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醉吐。忌猪肉冷水。
又方
松膏一升捣。酒三升浸七日。服一合。日再。数剂即愈。
又方
松叶三十斤。酒二石五斗。渍三七日。服一合。日五六。(并出第八卷中)
延年疗历节风四肢头面肿方。
黄 (十二分) 独活(八分) 生地黄(切三升曝干) 豆豉(一升熬) 鼠粘子(三
升曝
干)
上五味捣筛为散。一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猪肉。(一
方无鼠粘子)
又疗历节风流入腰脚方。
独活(六两) 玄参(四两) 犀角(屑) 升麻(各三两) 生地黄(切三升曝干) 豉
(三合
熬) 鼠粘根(切三升曝干)
上七味捣筛为散。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芜荑蒜面。(并出第十
卷中)
古今录验防风汤。主身体四肢节解疼痛如堕脱。肿按之皮急。(一作陷)头眩短气。温
温
闷乱如欲吐方。
防风 桂心 知母(各四两) 白术 生姜(各五两)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
子(二
枚炮)
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忌生葱猪肉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出第
四卷中千金有半夏杏仁芎 为十味无附子)
卷第十四
中风角弓反张方七首
内容:病源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出第一卷中)
肘后疗中风。无问男子妇人。中风脊急。身 如弓。紫汤方。
鸡屎(二升) 大豆(一升) 防风(三两切)
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防风取三合汁。豆鸡屎二味 中熬之令黄赤色。用酒二升淋之
。去滓。然后用防风汁和。分为再服。相去如人行六七里。衣覆取汗忌风。(出第二卷中)
短剧大岩蜜汤。疗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并生卒心腹绞痛方。
茯苓 芎 当归 甘草(各一两炙) 桂心(二两半) 栀子(十四枚掰) 吴茱萸
(三两) 细辛 干姜 干地黄(各二两)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相去如行十里顷。若痛甚者。加羊脂三两
当归芍药人参各一两。心腹胀满坚急者。加大黄三两。忌酢生葱生菜海藻菘菜芜荑等。(出
第四卷中)
千金小岩蜜汤。主恶风。角弓反张。飞尸入腹。绞痛闷绝。往来有时。筋急少阴伤寒。
口噤不利方。
大黄(二两) 雄黄(一两) 青羊脂 干姜 桂心 芍药 甘草(炙) 细辛 干地
黄(各
四分) 吴茱萸(三两) 当归(四两)
上十一味切。以水二斗。煮取六升。分六服。重者加药。用水三斗。煮取九升。分十服
。忌海藻菘菜生葱生菜。(深师同)
又疗半身不随。手足拘急。不得屈伸。体冷。或智或痴。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
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得食。或不用食。大小便不利方。
人参 桂心 当归 独活 黄芩 干姜(各三分) 甘草(二分炙) 石膏(六分碎绵
裹)
杏仁(四十枚去皮两仁尖碎)
上九味切。以井华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日二。覆取汗。不汗更合服之。忌海藻
菘菜生葱等物。
又疗贼风口噤角弓反张 者方。
当归 防风(各三分) 独活(六分) 麻黄(去节五分) 附子(一枚炮) 细辛(二
分)
上六味切。以酒五升。水二升。煮取三升。服一升。口不开。尺 口下汤。一服当开。
二服小汗。三服大汗。又单服荆沥。忌猪肉冷水生菜。(并出第八卷中)
备急疗若身体角弓反张。四肢不随。烦乱欲死者方。
清酒(五升) 鸡屎白(一升熬)
上二味捣筛合和。扬之千遍。乃饮之。大人服一升。小儿服五合。更小者服三合良。(
肘后同出第二卷中)
必效疗风入耳。角弓反张。及妇人风方。
乌豆二升。熬令声绝。酒三升。纳铛中急搅以绢滤顿服取汗。不过三剂。极重者和鸡粪
合熬。若口不开者灌之良。(备急文仲同出第三卷中)
古今录验疗卒中风。身体直。角弓反张。口噤。西州续命汤方。
麻黄(去节) 干姜(各三两) 附子(一两炮) 防风 桂心 白术 人参 芎 当
归
甘草(炙各一两)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及两仁碎)
上十一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未食分再服。覆令汗出。(文仲同出第一卷中)
卷第十四
风口噤方一十首
内容:病源诸阳经筋皆在于头。三阳之筋。并络入于颔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
故口噤不开。诊其脉迟者生。(出第一卷中)
深师竹沥汤。疗卒中恶风噎倒闷。口噤不能语。肝厥方。
淡竹沥(一斗) 防风 葛根(各一两) 菊花 细辛 芍药 白术 当归 桂心 通
草
防己 人参(各一两) 甘草(炙) 附子(炮) 茯苓 玄参(各一两) 秦艽 生姜(各
二两)
枫寄生(三两)
上十九味切。以淡竹沥一斗。煮药取四升。分为四服。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菜生葱醋桃李
雀肉等物。
又甘竹沥汤。疗卒中恶风噎倒闷。口噤不能语。肝厥。尸蹶死不识人。闭目。灸针不知
痛。风狂。宜服此汤方。
甘竹沥(一斗) 生姜(三两) 防风 甘草(炙各三两) 防己 麻黄(去节) 人
参黄芩
上十四味 咀。以汤渍药令赤。合竹沥煮取四升。分为四服。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葱
生菜猪肉冷水。(并出第十九卷中)
千金排风汤。主诸毒风气邪风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身体疼烦。面目暴肿手足肿方。
犀角末 羚羊角 贝齿末 升麻末
上四味。各一两和匀。以方寸匕为一分水二升半纳四匕。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杀
药者以意增之。若肿和鸡子敷上。日三。老小以意。亦可多合用之。(深师同)
又疗中风口噤不能言者方。
防己(二两) 葛根(三两) 桂心 麻黄(去节各二两) 甘草(炙) 防风 芍药
(各一两) 生姜(四两)
上八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为三服。喑不能言皆疗。忌海藻菘菜生葱。
又方
服淡竹沥一斗。
又方
白术(四两切) 酒(二升)
上二味合煮取一升。顿服之。忌桃李雀肉。
又方
服荆沥一升。
又方
豉(五升绵裹) 吴茱萸(一升)
上二味以水七升。同煮取三升。渐渐饮之。(并出第八卷中)
备急陶隐居效验方。疗人卒中风。口不开。身不着席。大豆散方。
大豆(二升熬令焦) 干姜 椒(汗各三两)
上三味为散。酒服一钱匕。日一。汗出即瘥。大良。(文仲同)
又方
若口噤不开。大豆五升。熬令黄黑。以五升酒渍。开口灌之取汗。肘后同。(并出第二
卷中)
卷第十四
风口方九首
内容:病源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 僻。言语不正。而目不
能平视。诊其脉浮而迟者可疗。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口 。(出第
一卷中)
广济疗风着口面 语不多转方。
生地黄汁(一升) 竹沥(一升) 独活(三两切)
上三味相和煎取一升。顿服之。未正更进药一剂。无所忌。(出第一卷中)
深师续命汤。疗中风口僻噤诸疾。卒死不知人。补虚起死神方。
人参 木防己 麻黄(去节) 芍药 芎 甘草(炙) 黄芩 白术(各一两) 桂
心防
风(各二两) 大附子(一枚炮)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不瘥复作。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
李雀肉。
又疗中风面目相引偏僻。牙车疼急。舌不得转方。
牡蛎(熬) 矾石(烧令汁尽) 附子(炮) 灶中黄土
上四味分等捣筛。以三岁雄鸡冠血和药。敷其急上。预持鉴及水着边照。才欲复故便洗
去血。不速去便过不复还也。(肘后范汪同出第九卷中)
千金附子散。主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僻方。
附子(炮) 桂心(各五两) 细辛 防风 人参 干姜(各六两)
上六味捣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稍稍增之。忌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又口 不正方。
取空青如豆一枚含之即愈。(范汪同)
又疗卒中风口 方。
以苇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泄气。一头纳大豆一颗。并艾烧
之令燃。灸七壮即瘥。患右灸左。患左灸右。(千金不传)
又方
灸手交脉三壮。左灸右。右灸左。其烟如鼠屎形。横安之。两头放火也。
又方
炒大豆三升令焦。以酒三升淋取汁。顿服之。
又方
大皂荚五两去皮子下筛。以三年大醋和。右 涂左。左 涂右。干更涂。(并出第八卷
中)
卷第十四
风失音不语方八首
内容:病源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声之户。舌者声之机。唇者声之扇也。风寒客于
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喑。
(出
广济疗风失音不得语方。
羌活(十分) 甘草(炙) 人参(二分) 荆沥 竹沥 生地黄(汁各二升) 大附
子(一枚
炮八分)
上七味切。诸药纳三汁中。煎取一升六合。去滓。分温二服。未瘥。四五日更进一剂。
取微利。忌热面海藻菘菜猪肉冷水芜荑鱼蒜粘食。(出第一卷中)
深师防风阳。疗中风两目不开。不能言。短气欲死方。
防风 甘草(炙) 黄芩 茯苓 当归(各一两) 杏仁(五十枚去两仁尖皮) 秦艽
(半两) 生姜(五两) 干枣(三十枚擘) 麻黄(二两去节)
上十味 咀。以清酒水共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发汗。忌海藻菘菜大酢。
又四逆汤。疗卒中风不能言。厥逆无脉手足拘急者方。
山茱萸 细辛 干姜(炙各一两) 甘草(三两炙)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为四服。忌海藻菘菜生葱菜。(出第九卷中)
肘后疗卒不得语方。
以苦酒煮芥子。敷颈一周。以衣包之。一日一夕乃解。即瘥。(范汪千金同)
又方
煮大豆煎其汁。令如粘含之。亦但浓煮饮之。(并出第一卷中范汪同)
千金厥失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