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外科外台秘要-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药细切,合捣筛,绢罗为散,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初服以饮下十五丸,日再服,稍加 
至三十丸。服经三数日后,自候腹中,若觉热则食前服,如不能以空饮下药,宜合乌梅等四 
味饮下前丸。忌菘菜、海藻、芜荑等。 
乌梅饮方 
乌梅(十枚) 葳蕤(五两) 生姜(五两) 白蜜(一合) 
上药切,以水六升,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白蜜搅调,细细用下前丸,多少冷暖,以 
意斟酌。纵不下丸,但觉口干渴则饮之。(吴升同) 

卷第四
温病论病源二首
内容:《病源》经言,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寒,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 
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为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 
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中而即病者,名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 
于肌肤中,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又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 
多温热病者,皆由冬时触冒寒气之所致。(以上与《伤寒论》同) 
凡病伤寒而成温病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故曰冬三月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又因于 
寒,欲如运枢,故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也。又有冬时伤非节之暖,名为冬温之毒,与伤寒大 
异也。有病温者,乃天行之病耳,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遂发病,至春或被积 
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也。经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曰人清净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 
之能害。又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是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也。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故曰,精者身之本,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也。有病温汗出辄复热, 
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人所以汗出者, 
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 
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裨 
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 
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凡肤热,其脉盛躁 
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凡温病患,三二日身躯热,脉疾头痛,食饮如故, 
脉直疾,八日死。四五日头痛脉疾喜吐,脉来细,十二日死。此病不疗,八九日脉不疾,身 
不痛,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牒牒,按不弹手指,时大,心下硬,十七日死。病三四 
日以下,不得汗,脉大疾者生,脉细小难得者,死不治也,下利腹中痛者死不治。 

卷第四
辟温方二十首
内容:《肘后》屠苏酒 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饮之方。 
大黄 桂心(各十五铢) 白术(十铢) 桔梗(十铢) 菝 蜀椒(十铢汗) 防 
风乌 
头(各六铢) 
上八味,切,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旦平晓出药至酒中煎 
数沸,干,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 
里无疫,饮药酒待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 
温气也。 
又太乙流金散 辟温气。 
雄黄(三两) 雌黄(六两) 矾石(一两半) 鬼箭羽(一两半) 羚羊角(烧二两) 
上五味,治下筛,三角绛袋盛一两,带心前,并挂门户上。若逢大疫之年,以月旦青布 
裹一刀圭,中庭烧之,温病患亦烧熏之。 
又雄黄散 辟温气方。 
雄黄(五两) 朱砂(一作赤木) 菖蒲 鬼臼(各二两) 
上四味,捣筛末,以涂五心、额上、鼻人中及耳门。 
又断温疫,转相染着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收视者方。 
赤小豆 鬼箭羽 鬼臼 雄黄(各三两) 
上四味,捣末,以蜜和丸如小豆大。服一丸,可与病患同床。 
又避温粉。 
川芎 苍术 白芷 本 零陵香(各等分) 
上五味,捣筛为散,和米粉粉身。若欲多时,加药增粉用之。(出第十卷中) 
《千金》避温。虎头杀鬼丸方。 
虎头骨(五两炙) 朱砂(一两半研) 鬼臼(一两) 雄黄(一两半研) 皂荚(一 
两炙) 
雌黄(一两半研) 芜荑(一两) 
上七味,捣筛,以腊蜜和如弹丸大,绛囊盛,系臂,男左女右。家中置屋四角,月朔望 
夜半中庭烧一丸。忌生血物。(《肘后》同) 
又治瘴气。竹茹汤方。 
青竹茹(二升)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避温病。粉身散方。 
芎 白芷 本 
上三味等分,捣下筛,纳米粉中,以粉涂身。(《延年》同) 
又断温疫。朱蜜丸方。 
白蜜和上等朱砂粉一两,常以太岁日平旦,大小勿食,向东方立,人吞三七丸,如麻子 
大。勿令齿近之,并吞赤小豆七枚,投井泉水中,终身勿忘此法。 
又治温病不相染方。 
正旦吞麻子、赤小豆各二七枚,又以二七枚投井中。(《肘后》、《延年》同) 
又方 
新布盛大豆一升,纳井中一宿出,服七枚。(《肘后》用小豆) 
又方 
切松叶如粟米。酒服方寸匕,日三服。辟五年温。 
又方 
常以七月七日,合家含赤小豆,向日吞二七枚。 
又方 
常以七月七日,男吞大豆七枚,女吞小豆七枚。 
又方 
神仙教人立春后有庚子日,温芜菁菹汁,合家大小并服,不限多少。 
又疗温气。蒜豉汤方。 
蒜(五十子并皮研之) 豉心(一升) 
上二味,以三岁小儿小便二升,合煮五六沸。顿服。(并出第九卷中) 
《千金翼》老君神明白散方 
白术(二两) 桔梗(一两) 细辛(一两) 附子(二两炮) 乌头(四两去黑皮) 
上五味,捣筛,绛囊盛,带之,所居闾里皆无病。若有得疫疠者,温酒服一方寸匕。覆 
取汗,得吐则瘥。若经三四日者,以三方寸匕,纳五升水中,煮令大沸,分三服。 
又度瘴散方 
麻黄(去节) 升麻 附子(炮) 白术(各一两) 细辛 防己 干姜 桂心 防风 乌 
头 
(炮) 蜀椒(出汗,去目) 桔梗(各二分) 
上十二味,捣筛为末,蜜封贮之,山中所在有瘴气之处,旦空腹服一钱匕。覆取汗,病 
重稍加之。(并出第十卷中) 
《古今录验》许季山所撰干敷散 主辟温疫疾恶,令不相染着气方。(《肘后》作“敷 
干”,《抱朴子》作“敷干”) 
附子(一枚炮) 细辛(一分) 干姜(一分) 麻子(一分研) 柏实(一分) 
上五味,捣筛为散,正旦举家以井花水各服方寸匕。服药一日,十年不病;二日,二十 
年不病;三日,三十年不病,受师法但应三日服,岁多病,三日一服之。(《肘后》、《胡洽》、 
又杀鬼丸 去恶毒方。 
雄黄(五两研) 朱砂(五两研) 鬼臼(五两) 鬼督邮(五两) 雌黄(五两研) 马 
兜铃 
(五两) 皂荚(五两炙) 虎骨(五两炙) 阿魏(五两) 甲香(一两) 羚羊角(一 
枚屑) 桃白 
斤炼) 石硫黄(五两研) 
上十七味,捣筛十六味,腊蜜和之,丸如杏子。将往辟温处烧之,杀鬼去恶毒瓦斯。若大 
疫家可烧,并带行。(与《胡洽方》七味不同,出第三卷中) 
《延年秘录》辟温方。 
正旦取东行桑根大如指,长七寸,以丹涂之,悬着门户上,又令人带之。(出第十卷中) 

卷第四
辟温不相染方二首
内容:《病源》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候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 
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出第十卷中) 
《千金》断温疫,主温病转相染着,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无收视者。赤小豆丸方。 
赤小豆(二两) 鬼臼(二两) 鬼箭(二两) 丹砂(二两研) 雄黄(二两研) 
上五味,末之,以蜜和如小豆大。服一丸,可与病患同床传衣也。(出第九卷中) 
《延年》主辟温疫疾恶气,令不相染易。豉汤方。 
豆豉(一升) 伏龙肝(三两研) 小儿小便(三升) 
上三味,用小便煎,取一升五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着瘴疫。天行有瘴之处,宜 
朝朝服。(出第十卷中) 

卷第四
温病哕方四首
内容:《病源》伏热在胃,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后,胃中虚冷,亦令致 
哕也。(并出第十卷中) 
《短剧》茅根汤 疗温病有热,饮水暴冷哕者方。 
茅根 葛根(各切半升) 
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温饮之, 止则停。 
又疗温病热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热蕴结不散变 者方。 
单煮梓皮,稍稍饮之,佳。温病积饮冷,冷结胃中,热入肾中,变壮热大 者,服梓皮 
,温 得止也。夫肾中有热者,病瘥后,足心皮喜剥脱去,头发秃落,是其证也。 
又茅根橘皮汤 疗春夏天行、伤寒、温病、干胃冷变 方。 
白茅根(切一升) 橘皮(三两) 桂心(二两) 葛根(二两)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服三合,数连服之尽,复合, 止乃停耳。微 
有热,减桂一两。(文仲、《古今录验》同,出第六卷中) 
《古今录验》疗温病有热,饮水暴冷 。枇杷叶饮子方。 
枇杷叶(拭去毛) 茅根(各半升) 
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饮之, 止则停。(出第三卷中) 

卷第四
温病渴方二首
内容:《病源》热气入肾脏,肾脏恶燥,热气盛则肾燥,肾燥则渴引饮也。(出第十卷中) 
《深师》疗温毒病及吐下后有余热,渴。芍药汤神方。 
芍药(五分) 黄连(四分) 甘草(二分炙) 黄芩(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