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1-本草便读-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治阴虚之不寐。性却甘凉。利肺壅以通肠。质偏粘腻。(秫即今之细米粟。以谓之粱米 
。一云粟之粘者为秫。粳者为粟。亦犹黍稷粘者为黍。不粘者为稷。惟以上之物。皆可为粮 
。皆可养脾胃。古人以秫为肺谷。肺病宜食之。秫性甘寒。故能养肺阴。利大肠。治阴虚不 
眠等证。皆取益阴退阳。有粘缓之意也。) 

谷部谷类
阿芙蓉
内容:涩精止利。虚邪气痛立时瘳。醒睡助阳。毒烈苦酸倾刻效。(阿芙蓉即鸦片土。以 
罂粟花苞之津液炼成。本草皆言味酸温。然究属大苦大热。其毒烈之性。竟与花壳不同。一 
物之性相反如此。亦异事也。此物可以治病。始于西人。故又谓之洋药。止泻痢。壮元阳。 
通气血。却有神效。然吸食一法。不知何人创始。固无性命之虑。然每每病根未除。烟瘾已 
上。为终身之累。追悔莫及耳。) 

谷部谷类
豆皮
内容:甘平无毒宣风气。苦涩微温行血瘀。( 豆即今之野黑豆。紧小而黑。性味与大黑 
豆同。但略带苦涩。其主治亦能入肾。活血祛风之力。似较大豆为过之。而尤以皮为力足耳 
。) 

谷部谷类
陈仓米
内容:养胃除烦。甘淡藉谷气之资助。和中进食。酸凉利湿热以分消。(陈仓。米凡米之 
类。虽种数不同。而人皆可赖以生长。助脾益胃。但新者性温。不无壅滞。陈者性凉疏利。 
故能和中焦。去湿热。为病后虚人最相宜耳。) 

谷部谷类
蒸饼
内容:消食养脾化积滞。性味甘温。和中益气利三焦。功能宣导。(蒸饼以面作饼。蒸熟陈 
久用之。寒食日作者。即为之寒食面。糊丸药用之。取其面性已过。不助湿热。惟甘平之性 
。能和中消导。利水道。益脾胃而已。毕竟无他所长也。) 


菜部
内容:(李时珍曰。菜者。所以具五味。助五谷而充养者也。但五菜之良毒。各有不同。五味 
之所入。即多偏胜。故内则有训。食医有方。菜之于人。岂可不审择用之哉。) 

菜部菜类
蒲公英
内容:r蒲公英pq110a1。bmpr 
走阳明散热疏邪。兼能解毒。味甘苦性寒滑窍。并可消痈。(蒲公英即黄花地丁。生 
平泽田园。茎叶如苦苣。中心抽一茎。茎端出一花。色黄如金钱。若单瓣菊之状。味苦甘。 
性寒滑。专入阳明。散热结。消痈毒。因此草色黄味甘属土。性又滑利。故能入阳明。解毒 
滑窍而治妇人一切乳证也。) 

菜部菜类
紫花地丁
内容:r紫花地丁pq110a。bmpr 
泻疔疮之毒壅。味苦性寒。入包络与肝经。通营破血。(紫花地丁即地丁草之茎 
。色紫而开紫花者。故性味主治与蒲公英相同。惟此能入手足厥阴血分。行瘀活血为略异。 
故紫花地丁治疔疮毒壅为胜也。) 

菜部菜类
白芥子
内容:r白芥子pq110。bmpr 
辛能发汗。热可温中。入肺胃以搜痰。并走皮间与膜外。宽胸膈而利气。却能散冷 
耗营阴。(白芥子此芥种类少异。茎叶青白色。其子黄白色。非如食芥之叶青绿色而子紫黑 
也。味大辛。性大热。入肺胃二经。散寒下气。宽胸膈。利风痰。其辛散之性。食之泪出。 
又能达肝。故治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除。但耗阴散气。昏目圣神。虚人禁用。 
) 

菜部菜类
莱菔子
内容:r莱菔子pq110a2。bmpr 
下气消痰。生服性升能涌吐。宽中化食。炒香气降味辛温。可消胀以利肠。能定喘 
而止嗽。(莱菔子辛甘温。入肺胃。长于治痰。生用则能升能散。善吐胸膈风痰。炒熟则性 
降。气降则痰消。一切喘嗽因痰者。皆可用之。能消面积。观其在上在下。用生用炒。或吐 
或消。无不灵验。亦物性之使然耳。根主治相同。) 

菜部菜类
干姜
内容:入脾胃。燥湿温中。肺饮蓄痰嗽可愈。味辛热。逐寒散冷。肾邪痹着重能轻。炮黑则 
味苦性和。血药用为引导。服食可入营守内。补方赖以前驱。(干姜即生姜之宿根老母姜。 
置流水中。浸三日。刮净皮。晒干为之。又名军姜。辛热性燥。不如生者之散表。而热燥过 
之。入脾胃。逐寒燥湿。是其所长。与肺肾药同用。亦能入肺肾。观小青龙之治饮邪咳嗽。 
肾着汤之治寒湿腰痛可知。炮黑则辛少苦多。燥散之性已减。温守之力独优。能入血分。协 
助补药之力。故营血虚寒而欲温补者。非此不为功。即纯虚而无寒者。亦可用之。不温则虚 
不复也。) 

菜部菜类
生姜
内容:r生姜pq111a。bmpr 
达肺经。发表除寒。横行有效。入胃腑。温中止呕。辛热多功。去秽通神。化痰散逆 
。煨熟则缓而性降。治中焦腹痛之虚寒。蜜炙则润以兼疏。散肺部风痰之咳嗽。姜汁豁痰通 
络。体用颇殊。姜皮散水和脾。温凉稍异。(生姜味辛性温。入肺胃。散寒发表。善宣胸膈 
逆气。故生姜为治呕圣药。能解半夏南星诸菌等毒。祛邪辟恶。故圣人有不撤姜食之说。然 
辛散过盛。多食耗气血。助火邪。不可不慎。用湿纸包裹。煨熟则无发散之性。但能温中降 
逆。治寒滞腹痛。如治肺受风寒咳嗽。又欲其散。又惧其辛。热伤肺。取生姜蜜炙。用姜汁 
开痰宣络。姜皮散水行皮。温凉各异。主治不同。不可谓一物泛用也。) 

菜部菜类
葱白
内容:r葱白pq111。bmpr 
行肺胃以通阳。可温宣而发汗。味辛性热。散气昏神。(葱白即葱之近根处白茎也。 
味辛性温。升浮上达。入胃肺二经。其中空。故能外散风寒。内通阳气。又能行血散瘀。止 
腹痛。消肿毒。皆系行气之功。所谓三焦相通一气而已。但耗散昏目。损志伤神。虚人当审 
用也。) 

菜部菜类
大蒜
内容:r大蒜pq112a1。bmpr 
辛温气臭。脾胃功多。能破积以散寒。可辟邪而杀鬼。阴疽 癖。火灸有功。捣贴外 
敷。随宜施用。虽有解暑治蛊之功。不无耗阴损目之害。(大蒜辛热臭烈之性。盛于芦韭。 
故为五荤之首。有小毒。虽极臭而又能辟臭。故凡一切腥臭之物。用此同煮。均可解之。入 
脾胃。辟恶气。散寒邪。化肉积。除症瘕。但刚猛之性。耗散为多。道家称其服之能损神伐 
性。不如外治之功为善也。少食却能开胃进食。) 

菜部菜类
韭菜
内容:r韭菜pq112a。bmpr 
熟食性味甘温。助肝肾元阳。补中寓散。生汁却专辛热。治血瘀噎膈。脘内留邪。根 
须通络行瘀。下行降浊。韭子固精暖肾。治带疗淋。(韭菜一名起阳草。其叶味辛而酸。性 
温。入肝经血分。助阳气。暖下元。行散之力有余。固补之功不足。亦为五荤之一。但行瘀 
散血。韭汁为优。暖下固精。韭子为胜。根须之性。与叶相同。而下行之力为专。故凡病后 
劳复。与夫阴阳易之病。下部瘀浊阻滞者。皆可用之。) 

菜部菜类
薤白
内容:r薤白pq112。bmpr 
辛滑通阳。开胸痹之痰血。苦温散气。治泄痢之邪氛。(薤白其叶如韭。其根如小蒜 
。色白如钮。取根用。味辛而苦。性温而滑。入胃与大肠。以其辛苦温滑之性。故能通胸中 
阳气。散胸中痰血。至其能治赤白痢者。亦由阳气不宣而痰血交滞耳。) 

菜部菜类
马齿苋
内容:r马齿苋pq113。bmpr 
酸辛色赤。散血行肝。苦滑性寒。利肠消肿。专长外治敷搽效。却少煎方服食功。 
(马齿苋一名五方草。又云即今之酱板草。李时珍言此草处处园野皆生。柔茎布地。其叶细 
细对生。叶青。梗赤。花黄。根白。子黑。故有五方之名。以此推之 
。似与酱板草相同也。味酸微辛微苦。性寒质滑。入肝与大肠。专能行血滑窍。利大肠。虽 
有内服诸法。然长于外治。故以之敷痈散肿。为尤贵耳。) 

菜部菜类
丝瓜络
内容:r丝瓜络pq114。bmpr 
通经络。凉血祛风。性甘寒。化痰解毒。(丝瓜络味甘性寒。入经络解热邪。热除 
则风去。络中津液不致结而为痰。变成肿毒诸证。故云解毒耳。) 

菜部菜类
石花菜
内容:味本甘咸。导肠中湿热。性因寒滑。利肺部胶痰。(石花菜即麒麟菜。生南海沙石 
间。状如珊瑚。枝上有细齿。色白可作菜食。味甘咸。性寒滑。清肺部热痰。导肠中湿热。 
阴虚湿热痔血等证。皆可用之。虚寒者尤宜禁耳。) 

菜部菜类
木耳
内容:性属甘平。滋养营阴治吐衄。质兼凉黑。善疗痔漏止肠红。务宜知有毒无毒之不齐。 
当省察良木朽木之互异。(木耳生于朽木上。得湿热而生。受阴晦之气。不无小毒。味甘色 
黑。虽能治痔漏肠红等证。毕竟非治病良药。仅堪以供蔬食。况木之种类不一。不可不审耳 
。) 

菜部菜类
香菌
内容:甘平调胃疏风气。香润和中行血瘀。(香菌或土出。或木生。种类不一。皆为湿热郁 
蒸而生。然此物香甘可口。故能调脾和胃。其香似可入血。其形似宜解散。故又能疏风耳。) 

菜部味类
吴茱萸
内容:r吴茱萸pq115a1。bmpr 
散厥阴之寒。辛苦疏肝降冷浊。燥脾家之湿。芳香治呕愈寒疼。故疝瘕香港脚相宜。 
而郁结饮邪亦效。吞酸胸满。能导以下行。 癖奔豚。可用其温散。(吴茱萸辛苦而温。芳 
香而燥。本为肝之主药。而兼入脾胃者。以脾喜香燥。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 
散郁结。故治肝气郁滞。寒浊下踞。以致腹痛疝瘕等疾。或病邪下行极而上。乃为呕吐吞酸 
胸满诸病。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 
。无不相宜耳。) 

菜部味类
茶叶
内容:r茶叶pq115a。bmpr 
能清心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