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实验心理学-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章中提到的那样,这些委员会都按照美国心理学会(1973年)提
出的几条原则来指导工作。一个重要的原则是知情同意的权利。这
意味着每一位可能的实验参与者都应在实验进行之前得到关于研究
所有主要特征的解释并有拒绝参加研究的权利。所以,实验者有明
确的义务告诉参与者实验的任何可能的伤害影响。例如,如果一项
环境心理学实验需要以响的噪音来作为应激源,那么参加者事先必
须被告知。这样的话,那些有着声音敛感病史(该实验可能会导致儿
童时期的J日病复发)的人,就可以拒绝参加了。(即使已经得到了参
加者的知情同意,有道德的研究者也不会使用任何可能导致永久性
听力损伤的极强声音。)
  对许多环境心理学中提出的研究来说,要完全符合知情同意的
原则极其困难。在许多情境中,如果人们知道他们正在被观察,他们
的举止将不会像往常一样正常。在这样的研究个案中,研究者可能
会隐瞒实验正在进行的事实,而只是在研究终止后告诉参与者或简
单说明一下。很显然,由于个体既没有被告知叉投有同意,因而这一
做法违反了知情同意的原则。这样的研究显然可以被完全禁止。然
M,
∥润
雕圆
n质
h芷日

吧文
船圉
。频
坞视
81
g程
几千
。主
班川
他业
M专
g理
式心
方学
系大
联范
久师
水京
频北
挚●
芸推
    :㈣: 747883097 TL: 028 8194 2202日址:http: i1747883097 qzone qq…
5J 6声翠嚣磊黩享勰霉
    ,理学专业20门主干课程DS视频图文并茂,音质圆润,提供试看  期待咨询
    /实验心理学

Lj
而,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如此严厉的限制将大大削弱他们旨在理解真
实生活环境下人类行为的研究能力.即将大大降低将研究推广的能
力。他们极力主张在研究的潜在价值应该与对参与者的潜在伤害之
间取得平衡。
    设想你就职于一个道德审查委员会,看看你是否同意以下几例
提请的研究:
    1.…位环境心理学家坐在一所拥挤的图书馆内并详细记440
    录就座的格局。
    2.一位环境心理学家对一所图书馆内的就座格局进行录
    像。这些录像带被不限期地保留I图书馆的读者们不知道他们
    已被录像。
    3.一位环境心理学家告诉学生们她对他们的阅读理解能
    力感兴趣,而事实上她却并未记录他们的阅读理解力,却记录了
    他们的反应速度。
    4.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在一家’酒类商店研究旁观者介入的
    问题,并已经得到了商店经理的许可。在一名顾客的面前,一位
    实验者“倍”了一瓶酒,另一位实验者走向那名顾客并询问:“你
    看到他俯了那瓶酒畸?”
    5,一位社会。u理学术在得到男性参与音的同意之后,给他
    们接上皮肤电极。这些参与者被告知这些电极与在他们面前的
    一个测量性冲动的仪器相连。而事实上这个仪器由实验者控
    制。接着,络参与者放映裸体男女的幻灯片。仪器上显示这些
    男性参加寿对男性图片培出了较高的读数,以使参与奔相信他
    们有潜在的同性恋倾向。
    衡量道德没有绝对的标准,我们不能宣称这些例子中有些绝对
是合乎道德的而另一些是绝对不道德的。然而,与我们的同事们的
非正式讨论的结果表明,只有第一个例子被毫不含糊地认为是道德
的。由于心理学家只是观察并且不认识那些人(他们只是被资料表
上的符号所表示),在这里知情同意原则被认为是没必要的。任何
人,无论是不是心理学家,都可以在图书馆中根容易地观察到这些同
7883097 qzonf qq 
㈣试看躺咨询    /517
    。。。。。。。。。。。。。。。。。。。。。。。。。。。。。。。。。。。。。。。。。。。。。。。。。。。。。。J!。。。。。。。。。。。。。。。。。。。。。。。。。。。。。。。。。。   …
第十四章环境心理学/
样的人。对参与者的潜在伤害是可以忽略的。
    你可能会对其他几个例子均被反对而感到吃惊。由于那些录像
带没有在取得资料后被抹去,第二个例子被认为是侵犯了个人的隐
私。第三个例子只有在实验者谨慎地向参与者简要说明r这一小小
欺骗的真相和原因后才是可接受的。第四个例子实际上已经进行过
了。一名顾客否认目睹了盗窃行为,但在她离开商店之后立即报告
了警察。调查者不得不去警察局把实验者们保释出来。即使有简要
的说明,第五个例子仍被认为是不道德的。即使在实验后立即澄清,
然而使参与者认为他们具有潜在的同性恋倾向所造成的潜在心理伤
害能否完全消除还不清楚,特别是如果参与者的确在实验前就具有
被成功压抑的同性恋倾向时则更是如此。
    贝尔富特和同事们使用的个人空间侵入范例(前文已经提到)已
经被广泛地应用,而且是一个环境心理学家所面对的道德两难处境
的最佳例子。在这种情境中,途经者悬实验中不知情的被试。他们
不知道有人已经有意在饮水处附近安排了一个观察者来发现哪些人
饮水而哪些人不饮水。很明显,这里并未得到知情同意,而且一旦得
到了的话,被试的行为极有可能会发生戏剧性的变化。从严格的实
用主义观点来看,人们会作这样的争辩:即使对不知情的被试们有伤
害,那份伤害也是极小的。而且,参与这项实验的人没有被摄影,也
没有永久性地保留其他个人记录,所以,或许这类实验的道德不是… 441
个太严重的问题。
    然而,已进行过的此类实验研究中道德两难的问题更为突出。
米德尔米斯特、诺尔斯和马特(1976》进行的一个实验引起了一些争
论。他们对男洗手间的拥挤影响感兴趣。只要有可能,男人在小便
时更愿意站得开一些,所以实验者在抽水马桶附近的一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