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02-类证治裁-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其难,殆又在识证辨证后乎。乃观近日悬壶家,大率学殖荒芜,心思肤浅,甚则治温疫以伤寒法,治血枯 
以通瘀法,与 
夫喜行温补,罔顾留邪,动辄攻消,不知扶正,轻者重,重者死矣。予思矫而正之,己巳计偕后,归而就馆, 
笔墨少闲,爰始搜辑。丙戍后,又苦南北奔驰,今老矣,分编讨究,惧有遗珠,除《伤寒》全帙无容赘衍外, 
余多宗经立论,酌古用方,更欲略辑疡科,兼及幼科,而老病浸寻,来日苦短,缺略之憾,统俟续成。且生平 
本不业医,间有治案,附于症后,非云程序也,聊存梗概,以寓别裁之微意云尔。编名《治裁》,愿与有志 
医学人共裁之。 
x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端午日丹阳林 琴自题x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属性:府君讳 琴,字云和,号羲桐,先祖翠岩公次子。幼谨愿,不好戏弄,尝自塾中归,有忤之者,怒而 
色赤。翠岩公见之,教曰∶君子所以学,为能变化气质,汝坐不解此语耳。府君志之,终身不敢忘。乾隆戊申, 
翠岩公以曾祖父母命,视叔祖养三公于武都,府君作忆亲诗转忆翠岩公之念曾祖父母也,有∶“秦关雪尽增 
春水,汉塞天低望白云”之句,公归见之为泪下。方公之归,晓行抵邗上,策骡过霜桥,蹶而溺,沉浮乱流 
中,掣骡尾得出,时冬月衣履沾濡,行数里始抵逆旅,由是感寒呕哕。其明年曾祖志开公病膈噎,公设神位空 
室中,伏地祈祷,常至夜分,及秋反得热疾,竟先志开公卒。越数月志开公亦卒,家计窘甚。府君与叔父纫 
秋公、季父钓 公、从叔西珍公,从张斐园先生学。而修脯无所出,府君虑 叔祖升儒公忧,乃携钓 叔 
父馆于邻村,纫秋叔亦馆村塾,为西珍叔父课读。伯父辑五公助升儒公经理家政,俄而伯父亦以瘵卒,所得馆 
谷丝粟,悉归升儒公。胡希吕学院岁试,府君以第二名入县庠,诸叔父亦相继游庠。嘉庆戊辰恩科乡试,府君 
中式经魁,人谓吾祖孝行食报之始云。府君湛深经术,为文苦心融炼,务去陈言,每属稿成,弗惬辄弃去更 
草,如是数四不厌。为生徒点窜课作,亦一字不苟。或病其典重,谓于 屋风气非宜。笑应曰∶讵有是耶。性 
沉潜书史,一寓目辄已默识,所屋室躬自洒涤,几席无纤尘,独坐晏如,足迹罕履城市。己巳礼闱报罢旋归, 
先有讹传中途被盗劫者,祖母邹太孺人大忧,因是终祖母之身,不与会试。丙子八月祖母卒,先兄舫 先一 
月殇。道光甲申,先兄伟堂暨先姊三姑相继殁,府君尝自言,独居循省, 
万念都尽。丙戌岁亲友谓府君当预挑选,迫促登程,行至固安渡桑干,值大风雪,太息作“客路吟”,谓此生 
不宜再慕虚名渡河而北也。盖自己巳至丙戌,始再入都,然已大非府君意矣。初志开公尝以手录方书,付府君 
曰∶后日习此,可以救世。府君读之有省,因遂博观《灵》、《素》以下诸名家书,穷日课生徒举业,灯下 
披阅方书,以油尽为率。凡数十年,以疾就者皆急之,起奇疾甚多。其有证非不治,卒迁延至死者,虽年久仍 
恨之。以语儿辈,因叹世俗之多误治也,思有以正之。丙戌自都中归,始令就医者还所服方,择其要者,着 
为医案,前列证论,题曰《类证治裁》。丙申夏患热疾几殆,冬月复病咳喘,精神大衰,惟眼独明,于未病先 
作小行楷,无须眼镜,喜曰此天助我成此书也,为之愈恐不及。己亥春咳喘益剧,自知不起,而深以《治裁》 
书未成为憾。实则所撰凡三十万言,分八卷,列证一百一十有奇,内科可称大备。床褥间自制书序及凡例, 
命芝本录之,自谓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也。呜呼伤哉!府君孝爱仁慈,笃于骨肉之谊,而闵凶夭折,所以处之。 
独难扩乎同仁之情,而澹泊贞廉所以取。于世至约,隐居怀道,以着述自娱,行谊文章,卓然可师表后进。不 
肖芝本,学行无似,邀志铭以光泉 ,大惧先业遂就湮没,谨撰次其略,俟后世君子乐阐幽德者采焉。府君 
所着《四书文》及《诗》、《古文》《诗余》十余卷,《类证治裁》八卷,均皆手订。府君生于乾隆壬辰十 
月初六日,卒于道光己亥六月十六日,享寿六十有八,配吾母薛氏,生不肖三人,长伟堂,次舫 ,先府君 
卒,次即芝本,女一字眭,亦早卒。孙五人,崧庆、崧 、崧福、崧庚、崧HT ,皆业儒。男芝本泣血谨述。 
x赐同进士出身知江苏苏州府事年愚弟桂超万顿首拜填讳x 


凡例
属性:一、医籍浩如烟海,求其搜罗赅备,分析详明,莫如《准绳》一书。兹编务期简括,俾观者豁目爽心, 
故径途各出。 
一、仲景《伤寒》,宜参各家辨论,兹但取《医学心悟》数条,不能备载。 
一、春温夏热两症,多伏气伤寒,邪从肾出,此即经所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冬不藏精,春必病 
温者也。与口鼻吸入之邪,伏于募原,浅深异治,学人当分别观之。 
一、时疫症张景岳既失之温补,吴又可又但主急下。《张氏医通》揭明地气郁蒸一义,最宜参究。 
一、香岩叶先生所传《临症指南》,案随诊立,不暇修饰。然如脾脏胃腑,历来混治,先生独因经旨, 
喜燥喜凉,悟出脏主守、腑主通二义。论东垣补中益气治在脾,仲景急下存阴治在胃,何等超妙!即如不食一 
症,粗工但知燥脾,愈燥愈结,先生独议养胃阴,遵治辄验,此类皆素所服膺。 
一、肝风眩晕,与类中风相近,原可并为一门,兹根据《指南》例,另为拈出,意在醒目。 
一、目、喉、乳俱系专科,病症治法繁琐,不能备辑,兹但撮其要。 
一、各症宗经立论,酌古用方,列纲分目,皆层层推勘而出。但方中品味,未能一一商订,皆垂暮精 
神不能周浃之故,阅者谅之。 
一、论中于精要处用“。”,提纲处用“、”,俾阅者得其意旨,一目了然。 
一、方名重复者,则不注药味,但书见某卷某症。至于方名同而药味不同者,则仍载原方。 
一、外科另属一门,今附论数篇,列于卷末,俾阅者略知要领。 

卷之首
内景综要
属性:自天以气煦,地以形妪,生其间者,阳化气而阴成形,喉以通天和,咽以纳地产。(喉前咽后。) 
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肺,浊者走胃,浊则为卫,清则为营,营阴卫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 
相贯,如环无端。中气出上焦,营气出中焦,卫气出下焦,皆水谷之精悍,(水谷之精气为营,水谷之悍气 
为卫。)流布于脏腑者也。脏有五,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也;腑有六,胆无出入,胃 
受水谷,大小肠主津液,膀胱、三焦司气化也。五脏藏精不泻,满而不能实,故以守为补焉;六腑传化不藏,实 
而不能满,故以通为补焉。肺右降,肝左升,脾阴运,胃阳纳,膀胱司开,肾司阖,胃喜凉,肠喜热, 
胆喜温,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肾恶燥,脾恶湿,知五脏之苦欲,而补泻殊。肝苦急,心苦缓,脾苦湿, 
肺苦气上逆,肾苦燥,肝欲散,心欲 ,脾欲缓,肺欲收,肾欲坚。审六腑之入出,而清浊别,由脏阴腑阳 
之不一其性也。五脏外加心包络,即膻中。代心行令,与三焦相配,则十二脏腑具焉。其十二经之隶于各脏 
腑者,行有顺逆。手之三阴,手太阴肺,手少阴心,手厥阴心包。从脏走手;手之三阳,手太阳小肠,手少阳 
三焦,手阳明大肠。从手走头;足之三阳,足太阳膀胱,足少阳胆,足阳明胃。从头走足;足之三阴,足太 
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从足走腹。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皆一 
脏一 
腑相配也。诸阳经会头面于上,诸阴经至胸颈而还,惟厥阴肝经上入颡,连目系,上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行身之后者,足太阳经也,主表。病主头痛脊强。行身之前者,足阳明经也,主表主里。病主身热目痛。 
行身之侧者,足少阳经也,主半表半里。病主胁痛耳聋,寒热往来。足厥阴为阴中之阳,病主烦满囊缩。足 
少阴为阴中之阴,病主舌干口燥。足太阴为阴中之至阴,病主腹满嗌干,皆主里。若夫奇经八脉,阴维由内 
踝而上,主身之里;阳维由外踝而上,主身之表,所以纲维周身之营卫也。阴维为病苦心痛,阳维为病苦 
寒热。阴跷起跟中,循内踝上行,主一身左右之阴;阳跷起跟中,循外踝上行,主一身左右之阳,所以统阴 
阳而行跷捷也。阴跷病阴急而足直,阳跷病阳急而狂奔。督起会阴,循背而行身之后,所以督率诸阳。 
督病脊强折厥。任起会阴,循腹而行身之前,所以担任诸阴。任病男疝女瘕。冲亦起会阴,夹脐而上行胸中, 
当诸气之冲要。盖一源而三歧,冲病逆气里急。带起季肋,横束于腰,为诸脉之总约。带病腹胀腰痛。八者 
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经,经脉蓄溢,则注奇脉,犹沟渠雨溢,旁流湖泽也。既有经脉,复有络,络凡十五, 
十二经各有一络,又阳跷阴跷二络,及脾之大络,凡十五。盖直行为经,横支为络,络之别为孙络,凡三百 
六十五,初病在络,久病入经。所以行气血。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且夫气主 ,血主濡,太阳膀胱经常 
多血少气,少阴肾经常少血多气,阳明胃经常多血多气,太阴脾经常多血少气,少阳胆经常少血多气,厥 
阴肝经常多血少气,其盈亏有如此者。气血所周,子时注胆,丑时注肝,寅时注肺,卯时注大肠,辰时注胃, 
巳时注脾,午时注心,未时注小肠,申时注膀胱,酉时注肾,戌时注心包,亥时注三焦,其迭更有如此者。 
血随气运,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其深浅有如此者。海有四, 
冲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脑为髓海,胃为水谷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