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72-医方考-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物也;辛者可以治痰,半夏、陈皮,皆辛物也。用甘则气不虚,用辛则痰不滞,气利痰行, 
胡 

卷二哮喘门第十六
久喘良方
属性:用青皮一枚,展开去穣,入江子一个,将麻线系定,火上烧尽烟,留性为末,生姜汁和 
酒一杯,呷服之。 
《名医录》云∶李翰林,天台人,有莫生患喘病求医。李云∶病日久矣,我与治之。乃 
用前方,过口便定,实神方也。昆谓久喘者,肺分有顽痰结气,青皮能破气,江子能攻痰, 
然其性悍厉,善于走下耳,未可以疗上部也。今用烧灰存性,则大毒已去,所存者几希耳。 
新烧火性炎上,可使成功于膈;佐之以姜汁,则顽痰易利;行之以酒,则无所不之。姜、酒 
既行,二物善降,久喘之患,可使愈于一旦,非良方而何? 

卷二
咳嗽门第十七
属性:叙曰∶新咳易愈,久咳难愈。所以难愈者,病邪传变而深入也。经曰∶五脏六腑,皆令 
人咳,非独肺也。是受邪之原亦多矣,岂可以易与乎?今考十五方,率举其大耳。至于诸邪 
杂揉,则轻重标本,在人心权度而已,乌能编简尽耶?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消风百解散
属性:荆芥 麻黄(去节) 陈皮(去白) 苍术(泔浸七日) 白芷 甘草(等分) 
伤风咳嗽者,此方主之。 
有头疼发热,鼻寒声重者,伤风咳嗽也。伤风宜解肌,咳嗽宜利气。荆芥、白芷、麻黄 
,可以解肌;陈皮、苍术、甘草,可以利气。经曰∶辛甘发散为阳。夫六物皆辛甘,则皆解 
散矣。然能解散,便能利气;能利气,便能解散。其理恒相通者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金沸草散
属性:前胡 旋复花(各一两) 赤芍药(炒) 甘草(各一钱) 半夏(五钱,制) 荆芥 
穗(一两 
半) 赤茯苓(六钱半) 
因风咳嗽生痰者,此方主之。 
风盛则气壅,气壅则痰上,痰上则咳嗽。前胡、旋复,治风而兼行痰;荆芥、甘草, 
消风而兼利气;半夏治痰,兼破气逆;赤芍调荣,兼能制急;茯苓用赤,入丙丁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五苓散
属性:茯苓 猪苓 泽泻 白术 桂心 
水寒射肺而成咳者,此方主之。 
上焦有火,渴饮凉水,水为火格,不得润下,停留于膈,水寒射肺,故令人咳。淡足以 
渗水,故用茯苓、猪苓、泽泻、白术;辛温足以散寒,故用桂心。向非水寒为患,则五苓非 
所宜矣。有表证者,以伤寒门小青龙汤主之。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丁香半夏丸
属性:槟榔(三钱) 细辛 干姜(炒) 人参(各五钱) 丁香 半夏(各一两) 
脾胃虚寒,痰饮积于胸膈之间,令人咳嗽者,此方主之。 
脾胃温暖,则能营运痰饮;脾胃虚寒,则痰饮停于胸膈,肺气因之不利,乃作咳嗽。咳 
是有声,嗽是有痰,有声有痰,名曰咳嗽。经曰∶治病必求其本。证本于脾胃虚寒,则脾胃 
为本,咳嗽为标。故半夏之辛,所以燥脾,人参之甘,所以养胃,脾胃治则不虚;丁、姜之 
温,所以行痰;细辛之辛,所以散饮。辛温用则不寒,不虚不寒,则脾胃治而痰饮散,咳嗽 
止矣,用槟榔者,取其性重,可以坠痰,经所谓高者抑之是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人参蛤蚧散
属性:人参(二两) 真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日,每换水洗,炙黄) 杏仁(去皮尖) 
甘 
草(各五两) 茯苓 知母(炒) 桑白皮(蜜炙) 贝母(各二两) 
二、三年肺气上喘,咳嗽脓血,满面生疮者,此方主之。 
二、三年肺气上喘,则病久而肺损矣。咳嗽出脓者气病,出血者脉病也。面为清阳之分 
,六阳之气皆会于面,其气常实,不易受邪。今满面生疮,此正气衰而邪气盛,乃小人道长, 
君 
茯苓,乃调脾而益金之母也。又曰∶蛤蚧为血气之属,能排血气之毒,故此方用之调脓理血 
,亦假其性而伏奇于正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补肺汤
属性:人参 黄 (蜜炙) 川五味(炒) 紫菀(洗去土,各一两) 桑白皮(蜜炙) 熟 
地黄(各 
二两) 
咳嗽肺虚者,此方主之。 
参、 ,脾胃药也。肺虚而益脾胃,乃虚则补其母也。地黄,滋肾药也。肺虚而益肾, 
恐其失养而盗气于母也。五味子,酸收药也。咳多必失气,故用酸以收之。紫菀凉肺中之血, 
桑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犀角地黄汤
属性:生犀角(镑) 牡丹皮(各二钱五分) 白芍药(二钱) 生地黄(一两五钱) 
心移热于肺而咳嗽出血者,此方主之。 
心,火也;肺,金也。火者金之畏,心移热于肺,乃咳嗽见火证,如吐血面赤是也,名 
曰贼邪,甚是难治。是方也,生犀能解心热,生地能凉心血,丹皮、芍药性寒而酸,寒则胜 
热,酸则入肝,用之者,以木能生火,故使二物入肝而泻肝。此拔本塞源之治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当归龙荟丸
属性:当归(酒洗) 栀子(炒黑) 龙胆草(酒洗) 黄连(炒) 黄柏(炒) 黄芩(各 
一两) 木香 
(一钱) 麝香(五分) 大黄(酒浸) 青黛(水飞) 芦荟(各半两) 
炼蜜丸之。 
肝移热于肺而咳嗽者,此方主之。 
咳嗽而两肋痛,多怒,脉弦者,病原于肝也。肝者将军之官,气常有余,气有余便是火 
,故宜泻之。是方也,芩、连、栀、柏、草龙、青黛、大黄,皆能泻火,而未必入肝;肝气 
臊,诸药得芦荟、麝香之臊,同气相求,可以入肝而平肝矣。然肝木为生火之本,而诸脏之 
火不无相扇,诸药虽因芦荟、麝香之引而入肝,然其性各有所属,则能兼五火而治之矣。用 
当归为君者,以其能和五脏之阴;以木香为佐者,以其能行诸药之滞也。正考见火门。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左金丸
属性: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汤泡) 
肝热左胁痛,咳嗽,此方主之。 
左金者,黄连泻去心火,则肺金无畏,得以行金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吴茱萸气臊 
味辛性热,故用之以为反佐。此方君一臣一,制小其服者,肝邪未盛也;前方证邪盛矣,故 
用龙、荟诸药以平之。彼之为患滋甚,自不得不用夫大队之兵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六味地黄丸
属性:熟地黄(八两) 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净肉) 牡丹皮 泽泻 白茯苓(各三两) 
肾虚移热于肺,咳嗽者,此方主之。 
有足心热,内股热,腰痛,两尺脉虚大者,病原于肾虚也。熟地黄、山茱萸,味浓者也 
,味浓为阴中之阴,故能益肾;肾者水脏,虚则水邪归之,故用山药、茯苓以利水邪;水邪 
归之则生湿热,故用泽泻、丹皮以导坎中之热。滋其阴血,去其热邪,则精日生而肾不虚, 
病根既去,咳嗽自宁矣。正考见虚损门。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顺气消食化痰丸
属性:制半夏 胆南星(各一斤) 陈皮(去白) 香附(制) 苏子(沉水者) 青皮(去 
穣,炒) 
神曲(炒) 萝卜子(生用) 棠球肉(炒) 麦 (炒) 杏仁(去皮尖) 葛根(各一 
两) 
酒食生痰,五更咳嗽,胸膈膨闷者,此方主之。 
痰之原,生于湿,故用半夏、南星以燥之;痰之滞,原于气,故用香附以开之,杏仁以 
利之,青皮、陈皮以快之,苏子、卜子以降之;食痰原于酒食,故用葛根以解酒,神曲、麦 
、棠球以磨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琼玉膏
属性:生地黄(四斤) 白茯苓(十三两) 人参(六两) 白蜜(二斤) 
四共熬膏。 
干咳嗽者,此方主之。 
干咳嗽者,有声无痰之名也。火乘于肺,喉咙淫淫而痒,故令有声。病原于脾者有痰, 
病不由脾,故无痰也。《易》曰∶燥万物者,莫 乎火。相火一 ,则五液皆涸。此干咳之 
理也。生地黄能滋阴降火,白蜜能润肺生津;损其肺者益其气,故用人参;虚则补其母,故 
用茯苓。又地黄、白蜜皆润,铢两又多,茯苓甘而属土,用之以佐二物,此水位之下,土气 
乘之之义,乃立方之道也。他如火门阿胶散,主此证亦良。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润肺汤
属性:诃子 五味子 五倍子 黄芩 甘草 
咳而失声音,此方主之。 
咳而失声,危证也,有肺绝之兆。酸者能收,涩者能固,三子酸而涩,则能收其肺气而 
固其脱矣,故此方用之。黄芩能清肺热。甘草能调肺气。此方乃劫嗽之剂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劫嗽丸
属性:诃子仁 百药煎 荆芥穗(等分) 
共为末,蜜丸噙化。 
久咳失气,此药亦宜用之;新咳者不宜用也。 
《内经》曰∶薄之劫之。薄者,雷风相薄之薄,药病摩荡之名也。劫者,曹沫劫盟之劫 
,取之不以正也。久咳失气,不用补剂,而用诃子、药煎之涩;肺有火邪,不用润剂,而用 
荆芥穗之辛,故曰劫也。 

卷二咳嗽门第十七
粉黛散
属性:蚌粉(新瓦炒红) 青黛(少许) 
用淡齑水滴麻油数点调服。 
绶带李防御,京师人,初为入内医官。值嫔御阁妃苦痰嗽,终夕不寐,面浮如盘,时方 
有甚宠。徽宗幸其阁,见之以为虑,驰遣呼李。先数用药弗应。诏令往内东门供状,若三日 
不效,当诛。李忧技穷,与妻对泣,忽闻门外叫云∶咳嗽药一文钱一帖,吃了今夜得睡。李 
使人市药十帖,其色浅碧,用淡齑水滴麻油数点调服。李疑草药性厉,并三为一自试之,既 
而无他,于是取三帖合为一,携入禁庭授妃,请分两服以饵。是夕嗽止,比晓面肿亦消。内 
侍走白,天颜绝喜,锡金帛厥值万缗。李虽幸其安,而念必宣索方书,何辞以对?殆亦死尔。 
命仆侍卖药人过,邀入坐,饮以巨盅。语之曰∶我见邻里服嗽药多效,意欲得方,倘以传我 
诸物,为银百两,皆以相赠不吝。曰∶一文药,安得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