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编卷六杂剂
毒物
内容:(乔木)祛脏腑沉寒通大便寒结
巴豆(专入肠胃)。辛热大毒。据书所载生猛熟缓。可升可降。能行能止。开窍宣滞。
去脏腑
沉寒。为斩关夺命之将。夫既能宣滞通窍。则药能降能行。何书又言能升能止耶?此数字不
无令人少疑。究之书之所言降者。因有沉寒痼冷。积聚于脏。深入不毛。故欲去不能。不去
不得。非无辛热迅利斩关直入。扫除阴霾。推陈致新。亦安能荡涤而如斯哉?是即书之所谓
能降能行者耳。至有久病溏泄。服升提涩药而泻反甚。脉滑而沉。是明脾胃久伤冷积凝气所
致。法当用以热下。则寒去利止。而脉始得上升。是即所谓能升能止者是也。(时珍曰。一
妇年六十余。溏泄五载。犯生冷油腻肉食即作痛。服升涩药泻反甚。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
伤
积冷凝滞。法当以热下之。用蜡匮巴豆丸五十粒。服一二日不利而愈。自是每用治泄痢。愈
者近百人耳。)夫医理玄远。变化靡尽。在人引伸触类。毋为书执。则用药不岐。即如大黄
?亦属开闭通便之品。然惟腑病多热者最宜。若以脏病多寒而用大黄通利。不亦自相悖谬乎
。(故仲景治伤寒传里多热者。多用大黄。东垣治五积属脏者。多用巴豆。与大黄同服。反
不泻人。)故曰。误用有推墙倒壁之虞。善用有戡乱调中之妙。元素曰。世以治酒病膈气。
而以巴豆辛热。通开肠胃郁热。(巴豆禀火烈之气。)第郁结虽通。血液随亡。其阴亏损伤。
寒结胸膈。小儿疳积。用之不死亦危。奈何庸人畏大黄而不畏巴豆。以其性热剂小耳。试以
少许轻擦皮肤。须臾发泡。况下肠胃。能无溃灼熏烂之患乎?即有急症。不得已而用之。(
汪昂曰。缠喉急痹。缓治则死。用解毒丸。雄黄一两。郁金一钱。巴豆十四粒去皮油。为丸
。每用五分。津咽下。雄黄破结气。郁金破恶气。巴豆下稠涎。然系厉剂。不可轻用。或用
纸捻蘸巴豆油。燃火刺喉。或捣巴豆绵裹。随左右纳鼻中。吐出恶涎紫血即宽。)压去其油
。取霜少许入药可也。(时珍曰。巴豆紧小者为雌。有棱及两头尖者是雄。雄者更峻耳。用
之得宜。皆有功力。不去膜则伤胃。不去心则作呕。)或用壳用仁用油。生用炒用。醋煮烧
存性用。研去油。名巴霜。芫花为使。畏大黄黄连凉水。(中其毒者。以此解之。或黑豆绿
豆汁亦佳。)得火良。
上编卷六杂剂
毒物
内容:(石)热毒杀人兼治哮疟顽痰
砒石(专入肠胃)。出于信州。故名信石。即锡之苗。故锡亦云有毒。色白。有黄晕者。
名金
脚砒。炼过者曰砒霜。色红最劣。性味辛苦而咸。大热大毒。炼砒霜时。人立上风十余丈。
其下风所近草木皆死。毒鼠鼠死。猫犬食亦死。人服至一钱者立毙。(烟火家用少许。则爆
声更大。急烈之性可知矣。)若酒服及烧酒服。则肠胃腐烂。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无
解矣!奈何以必死之药。治不死之病。惟膈痰牢固。为哮为疟。果因寒结。不得已借此酸苦
涌泄吐之。(时珍曰。凡痰疟及 喘。用此真有劫病立起之效。但须冷水吞之。不可以饮食
同投。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一妇病心痛。数年
不
愈。一医用人言半分。茶叶一分。白汤调下。吐瘀血一块而愈。)及杀虫。(恶疮。砒石铜绿
等分为末。摊纸上贴之。其效如神。)枯痔外敷。畏醋绿豆冷水羊血。
上编卷六杂剂
毒物
内容:(石)消肉食不化
砂(专入肠胃)。系卤液所结而成。秉阴毒之气。含阳毒之精。其味苦咸与辛。其性
大热。
五金八石。俱能消磨。(本草言能化人心为血。)硬肉难化。入砂即烂。(故治噎膈症瘕肉积
。有殊功。)其性猛烈。殆不堪言。况人脆肠薄胃。其堪用此消导乎?第或药与病对。有非
峻迫。投治不能奏效。(时珍曰。 砂大热有毒之物。噎膈反胃。积块内瘕之病。用之则有
神功。盖此疾皆起于七情饮食所致。痰气郁结。遂成有形。妨碍道路。吐食痛胀。非此物化
消。岂能去之?)如谷食不消。则必用以曲柏。鱼鳖不消。则必用以橘叶紫苏生姜。菜果不
消。则必用以丁香桂心。水饮不消。则必用以牵牛芫花。至于肉食不消。又安能舍此阿魏
砂而不用乎?第当详其虚实。审其轻重缓急。以求药与病当耳。(洁古云。实中有积。攻之
而不可过。况虚而有积者乎?但谓壮实之人。其在初时。果有大积。攻之自便。若属虚人。
纵有大积。或应攻补兼施可耳。如其置虚不问。徒以实治。似属偏见。未可法也。)如其审
证不明。妄为投治。祸犹指掌。不可不慎。出西戎。如牙硝。光净者良。用水飞过。醋煮干
如霜。刮下用之。忌羊血。
上编
卷七食物
内容:食物虽为养人之具。然亦于人脏腑有宜不宜。盖物有寒有热。犹人脏腑有阴有阳。脏阳
而不
得平性寒之物以为之协。则脏其益阳矣。脏阴而不得乎性热之物以为之济。则脏其益阴矣。
脏有阴阳兼见之症。而不得乎不寒不热之物以为调剂。则脏其益互杂而不平矣。昔孔子观颐
之象。而曰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则知食即于身有裨。而亦有乎当节之理以为之寓。矧于
食物之中。尚有宜此宜彼之别。而可不为之考究于其中者乎?奈人惟知以口是甘。以腹是果
。而不计乎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人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
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此食物所以见论于方书而与药物而并传也。惟是食物之种。
不下数百。姑节日用常食之物以为辨别。如谷食之有面曲蚕豆豆油酒醋。是谷之至温者也。
若至芦稷稻米粳米陈仓米黑豆黄豆白豆豌豆豇豆胡麻。则稍平矣。又至粟米黍稷荞麦绿豆豆
腐豆豉豆酱。则性最寒而不温矣。此谷食之有分其寒热也。又如瓜菜之有姜蒜葱韭芹菜胡荽
茼蒿白芥胡萝 。是性之温而不寒者也。若至山药蕹菜匏瓠南瓜。岂得谓之不平乎?又至菘
菜苋菜油菜菠 苦菜 菜白苣莴苣胡瓜苦瓜越瓜甜瓜丝瓜冬瓜西瓜酱瓜诸笋芋子茄子。岂得
谓之不寒乎?此瓜菜又有分其寒热也。至于果品。则如龙眼荔枝大枣饴糖沙糖白糖莲肉葡萄
蜂蜜胡桃肉杨梅木瓜橄榄青桃李子栗子。是为至温之性矣。榧实黄精枇杷青梅花生。是为至
平之性矣。梨子菱角莲藕橘瓤乌芋百合甘蔗白果柿干柿霜。是为至寒之性矣。但生李性温。
则
多生痰而助湿。生桃性燥。则多助热而助毒。此果品之有分其寒热也。若在木类石类。则性
之温而热者。无若川椒胡椒。性之平者。无若香蕈。性之寒者。无若木耳蘑菇食盐茶叶。是
木类石类之有分其寒热也。以物禽兽论之。如鸡肉鸭肉山雉鹧鸪犬肉羊肉牛肉鹿肉鹿筋猫肉
。是至温矣。鸽肉燕窝斑鸠雁肉鹅肉凫肉竹鸡猪肉。是至平矣。兔肉麋肉麋筋。是至寒矣。
但山雉鸡肉鹧鸪。性虽温而不免有发风发毒之害。猪肉性即平。而不免有多食动痰之虞。此
禽兽之有分其寒热也。他如鱼鳖龟介虫类。其在鲫鱼鲢鱼鲥鱼鲩鱼 鱼鲦鱼海虾鳝鱼。是皆
温之属也。鲤鱼鳜鱼白鱼青鱼鲨鱼鲛鱼鲍鱼鳅鱼纸鱼乌贼鱼蛏肉。是皆平之属也。鳢鱼鳗鲡
石斑鱼海蛇田蛙螃蟹鳖肉龟肉田螺蛤蜊肉。是皆寒之属也。但虾鳝性燥。则不免有动风助火
之变。石斑鳖蟹。性寒有毒。则不免有动气破血之虑。此鱼鳖龟介虫之有分其寒热也。再于
诸味之中。又细分其气辛而荤。则性助火散气。味重而甘。则性助温生痰。体柔而滑。则性
通肠利便。质硬而坚。则物食之不化。烹炼而熟。则物服之气壅。要使等于用药。知其药之
温凉寒热。合于人之病症虚实。是否相符。则于养生之道始得。且胜于药多多矣。荀不此为
审顾。而但知服药味。食物日与药反。以至于死而不觉。且或归咎于医。是果谁之咎也乎?
噫。谬矣!
上编卷七食物
面
内容:(麻麦稻)补虚泽肤壅气助痰助湿
面(专入脾。兼入肝)。虽由于小麦所出。而性与麦大异。味甘气温。微毒。(藏器曰。
小麦
秋种夏熟。受四时气足。兼有寒。热温凉。故麦凉。曲温。麸冷。面热。宜其然也。)服能
补虚养气。泽肤浓肠胃。并敷痈肿损伤。散血止痛。止衄吐血。以其体粘性濡。故于诸虚能
补。而于中气有助。肠胃有浓。肌肉伤损有益。痈毒疼痛有赖也。然多食亦能壅气。(凡物
升发则壅。故北人伤寒。用此同鸡发散。取其升发之义。)故书言此不能止烦。(升发之性。
多不止烦。)且致作渴。(气升则烦渴俱有。)又于湿热有助。故书言此不能消热。且能助湿
发热也。是以脾虚无湿无热。服之最宜。而有湿有热。服之最忌。脾虚无寒无湿。食之得补
。而脾虚有寒有湿。服之不能无害也。陈者良。(偶谈云。面性虽热。而寒食日以袋盛悬风
处。数十年亦不坏。则热性皆去而无毒矣。入药尤良。)食宜略用醋入。(醋入则气不发。
)畏汉椒萝 。
上编卷七食物
稻米
内容:(麻麦稻)缓脾润肺
稻米(专入脾。兼入肺)。味甘性平。按据诸书有言性温性寒性凉之不同。然究此属阴
物。阴
即寒聚。故性粘滞而不爽也。是以服之使人多睡。身软无力。四肢不收。发风昏昏。且使小
猫食之。亦脚屈不能行。马食之。足重难移。妊妇杂肉食之。令子不利。使果性温而热。则
食自有温和通活之妙。何至阴凝腻滞如此哉!如谓酿酒则热。熬糖尤甚。且发痈疽疮疖。何
谓不温。讵知性如大豆。生亦性温。何以作豉则凉。可知稻非性温。因于造酿则温始有。至
书有云食之补中益气。及止虚寒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