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夫陈公命余。着为一编。以备哑科采择。而国手贞一吴君复以公命从臾之。余辞不获。乃稍疏其大指。题曰痘
疹发微。嗟乎。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古大医王。尚因病施药。以度众生。矧痘症颠末。变幻匪
一。徒执一以应无穷。乌能有济。宜往者令余之伤于虎也。然余既着此编。而更以绮语。曲为辩论。得无悖于公
明旨乎哉。余又养之赘矣。甲辰夏五月望日。汝南何洛英书于长安邸中。
〔龚氏(居中)小儿痘疹医镜〕二卷 存
〔聂氏(尚恒)活幼心法〕医藏目录二卷 存
小引曰。医之道。肇自神农。而源于黄帝。其来尚矣。而黄帝曰。幼小者。吾不能知也。以是知治幼之难。
虽圣人之神明。有不遍也。夫人之生也。无论贤愚贵贱。孰不由幼小而长成。当其幼之时。不能保其无疾。则治
之不可无法也。至于痘疹自襁褓而上。人人皆不能免。则治之法。尤不可不精也。然而白今以历溯之于古。治幼
之法甚疏。而治痘之法尤疏。虽自古明哲之士。着论立方。犹未得其窍妙。而况其下焉者乎。世之庸医。任其陋
识以用药。世人不知。而过听之。其夭害生灵也。不可胜计。世之腐儒。率其浅见以着书。世人不察。而误用
之。其夭害生灵也。又不可胜计。夫使儿童夭折。弗遂长年。登非举世之大患。而仁者之深忧乎。先大人专心理
学。而旁通于医。予少时尝闻其训。曰。事亲者不可不知医。慈幼者不可不知医。于是每乘暇日。博览方书。精
察病情。而于活幼治痘。尤精心焉。盖因其术之独难也。是以用心独苦也。阅历之多。精思之久。天启其衷。豁
然深悟其妙理。每用之家族。用之姻友。随试辄效。有可自信者。不惟庸医腐儒之浅陋。得以洞察其弊而救正之。
凡前哲之方论。皆得参酌裁决。无有能出吾范围者。于是写吾心之所独悟。而发前人之所未发。取其长。弃其短。
矫其偏。救其失。其辨证也简而明。其立方也精而切。着为一编。命之曰活幼心法。谓以吾之心悟为后法。而可
以回生起死也。又附问辨医案于其后。以志吾言之非无惩。吾法之果可用也。嗟乎。一书成名。君子所耻。而况
于技乎。予岂以此自表见乎。然而始之苦心于此。聊以自为。不虞其技之精妙。一至于此。可以救生灵之夭折也。
是以不忍自私。而必以公之天下后世也。江右清江聂尚恒识。
朱纯嘏曰。清江久吾聂氏名尚恒。生于隆庆末年。万历
年间以乡进士。出知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事。卓有政声。惜当时以儒臣显。不列名于医林。故其姓字。不传于今世
岐黄之口。即着有活幼心法一书。亦不传于今世岐黄之家。要知天地气化生聂氏于豫章之清江。非为此一隅之幼
儿女起见。将令普天之下。后世之人。提撕警觉。救斯世之赤子。而令安全于襁褓中也。今独知久吾聂氏集痘疹
之大成。开幼科之法眼。议论精辩证确。用药当不偏于寒凉。亦不偏于温补。深得中和之理。合宜之用。无过不
及之差。嘏生也晚。不获亲炙门墙。恭承面谕。幸得活幼心法而熟读之。沈潜玩味。裘葛三更。一旦恍然。若有
心领神会。顿将前此之旧闻。洗涤净尽。心胸之茅塞。剪锄豁开。又恐天下之大。万方之众。不能周知。岁久年
深。终成湮没。今特表而出之。凡业幼科者。必当熟读活幼心法。反复究竟。自然得心应手乎。(疡医大全引痘
疹定论)
〔亡名氏痘疹慈幼津筏〕二卷 存
〔朱氏(一麟)治痘大成集〕四卷 存
小引曰。余闵家少多未度此关。故读书外。偶习此业。以为救度。浪得其名。不能谢郡邑之车骑。昔年已写蘧
庐游戏二编。识浅见俚。有论无方。宜高明吐之耳。二十余年。何长安射覆。不遇而归。乃坐岩洞内。觇涉黄岐
灵素。及华扁张成以下。昭代名公蠹简残篇。忽栩栩觉。而于痘事。十千百中一二。聊寓言为大成集。顾瞻旧业。
又若爽然失矣。然而都非余心也。漆园则任呼牛呼马。余则任呼儒呼书。朱一麟应我识。
〔徐氏(君盛)鳌头活幼小儿痘疹全书〕五卷 存
〔胡氏(阙名)痘疹〕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 章懒文子痘疹玉髓〕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 谷痘疹〕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汪氏(阙名)痘疹〕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汪氏(秋鹤)痘疹)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亡名氏余毒治法条例〕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痘疹正觉草〕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倪氏(有美)痘疹解疑〕医藏目录卷阙 未见
〔九江宋氏(阙名)痘科异治〕医藏目录一卷 未见
〔赵氏(承易)痧痘集〕未见
按上见于嘉定县志。
〔高氏(士)痘疹论〕未见
〔沈氏(好问)痘疹启微〕未见
按上二种。见于浙江通志。
钱塘县志曰。沈好问。字裕生。少孤力学。世业小儿医。至好问益精。视小儿病。必洞见脏腑。尤善治痘证。
沈勤云义女年十岁。幼子痘。女抱儿出诊。好问曰。儿无伤。女出恶痘矣。若呼头及骨痛。宜服粪清。如其言而
愈。闵家女阿观年八岁。出痘甚恶。好问曰。诸医云何。对曰。死证不必药矣。好问曰。儿一身死痘。然有一生
痘尚可生。令取五年抱雏母鸡。用药入鸡腹。外以糯蒸鸡。令食尽。视之右手寸关脉痘二粒。明艳如珠。女果生。
江鲁陶子一岁。痘止三颗。见额上耳后唇傍。好问曰。儿痘部心肾脾三经。逆传土克水。水克火。宜攻不宜补。
攻则毒散。补则脏腑相戕。治至十四日。痘明润将成矣。好问曰。以石膏治之。恐胃土伤肾水。俗医怜儿小。谬
投以参。好问见之惊曰。服参耶。不能过二十一日矣。儿卒死。许季明幼子痘。好问曰。顺证
也。不必补。小儿纯阳。阳盛必克阴。许不从。痘愈。讥好问为妄。好问曰。儿且死。许益不悦。至十二日。儿
熟睡。视之绝矣。好问为杭小儿医。所全活甚众。
〔万氏(邦孚)痘疹方论〕五卷 未见
〔黄氏(一麟)痘疹遗书〕未见
〔赵氏(贞观)痘疹论〕未见
〔顾氏(行)治 全书〕二卷 未见
按上四种。见于浙江通志。
〔冯氏(国镇)痘疹规要〕未见
按上见于河南府志。
〔黄氏(良佑)麻痘秘法〕未见
〔吴氏(邦宁)痘疹心法〕未见
按上见于休宁县志。
〔许氏(学文)痘疹约言〕未见
按上见于合肥县志。
卷七十八
方论(五十六)
属性:〔王氏(大纶)痘痧心法〕二卷 存
〔秦氏(昌迈)痘疹折衷〕二卷 存
〔殷氏(仲春)痧疹心法〕一卷 存
秀水县志曰。殷仲春。字方叔。自号东皋子。工岐黄。隐居教授。茆屋葭墙。不蔽风雨。生平落落寡合。惟
与禾中高士高松声姚士舜王淑民释智舷相过从。载酒问奇。刻烛分韵。所着有医藏目录。栖老堂集。
〔李氏(中梓)痘科点〕未见
按〔朱氏(巽)痘科键〕二卷 存
朱凤台序曰。治人之病。莫难于婴儿。婴儿之病。莫险于痘证。余少时出痘。几为医者所误。长而闻父母言。
每竦然自危。而并为众婴儿危。以故留心斯证。苟有良方。无不采辑。忽获秘传上下卷。如得拱璧照乘。用是搜
讨诠次。穷岁月之力。而后授之梓。客曰。其名键。何也。曰。键者。户钥也。户非钥无以开。是书之于痘。犹
钥之于户耳。客曰。出子之言。使婴儿得免于庸医之手。子之功孰大焉。曰。医者得是书。而究心焉。以保婴儿
于无事。医者之功。与婴儿之命也。于余何者。犹之今天下 安。海晏河清。如人一元宁泰。四肢和畅。此天子
之社也。医国者敢尸其劳哉。靖江
朱凤台慎人父漫题于退思堂。
按桐溪池田柔行曰。是书宛陵朱巽述家秘之口诀。与古人之要论。而所辑录。原无题名。靖江朱凤台者。撰
次刊行。名曰痘科键。若因期施治篇。金镜赋。节制赋。指南赋。自始热至落痂余六篇。自虚变实。至治虚弱二
法论十则。并见于金镜录。麻疹篇。概见于保赤全书。其他间有古人之论。若自发热。至落痂余毒口六则。满天
秋。救苦丹。热见愁。千里马。赛春雷。一丸春等方论。俱见于丹台玉案。考玉案。系崇祯中孙文胤所着。虽不
知与是书先后奈何。据朱巽言而查之。是书所引。春沂师桂农子吴东园之说。玉案亦载之。不记出典。是书有家
大人曰之语。玉案亦载其说。无家大人曰字。要之是书立论。多有古贤未发之论。明辨详委。宋元以来痘科之书。
无虑数十家。未见出于是书之右者。则是岂剽袭旧说。以为己所着者耶。于是断为成于朱巽之手者。唯原本颇多
错文。是凤台从其稿本。未经校勘者也。
〔汪氏(继昌)痘科秘诀〕未见
婺源县志曰。汪继昌。字伯期。大畈人。先世多业岐黄。昌始奋学能文。试不遇。寻复专医术。挂瓢黄山白
岳。精阴阳司天之说。调五行生克。黜奇霸不用。活人无算。时称国手。尤于治痘有异传。常语人曰。痘科无死
证。其不治者医之咎也。所着有痘科秘袂行世。性谦让。喜施予。济人缓急无德色。有长浓风。
〔李氏(延 )痘疹全书〕未见
按上见于曝书亭高士李君塔铭。
〔蔡氏(继周)保嗣痘疹灵应仙书〕二卷 存
自序曰。医药二字。古有金匮玉板。岐黄问答。灵枢难经脉诀。何其详备明正焉。周切思痘疹一门。名曰小
儿科。口不能道寒热之情。心不能辨甘苦之味。席天幕地。忽遭成人虎变之时。生死攸关之日。令父母手足无措。
延一医家。或有矢口乱谈。曰补则补。曰泻则泻。惟命是从。孰知补泻之间。命若悬丝。宾主昏黑。不知医之理。
妙契穹苍。若人也有蹈白刃之勇。辞爵禄之廉。能中庸之德者。然后可行。其用法与诸科不同。但知参 能补。
早则闭毒于内。邪正两争。顷刻杀人。又知巴豆大黄能泻。元气已弱。伶仃之际。再授摧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