳壳 川芎(各二钱) 
白芍(一钱) 水煎。治横生逆产。 
〔盘肠〕x举元煎x 见三卷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