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养胃丸治脾胃俱虚。用神曲六两。麦芽三两。炮干姜四两。乌梅肉焙四两。为末水下。又启
微集云。神曲治目病。生用能发其生气。熟用能敛其暴气也。)盖取辛不甚散。甘不甚壅。
温不见燥也。然必合以补脾等药并施则佳。若孕妇无积。及脾阴不足胃火旺者。并勿用耳。
义与麦芽同也。
上编卷三散剂
平散
内容:(石)活血脉散风热
炉甘石(专入胃。)系金银之苗。产于金银坑中。(造化指南云。炉甘石受黄金白银之气。
熏
陶三十年方能结成。)状如羊脑。松似石脂。能点赤铜为黄。甘辛而涩。气温无毒。其性专
入阳明胃。盖五味惟甘为补。惟温为畅。是能通和血脉。故肿毒得此则消。而血自能克止。
肌亦自克能生也。辛温能散风热。性涩能粘翳膜。故凡目翳得此。即能拨云也。(宣明方。
炉甘石青矾朴硝等分为末。每用一字。沸汤化。温洗日三次。)有用此治下疳阴湿。并齿疏
陷物者。亦此义耳。(炉甘石火 醋淬五次一两。孩儿茶三钱。为末。麻油调敷立愈。又集
玄方。因齿疏物陷。用炉甘石 寒水石等分为末。每用少许擦牙。忌用铜刷。久久自密。)
时珍常用甘石 飞。海螵蛸硼砂。等分为细末。朱砂依分减半。同入点诸目病皆妙。 用童
便良。
上编卷三散剂
平散
内容:(石)散肺分寒燥不润
白石英(专入肺)。味甘而辛。性温无毒。按理似非润药湿药矣。而十剂偏指此属湿剂。
谓枯
则为燥。宜用白石英紫石英之属以湿之。不几令人眩惑乎?讵知书之言湿。有以湿为湿者。
有以燥为湿者。以湿为湿。人易知。以燥为湿。人难明。兹而曰湿。是以燥以温为湿矣。(
从温湿言。)石英性本辛温。辛则能以化液。温则能以滋润。故虽辛若湿。(因辛始湿。)是
以寒燥不润之症。(燥从寒字点出。明甚。)得此辛以畅达。而滞不致见枯。此十剂所以以辛
以
温为湿而言也。书曰服此可治咳逆胸寒。消渴阴痿。风痹溺闭。肺痿肺痈。吐脓吐血等症。
是亦辛温润肺之一验矣。但系石类。只可暂用。(颂论乳石。谓乳者阳中之阴。石者阴中之
阳。故阳生十一月后甲子服乳。阴生五月后甲子服石。然而相反相恶。动则为害不浅。故乳
石之发。方治虽多。而罕有济者。诚不可轻饵也。)凡服宜食冬瓜龙葵以压石气。忌芥菜蔓
青芜夷葵荠 。白如水银者良。
上编卷三散剂
平散
内容:(石)散肝心血分寒燥不润
紫石英(专入肝心)。即系石英之紫色者。故尔别其名曰紫。性味俱同。而紫即能直入
血分。
不似白石英因其色白。功专润肺。止就肺部之病而言之也。紫能入血治疗。凡妇人子户。因
于风寒内乘绝孕。男子寒热咳嗽惊悸。梦魂不安。服此则能镇魄安神。为心肝经温血要药。
(时珍曰。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下能益肝。湿以去枯也。心生血。肝藏血。其性缓而补
。故心神不安。肝血不足。及女子血海虚寒不孕者宜之。别录言其补心气。甄权言其养肺气
。殊昧气阳血阴营卫之别。)但阴虚火旺者切忌。醋 淬七次。研末水飞用。畏附子。恶黄
连。
上编卷三散剂
平散
内容:(卵生)祛散风寒痰湿
僵蚕(专入肝。兼入肺胃)。辛寒微温。大率多属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
故书
载能入肝。兼入肺胃。以治中风失音。头风齿痛。喉痹咽肿。是皆风寒内入。结而为痰。(
时珍曰。僵蚕。蚕之病风者也。治风化痰。散结行经。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者也。又人
指甲软薄者。用此烧烟熏之则浓。亦是此义。盖厥阴阳明之药。故又治诸血病疟病疳病也。
)合姜汤调下以吐。假其辛热之力。以除风痰之害耳。(仁存开关散用白僵蚕炒白矾半生半
烧
等分为末。每以一钱。用自然姜汁调灌。得吐顽痰立效。小儿加薄荷。圣惠方用白僵蚕三七
枚。乳香一分。为末。每以一钱烧烟。熏入喉中。涎出即愈。王氏博济如圣散。治喉痹用白
僵蚕天南星等分。生研为末。每服一字。姜汁调灌即愈。后以生姜炙过含之。怪症方酒后
咳嗽。用白僵蚕焙研末。茶服效。)又云能治丹毒瘙痒。亦是风与热炽。得此辛平之味拔邪
外出。则热自解。又云能治瘰 结核痰疟。血病崩中带下。亦是风木乘肝。得此辛温之味以
行血脉。则血气安和而病自消。又云能治小儿惊疳。肤如鳞甲。亦是胎元气血不足。得此辛
咸煎汤除垢。则鳞自去。(肤如鳞甲。病名胎垢。)即是诸症以推。则知古之用药。悉从物理
勘出。岂有他谬奇巧于其中者哉?但此非由外感而用是药。则非治耳!头蚕色白条直者良。
米泔浸一日。待桑涎浮出。取起焙干。拭净肉毛口甲。捣用。恶桑螵蛸茯神茯苓桔梗萆 。
上编卷三散剂
平散
内容:(卵生)宣皮肤风湿
蚕沙(专入肝脾。兼入胃)。即晚蚕所出之屎也。玩书所着治功。多有祛风除湿之能。
所述治
症。多是肢节不遂。皮肤顽痹。腰膝冷痛。冷血瘀血。肠鸣消渴。烂弦风眼。缘蚕食而不饮
。其食出则气燥。燥则可以胜湿去风。凡一切皮肤等疾。因于风湿而至者。(上症俱就风湿
而言。)无不得此以为调治。且味辛而兼甘。故凡水火相激而见肠鸣。得此甘以和之。燥热
而
见消渴不止。得此辛以润之。(燥渴仍属风邪。故辛可以得润。)是以用此炒黄。袋盛浸酒。
以去风缓不随。皮肤顽痹。(冠氏曰。醇酒三升。拌蚕沙五斗。蒸热铺暖室席上。令患冷风
气痹人。以患处就卧。浓覆取汗。不愈。间日再作。须防昏闷。)暨烂弦风眼。用此油浸涂
患即愈。(汪昂曰。目上下胞属脾。脾有风湿则虫生弦烂。用新瓦炙为末。少加雄黄麻油调
敷。又治蛇串疮。有人食乌梢蛇浑身变黑。渐生鳞甲。见者惊缩。郑奠一令日服晚蚕沙五
钱。尽一二斗。久之乃愈。)昔史国公用此浸酒。(色清味美。)以治风痹。义多根此。然惟
晚者为良。早蚕者不堪入药。以饲火烘。故有毒也。
上编卷四泻剂
渗湿
内容:病之切于人身者。非其火之有余。即其水之不足。火衰则水益胜。水衰则火益炽。昔人
云。
火偏盛者。补水配火。不必去火。水偏多者。补火配水。不必去水。譬之天乎?此重彼轻。
其重于一边者勿补。则只补足轻者之一边也!决不凿去砝马。审是则凡水火偏胜。决无凿去
砝马用泻之理。推是禀体素浓。脏气偏胜。并或外邪内入。阻遏生机。如湿气流行。土受水
制。在初湿气内盛。能毋渗而泄乎?久而水气横逆。泛流莫御。能无决而去乎。此水之宜渗
宜泻者然也。火气内炽。一火发动。众火剂起。冲射搏激。莫可名状。此火之不得不泻者也
。热气内蒸。水受煎熬。苟不乘势即解。则真阴立槁。此又热之不得不泻者也。至于或热
或火。结而为痰。或热或火。盈而为气。痰之微者。或从渗湿泻湿之药以去。若使痰甚而涌
。宜用苦宜苦咸之药以降。气之微者。或用泻火泻热之药以消。若使气盛而迫。须用苦寒苦
劣之药以下。其有禀受素亏。邪气不甚。则止酌以平剂以投。不可概用苦寒。以致胃气有损
。又按湿为阴邪。凡人坐卧卑地。感受湿蒸。及或好食生冷。遏其元阳。郁而为热。在初受
邪未深。不必竟用重剂。惟取轻淡甘平以渗。然渗亦须分其脏腑。如扁豆山药陈仓米茯苓浮
萍通草鸭肉鲫鱼鲤鱼泽兰。是渗脾胃之湿者也。但茯苓则兼肺肾以同治。通草则止合肾以共
理。鲫鱼则止合肾以皆渗。故暑湿熏蒸。三焦混乱。宜用扁豆以除之。胃气不平。烦渴不止
。宜用仓米以止之。脾虚热泄。宜用山药以渗之。水肿不消。宜用浮萍以利之。淋闭不通。
宜用通草以开之。肠风下血。膈气吐食。宜用鲫鱼以理之。陈气不化。宜用泽兰以去之。
虚痨嗽肿。宜用鸭肉以平之。肿嗽泄泻。宜用茯苓以利之。水肿香港脚。宜用鲤鱼以治之。又
如榆白皮冬葵子神曲石钟乳。是渗肠胃之湿者也。故五淋肿满。胎产不下。宜用榆白皮冬葵
子以服之。乳汁不通。宜用石钟乳以通之。又如茯神萱草。是渗心经之湿者也。故惊悸健忘
。水湿内塞。宜用茯神以利之。消渴心烦。宜用萱草以释之。他如肾有邪湿。症见心气不交
。则有桑螵蛸以治之。症见杨梅毒结。则有土茯苓以导之。但土茯苓则兼诸脏之湿同理。肺
有邪湿。汗闭不泄。则有姜皮以发之。肺气不降。则有通草以通之。肝有邪湿。而见子肿风
痨。则用天仙藤以治之。至于湿热稍胜。药非轻剂可治。则又另有泻剂。而非斯药所能尽者
也。
上编卷四泻剂
渗湿
内容:(蔓草)清肺通乳利水
通草(专入肺胃)。气味甘淡。体轻色白。有类灯心。(时珍曰。有细孔。两头皆通。故
名通
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颂曰。古方所用通。皆今之木通。其通
脱木。稀有用者。)功同入肺。引热下降。及利小便。通淋治肿。(杲曰。通草泻肺利小便。
甘平以缓阴血也。与灯草同功。宜生用之。)然灯心质小气寒。则兼降心火。此则兼入胃通
气上达而下乳汁之为异耳。(时珍曰。通草色白而气寒。疏淡而体轻。)况此体大气轻。渗淡
殆甚。能升能降。既可入肺而清热。复能上行而通胃。东垣用此以治五种水肿癃闭。非取气
寒能降。味淡能升之意乎?仲景用此合当归芍药桂枝细辛大枣甘草。名为当归四逆汤。以治
伤寒邪入厥阴。非取通草以通营卫之意乎?但孕妇勿服。
上编卷四泻剂
渗湿
内容:(蔓草)消水除湿尤解杨梅结毒
土茯苓(专入胃肝。兼入肾肠)。甘淡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