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药不愈。久之,又会酒赵宅,才执杯,又见小蛇,乃置杯细视之,见赵宅梁上有角弓,却是
弓梢影于酒底,因此解疑,其疾遂无。此以情疑而病,必以疑解而瘥,向来以药治之,皆无
验也。
卷四
脾胃门第二十八
属性:叙曰∶脾胃,人身之坤元也。至哉坤元,万物资生,故脾胃为百骸之母。东垣所以擅
名当世者,无他长焉,知脾胃之为要尔。庸师治病,坏人脾胃者多矣。此欲养其子者,先戕
其母也,岂豫养之道哉!今考六方于下,庶几乎调元之补也。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参苓白术散
属性:人参 茯苓(去皮) 白术(炒) 砂仁 甘草(炒) 山药 桔梗(炒) 薏苡仁(炒)
扁
豆莲肉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者,此方主之。
脾胃者,土也。土为万物之母,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则众体
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宜以脾胃为主。然脾胃喜甘而恶苦,喜香而恶秽,
喜燥而恶湿,喜利而恶滞。是方也,人参、扁豆、甘草,味之甘者也。白术、茯苓、山药、
莲肉、薏苡仁,甘而微燥者也。砂仁辛香而燥,可以开胃醒脾。桔梗甘而微苦,甘则性缓,
故为诸药之舟楫,苦则喜降,则能通天气于地道矣!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钱氏益黄散
属性:陈皮(十两) 丁香(一两) 青皮 诃子肉 甘草(各五钱)
每服末二钱。
小儿脾虚不实,米谷不化,滑肠滞颐者,此方主之。
胃主受纳,脾主消磨,故能纳而不能化者,责之脾虚。滑肠者,肠滑而飧泄也。滞颐者
,颐颔之下多涎滞也,皆土弱不能制水之象。火能生土,故用丁香。甘能补土,故用甘草。
香能快脾,故用陈皮。涩能去滑,故用诃子。用青皮者,谓其快膈平肝,能抑其所不胜尔!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补中益气汤
属性:人参 炙甘草(各一钱) 黄 (一钱五分) 陈皮 白术 当归 柴胡(各五分) 升
麻(
三分)
饥困劳倦,中气虚弱者,此方主之。
中气者,脾胃之气也。五脏六腑,百骸九窍,皆受气于脾胃而后治,故曰土者万物之母。
若饥困劳倦,伤其脾胃,则众体无以受气而皆病,故东垣谆谆以脾胃为言也。是方也,人参、
微燥,故能健脾。当归质润辛温,故能泽土。术以燥之,归以润之,则不刚不柔,而土气和
矣。复用升麻、柴胡者,升清阳之气于地道也。盖天地之气一升,则万物皆生。天地之气一
降,则万物皆死,观乎天地之升降,而用升麻、柴胡之意,从可知矣。或曰∶东垣谓脾胃一
虚,肺气先绝,故用黄 以益皮毛,不令自汗而泄肺气,其辞切矣。予考古人之方而更其论,
何也?余曰∶东垣以脾胃为肺之母故耳。余以脾胃为众体之母,凡五脏六腑、百骸九窍,莫
不受其气而母之,是发东垣之未发,而广其意耳,岂曰更论!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调中益气汤
属性:黄 (一钱) 升麻(三分) 陈皮(六分) 木香(二分) 人参 甘草(炙) 苍
术柴胡
(各五分)
脾胃不调而气弱者,此方主之。
脾胃不调者,肠鸣、飧泄、膨胀之类也。气弱者,语言轻微,手足倦怠也。补可以去弱,
故用人参、黄 、甘草,甘温之性行,则中气不弱,手足不倦矣。苍术辛燥,能平胃中敦阜
之气。升麻、柴胡轻清,能升胃家陷下之气。木香、陈皮辛香,能去胃中陈腐之气。夫敦阜
之气平,陷下之气升,陈腐之气去,宁有不调之中乎?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升阳顺气汤
属性:升麻 陈皮(去白) 柴胡 草豆蔻 当归(各一钱) 黄 (四分) 甘草 柏皮(各
五分)
半夏(姜制) 人参(各三分) 神曲(一钱五分)
清气在下,浊气在上,令人胸膈饱胀,大便溏泄者,此方主之。
上件病由于饮食伤其脾气,不能升清降浊故耳。是方也,升、柴辛温升其清,清升则阳
气顺矣。柏皮苦寒降其浊,浊降则阴气顺矣。人参、黄 、当归、甘草补其虚,补虚则正气
顺矣。半夏、陈皮利其膈,膈利则痰气顺矣。豆蔻、神曲消其食,食消则谷气顺矣。故曰升
阳顺气。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升阳益胃汤
属性:羌活 独活 防风 柴胡 白术 茯苓 泽泻 黄 人参 半夏 陈皮 黄连 甘草
白芍药
湿淫于内,体重节痛,口干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饮食不消,洒淅恶寒,面色不
乐者,此方主之。
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湿流百节,故令体重节痛;脾胃虚衰,
不能运化精微,故令口干无味。中气既弱,则传化失宜,故令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而饮食
不消也。洒淅恶寒者,湿邪胜也,湿为阴邪,故令恶寒。面色不乐者,阳气不伸也。是方也,
半夏、白术能燥湿。茯苓、泽泻能渗湿。羌活、独活、防风、柴胡能升举清阳之气,而搜百
节之湿。黄连苦而燥,可用之以疗湿热。陈皮辛而温,可用之以平胃气,乃人参、黄 、甘
草,用之以益胃。而白芍药之酸收,用之以和荣气,而协羌、防、柴、独辛散之性耳。仲景
于桂枝汤中用芍药,亦是和荣之意。古人用辛散,必用酸收,所以防其峻厉,犹兵家之节制
也
卷四脾胃门第二十八
伏龙肝
属性:伏龙肝者,灶中之土也。土性可以益脾,久于薪火,可以温中,脾胃虚弱者,药内宜加
入之。
卷四
伤食门第二十九
属性:叙曰∶食以养生,夫人之所急也。食以伤生,夫人之所失也。炎帝教民耒KT ,为养
生也。既而品尝百药,惧伤生也。养生之中,而有伤生之患,此君子所以慎口体之奉也。今
考方药十九首,卫生者其小补哉!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升阳顺气汤
属性:升麻 柴胡 当归 草豆蔻 陈皮(各一钱) 黄 (四钱) 半夏 人参(各三钱) 甘
草
(炙) 柏皮(炒,各五分) 神曲(炒,各一钱五分)
食饮胸膈饱胀,大便溏泄者,此方主之。
《内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由饮食伤脾,不能运化,
失其升清降浊之令故耳。是方也,用升麻、柴胡以升其清阳之气,用柏皮以降其浊阴之 ,
用半夏、陈皮以利其膈,用豆蔻、神曲以消其食,用人参、黄 、当归、甘草以益其脾。如
此则清气升,浊气降,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保和丸
属性:山楂肉(二两) 神曲 半夏 茯苓(各一两) 萝卜子 陈皮 连翘(各五钱)
饮食内伤,令人恶食者,此丸主之。
伤于饮食,故令恶食,诸方以厉药攻之,是伤而复伤也。是方药味平良,补剂之例也。
故曰保和。山楂甘而酸,酸胜甘,故能去肥甘之积。神曲甘而腐,腐胜焦,故能化炮炙之腻。
卜子辛而苦,苦下气,故能化面物之滞。陈皮辛而香,香胜腐,故能消陈腐之气。连翘辛而
苦,苦泻火,故能去积滞之热。半夏辛而燥,燥胜湿,故能消水谷之气。茯苓甘而淡,淡能
渗,故能利湿伤之滞。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枳术丸
属性:白术(二两土炒) 枳实(一两,麸炒)
荷叶包陈米饭,煨干为末糊丸。
健脾消痞,此方主之。
一消一补,调养之方也。故用白术以补脾,枳实以消痞,烧饭取其香以益胃,荷叶取其
仰以象震。象震者,欲其升生甲胆之少阳也。此易老一时之方,来东垣末年之悟,孰谓立方
之旨易闻耶?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枳实导滞丸
属性:白术(土炒) 茯苓(去皮)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三钱) 泽泻(二钱) 大
黄(一
两) 枳实(麸炒) 神曲(各五钱)
伤湿热之物,不得消化,而作痞满者,此方主之。
湿热之物,酒面之类也。燥以制湿,淡以渗湿,故用白术、茯苓、泽泻。苦以下热,寒
以胜热,故用芩,连,枳实,大黄。 造变化者,可以推陈而致新,故用神曲。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红丸子
属性:京三棱(醋煮) 蓬莪术(醋煮) 陈皮(去白) 青皮(麸炒,各五两) 干姜(炮)
胡椒(
各二两)
共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矾红为衣。每服三十丸。
伤寒冷之物,腹痛成积者,此方主之。
三棱、莪术,攻坚药也,故可以去积,干姜、胡椒,辛热物也,故可以去寒,青皮、陈
皮,快气药也,故可以去痛,而必以醋糊为丸者,经曰酸胜甘,故用之以疗肥甘之滞。必以
矾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附子理中汤
属性:附子(去皮脐,炮) 干姜(炮) 人参(去芦) 白术(炒) 甘草(炙)
口食冷物,客寒犯胃,中焦痛甚,脉沉迟者,急以此方主之。
凡吞冰饮泉及一切冷物,食之过其分量,则寒气凝于中焦,故令肚腹大痛。脉来沉者为
里,迟者为寒。是方也,干姜、附子之辛热,所以温中散寒。人参、白术、甘草之甘温,所
以益胃于被伤之后也。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葛花解酲汤
属性:葛花 砂仁 白豆蔻 木香 陈皮(去白) 人参 茯苓(各五分) 神曲(炒) 白
术(炒)
干生姜 青皮(去穣,炒) 泽泻(各一分)
酒食内伤者,此方主之。
葛花之寒,能解中酒之毒。茯苓、泽泻之淡,能利中酒之湿。砂仁、豆蔻、木香、青皮
、陈皮之辛,能行酒食之滞。生姜所以开胃止呕,神曲所以消磨炙腻。而人参、白术之甘,
所以益被伤之胃尔。
卷四伤食门第二十九
备急丸
属性:大黄 巴豆(去皮膜油) 干姜(各等分)
共为末作丸。每服六分,以利为度。
饮食自倍,冷热不调,腹中急痛欲死者,急以此方主之。
脾胃以饮食而养,亦以饮食而伤,故饮食自倍,填塞至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