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素注云、上直魄户。(余同)
二穴。在肩膊内廉。侠(明堂作在。)六椎下两旁各三寸。正坐取之。以手痛按之
。病者
言 。针六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二七壮。止百壮。忌苋菜白酒。明下云、五壮。
膈关二穴。在七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针五分。灸五壮。
魂门二穴。在九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灸三壮。针五分。
阳纲二穴。在十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正坐阔肩取之。针五分。灸三壮。明下云、七
壮。
意舍二穴。在十一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针五分。灸五十壮至百壮。明云
、五十壮至百二十壮。甲乙云、三壮。针五分。下云、灸七壮。素注、二壮。
胃仓二穴。在十二椎下两旁各三寸。针五分。灸五十壮。明云、五十壮。甲乙云、三
壮。
肓门二穴。在十三椎下两旁各三寸叉肋间。其(明堂作异。)经云、与鸠尾相直。灸三十
壮。针五分。
志室二穴。在十四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针五分。灸三壮。明下云、两旁
各三寸半。灸七壮。
明堂上经作两旁各三寸。与铜人经同。而下经乃作三寸半。必是分外半字也。
胞肓二穴。在十九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灸五七壮。针五分。明云、灸五
七壮。至五十壮。甲乙云、三壮。下云、五壮。
秩边二穴。在二十椎下两旁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灸三壮。针五分。忌同。明云、
在二十椎下两旁各三寸。灸三壮。针三分。
素问气府论注曰、秩边在二十一椎下两旁。上直胞肓。与铜人经明堂经二十椎下不同。
未知其孰是。姑两存之。
以上二十八穴。当准千金方除脊各三寸取穴。
针灸资生经第一
侧颈项部左右十八穴
属性:r侧颈项部左右十八穴pf…f14。bmpr
天容二穴。在耳下曲颊后。灸三壮。
天牖二穴。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明云。发际上一寸陷
中。)
针一寸。留七呼。不宜补。亦不宜灸。若灸、面肿眼合。先取 。后针天牖风池即瘥。若
不先针 。即难疗。明云、针五分。得气即泻。泻尽、更留三呼。泻三吸。不宜补。亦
不宜灸。下云、灸三壮。素注同。
铜人明堂上经皆云不宜灸。下经素问注乃云、灸三壮。恐凡禁穴许灸一壮至三壮也。
天窗二穴。一名窗笼。在颈大筋前。曲颊下侠突后、动脉应手陷中。灸三壮。针三分。
天鼎二穴。在颈缺盆直扶突后一寸。灸三壮。针三分。忌同。明下云、天顶在项缺盆
直扶
突气舍后一寸陷中。灸七壮。素气府注云、天鼎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按甲
乙经作寸半。
扶突二穴。一名水穴。在人迎后寸半。灸三壮。针三分。素注、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
迎后。仰而取之。
缺盆二穴。一名天盖。在肩下横骨陷中。灸三壮。针三分。(素云。二分。)不宜刺太深
。使人逆息也。明云、肩上横骨陷中。(素同)一名天盖。肩上是穴。
铜人云、在肩下横骨陷中。明堂乃云、在肩上横骨陷中。又云、肩上是穴。恐铜人误下
字也。
人迎二穴。一名五会。在颈大脉动脉应手侠结喉旁。仰而取之。以候五脏气。足阳明脉
气所发。
禁灸。灸之不幸伤人。针四分。
水突二穴。一名水门。在颈大筋前。直人迎下气舍上。针三分。灸三壮。
气舍二穴。在颈直人迎侠天突陷中。针三分。灸三壮。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部中行七穴
属性:r膺俞部中行七穴pf…f15。bmpr
天突在结喉下夫宛宛中。针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灸亦得。即不及针。其下针直横
下。
不得低手。即五脏之气。伤人短寿。忌同。明下云、在项结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壮
。
素气穴注云、在颈结喉下四寸中央宛宛中。刺一寸。灸三壮。甲乙云、在结喉下五寸。明下
、灸小儿云、结喉下三寸两骨间。(千名天瞿。今校勘在结喉下五寸是穴。)
璇玑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灸五壮。针入三分。
华盖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针三分。灸五壮。明下云、三壮。一本云、五壮
。
紫宫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之。灸五壮。针三分。明下云、在华盖下一寸。
灸七壮。(小本亦同)
玉堂一名玉英。在紫宫下寸六分陷中。灸五壮。针三分。
膻中(一作 。)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横直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灸七七壮
针。不幸令人夭。明云、日灸七壮。止七七。禁针。不幸令人死。甲乙云、针三分。下云
、灸三壮。千云、鸠尾上一寸。
灵兰秘典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说者曰、膻中为气之海。然心主为君。以
敷宣教令。膻中主气以气布阴阳。气和志适。则喜乐由生。分布阴阳。故官为臣使也。然则
中者、乃十二脏之一。臣使之官。为气之海。分布阴阳。非其他穴比者。或患气噎鬲气。肺
气上喘。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等疾。宜灸此。(难疏。气会三焦。外筋直两乳间。气病治此
中庭在膻中下寸六分陷中。灸五壮。针三分。明云、二分。下云、膻中下一寸。灸三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属性:r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pf…f16。bmpr
府(素作俞。)二穴。在巨骨下璇玑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云。仰卧取之。)针
三分。灸五壮。明下云、输府灸三壮。
中二穴。在 府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明云。仰卧取之。)针四分。灸五壮。明
下云、输府下一寸。灸三壮。
神藏二穴。在 中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灵墟二穴。在神藏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
神封二穴。在灵墟下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步郎二穴。在神封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属性:r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pf…f17。bmpr
气户二穴。在巨骨下俞府两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针三分。灸五壮。
库房二穴。在气户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屋翳二穴。在库房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膺窗二穴。在屋翳下寸六分。灸五壮。针四分。
乳中二穴。当乳是。足阳明脉气所发。禁灸。灸不幸生蚀疮。疮中有清汁脓血、可治。
疮中有 肉、若蚀疮者死。微刺三分。(亦相去寸六分。)
乳根二穴。在乳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壮。针三分。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四寸。递相去寸六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属性:r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pf…f18。bmpr
云门二穴。在巨骨下侠气户旁各二寸陷中。灸五壮。针三分。刺深使人气逆。不宜深刺
。明云、云门在巨骨下。气户两旁各二寸陷中。动脉应手。举臂取之。山眺经云、在人迎下
第
二骨间。相去二寸三分。通灸禁针。甲乙云、灸五壮。针七分。若深、令人气逆。
中府二穴。一名膺中俞。肺之募。在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针三分。留五呼。灸五壮
。素注、在膺中行两旁相去六寸。云门下一寸乳上三肋间。动脉应手陷中。仰而取之。
周荣二穴。在中府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四分。明下云、灸五壮。
胸乡二穴。在周荣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四分。灸五壮。
天溪二穴。在胸乡下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针四分。灸五壮。
食窦二穴。在天溪下寸六分陷中。举臂取之。针四分。灸五壮。
以上十二穴。去膺中行各六寸六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侧腋左右八穴
属性:r侧腋左右八穴pf…f19。bmpr
渊腋二穴。在腋下三寸宛宛中。举臂得之。禁灸。灸之、不幸令人生肿蚀马疡。内
溃者死。寒热生马疡可消。针三分。
辄筋二穴。在腋下三寸复前一寸着胁。灸三壮。针六分。
天池二穴。一名天会。在乳后一寸腋下三寸。着胁直腋橛肋间。灸三壮。针三分。
大包二穴。在渊腋下三寸。脾之大络。布胸胁中。出九肋间。灸三壮。针三分。
针灸资生经第一
腹部中行十五穴
属性:r腹部中行十五穴pf…f20。bmpr
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令人毕世少心力。
此穴
大难针。大好手方可下针。不然、取气多令人夭。针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倍之。忌
同。明下云、灸三壮。素注、在臆前蔽骨下五分。不可灸刺。人无蔽骨者。从岐骨际下行
一寸。
巨阙心之募。在鸠尾下一寸。鸠尾拒者。少令强一寸中。人有鸠尾拒之。针六分。留七
呼。得气即泻。可灸七壮。止七七。忌同。
上脘(一作管。)在巨阙下一寸。当寸五分。去蔽骨三寸。(明云。去巨骨三寸。)针八分
。先
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日灸二七壮至百壮。未愈、倍之。忌同。
明下云、三壮。(千。一名胃管。)
中脘一名太仓。胃之募。在上脘下一寸。上纪者、中脘也。针八分。留七呼。泻五吸。
疾出
针。灸二七壮。止百壮。忌同。明云、日灸二七壮。止四百。(千。一名胃募。在心下四
寸。胃管下一寸。)
按气穴论注云、中脘居心蔽骨与脐之中。(上下各四寸。)刺入寸二分。与铜人稍异。宜
从铜
人为稳。其曰胃之募。盖饮食蓄积于此也。予尝苦脾疼。尝灸此穴。觉冷气从两胁下而止。
至灸处即散。此灸之功也。自后频灸之。亦每教人灸此。凡脾疼不可忍。饮食全不进者。皆
宜灸。(难疏。府会太仓。府病治此。在心下四寸。)
建里在中脘下一寸。针五分。留十呼。灸五壮。明云、针寸二分。
下脘在建里下一寸。针八分。留三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