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亦有冲任虚衰,小腹有寒,月水过期,不能受孕者,大温经汤主之。有经水过而作痛者
,血虚有寒也,法当温经养血,宜四物加桃仁、香附、肉桂。有经行着气,心腹腰胁疼痛者
,血瘀气滞也,当顺气消瘀,青皮、归、芍、桃仁、红花、川芎、乌药,水煎服。有经水过
期而来作痛者,血虚有热也,宜生血清热,四物加桃仁、香附、丹皮、甘草、元胡。有经水
行后而作痛者,气血虚而空痛也,法当调养气血,宜八珍汤加姜枣。有经水过多,久不止而
腹痛者,乃脾经血虚也,治宜补血健脾,四物加白术、茯苓、木香、浓朴、香附、陈皮、干
姜、甘草,水煎。
卷一
血风
属性:血风者,经水逆行,上攻于脑,头目旋闷,不省人事,甚至满头满面,皆发赤斑者,此因经
水适临,感冒风邪所致。盖风善行而数变,其势易上而难下,经水为风邪所激,以故倒流而
上行也。血风乃血证中之最急者,宜以四物为主,加山栀、桃仁、红花、荆芥、防风、天麻
、薄荷、白术之类。其所以用白术者,以其能去面上游风,及利腰脐间血故也。
x四乌汤x
乌药 当归 三棱 文术 赤芍 红花 桃仁 官桂 益母 香附
x吴茱萸汤x
吴萸 人参 大枣 老姜
x八珍汤x
熟地 白芍 川芎 当归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x八物汤x(见经水过期)
x大温经汤x(见调经)
x四物汤x
熟地 白芍 当归 川芎
卷二
血崩
属性:崩淋之病,相似而实不同,崩者如土之崩,其势大下而不禁,乃血热而兼气虚,不能收摄也
。淋者如水淋漓,艰涩而不通快,乃内郁热而气亦滞也。然崩则纯血,淋则有赤白沙石之异
,赤者属血,白者属气,沙石者,气血之尤浊者也。治此病者,惟调其气血,清其内热而已
。
郑文康曰∶妇人暴崩下血,此因肾水阴虚,不镇制胞络相火,故血走而崩也,凉血地黄汤主
之。然此症多起于内伤,若小腹不痛,只宜此药,或八物汤加芩连。若痛者,先宜大剂四物
汤,归身、白芍、川芎倍之,加醋制香附。若用补药,宜补宫汤加芩连。又血崩证有二说∶
瘀血也,空痛也。瘀血者,体必作寒热;空痛者,不作寒热也,瘀血则当去,空痛则当补。
亦有血海虚寒,外乘风冷,搏结不散,血气成块而得之,宜神仙聚宝丹。又有血气损而得之
者,凝聚成块,七 八瘕,上则气逆呕吐,下则泻痢五血,宜内炙散。血崩之人,如服煎药
不效者,火也,三黄汤主之,去大黄,加黄柏。如妇人血崩不止,乃冲任虚弱,脏腑虚冷所
致也。亦有小腹急痛,兼下赤白带,宜加减吴萸汤,或艾煎丸。若去血过多,气血不足,四
肢倦怠,宜增损四物汤。盖妇人血漏血脱,则宜固气,此古圣之心法也。先补胃气,以助生
发之源,诸甘药为之先务,益胃升阳汤是也。此药人皆认以为补气,殊不知甘能生血,此亦
阳生阴长之理也。又人身以谷为宝,药料须视其食之多寡而轻重之,毋令药气胜于谷气乃妙
耳。如腹痛,加乌药三分,官桂少许。口渴者,加葛根三分。如妇人年老血崩,八物汤加芩
连。此一时急救之药也,必先顾其胃气为妙,如血崩,服煎剂不止,易用散子之药,如棕灰
锅底墨,炒黑山栀、槐花、侧柏、人参、黄 、甘草之类为末,童便送下。若以为丸更妙,
或用小蓟汁、藕汁调服。经曰∶带下血崩,脉多浮动虚迟者生,实数者重。诀曰∶生地合蒲
黄,黄芩黄柏凉,人参兼五味,解毒细煎汤,水煮空心服,崩中带下良。暴者属血热,宜养
血清火,治宜温清散。血崩月久属虚寒,又宜温补,宜益母汤。其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
,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
x温清散x
归身 熟地 白芍 黄连 黄芩 川芎 山栀(炒) 黄柏(盐炒,各一钱)
水煎服。
x益母汤x 凉血补血。
熟地 陈皮 香附 阿胶 益母草 白术 蒲黄 甘草 黄芩(各一钱)
水煎,空心服。
x五灰散x 凉血止血
莲房灰 黄绢灰 血余 百草霜 棕灰 白芨
为末,蜜丸,米饮下。
张三锡曰∶崩有五种,青崩如蓝色,黄崩如烂瓜,赤崩如绛泽,白崩如涕液,黑崩如瘀血。
崩漏不止,四物加炒白术、参、 、香附、炒地榆、炒蒲黄、棕灰、升麻、血余、水煎。头
昏项强者,四物汤加柴胡、防风。虚冷清泻者,四物汤加官桂、附子、姜、枣,水煎。胃虚
呕吐者,四物加人参、白术。虚烦不眠者,四物加人参、淡竹叶。发寒热者,四物加柴胡。
崩中漏下五色者,用赤石脂禹余粮汤。
x槐芩散x 治崩中不止
炒槐米(三两) 黄芩(二两)
炒研为末,每服五钱,霹雳酒调服。
x赤石脂禹余粮汤x
赤石脂( ) 禹余粮( ) 牡蛎( ) 乌贼骨(去甲) 伏龙肝 上肉桂(各等分)
为细末,酒调服。
x凫柴散x 专治妇女血崩。
地栗每岁用一个,烧灰存性研服,温酒送下。
x补宫汤x 治血崩,身发寒热。
熟地 白芍 阿胶 地榆 艾叶 川芎 归身
水煎服。
x又方x(亦名补宫汤) 治崩淋,冲任虚损。
赤石脂 地榆 归身 艾叶 甘草 石菖蒲 白芍 川芎 蒲黄(炒) 熟地 小蓟
水煎,冲热酒半杯服。
x益胃升阳汤x
人参 白术 黄 当归 陈皮 黄芩 升麻 柴胡 甘草 神曲 姜 枣
水煎服。
x三黄汤x
黄芩 黄连 黄柏(盐水炒)
x百补汤x 治血淋。
大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 阿胶 新会皮 地榆(炒炭) 水煎服。
卷二
便浊
属性:妇人便浊,或赤如血,或白如泔,不痛者是,痛则淋矣,属湿热,分虚实而治。肥白之妇,
脉沉滑,胸膈不利,小便白浊,属湿痰,宜燥中之湿。如
面色不泽,身倦无力者,属气虚,宜补气。黑瘦之妇,脉洪数,五心烦热,颊赤唇干,小便
赤浊,或白,属相火,宜滋阴。肝脉弦数有力,火盛者,龙胆泻肝汤。治法分渗清热,燥湿
健脾,滋阴降火,实下固阳。
浊气下流,为赤白浊。赤者,升、柴、二术、二陈最妙。白者,黄柏、当归、知母、白芍。
丹溪谓二术二陈,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如两尺脉沉弱,白浊频数,凝白如油,光彩不定,
漩脚澄下,凝如膏糊,古方悉指为阳虚,亦有虚而挟相火者,不可不辨,宜萆 厘清饮,专
主阳虚白浊。《内经》曰∶中气不足,小便为之色变,必先补气升举之,而后分其脏腑气血
赤白虚实治之。有邪热者泻热,虚者补虚。设使肾气虚甚,或火热亢极者,则不宜纯用凉药
,必反佐治之。要在权衡轻重而已。赤者,热伤血,宜滋阴。白者,湿热伤气,又宜燥湿。
白浊不止,宜服珍珠粉丸,用之屡验。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气血两虚,八珍汤
下珍珠粉丸。
x珍珠粉丸x
樗皮(炒黄) 黄柏(盐水炒) 青黛 蛤粉 滑石 珍珠
等分为末,神曲糊丸。无火者,加炮姜。方用樗皮、黄柏,能燥湿清热,青黛能解郁热,蛤
粉咸寒引下,滑石利窍,珍珠宁神定志。
如上盛下虚,心火上炎,口苦燥渴,五心烦热,小便赤涩,或下白浊,宜清心莲子饮。
x清心莲子饮x
石莲子(即建莲中择有黑壳者) 人参 赤苓 麦冬 黄 地骨皮 黄芩 车前子 生甘草
白浊经年不愈者,形神衰瘦,心神不安,当作心虚治。珍珠粉丸合定志丸间服。
x定志丸x
远志 石菖蒲(各二两) 人参 白茯苓(各三两)
共为末,蜜丸,朱砂为衣,每服七丸,空心米汤下。
x龙胆泻肝汤x
胆草 黄芩 山栀 泽泻 木通 车前 当归 生地 柴胡 甘草
x萆 厘清饮x
智仁 萆 石菖蒲 乌药(等分) 茯苓 甘草 飞滑石
加盐少许。
x厘清饮x
芡实 茯苓 黄蜡
蜜丸,如桐子大,每服百丸,淡盐汤下。
x二术二陈汤x
白术 苍术 广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升麻 柴胡
水煎服。
卷二
白淫
属性:经曰∶思虑无穷,所愿不遂,意淫妄想,入房不能,带脉不引,则为白淫。夫肾脏以悭用事
,志意内治,则精全而涩。若眠思梦想,欲淫不能,则淫 不守,辄随溲便而下也。尼姑寡
妇,最多此症。
白淫责于阳虚,当益火之源,鹿茸、肉苁蓉、人参之类,治宜内补丸。要在临症斟酌有火无
火而用之,庶无误矣。
x内补丸x
鹿茸 丝子 沙蒺藜 紫菀茸 黄 肉桂 桑螵蛸 肉苁蓉 附子(制) 茯神 白蒺藜
上为末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远酒服。有火者忌用。宜服清心莲子饮。(见便浊)
妇人之白带、白淋、白淫、白浊,其形相似,病实不同。有虚、实、寒、湿、郁、火,不可
混治。前贤议论,通作湿热,不无偏僻。细考《内经》,治法不一。白淋者,淋沥而不止也
,多起于郁,大抵虚寒者居多,小腹不痛,亦有去多空痛者,俱用养荣汤加香附,补宫汤亦
可。若用热剂,艾煎丸加白芍。痛者,四乌汤加白芍、归身。亦有白淋,久则渐变黄色者,
此将成血淋也,艾煎丸、归附丸皆可服。又有变为沙淋者,溺器中下沉白积一层如沙,小便
出时涩痛者是也。白淋、赤淋而无沙者,须分其气血而治之。白带者,妇人之常病,俗云十
妇九带,甚者腰痛如折,头晕眼花,腰间重滞不断,此是气虚。治宜内补汤加续断,或养荣
汤,再以车前草阴干 灰,频频服之,其效甚捷,屡验。若五色带下,紫金丸主之。白淫乃
思想无穷,有欲不遂,一时放白,寡妇尼姑,此疾居多,乃郁火也,治宜开郁降火,越鞠丸
加郁金、胆草。白浊甚者,膀胱积热,混浊如脓,不治必生痈,宜服莲子清心饮。
莲子清心饮(见白浊) 艾煎丸(见经水过期) 内补丸(见白淫) 四乌汤(见血风) 补宫汤(
见血崩)
x越鞠丸x
香附 山栀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