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好古曰。硝利小便而堕胎。然伤寒妊娠可下者。用此兼大黄引之。直入大腹润燥 坚泻
热。而母子俱安。经云。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此之谓欤。以在下言之。则便溺俱阴。以前
后言之。则前气后血。以肾言之。总主大小便难。溺涩闭结。俱为水少火盛。成无己曰。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之以苦。故用芒硝大黄相须为用也。汪昂曰。丰城尉家有猫。子
死腹中。啼叫欲绝。医以硝灌之。死子即下。后有一牛。亦用此法得活。)如仲景大陷胸汤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之类。虽其用有大黄。可以除热。然亦不得不假软坚之药耳。若使病非
实热。及或热结不坚。妄用承气朴硝等以为消削。其不伤人性命几希。(唐时腊日。赐群臣
紫雪红雪碧雪。皆用此硝炼成者。通治积热诸病。有神效。贵在用者的中尔。)但朴硝初煎
性急。芒硝久煎差缓耳。大黄为使。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石)泻肠胃实热
玄明粉(专入肠胃)。系芒硝再煎而成。其色莹白。辛甘而冷。功用等于芒硝。皆有软
坚推陈
致新之力。(陈不除则泻痢不止。用宜同大黄推荡。正书所云通因通用之意。若热闭不解。
亦当用此下夺。)然 过多遍。其性稍缓。不似芒硝。其力迅锐。服之恐有伤血之虞耳!(王
好古曰。玄明粉治阴毒一切。非伏阳在内不可用。若用治真阴毒。杀人甚速。时珍曰。神农
本草言朴硝炼饵。服之轻身神仙。盖方士窜入之言。后人因此制为玄明粉。 炼多遍。佐以
甘草。去其咸寒之毒。遇有三焦肠胃实热积滞。少年气壮者。量与服之。亦有速效。若脾胃
虚冷及阴虚火动者。服之是速其咎矣。)若佐甘草同投。则膈上热痰。胃中实热。肠中宿热
。又克见其治矣。兼洗眼目消肿。(绣族兄式和用玄明粉搽眼。初觉一二次甚明。召绣同搽
。绣揣眼病非热不得用。是因未允。越后族兄屡擦屡坏。始信余言不谬。)忌苦参。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石)解火热利水道
寒水石(专入胃肾)。又名凝水石。又名白水石。生于卤地。因盐精渗入土中。年久结
聚。清
莹有棱而成也。味辛而咸。气寒无毒。书载能治时行大热口渴水肿。盖以性禀纯阴故也。经
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又曰。小热之气。凉以和之。大热之气。寒以收之。服此治热利
水。适相宜耳。(永类方男女转脬不得小便。寒水石二两。滑石一两。葵子一合。水煎即利
。易简方汤火伤。用寒水石烧研敷。经验方小儿丹毒皮肤热赤。用寒水石半两。白土一分。
为末。醋调涂。)然此止可暂治有余之邪。及敷汤火水伤。若虚人热浮。其切忌焉。莹白含
之即化者真。否即是伪。但真者绝少。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天水)解热消燥
雪水(专入胃)。气禀太阴。水极似土。虽于冬时置而不问。然值伤寒阳毒。瘟疫时毒。
丹毒
内炽。并盛夏暑热内淫。而见燥热殆甚者。并可用此调治。(宗 曰。腊雪水大寒之水也。
故治以上诸病。)且能以解烧酒诸毒。是以书载凡治热症。可用块置于两乳之间。且云宋徽
宗因食冰过甚致病。医士杨介仍以冰煎诸药以治其源。深得用冰义耳。因知病因冰起。还以
冰解之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井清上膈热痰
孩儿茶(专入心肺)。味苦微涩。性凉无毒。功专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收湿凉血生肌。
凡一
切口疮喉痹。时行瘟瘴。烦燥口渴。并一切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
阴疳痔肿者。服之立能见效。出南番。是细茶末入竹筒。理土中。日久取出。捣汁熬成。块
小润泽者上。大而枯者次之。真伪莫辨。气质莫考。用宜慎之。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兽)凉心平肝
熊胆(专入心肝。兼入脾大肠)。味苦性寒无毒。功专凉心平肝。惟其凉心。所以能治
心痛疰
忤热邪等症。惟其平肝。所以能治目赤翳
障。恶疮痔漏等症。且能入脾而治黄胆湿邪。入大肠而治久痢疳 湿热。并治小儿风痰壅塞
。发作惊痫。要皆除热凉血。而病自愈耳。凡此只可作丸。勿煎汤。通明者佳。(但以米粒
之多点水出。运转如飞者良。)性善辟尘。扑尘水上。投胆少许。则尘豁然而开。又取少许
。研滴水中。挂如线,直至水底不散者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无鳞鱼)鳢鱼肉补脾利水 鳢鱼胆泻心脾热治喉痹
鳢鱼胆(专入心脾)。即属乌鳢。又名七星鱼者是也。其物伏土胜水。味甘性寒无毒。
凡人身
患十种水气。垂死。可用肉与冬瓜葱白以治。且煮汤浴儿。可以稀痘。(杨拱医方摘要曰。
除夕黄昏时。用大乌鱼一尾。小者二三尾。煮汤浴儿遍身。七窍俱到。不可嫌腥。以清水洗
去也。若不信。但留一手一足不洗。遇出痘时。则未洗处偏多也。此乃异人所传。不可轻易
。)胆味书虽载甘。(日华曰。诸鱼胆苦。惟此胆甘可食。为异也。腊月收取。)然尝之终苦
。凡喉痹将死者。点入即愈。病深者水调灌之亦可。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蚌蛤)入肝除热磨翳
石决明(专入肝)。一名千里光。得水中阴气以生。其形如蚌而扁。味咸气寒无毒。入
足厥阴
肝经除热。为磨翳消障之品。缘热炽则风必生。风生则血被风阻而障以起。久而固结不解。
非不用此咸寒软坚逐瘀清热祛风。则热何能祛乎?故本事真珠母丸与龙齿同用。皆取清散肝
经积热也。但此须与养血药同入。方能取效。且此气味咸平。入服消伐过当。不无寒中之弊
耳。亦治骨蒸劳热五淋。(汪昂曰。能清肝肺故也。)研细水飞点目。能消外瘴。痘后眼翳。
可同谷精草等分细研。猪肝蘸食即退。七孔九孔者良。盐水煮。面裹煨熟。为末水飞。恶旋
复。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蚌蛤)除心肝热邪及脾肾湿热
珍珠(专入心肝。兼入脾胃)。即蚌所生之珠也。珠禀太阴精气而成。故中秋无月。则
蚌即无
珠也。此药冯楚瞻辨论最详。谓其功用多入阴经。其色光明。其体坚硬。大小无定。要以新
完未经钻缀者为尚。味甘微咸。气寒无毒。入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盖心虚有热。则神气
浮游。肝虚有热。则目生翳障。(目为肝窍。)除二经之热。故能镇心明目也。耳聋本属肾虚
有热。(耳为肾窍。)甘寒所以主之。逆胪者胪胀也。胸腹气逆胀满。以及手足皮肤皆肿也。
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诸满胀大。皆属于热。此脾虚有热。兼有积滞所致。珍珠味甘
。既能益脾。寒能除热。体坚复能磨积消滞。故亦主之。珠藏于泽。则川自媚。况涂于面。
宁不令人润泽颜色乎?至于疔毒痈肿。长肉生肌。尤臻奇效。但体最坚硬。研如飞面。方堪
服食。否则伤人脏腑。外掺肌肉作疼。蚌蛤无阴阳牝牡。故珠专一于阴精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人)入解胃腑热毒
金汁(专入胃)。系取粪入镡。埋于土内。三年取出。莹清如水者是耳。味苦气寒。置
于土
中。时久得其土气最浓。故能入胃。大解热毒。凡湿热时行。毒势冲迫。势危莫制者。用此
灌之。下咽稍减。以其气味相投。故能直入其巢而破其毒耳。(的解)即初生小儿周时内毒
气
方张。用此服一二分。既能化毒。且能免后痘疹。此最灵验。但禀体气寒。体瘦色白者。不
可误用。恐其反夺天真耳。不可不审。灌花用此最良。
上编卷四泻剂
泻热
内容:(人)涤肾热
秋石(专入肾)。本于人溺。因秋露水搅澄晒干刮取而成。故名秋石。味咸气温。据书
载能滋
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溺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 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
。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圣药。(为精火两衰而用。)然
绣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 。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
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以其具有清火之性耳。)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补中
惟参耆。补火惟附桂。滋水惟地茱。乃补中正剂耳。)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 炼。终
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 炼。亦不能以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本寒故也。)法于秋时
取童便。每缸用石膏七钱。桑搅澄。倾去清液。如此二三次。乃入秋露水搅澄。如此数次。
秽净咸减。以重纸铺上。晒干。刮去在下重浊。取轻清为秋石。再研入罐。铁盏盖定。盐泥
固济。升打。升起盏上者名秋水。味淡而香。乃秋石之精英也。
上编卷四泻剂
泻火
内容:赵养葵曰。真火者。立命之本。为十二经之主。肾无此。则不能以作强。而伎巧不出矣。
膀
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无此。则不能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
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
神明昏而万事不应知。治病者。的宜以命门真火为君主。而加意以火之一字。观此则火不宜
泻也明矣。而丹溪又言。气有余便是火。使火而果有余。则火亦能为害。乌在而不泻乎?
惟是火之所发。本有其基。药之所主。自有其治。气味不明。则治罔不差。如大黄是泻脾火
之药。故便闭硬痛。其必用焉。石膏茅根。是泻脾胃之药。口渴燥热。其必用焉。黄芩生
地。
是泻肺火之药。膈热血燥。效各呈焉。火盛则痰与气交窒。是有宜于栝蒌花粉。火盛则水与
气必阻。是有宜于桑白皮。火盛则骨必蒸。是有宜于地骨皮。火盛则三焦之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