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0-奇效良方(1)-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疮疹病中表里感寒或吐或利者第十二
属性:一百一十五、益黄散。治小儿胃冷呕吐,脾虚泄泻。又治患疮疹,因烦躁渴水,饮冷过 
多,暴伤脾胃,或吐或泻,并宜服之。 
丁香 诃子(煨)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木香(各一分) 
上为细末,水半盏,药末一钱,同煎至三分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一百一十六、参术丸。治小儿脾胃伤冷,外热里寒,不思饮食,身常壮热,大便或溏色 
白,或患疮疹,身有大热,因食冷物,或冷药过度,或泻或腹胀,或已出疮疹,瘢白无血色 
,此由里寒,脾胃伏冷,荣卫不行致令毒瓦斯内伏不出,宜服之。其疮瘢白无血色者,皆从瘢 
白四围红晕再起,作脓结痂而愈。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各一分) 
上为细末,米糕泡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百余丸,温水吞下,或米饮亦得,乳食前服 
。前世之书,如仲景诸论,治伤寒云∶轻者用理中汤,重者用四逆汤,此乃胃足阳明经而感 
寒邪,脾胃乃为中州之府,和理中汤,曰∶辛甘发散为阳,以蜕寒邪也。理中汤炼蜜丸而嚼 
下,曰∶理中丸,盖添蜜甘以入脾胃,嚼而便化于中焦。今参术丸以粳米糕为丸,取其难化 
,服在脾胃,渗漉渐得消化,则中焦得暖,脾土喜躁,其热自归,此所以能治热也。 
一百一十七、二和散。治疮疹,并伤寒冷热不和,阴阳痞满,气不升降,服之调荣卫, 
升降气,和冷热,消食快气。 
藿香叶 香附子(炒去毛)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抄一字,温水调服,不拘时候。 
一百一十八、六神散。治脾胃虚弱,津液躁少,内虚不食,身发虚热。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炙) 白扁豆(炒) 黄 (蜜炙)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抄二钱,用水半盏,生姜一片,枣一枚,同煎至三分,去滓温服 
之,不拘时候。身热甚者加乌梅少许,同煎服。 
一百一十九、治中汤。治疮痘方作热渴欲饮,或饮冷水,或食冷物,虽身热,其中寒, 
不食呕吐下利,宜服之。 
人参 白术 干姜(炮) 甘草(炙) 青皮 陈皮(去白)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用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量大小服之。 
一百二十、胃风汤(证候并方见集效方。) 
一百二十一、干姜甘草汤,治疮疹服冷药太过,咳嗽手足冷,脉迟者,自利呕吐不食。 
干姜(炮) 甘草(炙,各四钱) 
上锉为散,水一升二合,煎至四合,去滓温服。 
一百二十二、胃爱散。调理小儿脾胃吐泻,如斑疮未出,医者不识形候,便将冷药,冰 
却疮子,致令内伏不出,将此胃爱散调理,如身体汗,即不用控心散发也,如无汗即控心散 
发之,后下羌活散、胃爱散。 
糯米(一两) 干淡木瓜(三钱) 甘草(一钱) 丁香(十六个,同炒) 藿香叶 紫 
苏叶(各一钱) 
上件药同一处,令干碾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五分,煎粟米枣子汤下。 
一百二十三、匀气汤。取余毒后调理。 
桔梗(洗净,干,五两) 甘草(炙,二两) 白干姜(一钱) 缩砂 陈皮(去白) 茴 
香(各一两,洗)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用霜木瓜煎汤调下,或用紫苏盐煎汤送下。 
一百二十四、豆乳散。治小儿疮疹间,偶滑泄不止,甚者宜服之。 
肉豆蔻(一枚) 乳香(一豆大) 
上为细末,米饮调下。 
一百二十五、姜附汤。治疮疹半出而半不出,或出盛时却下利,肢厥呕逆,腹胀吃噫。 
须急与理中丸、四逆姜附汤之类,不须疑,已试之验也。大便自利腹胀者,是热毒被冷所搐 
不能出,冷甚则为下利,其毒小得出,则为腹胀,当此以理中丸、四逆姜附汤等服之,里复 
温则利止,热毒得复出,则腹胀自消,疮疹亦自出矣。又有疮疹半出半未出,或出盛时却大 
便不通,小便赤涩,喘粗腹胀,而唇齿干,口躁渴引饮谵语者,当急下之。此证是毒瓦斯壅瘀 
,欲出而出不辨故腹胀,下之热毒散,荣卫伸,则里胀消,外疮出,合温合下,皆得其宜, 
不可不述之。若下脓血而腹胀者,又非此证,宜服南金散、乳香猪血膏、理中丸、姜附汤。 
方见寒门 四逆汤,方见伤寒门。 
一百二十六、七珍散。调胃进食,滋养荣卫。 
人参 茯苓 白术 山药 黄 (蜜炙) 甘草(炙) 白扁豆(炒)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抄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同煎至六分盏,连滓温服 
,不拘时候。加粟米名曰∶八珍散,此药大能进食,时人患不食,用诸药皆不效,后用此数 
日,饮食大进。脾土居中,躁温皆非所宜,但得其中,则水升火降,脾爱谷味也。 
一百二十七、薤白汤。治疮疹下利黄赤脓血及身热。 
薤白(切,半盏) 豆豉(一盏) 山栀子(十枚) 
上用水五盏,同煎薤白烂为度,去滓,量大小服之,解去恶积也。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疮子因吐利内虚自陷者第十三
属性:一百二十八、活血散。治是疮疹证不出,或出而迟,或出而倒靥者,皆宜服之。 
上用白芍药炒为细末,用温酒调服,或入酒一匙则出快。如欲止痛者,只用温热水调服 
之,以意寻之,此乃调荣卫药也。盖张氏《妙选方》云∶疮疹气匀即出,快气行,由荣卫无 
阻矣。又芍药主时行寒热、消痈肿,则治疮痘矣。《素问》论脚受血而能行,目受血而能视 
,手受血而能握物。《活人书》一证感寒,寸大尺弱,两足拘挛,为下焦血少,不能伸,用 
芍药甘草汤三服,遂脚伸不拘挛能行,常用有效,又有老贵人不能拜跪,宣医用六辛汤,乃 
是白芍药六两,甘草半两,服十日而能行,此亦活血散,行荣卫也。 
一百二十九、人齿散。治疮疹已出而不快,既出而倒靥,患疮疹作寒热而脉反迟者,或 
攻皮肤而出迟,或面额赤,脉不洪大者,或服凉药过多,血涩气弱,或出之未快,隐隐在皮 
肤间,以酒调服之。钱乙附方,治疮疹倒靥,入麝香酒调服之。尤佳。又云∶疮疹倒靥不出 
,加赤小豆七粒,薄荷酒调服之。若黑色者,名曰∶鬼疮子,用 猪血调下二钱,移时再服 
之。 
上用人齿脱落者,以瓷瓶固济,大火 令通赤,候冷取出为末,用薄荷酒调服之,半钱 
。良久脉平,毒瓦斯散,疮如粟米而出,详之,此为发出疮疹之药也。如伤寒表汗之药,故伤 
寒发汗,须看荣卫之浅深,疮疹表出,须看蕴热之多少也,恐蕴热少而用药过,为斑烂故也 
。其已出而未快者,活血散蒺藜酒、葡萄酒之类可也。既出而倒靥者,须人齿散,则病药与 
禀受弱人三者皆相当也,不尔,则病轻药重,反以为累后人不能究其毒瓦斯轻重,一概用药, 
因兹夭横者多。昔有士贵之家,患疮疹已出而稍迟,遂用正气散加白芍药,又用胡荽酒猴梨 
酒亦出迟。渠家云∶大抵医家用药太缓,自夜来烧人齿五个,酒调服之,一身疮疹俱出,骇 
闻渠用,遂再诊视,脉已微,观脑后并两脚尽白色,是荣卫弱,热毒少而药力过,则阳气少 
而无以应接,故无血色也。告云∶阳气尽出表外,今里寒,寒气成湿,湿必濡泻,急以二气 
丹为小丸,服至半两,水泻二日方止。又服内补散治疮痘,其疮痘服人齿散,表过为斑烂, 
遍体为一,将息月余方愈。其人精神稍缓,盖耗竭心液故也,详人齿治奶乳痈破肿,出箭镞 
刺,表疮疹甚验。若误用早,则一变十,不可胜数,为斑烂,为虚脱,为里寒,不可不知, 
又有田舍及市井间小儿,患疮痘中,行走当风,任服朴硝大黄之类无害者,恐富贵之禀,非 
贫荷者比,各随宜而治。前云∶服人齿散,脉微而疮色白为外阳微,濡泻为内阴盛,自非先 
用二气丹,后尚濡泻,若用之迟,岂不为虚脱也。 
一百三十、内补散。治小儿正患疮疹中,或感外寒,或内伤生冷,或服冷药过多,因生 
吐泻脾虚血涩,疮疹迟迟不出,肌肤瘦而无血色,里服诸调脾胃药,外服此可以滋养血气, 
疮毒得出。 
人参 黄 白芷 当归 肉桂 桔梗(炒) 川芎 木香 甘草(炙) 防风 浓朴 
(姜制) 橘皮(去白) 
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入酒二匙,温汤浸调服之,不拘时候。王子建云∶仲景论证 
多而用药少,男子详而妇人略。云∶此乃穿凿之过,若使仲景存日,其方有余用。盖无坏病 
矣。今则医者治病,纷纷扰扰,为利是图,动辄差误,后贤处方,救其不及,是乃方愈多, 
皆是救差误尔。治疮疹用内补散,亦救其差误尔。俚俗人常云∶疮疹是热毒,见其药稍温, 
便以为误,此不审之过也。殊不知伤寒是伤其寒,却有间或用大黄朴硝升麻知母之类,此皆 
救一时不及。若不述此,恐人执而不移,一向偏见,使缓急疗病,意议不能完备,疑谋败事 
者则多矣。 

疮诊论卷之六十五疮疹论药方
解毒利余毒第十四
属性:一百三十一、赤茯苓汤。治小儿疹痘疮出后,咳逆胁痛,不下食。 
赤茯苓 甘草(炙) 大青 升麻 枳壳(麸炒,各半两) 栀子(一分)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苦竹叶一七片,豆豉三十粒,同煎至五分盏,去滓 
,分为三服,日三四服,看儿大小,以意加减,本方称疹痘出后胁痛者,由病后毒瓦斯溷乱, 
阻于升降,左右为阴阳之道路,气之所行处,令气滞为胁痛。以枳壳宽肠下气,令气顺胁不 
痛也,大青栀子去蕴热,升麻解毒,赤茯苓导心火,利小肠,无热以克肺气,而咳逆自平尔。 
一百三十二、小柴胡汤,治发热甚而呕吐者,宜服之。 
柴胡 人参 黄芩(各三两) 甘草(炙) 半夏(各二两半,汤泡七次) 
上为粗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