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散。故本经称其能散风逐湿。然散风湿之药多燥。此独偏润。故又为风药中润剂。观其质润
。罗纹相交。即知其祛风逐湿中。而能和营血行经络矣。)
草部山草类
白藓皮
内容:r白藓皮pq6a。bmpr
气寒善行。味苦能降。清脾胃之湿热。导水宣邪。治癣癞与疯疮。行皮达肺。(白
藓皮苦寒。直清肺脾湿热下行。故本经能治女子淋沥。阴中肿痛等证。亦谓其下行而祛湿热
也。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之湿热清。则皮肉之疮疡可愈耳。功用不过如此。又此药味
兼微咸。能行血分。然沉阴之性。若下部虚寒者。不可用之。且其根有膻浊之气。又易败胃
。)
草部山草类
升麻
内容:r升麻pq6。bmpr
升至阴于下极。达胃疏风。鼓脾土以上行。入肠治利。辟邪解毒。辛甘发散为阳。治
痘消 。宣透松肌有效。带下脱肛等证。陷者举之。阴虚火动诸方。又当禁使。(升麻辛苦
甘温。气味俱薄。升也阳也。观本经辟邪杀鬼之治。其功可想。入脾胃二经。能升脾胃中清
气。使之不陷。解散脾胃表邪。解表生用。升气蜜炙用。出川中。根色紫黑。削去外皮。则
现青绿色。故又谓之绿升麻。此药入阳明升散之力太过。当审慎用之。)
草部山草类
柴胡
内容:r柴胡pq7a1。bmpr
禀春气以生升。转旋枢机。主少阳表邪之寒热。味苦寒而轻举。通调上下。治厥阴热
蓄之谵狂。木郁达之。疏土畅肝散结气。银柴性似。凉瘀涤热理疳痨。(柴胡得春初生发之
气以生。气味虽微苦微寒。而力甚薄。故无降泄之性。而有生升之能。专入肝胆二经。能条
达木郁。疏畅气血。解散表邪。如同补药。用以升举清气。从左而上。宜蜜炙用之。银柴别
有一种。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疳热。大人痨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切。性味与
柴胡相似。故上古所不分耳。柴胡之用在升散。若阴虚火炎。气升咳嗽呕吐等证。不可用之
。惟宜于春月时邪风温等证。内应肝胆者。最为相宜。银柴胡出银州。其质坚。其色白。无
解表之性。虽同是用根。性味相仿。上古虽不分。究竟各有所宜耳。)
草部山草类
前胡
内容:r前胡pq7a。bmpr
辛能散风邪。苦以泄肺气。寒堪清上。降可除痰。(前胡辛苦而寒。专入肺经。能解
散外感风热。外邪解则肺气自降。痰火自除。故又能降气下痰耳。前胡之解表邪。惟肺胃结
气有热者可用之。)
草部山草类
独活
内容:r独活pq7。bmpr
芳香气散。辛苦性温。搜少阴之伏风。表邪可解。宣肾经之寒湿。痹病能除。可愈奔豚。
并疗诸疝。因其有风不动
。无风反摇。故能散以搜风。风以胜湿。(独活一茎直上。不为风摇。故名。羌活独活。本
一类二种。皆辛苦性温。解散肌表风寒湿邪之药。但独活入足少阴。羌活入足太阳。然太阳
与少阴为表里。经络相通。不过独活之性细而优。羌活之性粗而劣。故一治伏邪。一治游邪
为异耳。独活气香质细。属阴中之阳。沉而能升。缓而善搜。故入足少阴血分。从内至外。
可治奔豚疝瘕。寒湿痹痛等证。又云独活出川中。由此观之。则羌活独活之用可知矣。)
草部山草类
细辛
内容:r细辛pq8a1。bmpr
性味辛温。能发少阴之汗。轻扬香烈。可宣肺部之邪。散心下之水停。蠲除呕咳。解
肾经之热郁。从治咽疮。性属纯阳。用宜审慎。(细辛其根极细。其味极辛。故名。香窜温
热之性。气味俱浓。专入肺肾二经。解散风寒。宣利上焦诸窍浮热。蠲除心下停饮。伤寒入
足少阴经。并用此发之。细辛之与麻黄。犹独活之与羌活耳。细辛产华山之北。其色黄。其
中空。与麻黄相似。但麻黄用苗。细辛用根。细辛香而麻黄不香。故麻黄入足太阳气分。细
辛入足少阴血分。表里各异也。)
草部山草类
防风
内容:r防风pq8a。bmpr
走太阳兼达肺通肝。表解风疏。甘辛温之力。得黄 则寓宣于补。痹舒邪化。随所引
俱宜。且为脾胃引经。风能胜湿。都道卑微卒伍。润可柔枯。(防风能通行一身。防御外风
。故名。为散药中润剂。太阳主一身之表。风气通于肝。肺主皮毛。故皆入之。补脾胃药用
之为引者。以疏风则木不郁。湿去则土自健耳。非防风能补也。防风本足太阳发汗疏风之药
。而云能去经络留湿者。湿从汗出也。黄 固表。防风泻表。黄 畏防风。然得防风其功愈
大。)
草部山草类
羌活
内容:r羌活pq8。bmpr
辛温雄壮。散肌表八风之邪。独走太阳。利周身百节之痛。湿留于表。由汗能宣。病
在于颠。惟风可到。(羌活一云产自西羌胡地。其形较独活为雄。其气较独活为猛。其主治
虽与防风相似。而尤过之。以防风之散风。甘而润。羌活之散风。辛而燥为异耳。余详独活
条。羌活入足太阳气分。雄而善散。以治游风。与独活之气香。入足少阴血分。以治伏风者
。辛苦温燥则同。而主治不同也。)
草部山草类
桔梗
内容:r桔梗pq9。bmpr
为诸药之舟楫。开提肺气散风寒。扫上部之邪氛。清利咽喉平咳逆。升而复降。宣胸
快膈有功。苦且辛平。泄郁消痰多效。(桔梗味苦而辛。性平入肺。一切肺部风寒风热皆可
用。此解散之从辛也。其降气下痰从苦也。肺喜清肃。以下行为顺。外邪固束。则肺气不降
。肺不降则生痰。桔梗能治之。惟阴虚气升者不宜耳。桔梗色白。为肺之专药。凡一切肺痿
肺痈寒热咳嗽皆可治耳。)
草部山草类
黄连
内容:r黄连pq10a1。bmpr
味苦性寒。体阴质燥。能化心脾湿热。蕴留之痞满全消。可除痢疫虫疮。
粘腻之热邪悉去。伏梁成积。可破可宣。目赤攀睛。能清能降。瘀郁火邪均解退。口疳鼻
尽蠲除。(黄连味极苦。性极寒。质极燥。专入心脾。清有余之实火。而化湿邪。治上焦则
酒炒。治中焦用姜汁炒。治下焦以盐水炒。欲其治何脏腑之湿火。则加各经引导之药。然苦
降之性为多。即其治痢治目治痞等法。非有湿热实火者不可轻用。出川中雅州者更胜。气味
俱
浓。惟心脾有湿热瘀积者为宜。不特阳虚当禁。即阴虚有火邪者。亦不宜用。恐苦燥之气。
反助火化耳。)
草部山草类
胡黄连
内容:r胡黄连pq10a。bmpr
沉寒入肝胆有功。治湿热稽留。小儿疳积。苦燥与川连相似。理伤寒劳复。男子黄
瘅。(胡黄连从胡地来。其性与川连相似。而苦寒无川连之盛。古人虽称其入肝胆二经。然
苦寒之品。断无不及于心脾者。观其治小儿疳热。大人劳复黄胆等病。非脾之湿热而何。故
用药不可执泥也。大抵川连之与胡黄连。亦如柴胡之与银柴胡。故银柴胡胡黄连二物。每每
并用。胡黄连其根外黄中黑。与黄连之纯黄者不同。故此入肝胆之功。较川连为尤胜也。)
草部山草类
黄芩
内容:r黄芩pq10。bmpr
苦入心脾。坚肠胃而性燥。寒行肝肺。除湿热之功多。质虚而空者为枯芩。上达可治
心肺肌表之郁火。色青而坚者为条芩。下行能除肝胆肠内之阳邪。同白术可以安胎。火退则
胎安之义。合白芍又堪止痢。热除有痢愈之机。(黄芩处处山原皆有之。其根中心皆腐去。
故外虽黄而内带黑色。均为之枯芩片芩。惟条芩子芩。系新发之根。中实有心。而兼青色。
虽有治上治下之不同。毕竟苦寒性燥之品。伤脾败胃。非上中有湿热邪火者。不可乱用。况
又有久而增气之说乎。黄芩之苦寒性燥。固与黄连相似。而黄连味浓。黄芩味薄。黄芩能入
肝肺。行肌表。黄连则不能。固所禀形色气质不同。故主治亦异耳。)
草部山草类
天麻
内容:r天麻pq11a1。bmpr
定虚风。理眩晕。因有有风不动之称。达肝脏。味辛温。当知质燥偏阳之品。(天麻
其根如大芋。旁有小子十余枚。离大魁数尺。周环卫之。其茎独枝。如箭叶生其端。有风不
动。无风反摇。故一名定风草。独入肝经。能治一切虚风眩晕之证。凡水亏肝虚阳虚土败者
。易生内风。天麻能定内风。而不能散外风。又非羌防等可同日语也。此物同补药则治虚风
。同散药则治外风。总之一切诸风。皆可赖以镇定。既不能发散。又不能滋补。但天麻之性
辛甘而温。升也阳也。独入肝经气分。为定风之主药。不特阴虚之风可用。即阳虚之风亦可
用。内风可定。外风亦可定。各随佐使而立功耳。)
草部山草类
龙胆草
内容:r龙胆草pq11a。bmpr
苦涩气寒。沉阴味劣。治淋治目。皆清肝胆之阳邪。消蛊消瘅。总退下焦之湿火。
(龙胆草其味苦如胆汁。其性大寒。专清肝胆一切有余之邪火。蛊因湿热而生。瘅属湿热所
致。如因虚而致病者。不可用之。此药直泄下焦。如下虚之人误服。每至遗滑不禁。胃虚者
服之。即生呕恶。伤阳败胃。慎之。)
草部山草类
茅根
内容:r茅根pq11。bmpr
甘能益血。寒可凉瘀。导上热以下行。消瘅利水。去内心而外达。散热除风。止渴通
淋。清胃兼能清肺。溃痈治衄。茅针却异茅花。(茅根此物自本经以下诸家本草皆未云可以
发表。今人皆用之发表。未知何意。考其性味气寒。味甘质润。其所谓发表者安在哉。不过
清养肺胃。凉瘀涤热。是其所长。除风之说。亦血行风自灭之意耳。观古人用茅针煎服。可
以溃脓。茅花煎服。可以止血。皆所以入血分也。每见昔人治吐衄不止。用茅根捣汁服之即
止。则茅根之用概可知矣。)
草部山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