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明-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闱儿姐姐,你别伤心,万大哥不是那种人。如果他敢休妻另娶,我们都不理他。”赵雪儿也过来劝。
    “就是,我们万先生情深意重,闱儿姐姐温柔贤惠又知书答礼,除了闱儿姐姐,谁要当我们的师娘,我们都不认。”妙诣也道。
    见闱儿哭声停了,万磊轻轻将她扶了起来。看着她满是泪花的脸,拿起衣袖,轻轻替她擦掉眼泪:“看你,哭得跟个小花猫似的!”
    见丈夫拿自己开玩笑,闱儿禁不住破涕一笑,眼泪随即又流了下来。万磊忙又替她擦掉眼泪,看着她有些红肿的双眼,好心疼,将额头轻轻顶着她的额头,柔声道:“闱儿,我这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你!”
    闱儿眼睛里放出了欣喜而感激的光芒,轻轻唤了声:“夫君~!”随即又皱起眉头,道:“闱儿只是担心,现在朝廷下旨赐婚,要是夫君拒绝了,朝廷的脸往哪搁?朝廷一旦翻了脸,那,那,咱们,咱们可怎么办啊!要不,闱儿就把正妻让出来,免得朝廷翻脸。只要夫君对闱儿好,闱儿愿意当个小妾。”
    “傻瓜!净是胡思乱想。”万磊在闱儿的额头轻点了一下,道:“婚姻大事岂容交易?我就是光棍一人,也不会应旨成婚,更何况我现已娶有娇妻?若是休妻更娶,岂不跟贪恋名位而抛妻弃子的陈世美无异?”
    “可是,夫君不是闱儿一个人的夫君,还要担负守护顺天府百姓之责。若是因为闱儿一人而引来兵灾,那闱儿岂不成祸国殃民的千古妖妇?”闱儿还是很担心,双眼泪汪汪的。
    其实,闱儿的要求不高,能嫁个有情郎,安稳地过日子就行。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刘嬷嬷刚才已经跟她说得分明:朝廷给万磊赐婚,若不应旨,朝廷颜面难存,定将兵戈相向,而她就是引起兵争的红颜祸水,与妲己、褒姒、骊姬等妖姬并列。
    “真是个大傻瓜,朝廷要对顺天府用兵,也不用找什么理由,真接来就是了,咱们还怕了不成?若为夫这一次妥协了,也要担懦弱可欺的恶名,朝廷以后也还将得寸进尺,到时候,军民只会离心离德。”
    “只是,只是军民们不一定都这么想,若是朝廷大军来攻,他们定会怨恨闱儿。”闱儿眼睛又是一红,咕咚一声跪于地上,哭道:“夫君,为了顾全大局,还是写下休书吧。这是闱儿自愿的,不怪夫君,别人也不会多言。”
    “不行!”万磊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来,“不管怎样,我决不会休妻的!全仁全义,你们受累跑一趟,通知城内所有父老,午前都到府衙来,我有事要跟大伙宣布。”
    “我们这就去。”赵全仁赵全义二话不说,撒丫子就跑开了。
    “雪儿,扶夫人回房去,梳洗一下,换上礼服。”
    “换服干什么?”赵雪儿问道。
    “干什么?当然是陪我登堂出席今天的午会,我会让所有人都知道,我的夫人不是什么妖妇,而是贤内助,免得日后还有人乱嚼舌头,离间我夫妻情分。”
    “好,我这就去办。”赵雪儿也不管闱儿乐不乐意,拉着她就走,妙语等女道见了,也急忙跟上,七手八脚地要将闱儿姐姐当新娘子一般打盼。
    赤心赤诚也非常识趣,马上去帮万磊弄来一套深衣换上,还戴上一顶幅巾,摇身一变,一位深藏不露且雍容典雅的“君子”出现。当然,这套行头也是出自闱儿之手,裁剪得十分合体,不管是衣缘还是腰带,都搭配得非常精巧,再细微之处也看出用心。
    其实,万磊作为后世来人,本来对长发和汉服的礼俗都不甚喜欢,以为它们十分碍事,不便于生活。不过,当他真正穿上汉服梳上发髻之后,才明白为什么这是祖宗们几千年都不变的习俗,因为这能彰现出一个民族雍荣华贵的气韵。
    长发看似难以养护,其实这也是时刻在提醒自己要注意卫生,所以明人一般都比较爱洁,不像辫子朝的百姓那样邋邋遢遢。而汉服与短袖的理念不同,短袖衫以裸露避暑,汉服以宽大而遮蔽避暑,且走动起来习习生风,夏日里也不觉酷热。而中衣以纯棉面料制成,吸汗;中衣与外衣的间隙很大,起到降温的作用,并不是后世人理解的包裹得严严实实,更不是捂痱子。
    而外,汉服也不是只有深衣这一种样式,百姓平时所穿的短褐,下摆很短袖口也窄,一点都不影响劳动。所以说,汉服长发作为中原百姓的礼俗而传承几千年,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万磊也只得入乡随俗,穿起汉服留起了长发,还留起了胡子,怎么看都像是个标准的明人。
    当然,这只是外表,内心上,万磊还是一个追求自由平等的“二十一世纪新好青年”。为了爱情和幸福,他就敢于叫板封建礼教,这是深入到他骨子里的“精髓”,想改也改不了。所以,在休妻再娶这件事上,他无论如何都不会妥协的。
    很快,闱儿就“被”装扮一新,一套直领襦裙,看似朴素,却烘托出她慧外秀中的制质。不过脸上还是有些哭痕,水汪汪的大眼睛里还有些泪花,让人见了就觉楚楚可怜。
    “走,咱们一起去府衙会客。”万磊一把挽住闱儿的手,缓步而出,赵雪儿向来爱看热闹,也快步跟上。
    ps:早上停电,现在两更合起来更一单大的。(,..,“  ”,) 





第123章休妻再娶下
第123章休妻再娶下



    ps:再来一章大的。。。
    闱儿的担心倒是提醒了万磊一件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那就是舆论控制。万磊只是忙于立铁厂和立党这两件大事,所以一时之间抽不出空来梳理控制舆论和兴办教育这两者结合为一这一项重大事务,并非忽视,更不是视而不见。
    现在北平城内很多人会对自己娶妓为妻一事抱有不同看法,万磊也知是时候要进行舆论控制了,防微杜渐才能避免人心涣散。
    控制舆论的办法不外乎两点,一是兴办报纸,鼓动成年百姓;二是兴办教育,让未成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另外,办教育和办报纸说到底还是一件事,办教育不只是教育未成年,很多成年人也是要扫盲的;另外,报纸也不只是给百姓当花边新闻看,而是带有强烈政治性的鼓吹,并以此增强百姓的公民意识和认同感。
    当然,现在要办报级也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并不需要做到人手一份,只要印出几份,放城内城外的公报墙上一帖,再找人敲锣打鼓地进行读报宣传,这事就成了。难办的,还是办教育。
    不管办什么事,前提条件还是一个字:钱!现在顺天府的行政经费严重赤字,靠贸易来填补,不过牙缝里挤一挤还是抽得出钱来办教育的;而最让人头疼的是师资问题。
    要想办好教育,最重要的是得有好老师。教舍不成问题,北平城内有很多无主的空房,拿出十几个大宅院就足够几千孩子上书了;教材也不成问题,万磊早就开始着手编制自然科学部分了,只要找一些老学究加上人文社会部分,就能成,关键就是老师。
    现在北平城内识字的人不多了,因为那些识字的富人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只剩下一些秀才,这些人教教百家姓三字经还行,让他们教数理化,无异于赶鸭子上树,是绝无可能的。
    现在万磊手上有七个小道,他们个个都处在长知识的阶段,又是万磊的“研究”助手,是不可能放出去当“小学”教师的,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另行培养的,所以,办“师范”就成了重中之重。
    不过,不管办什么类型的学校,都得有人来教,万磊本来就很忙,让他百忙中抽时间去看看做一些重要辅导还行,让他天天站讲台给人上课,那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万磊得指派一个人去管师范的日常教学,他寻遍自己四周,似乎只有自己夫人才能胜任。
    闱儿心细,管学生很在行,前些日子就是她在管七小道士的日常学习,负责收集和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还管督察作业,是个很好的教导员。可问题是,闱儿是个女的,让她去给一些秀才当辅导老师?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明朝礼教甚严,男女之防也很严,女人甚至不能与男人同席就餐,更别说同台讲学了。
    为此,万磊必须说服那些有名望的父老,让他们同意开女子师范学堂,让识字的女性进修,再让这些有识女性,去当“小学”教师。虽说明朝女人大多不识字,不过顺天府有四十万人口啊,二十几万女性里面怎么说也有十几个识字的吧?先对这十几个进行紧急培训,几个月之内就能“为人师表”。
    当然,在开师范的同时,小学学堂还是要办的,不过先让老学究在里面教读书识字,识了字的才给教一些简单的数理化,选拔学有所成的进行中学甚至大学教育,这才是兴教化之道。
    其实,儒家文化并不排斥科技,儒家经典之一——《大学》中,就列明了三纲八目,所谓的三纲就是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劝人修身向善的。而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之首的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理。
    儒家文化与研究科技不相矛盾,自然要发扬继承。而封建社会真正排斥科技的是科举制度,因为科举只考“语文”,只论治国平天下之道,这才导致了很多人整天死读四书五经,却不知知行合一,所以培养出很多眼高于顶却百无一用的书生。
    客观上来讲,科学制度有弊也有利,弊的一面是禁锢思想,利的一面就是它提供了一种极稀缺的社会资源,那就是相对平等。不管你来自天南地北,也不管贫富贵贱,要想出人头地,就得拿起那几本书,死记硬背,然后到考场上一较高下。
    现在,顺天府的学子们被排除在科举考场之外,已经不能享受这种相对公平了,这对万磊来说,反倒是一件好事,因为顺天府的“聪明人”不必再死读书,只要引导得当,就能培养出很多读活笔下文学的人多了,学术氛围一浓,就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