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 由于工作或贸易关系而每天在交谈的其他公司
的人; 与其说是他人不如说是外人。
158
… Page 156…
自己人和外人
日本人不在意外人的行动; 他们在意社会共同
体; 有时把 “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日本人;
也会有言行不一、丑陋的一面。然而; 他人和外
人; 并不是一直都固定不变的。就像刚才所说的贸
易关系的外人一样; 由于新的外人的出现有可能成
为自己人; 相反; 很亲密的他人; 在有血缘关系的
家族里面也有可能被当做外人来对待。据说; 日本
人虽然对于自己人很亲密; 但是; 对待外人却很冷
淡。然而; 对客人又另当别论。虽然日本人彼此之
间都很冷淡; 但是; 对于外人却有着相当的热情;
这是因为对方是客人的缘故。
人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和状况而发生态度的变
化; 不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都是如此。法
朗克鲁 ( V 。Fr an k l) 曾经记述这样一个事例: 以前
在强制收容所里; 他见到一个年轻纳粹上校; 这个
上校对犹太人相当残酷; 常常对犹太人大呼小叫地
159
… Page 157…
发号施令; 有时还会毒打他们。但是; 这个上校在
晚上回到家后; 却是一个非常温柔的爸爸和一个模
范的丈夫。在现代社会中; 不管是在哪里; 一定也
有这样的情况。其中所不同的一点是; 在欧洲; 这
种根据状况而随意改变自己的人会经常受到社会大
众的批判; 有时候甚至被定罪。但是; 在日本却不
会有过于激烈的批判; 日本有这样一种倾向; 根据
状况而改变自己是不得已的事情; 或者说是一种自
然而然的事情。
“他人志向”的社会
美国的社会学者李思曼 ( D 。Riesm an ) 在他的
名著 《孤独群众》 中; 给闯入大众社会的现代美国
人的性格 ( 与所生存的社会里大多数人共同的想法
和感受方法; 弗罗姆提出的概念) 冠上 “他人意
向”( Oth er Dir ection ) 的特征。
从农业社会、工业化社会最后进入大众社会的
各个阶段; 有代表各个不同阶段的社会性格特征。
160
… Page 158…
在农业社会; 由于人们只有根据土地和自然的生产
力进行生存; 不仅仅是人口增长; 从古到今所形成
的惯例 ( 传统) 比什么都重要。在这样的社会中生
存的人们; 其社会性格就是 “传统志向”。进入工
业化社会; 人们的判断和意见的创新成为必要; 人
们开始尊重各自的价值观和思想。在这样的社会中
生存的人们; 其社会性格是 “内在志向”( 每个人
把眼光投向自己是很重要的事情; 也可以称为 “个
人主义”) 。
然而; 在 “他人志向”的现代; 人们就像装备
了雷达的船只一样; 不断地注意周围环境; 尽量与
周围的人们步调一致———追求步调一致的生活。尽
快以雷达感知 “大家在追求什么”; 然后与之达成
一致; 以使自己变得更潇洒漂亮; 这就是现代人的
智慧; 也是他们成功的途径。
所谓社会
欧美人所说的他人; 就像是东方人感觉的外
16 1
… Page 159…
人。所谓社会就是外人的集合体。《“社会体”的构
造》 的作者井上忠司认为; 日本人没有社会; 有的
只是群体; 我也有同感。
日本人相当关心身上所穿的衣服; 也很在意别
人的眼光。我曾看过杂志上的一个笑话; 其中记录
了 “种种女性”。在日本的服装店里; 顾客说: “有
什么好的布料吗?”店员拿出布料问道: “这个如
何?”顾客回答说: “不行; 这个不是都没有人用
吗?”店员又拿出别的布料说: “那么; 这个如何
呢?”顾客回答说: “这个也不行; 这不是每个人都
在用吗?”这虽然只是一个笑话; 但是通过这个笑
话; 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各种不同的个性。
以亚洲来说; 像中国人、韩国人; 或 日本人
等; 他们在社会上; 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有着某种联
系。在生活之中感觉不到这种共同性和联系就不能
生存; 可以说他们都是一个有着相互联系的民族;
其文化也是有着相互联系的文化。
像日本人很能把 自己融入状况之中、自己之
中、社会之中; 换句话说; 自己就是自己人; 或者
说是社会中的一员。然而; 对于日本人的生活感觉
与体验; 所谓的 “社会很糟糕”这样的说法只是意
味着他们对自我生活的不安和危机感 ( 《“社会体”
162
… Page 160…
的构造》; 日本N H K ) 。
任何社会现象的传统价值观在时代的潮流下都
受到了冲击; 这也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与思维
模式; 对人生的价值观较开放、较不受束缚的现代
人常会有 “那是过去的事情; 至少是现在以前的事
情; 与现在是完全不同的”之类的想法。现在越来
越多的 “小家庭”现象; 也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下面我们就以日本为例; 通过一般的所谓的 “小家
庭”现象; 来理解日本人的家庭观念。
163
… Page 161…
4。3 现代人口与家庭结构
新世代家族的新新人类
日本的明治宪法里在民法部分有所谓的新家族
法; 这是以旧家族法为基础而修订出的新法规; 由
此家族法新旧二者的差异; 也可以看出人们家庭观
念与人伦关系的传承与改变。
与旧家族法里父系特权为中心的权力集团有所
不同; 新家族法以所有家族构成成员的平等为基础
( 抛弃了性别、年龄等方面传统观念) ; 然后根据家
族关系尽量排出权力关系; 但是; 对于未成年的孩
子; 为了维护孩子或者被监护人的利益 ! 而尽量最
小限度承认他们的权利。在这样的家庭构造中; 家
族成员之间被冠以一种秩序; 他们的社会行为动机
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传统外部制度的形式; 而是以
165
… Page 162…
各个家庭成员个人的思想为基础而进行的内在决
定。家族成员之间已经不再受制于权威命令的外部
服从; 而是以个人内部自发的意见来作为生活中一
切行动的参考。也就是说; 家族的秩序由各个家族
成员的个性和人格以及道德这样的文化形态来维
持; 过去的父权观念所能发挥机能的余地是很小
的。例如:
1。就如同禁止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禁止
近亲结婚、禁止未成年人结婚这些一样; 新的家庭
关系最重要的界限; 以禁止某一定行动的这种消极
形式进行规定。
2 。规定夫、妻、亲、子等家庭关系上地位的
成立、变更、消灭。
3 。规定在家庭关系解体时 ( 如离婚、亲子或
夫妇间不抚养) 其中财产关系的调整。
4 。家庭人际关系以当事人的情感为基础自发
形成。
这篇新修订的法规已施行多年; 因此在今天;
特别是在年轻一代的人们中间; 这样的家庭感觉已
经扎根。所谓 “小家庭”化的现象; 虽然不得不考
虑这些年来社会环境或经济情况和住宅类型的改变;
但像刚才所讲到的家庭关系; 若没有观念、制度等
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