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 
已则火熨项与肩胛,令热下冷乃止,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下于经络 
者,取之气下而止,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 
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所谓二阳者,二刺阳 
也。 
论曰∶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病痫,热盛亦为痉。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皆相似 
,宜察之,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 
论曰∶癫病有五∶一曰阳癫,发时如死人遗溺有顷乃解。二曰阴癫,坐初生小时脐疮 
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强羊鸣,食顷方解,由热作汗 
出当风,因以房室过度,醉饮饱满行事,令心气逼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湿癫,眉头痛,身 
重,坐热沐发湿结脑,汗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热,坐小 
时风气脑热不和得之。 
治五癫方∶ 
铜青 雄黄 空青 东门上鸡头 水银(各一两) 猪苓 茯苓 人参 白芷 石长生 
白蔹 白薇(各二两) 卷柏 乌扇(各半两) 硫黄(一两半) 
上十五味为末,以青牛胆和着铜器中,于甑中五斗大豆上蒸之,药成丸如麻子,先食服 
三十丸,日二夜一。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虎睛丸
属性:治风癫掣 ,口眼张大,口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方。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炙) 鬼箭羽 露蜂房(各二分) 独活 远志 细辛 贯众 麝 
香白蔹(一作白薇) 升麻 白藓皮(各三两) 牛黄 防风 秦艽 防葵 龙齿 黄芩 雄 
黄山茱萸 防己 茯苓 铁精 鬼臼 干地黄(一作干姜) 人参 大黄 银屑(各四分) 
茯神 石膏 天雄( 
上三十二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五丸,神效。 
凡癫发之候,其状多端,口边白沫,动无常者治方∶ 
秦艽 人参 防葵(一作防风) 茯神(一作牡丹) 甘草(各二两) 铅丹(一两) 贯 
众( 
一枚)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雄雌丸
属性:治风癫失性,颠倒欲死,五癫惊痫方。 
雄黄 雌黄 真珠(各一两) 铅(二两,熬令成屑) 丹砂(一分) 水银(八分) 
上六味为末,以蜜和捣三万杵,丸如胡豆,先食服三丸,日二,稍加,以知为度。(《古 
今录验》云,疗五癫,牛癫则牛鸣,马癫则马鸣,狗癫则狗鸣,羊癫则羊鸣,鸡癫则鸡鸣。 
病五癫狂病者,脏腑相引,盈气起寒厥不识人,气静螈 吐沫,久而得苏者。)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续命风引汤
属性: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方。 
麻黄 川芎 石膏 人参 防风(各三两) 甘草 桂心 独活(各二两) 防己 附 
子当归( 
上十三味 咀,以酒三升,水一斗合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紫石煮散
属性: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螈 ,日数十发,医所不疗者方。 
紫石英 滑石 白石脂 凝水石 石膏 赤石脂(各六两) 甘草 桂心 牡蛎(各三 
两) 
上十二味治,下筛,为粗散,盛以苇囊,悬高凉处,欲用取三指,撮以新汲井水三升煮 
取一升二合,大人顿服,未百日儿服一合,未能服者以绵沾着口中,热多者日四五服,以意 
消息之,(深师方只龙骨、牡蛎、干姜、滑石、白石脂五味)。 
治百二十种风痫癫惊狂发即吐沫不识人者,四月五月宜服之方∶ 
紫石英 芍药 龙骨(一作黄芩) 青石脂 白藓皮 麻黄 当归 甘草 栝蒌根 桂 
心 
上十三味治,下筛,为粗散,分作七裹,每以大枣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 
一裹大枣汁中煎取一升,去滓,顿服,相去七日一服,服讫即瘥。 
治癫痫厥时发作方∶ 
防葵 代赭石 人参 铅丹 白僵蚕 钩藤 茯神 雷丸 虎骨 生猪齿 远志 桂心 
防风(各六两) 卷柏 茛菪子 升麻 附子 牡丹 龙齿 光明砂(各一分) 牛黄(二 
分) 
白 
上二十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亦可为丸,良验。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川芎汤
属性:治风癫引胁牵痛,发则吐,耳如蝉鸣方。 
川芎 本 茹(各五两) 
上三味 咀,纳酒一斗煮取三升,顿服,羸者分三服,取大汗。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鸱头丸
属性:治风癫方。 
鸱头(一枚) 葶苈子 铅丹 虎掌 乌头 栝蒌根(各三分) 甘遂 天雄 蜀椒 大 
戟 
(各二分) 白术(一分) 茹 铁精(各一两) 
上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酒下二丸,日三服。 
又方 治癫痫螈 方。铅丹(一斤) 飞鸱头(二枚) 
上二味为末,蜜丸,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 
又方 茛菪子三升捣筛,以酒一斗渍半日,绞去滓,汤中煎令可丸,先食服如小豆二 
丸,加至如梧子二丸,以知为度,额上手中从纹理中赤起是知也。无此候更服,病日发者三 
日愈,间日发者十日愈,五日发者二十日愈,半岁发者一月愈。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地黄门冬酒
属性:治阴虚痫妄方。 
地黄(三十斤) 天门冬(十斤) 
上二味捣取汁,作煎服之瘥。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天门冬酒
属性:通治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症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痫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 
挛,猥退历节,万病久服身轻延年,齿落更生,发白变黑方。 
天门冬捣绞取汁二斗,曲二升,曲发以糯米二斗,准家酿法造酒,春夏极冷下饭,秋冬 
温如人肌 之,酒熟取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醋滑鸡猪鱼蒜,特慎鲤鱼 
及忌油腻,此是二斗汁法,一石二斗亦准此。服十日觉身体瘾疹大痒,二十日更大痒,三十 
日渐止,此皆风气出故也。四十日即觉身心朗然大快,五十日当风坐卧觉风不着人,身中诸 
风悉尽。用米法∶先净淘米,曝干,临欲用时别取天门冬汁渍米,干漉炊之,余汁拌饭,密 
封压。取天门冬汁法∶净洗天门冬,去心皮,漉去水切压取汁,三四遍滓干乃止。此酒初熟 
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根据式服之,久停则香美,封四七日佳。凡八九月少少合,至十月多 
合,拟至来年五月三十日相续服之。入四月不得合,服酒时若得散服得力更倍,速散方如下∶ 
散方∶天门冬去皮心,曝干,捣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匕,日三,加至三匕,久服长生, 
凡酒亦得服。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灸法
属性: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 
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参合如“△”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挟脊两边便灸之,凡五 
处。故画图法以丹注所灸五处各百壮,削竹皮为度胜绳也。猝癫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 
便通即瘥。(《翼》云,当尿孔上是穴。)又灸阴茎头三壮。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壮。又灸 
囊下缝二七壮。又灸两乳头三壮,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又灸天窗百 
会各渐灸三百壮,炷惟小作。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论曰∶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于阳也。曰∶阳何以使人狂? 
曰∶阳气因暴折如难决,故善怒,名曰阳厥。问曰∶何以知之?对曰∶阳明常动,太阳少阳 
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故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后饭。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 
论曰∶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瘥。若或悲泣呻吟者,此 
为邪非狂,自根据邪方治之。邪入于阳则为狂,邪入于阴则为血痹,邪入于阳传即为癫狂,邪 
入于阴传则为痛喑,阳入于阴病静,阴入于阳病怒。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鼍甲汤
属性:治邪气,梦寐寤时涕泣不欲闻人声,体中酸削,乍寒乍热,腰脊强痛,腹中拘急不欲 
饮食,或因疾病之后,劳动疲极,或触犯忌讳,众诸不节,妇人产生之后月经不利,时下青 
赤白,肌体不生肉虚羸瘦,小便不利,或头身发热旋复解散,或一度交接,弥日困极,皆主 
之方。 
鼍甲(七枚) 甘草 白薇(一作白芷) 贝母 黄芩(各二两) 麻黄 白术 芍药 
(各二 
两半) 防风(三两) 凝水石 桂心 茯苓 知母(各四两) 石膏(六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九物牛黄丸
属性:治男子沾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休止,皆邪气所为不自绝方。 
牛黄(土精) 荆实(人精) 龙骨(水精) 空青(天精) 雄黄(地精) 曾青(苍 
龙精) 玉 
屑( 
上九味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各一两,治下筛,蜜丸,和如小豆,先食服一 
丸,日三,稍加以知为度。《翼方》云,凡邪病当服五邪汤,九精丸瘥。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十黄散
属性:治五脏六腑血气少,亡魂失魄,五脏觉不安,忽忽喜悲,心中善恐怖,如有鬼物,此 
皆发于大惊及当风从高坠下落水所致悉主之方。 
雄黄 人参(各五分) 黄芩 大黄 黄柏 黄 细辛 桂心(各三分) 黄连 黄 
昏 
蒲 
上十五味治,下筛,未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加至二匕。羸劣者更加人参五分。 
一方有生黄三分。(崔氏有蜀椒五分,干姜四分。) 

卷十四小肠腑方风癫第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