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普济方·针灸-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卷五针灸门
十二经脉各至本时刚柔相配内行注穴
属性:十经血气。皆出于井入于合。各注井荣俞经合无休矣。或曰。脉有十二经。又因何只言 
十经 
其余二经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经者。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此二经尊 
重。不系五行所摄。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脉。逐日各注井荣俞经合各五 
时辰毕。则归其本。此二经亦各注井荣俞经合五穴。方知十二经遍行也。 
x三焦经x 
x关冲x(阳井)。液门(荣)。中渚(俞)。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每日遇阳干 
合处。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时。至甲申时。为阳干合也。 
x心包经x 
x中冲x(阴井)。劳宫(荣)。太陵(俞)。间使(经)。曲泽(合)。每日遇阴干合处。注此 
五穴 
假令甲日甲戌时。胆气初出为井。己巳时脾出血为井。阴阳并行。阳日气先血后。阴日气 
后血先。己巳时至己卯时为阴干合也。余干日辰。皆根据此。 
连前共六十穴。合成六十首。每一穴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秒。此是一穴 
之数 
六十穴合成一日百刻。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荣俞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辰。气 
血行过六十俞穴也。欲知人气所在。用五子建元日时。可见六十首是活法。根据此井荣刺病甚 
妙。 

卷五针灸门
五子元建日时歌
属性: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为头。丙辛便从庚上起。丁壬壬寅顺行流。戊癸甲寅定时 
候。六十首法助医流。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甲日 甲与己合 
胆。胆为井(窍阴)。小肠为荣(前谷)。胃为俞(陷谷)。胆为原(邱墟)。大肠为经(阳溪) 
膀胱为合(委中)。 
胆引气行 木原在寅 
甲日甲戌时胆为井(金)。丙子时小肠为荣(水)。戊寅时胃为俞(木)。并过本原邱墟穴。 
木原在寅。庚辰时大肠为经(火)。壬午时膀胱为合(土)。 
甲申时气纳三焦。谓甲合还原化本。 
胆。窍阴为井胆中行。胁痛烦热及头疼。喉痹口干并臂痛。一针难步却须行。 
小肠。前谷为荥属小肠。喉痹颔肿嗌咽干。颈项臂痛汗不出。目生翳膜并除痊。 
胃。陷谷胃俞节后边。腹痛肠鸣 疟缠。面目浮肿汗不出。三分针入得获全。 
胆(原)。邱墟为胆是为原。胸胁满痛疟安缠。腋肿髀枢腿酸痛。目生翳膜并除痊。 
大肠。阳溪为经表腕边。颠狂喜笑鬼神言。心烦目赤头风痛。热痛心惊针下痊。 
膀胱。委中合穴 纹中。腰脊沉沉溺失频。髀枢痛及膝难屈。取其经血使能平。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乙日 乙与庚合 
x肝。x肝为井(大敦)。心为荣(少府)。脾为俞(太名)。肺为经(经渠)。肾为合(阴 
谷)。化本包络。 
肝引血行。 
乙日乙酉时肝为井(木)。丁亥时心为荣(火)。己丑时脾为俞(土)。辛卯时肺为经(金)。 
癸巳时肾为合(水)。 
乙未时血纳包络。 
肝。大敦为井主肝家。心痛腹胀阴汗赊。中热尸厥如死状。血崩脐痛用针加。 
心。少府心荥本节中。少气悲忧虚在心。心痛狂颠实谵语。寒热胸中便下针。 
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热腹胀血便脓。吐逆霍乱心中痛。下针一刺得安宁。 
肺。经渠肺经热在胸。掌后寸口脉陷中。热喘病疼心吐逆。禁灸神针有大功。 
肾。阴谷肾合膝后分。脚痛难移好用针。小腹急痛并漏下。小便黄赤建中寻。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丙日 丙与辛合 
x小肠。x小肠为井(少泽)。胃为荣(内庭)。大肠为俞(三间)。小肠为原(腕骨)。膀 
胱为经(昆仑)。胆为合(阳陵泉)。 
小肠引气行 火原在子。火入水乡。 
丙日丙申时小肠为井(金)。戊戌时胃为荣(水)。庚子时大肠为俞(木)。并过本原腕骨穴 
故火原在子。壬寅时膀胱为经(火)。甲辰时胆为合(土)。 
丙午时气纳三焦。 
小肠。少泽元本手太阳。井注喉痹舌生疮。臂痛咳嗽连项急。目生翳膜一针康。 
胃。内庭胃荣本中。四肢厥逆满腹疼。口 牙痛根据穴用。使下神针便去根。 
大肠。三间为俞本节后。喉痹咽哽齿龋疼。胸满肠鸣洞泄频。唇焦气喘针时定。 
小肠。腕骨为原手踝中。热病相连汗出频。目中泪出兼生翳。偏枯臂举只神针。 
膀胱。昆仑为经外后跟。腰疼腰重更难行。头疼吐逆并腹胀。小儿痫搐一齐针。 
胆。阳陵泉穴胆合间。腰伸不举臂风痫。半身不遂根据针刺。膝劳冷痹一针安。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丁日 丁与壬合 
x心。x心为井(少冲)。脾为荣(大都)。肺为俞(太渊)。肾为经(复溜)。肝为合(曲 
泉)。化本包络。 
心引血行 
丁日丁未时心为井(木)。己酉时脾为荣(火)。辛亥时肺为俞(土)。癸丑时肾为经(金)。 
乙卯时肝为合(水)。 
丁巳时血纳包络。 
心。少冲为井是心家。热病烦满上气赊。虚则悲惊实喜笑。手挛臂痛用针加。 
脾。大都脾荣本节中。热病相连是逆行。腹满烦闷并吐逆。神针一刺实时宁。 
肺。太渊肺俞掌后寻。呕吐咳逆腹膨膨。眼目赤筋白翳膜。心疼气上一般针。 
肾。腹溜肾经鱼肚中。两目KT KT 喜怒停。腹内雷鸣并胀满。四肢肿痛刺时灵。 
肝。曲泉肝合 骨中。女人血瘕腹肿疼。身热喘中气劳病。足疼泄利又便脓。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戊日 戊与癸合 
x胃。x胃为井(厉兑)。大肠为荣(二间)。膀胱为俞(束骨)。所过本原(冲阳)。胆为 
经(阳辅)。小肠为合(少海)。 
胃引气行 土原在戊 
戊日戊午时胃为井(金)。庚申时大肠为荣(水)。壬戌时膀胱为俞(木)。并过本原冲阳穴 
故土原在戊。甲子时胆为经(火)。丙寅时小肠为合(土)。 
戊辰时气纳三焦。 
胃。厉兑为井主胃家。尸厥口噤腹肠滑。汗病不出如疟状。齿痛喉痹针刺佳。 
大肠。二间庚荣本节中。喉痹鼻衄在心惊。肩臂疼时根据此用。下针牙痛更无根。 
膀胱。束骨壬俞本节中。耳聋顷急本穴寻。腰风目眩并背痛。针之必定有神功。 
胃(原)。冲阳为原动脉中。偏风口眼注牙疼。寒热往来如疟状。建时取效有同神。 
胆。阳辅胆经四寸间。筋挛骨痛足肿寒。风痹不仁根据此用。神针一刺不须难。 
小肠。少海为合肘上中。寒热风肿项头疼。四肢无力难举步。建时针刺有神灵。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己日 甲与己合 
x脾。x脾为井(隐白)。肺为荣(鱼际)。肾为俞(太溪)。肝为经(中封)。心为合(少 
海)。 
脾引血行 
己日己巳时脾为井(木)。辛未时肺为荣(火)。癸酉时肾为俞(土)。乙亥时肝为经(金)。 
丁丑时心为合(水)。 
己卯时血纳包络。 
脾。隐白为井足太阴。腹胀喘满吐交横。鼻衄滑肠食不化。月经不止血山崩。 
肺。鱼际为荣热汗风。咳嗽头痛痹主胸。目眩少气咽干噪。呕吐同针有大功。 
肾。太溪肾俞内踝下。足厥心疼呕吐涎。咳嗽上气并脉短。神针到后病伏潜。 
肝。中封为经内踝前。振寒 疟色苍苍。脐腹痛时兼足冷。寒疝相缠针下康。 
心。少海心合曲节间。齿痛呕逆满胸心。头项痛时涕与笑。用针一刺管惊人。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庚日 庚与乙合 
x大肠。x大肠为井(商阳)。膀胱为荣(通谷)。胆为俞(临泣)。所过本原(合谷)。小 
肠为经(阳谷)。胃为合(三里)。 
大肠引气引 金原在申 
庚日庚辰时大肠为井(金)。壬午时膀胱为荣(水)。甲申时胆为俞(木)。并过本原合谷穴 
金原在申也。丙戌时小肠为经(火)。戊子时胃为合(土)。 
庚辰时气纳三焦。 
大肠。商阳为井大肠中。次指指上气主胸。喘逆热病并牙痛。耳聋寒热目赤红。 
膀胱。通谷为荣本节游。头痛鼻衄项筋收。两目KT KT 胸胀满。饮食不化实时休。 
胆。临泣胆俞节后边。中满缺盆肿项咽。月事不调根据此用。气噎如疟当时安。 
大肠(原)。合谷为原岐骨中。痹痿漏下热生风。目视不明并齿痛。牙关口噤一针功。 
小肠,阳谷为经侧腕中。癫疾狂走妄言惊。热病过时汗不出。耳聋齿痛目眩瞑。 
胃。三里胃合膝下分。诸般疾病一般针。须去日上加时下。方知世上有名人。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辛日 丙与辛合 
x肺。x肺为井(少商)。肾为荣(然谷)。肝为俞(太冲)。心为经(灵道)。脾为合(阴 
陵泉)。化本包络。 
肺引血行 
辛日辛卯时肺为井(木)。癸巳时肾为荣(火)。乙未时肝为俞(土)。丁酉时心为经(金)。 
巳亥时脾为合(水)。 
辛丑时血纳包络。 
肺。少商肺井注心中。寒热咳逆喘胀冲。饮食不下咽喉痛。三棱针刺血为功。 
肾。然谷肾荥内踝寻。喘呼少气足难行。小儿脐风并口噤。神针并灸得安宁。 
肝。太冲肝俞本节后。腰引少腹小便脓。淋沥足寒并呕血。漏下女子体中痛。 
心。灵道为经掌后真。心痛肘挛悲恐惊。暴喑即便难言语。建时到后即宜针。 
脾。阴陵泉穴脾之合。腹肾喘逆身难卧。霍乱疝瘕及腰疼。小便不利针时过。 

卷五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属性:壬日 丁与壬合 
x膀胱。x膀胱为井(至阴)。胆为荣(侠溪)。小肠为俞(后溪)。所过本原(京骨)。胃 
为经(解溪)。大肠为合(曲池)。 
膀胱引气行。水原在午。水入火乡。 
壬日壬寅时膀胱为井(金)。甲辰时胆为荣(木)。丙午时小肠为俞(木)。并过本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