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导读:多数人都喜欢具体的治疗方法,却不太喜欢深入钻研这些方法起作用的机理。这真是本末倒置了。
医贵明理。
在前面我曾经提到,用针、灸、按压、敲打等方法,在穴位处形成局部的外来刺激,使得人体为应付这种刺激,把别的地方的气调集到穴位处,从而使得穴位处的气得到补充,于是相应的疾患也得以解除。记得我还提过,正是弄明白了这种穴位起作用的机理,所以我创制了穴位膏,直接给穴位供气,效果颇好。
现在,在读了关于五运六气的内容之后,我们进一步地来讨论处理穴位、经络起作用的机理。我们知道刺激穴位后,可以促使人体向穴位调气。现在的问题是:人体一般按照怎样的原则向穴位调气呢?
当然,首先从受刺激穴位所在经络的其他地方调气,这是最直接的选择。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纠正五运的太过不及时,我们所作的选择是:不及,取右侧合穴;太过,取左侧合穴。很显然,同名的穴位是相通的。我曾不止一次注意到,当我们在一侧的穴位针灸,使得该侧穴位气多些时,那么另一侧原本气还多的穴位,会减少一些。很显然,同名穴位必是相通的,而且离得最近,所以人体在调配气时,优先选择从同名穴位调气。
不久前,看到一个治疗四肢部位受伤后肿痛的治疗方法。如果在一侧受伤,那么在其另一侧相对应的位置下针,可以快速地消除受伤后的肿痛。此法正是应用了上述原理。大家知道,受伤后的肿痛,正是人体的应激反应所导致,在受伤之时,人体本能地把大量的其他地方的气调集到受伤的部位,壅集于受伤的部位,致生肿痛。在人体为应付受伤,调气之时,受伤部位的对侧穴位之气,首先被抽调了过去。所以,受伤之后,在受伤部位的对侧扎针,在其对侧造成人为的外来的刺激,使得人体紧急再把受伤部位的气调回健侧,当然可以疏散受伤部位壅集的气血,从而使得受伤部位的肿痛能够快速地消除。受伤如此,其他情况也类似。我的一个友人,某日抓蜜蜂为人做蜂疗时却不小心自己被蜜蜂蜇了一下,疼痛剧烈。蜂蜇也为外来的刺激,于是按其蜂蜇之处的对侧,结果也很快止疼。
导读:现在流行人体药库说,认为敲敲经络把这药库中的药给释放出来就能治病了。医不明正理,竟迷惑于这种歪理,实在误人。
所谓人体自有药库的观念,不知道最初从哪里来。也许,看到针灸等处理穴位能够治疗疾病,相当于临床上使用药物的效果,有人据此就认定,人体也有药库吧,针灸可以把药库中的药释放出来,用于治疗疾病。
这真是大错而特措,很容易引起人的误解。
上一节我们讲过,处理穴位、经络的真正原理,是模拟外来的刺激,促使人体的智能系统改变人体的气在人体的分配。与其说人体有药库,不如说人体迫于外来的压力,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最后不得已时,动用储备的老底。对于某个穴位而言,也可以形容为向人体别的穴位、经络借债吧。在人体的老底实在太少之时,人体干脆就会对外来的刺激不作出反应,无论你给予穴位怎样的刺激,它仍是原来的样子,而疾病也当然没有改善。
有人可能要说,若处理穴位是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是向别的穴位借债,是不是就不能够应用了?那倒也未必。当风雨自西墙袭来,让人如同在雨地里生活,无处可呆,而此时,东墙尚还可以,那么赶紧拆点东墙的砖补上西墙救救急,让人勉强有个安身之处,还是有点必要的。所以,病急之时,尤其是身体尚可以的情况下,采用处理穴位的方法经常很有必要。至于借债,那就如同现在的人,自己有一定的积蓄以后,去贷款买房。先买房子住上,然后再慢慢地挣钱还款,这样可以改善生活的质量。人在身体还可以,但又不够健康的情况下,采用合适的处理穴位的方法,也可以形容为贷款买房,动用身体的老底,让身体暂时的外在表现健康些,从而更好地从外界吸收营养等,最后还回老底,并顺便多补些,得以真正地找回健康。然而,大家知道的,贷款一定是要在自己已有一定积蓄而且收入还不错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对于一个十足的穷人,如果去贷款,妄想靠贷款改善生活,那么银行的催款会使他的生活质量比以往更糟。同样的道理,身体健康状况很差的患者,选择处理穴位的方法,也会使自己的情况更加恶化。
导读:如今流行敲经络、穴位的保健方法,不明医理,不知自身体质,胡乱敲来,真正有效的有多少呢,还有多少是没病找病生。
有人说,敲某某经络就可以保健和治病,提倡大家都来敲经络,敲穴位。此种言论实在大谬。
在前面五运六气的文章里,大家也许会有这样的印象:人体内的气遵循一定的规律运行着,并保持一定的平衡。如果体内五运六气的平衡关系出现问题使人体发生疾病,为纠正这种失衡,取穴需相当的精确,假如“运”太过取左侧合穴;假如“运”不及,则要取右侧合穴。不小心弄反了,是会导致疾病加重的。所以,在不明白体内五运六气平衡关系的情况下,而让大家都来敲某某经络,灸某某穴位,是很容易导致人由没病变为有病,由小病变为大病的。就比如说,敲胆经吧,如果一个人,太阳寒水太多,敲敲胆经,多引些少阳相火出来温温人体,当然会有点好处。但是,如果本来就是少阳相火太多的人呢,乱敲胆经岂不是没病找病?
买两本经络的书,看看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再加上认认常用的几百个穴位,你也许会误以为这就是针灸的全部了,对照着用就是,有什么困难的。粗粗地看上去,针灸还真的没什么困难的。拔罐,尤其是现在的真空罐就更简单了,一个几岁的孩子都能学会。
如果大家要这样地理解中医的针灸等穴位处理方法,当然没什么不可以,但如果你希望用这样的方法来治疗疾病,那么就慢慢地等吧,就看你有没有那个运气了,偏巧找到了刚好适合你的穴位。
无论下针、艾灸、放血、拔罐等,中医用于处理穴位的方法还真的没有太困难(当然想要很高明例外),大家都能够学会。可是,要选准最适合疾病的穴位,则远非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某人患慢性咽炎3年,主要症状就是咳嗽,想来没少求过医,某日在某论坛上向我咨询。推算他的生日,我让他敲右尺泽穴。敲后效果很好,他于是询问,是否因为尺泽穴治疗咳嗽,那么整条手太阴肺经上的穴位都能够治疗咳嗽的,是否都敲会更好——瞧,我为他精心算计的穴位在这里竟然沦落到这样不值一提的地步了。然而还得耐心回答他不能乱敲。大多数人都错误地以为,书上写着的某穴治疗某病,所以咳嗽我就去书上找治疗咳嗽的穴位就可以了。却不知道,这样盲目地选穴很有点像大海捞针呢,全凭运气。
某个小师妹某日请客,饭后问我,她最近一段时间总是犯困,不知为何。伸手便去切她的脉象,发现左、右寸脉重按均隐匿不现。于是立即去查看她的左侧阴陵泉穴,结果稍微触及她便觉此处疼痛无比。在此穴下针,她的犯困立即消失,头脑转为清醒。全身几百个穴位之中,我为何独独选择此穴,自有诀窍在里边。
传统中医针灸临床医生的取穴方法,大概有下面的几种:
(1)经验。前人的经验永远是后人的宝藏。古人也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古人大量的针灸临床医案,在遇到极其相似的患者时,显然可以照着做的,也容易见到效果。这也是历代针灸临床医生最常采用的方法。
(2)切脉。经验固然有用,但实在太多,人的精力和记忆力都有限。同时,也不容易找到与要解决的疾病完全相同的案例。所以,单纯采用前人虽然繁多但也毕竟有限的经验应对临床无穷的疾病有点太累人。所以,可以采取切脉的方法,自己推算穴位。如上面的例子,左寸重按应心,右寸重按应肺。五行之中,心属火,肺属金。心、肺脉象出错,意味着火、金出问题。火生土,土生金,火、金同时出问题,症结在于土。所以选取足太阴脾经左侧合穴阴陵泉,一穴一针,立即解决患者的问题,岂不简洁。
在本书的前面,我们介绍了时间针灸流派的基本理论,简要概括就是:某个穴在某时开;或者说,某时有哪个穴位开。这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传统的时间流派的针灸临床医生,利用人体的这一自然生理现象,选择在穴位开时给患者针灸,从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某个时刻,是哪个穴位处于开的状态,是由地球上空天体的运行导致的,并不是我们人力所能决定的。一个穴位,也只能治疗部分的疾病,就比如说吧,钱塘江的水,只能灌溉它附近的土地,而不能灌溉到陕西那里的黄土高坡。所以,在某个时刻,这个开的穴位只能治疗一些与之相关的疾病,而不能治疗全部的疾病。然而,那个时刻,来就诊的病人的疾病却可能是各种各样的,那么,作为一个医生而言,该怎么办呢?
现在想想看,如果是你,那么你会怎么办吧:
(1)如果患者所生疾病,刚好是这个时刻的这个穴位所管辖的范围,那么当然太好了,我现在就取此穴给患者治疗。
(2)如果患者所生疾病,与这个时候的这个穴位无关,而与今天或者明天某个时刻某个开的穴位有关,那么,当然,你可以让患者等等,到那个穴位开的时候,再给患者治疗;可是,有的患者愿意等,有的患者却不愿意等的,这可如何是好呢?只好再想想了,现在这个时候或者今天其他时候,所开的穴位是否与患者的疾病有点联系。比如说,患者的疾病需要针肝经的穴位,但偏偏今天没肝经的穴位开,那么退而求之,看看心包经的穴位有没有今天开的。毕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