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333-针灸资生经-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铜见积聚。) 
千金翼云、五劳六极。复生七伤。变生七气。积聚坚牢如杯。留在腹内。心痛烦冤。不 
食。时来时去。发作无常。寒气为病。则吐逆心满。热气为病。则恍惚闷乱。长如眩冒。又 
复失精云云。宜服局方七气汤。若冷气忽作。药灸不及。只用火针微刺诸穴与疼处。须臾即 
定。神效。 

针灸资生经第七
身寒痹
属性:(湿痹不仁 又见手足痹不仁) 
鬲俞、(明同。)治身常湿。(铜见 癖。)丰隆、主身湿。(千)曲池、列缺、主身 
。时时寒。中封、主痿厥。身体不仁。少气湿重。合阳、主膝股重。漏谷、主久湿痹 
不能行。铜云、不能久立。悬钟、主湿痹不肿。髀筋急 胫痛。绝骨、主髀躯痛。膝胫骨 
摇。酸痹不仁。筋缩。诸节酸折。临泣、主身痹。洗淅振寒。商丘、主骨痹 
烦满。凡身体不仁。先取京骨。后取中封、绝骨。皆泻之。中封、主痿厥。身体不仁。 
少气湿重。膝肿。风市、主缓纵痿痹。 肠疼冷不仁。中渎、主寒气在分肉间痛。苦痹 
不仁。阳关、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胫痹不仁。绝骨、主酸痹不仁。又主身重。(见 
上。)环跳、治冷风湿痹。(铜见腰痛。)条口、(见膝痛。)治湿痹。下 、治寒湿内 
。(见月事。)委中、疗风湿痹。(明见脚弱。)下廉、疗偏风热风冷痹不遂。风湿痹。灸 
疮瘥。冷痹即已。鱼际、疗痹走胸背。(明见寒热。铜同。) 
治冷痹胫膝疼。腰脚挛急。足冷气上。不能久立。有时厌厌嗜卧。手足沉重。日觉羸瘦 
名复连病。令人极无情地。常愁不乐。健忘嗔喜。有如此候。即当灸悬钟绝骨随年。一灸即 
愈。不得再灸也。若年月久更发。根据法更灸。若意便欲多者。七日外更七壮。(千翼)虚损论 
曰∶疾之所起。生自五劳。五劳既用。二脏先损。心肾受邪。即生六极。一曰气极。气极令 
。五脏不足。外受邪气。多寒湿痹云云。又曰∶五劳六极七伤。七气积聚。变为病者。甚则 
令人得大风缓急湿痹不仁。偏枯筋缩。四肢拘挛。令人无子云云。 

针灸资生经第七
自汗
属性:(伤寒自汗 盗汗) 
玉枕、(见目痛。)疗多汗。(明)鬲俞、(见痰。)疗汗出。阴跷、疗女人汗出。( 
事。)阴跷等、(见腹痛。)主汗出。(千)飞扬、涌泉、颔厌、后顶、主颈项疼。历节汗 
出。昆仑、主疟多汗。(千)然谷、主温疟汗出。复溜、治骨寒热。汗注不止。(铜) 
大敦、治心痛汗出。(见卒疝。)缺盆、治汗出。(见瘰 。)中府、治风汗出。(见肺气 
。)少商、治汗出而寒。(见喜噫。)冲阳、主汗出。(见疟)灸手足心热盗汗。(见劳。 
牡蛎散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牡蛎熬黄、白术防风各三两。酒服方寸匕。日二。止汗 
。无出此方。一切泄汗服之。三日皆愈。此千金方所载也。本事方云、如恶风加防风一倍。 
气虚加术。面肿加牡蛎。盖增益之也。亦有牡蛎散治虚劳盗汗不止。牡蛎 麻黄根黄 、等 
分为末。第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予皆用之验。故附此。(本事又有二方。) 
列缺、曲池、主热病烦心心闷。先手臂身热螈 。唇口聚。鼻张。目下汗出如珠。(千) 
处、攒竹、正营、上管、缺盆、中府、主汗出寒热。承浆、主汗出衄血不止。百会、主 
汗出而呕痉。大都、主热病汗出。目厥足清。外台乃云、汗不出。厥、手足清。复留、 
主寒热无所安。汗出不止。风逆四肢肿。 
凡热病烦心。足寒清。多汗。先取然谷。后取太溪。大指间动脉。皆先补之。列缺( 
水肿。)肺俞、心俞、主汗出。(中风。) 
伤寒自汗。盖阴证也。惟理中汤最佳。予屡教人服验。若只额上有微汗。与夫上一节有 
。最宜煎五苓散服之。(见既效方。)单方歌云、疫病汗如水。论中号湿温。烧故竹扇灰。汤 
调效莫论。其论颇有理。药必可用也。(多汗亦有用心得者。宜灸心俞。服镇心丹皆效。) 
多汗疟病。 五十。多汗。四肢不举少力。横文五十。长平五十。多汗盗汗。(并 

针灸资生经第七
汗不出
属性:凡胸满短气不得汗。皆针补手太阴以出汗。(千)少泽、复留、昆仑、主疟寒汗不出。 
历、主风疟汗不出。少泽、治疟寒热汗不出。(铜)上星、治 疟振寒热汗不出。哑门 
、治头痛风汗不出。心俞、(见狂明同。)曲差、治心中烦满。汗不出。(明同。)陶道、 
治洒淅寒热。脊强汗不出。(明同。)胆俞、治振寒汗不出。(见头痛。)命门、治头痛如 
破。身热如火。汗不出。上脘、治身热汗不出。(见霍乱。)至阴、(见头痛。)鱼际、( 
见寒热。)曲泉、(见疝。)侠溪、(见胸胁满。)中膂俞、治汗不出。(见消渴。)偏历 
、治风汗不出。窍阴、治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命门、(见头痛。)肺俞、(见汗。) 
疗汗不出。(明)曲泽、疗汗出不过肩。(见唾血。)曲泽、主汗出不过肩。(甲见伤寒寒 
热。)鱼际、疗汗不出。(见寒热。) 

针灸资生经第七
伤寒无汗
属性:大都、疗热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满善呕。目眩烦心。四肢肿。(明下)凡温病身热 
以上。汗不出。刺太泉留针一时取针。若未满五日。禁刺。劳宫、主热病三日以往。不得 
甲乙亦云、主热病烦满欲呕哕。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 
胸胁不可反侧。咳满。溺赤小便血。衄不止。呕吐血。气逆噫不止。嗌中痛。食 
不下。善渴。口中烂。掌中热。欲呕。(千)孔最、主臂厥热痛。汗不出。(明云。热病汗 
不出。)皆灸刺之。此穴可出汗。经渠、阳池、阳谷、合谷、(明下同。)前谷、内庭、后 
溪、腕骨、支沟、(明下同。)厉兑、冲阳、解溪、主热病汗不出。中冲等、主热病汗不出 
。(见伤寒诸病。)命门、膀胱俞、上管、曲差、上星、陶道、天柱、上 、悬厘、风池、 
主烦满汗不出。飞扬、主下部寒热。汗不出。体重。玉枕、大杼、肝俞、心俞、鬲俞、 
陶道、主汗不出。凄厥恶寒。光明、主腹足清。寒热汗不出。曲泉、主身热头痛。汗不 
鱼际、主头痛不甚汗出。 
尺泽、主气隔喜呕。鼓颔。不得汗。烦心身痛。掖门、中渚、通理、主热病先不乐。头 
痛面热无汗。伤寒温病、善摇头颜清。汗出不过肩。曲泽主之。(甲)委中、治热病汗不 
出云云。取其经血立愈。(铜)孔最、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壮。即汗出。(明下同。) 
陷谷、厉兑、鬲俞、中渚、大都、(见腹满。)支沟、阳谷、(明同。)腕骨、前谷、治热病 
汗不出。悬颅、治热病烦满。汗不出。(明同。)悬厘、治热病汗不出。头偏痛。烦心不 
欲食。 、治热病汗不出。大杼、治伤寒汗不出。脊强。 
经渠、治热病汗不出。暴痹喘。足(明作逆。)心痛。呕吐。商阳、治热病汗不出。( 
明下同。)中冲、治热病汗不出。掌热。身如火。心痛烦满。舌强。太溪、治热病汗不出。 
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风池、治温病汗不出。目眩、苦头痛。太陵、治热病 
汗不出。臂挛腋肿。善笑不休。心悬若饥。喜悲泣惊恐。目赤。小便如血。呕逆。狂言不乐 
。劳宫、治热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胁痛不可转。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气逆呕哕。烦 
渴。食饮不下。光明、治热病汗不出。卒狂。虚则痿痹坐不能起。实则足 热膝痛。身体 
不仁。善啮颊。中冲、治热病烦闷。汗不出。掌热。身如火。心痛舌强。(明下云。身 
热如火。头痛如破。)天池、疗热病汗不出。胸满颈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 
声。喉喝。(明下相识患阴证伤寒。四肢厥冷不省。予与理中汤服。至第二服。汗出如雨 
矣。神哉。) 

针灸资生经第七
发背
属性:(痈疽 疡 余见痔漏) 
频刺风门。泄诸阳热气。背永不发痈疽。(铜)灸发背法。或不见疮头。以湿纸敷。先 
干者是。以大蒜去皮生切钱子。先安一蒜钱在上。次艾灸三壮。换蒜复三灸。如此易无数。痛灸 
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方住。若第一日急灸减九分。二日灸减八分。至第七日尚可。自此以 
往。灸已后时。灸讫、以石上生者龙鳞薜荔洗研取汁汤温呷。即泻出恶物去根。凡疔疮头疮 
鱼脐等疮。一切无名者悉治。(集效)凡发肿至坚有根者,名曰石痈。治法当上灸之百壮。 
石子当碎出。如不出。益壮乃佳。(千)论曰∶凡发背皆因服五石寒食更生散所致。亦有单 
服钟乳而发者。又有生平不服而自发背者。其候率多于背两胛间起。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痒 
。仍作赤色。人皆初不以为事。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于死。临困之时。以阔三寸高一 
寸疮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中皆脓出。寻时失音。所以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 
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浓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帖着疮上灸之 
。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子即瘥。如榆荚大。灸七七饼炷即瘥。如钱大、可 
日夜灸。不限炷数。仍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诸药攻之。乃愈。凡肿起背胛中。头白如黍 
粟。四边相连肿赤黑。令人闷乱。即名发背。禁房室酒肉蒜面。若不灸治。即入内杀人。若 
灸当疮上七八百壮。有人不识。多作杂肿治者。皆死。 
郭户为予言。乡里有善治发背痈疽者。皆于疮上灸之。多至三二百壮。无有不愈。但艾 
炷小 
作之。炷小则人不畏灸。灸多则作效矣。盖得此法也。然亦不必泥此。近有一医以治外科得 
名。有人发背疮大如碗。有数孔。医亦无药可治。只以艾遍敷在疮上。灸之久而方疼。则以 
疮上皆死肉。故初不觉疼也。旋以药调治之愈。盖出于意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