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脉诀汇辨-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跟,一循外踝,一循内踝,并行而斗其捷,全无相络之意。设阳跷、阴跷可言二络,则阳维、阴维何不可言 
二络乎?推展之而督、任、冲、带,何不可言八络乎?况《难经》有云∶‘奇经之脉,如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 
圣人不能图。’细推其意,乃则以奇经明等之一大络。不然,夫岂有大经如江如湖之水,而反拟之沟 
渠者哉?又云∶‘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此全是经盛入络,而其溢蓄者止 
在于络,不能环溉诸经也。合两说而通会其意,奇经乃自共为一大络,更复何疑!若时珍以任、督二络 
为据者,恐亦未当。” 
张紫阳云∶“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 
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 
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 
脉皆通。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生死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 
泥丸,下彻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和气自 
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嘿嘿,如醉如痴。要知西南之乡,在坤 
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按丹书论阳精、河车,皆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 
与医家不同,然内景惟返观者能知。或不谬也。 
脉有反关,动在臂后;别由列缺,移于外络,兄乘弟位。 
反关者,非无脉也。谓寸口脉不应指,而反从尺傍过肺之列缺、大肠之阳 ,刺斜出于外络。其三部定 
位,九候浅深,俱与平常应见于寸口者无异。若兄固有之位,弟窃而乘之。以其不行于关上,故曰反关。 
在十万中仅见一二人。令人覆手诊之,方可见耳。一说男左女右,得之者贵,试之勿验也。 
病脉既明,吉凶当别。常脉之外,又有真脉。真象若见,短期可决。 
以上正文之论脉,首先源派;次及流行;次则左右,男女定位;次则五脏,阴阳合时。寒热则属之迟数,内 
外则别之浮沉,以至虚实异形,正邪各状,因脉知病,因病识脉。病则该于疮疡女幼,脉则穷于奇经反 
关,可谓明且详矣。然而诸脉之外,更有所谓真脉者,大关生死,故又审别于卷末焉。夫人禀五行而生, 
则五行原吾身之固有,外与天地通,内与谷神合,得以默运潜行,而不显然彰露。设五脏之元真败绝, 
谷神不将,则五行之死形各随藏而见矣。死亡之期,可计日而断。 
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前曲者,谓轻取则坚强而不柔;后 
居者,谓重取则牢实而不动。如持革带之钩,全失冲和之气。但钩无胃,故曰心死。转豆者,即《素问· 
玉机真藏论》所谓“如循薏苡子累累然”,状其短实坚强,真藏脉也。又曰∶“心绝一日死。”又曰∶“壬日 
笃,癸日死。死于亥子时,水能克火也。” 
肝绝之脉,循刀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脉来急益劲,如 
新张弓弦,曰肝死。”又曰∶“肝绝八日死。”又曰∶“庚日笃,辛日死。死于申酉时,金能克木也。” 
脾绝雀啄,又同屋漏;一似水流,又同杯覆。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屋之漏,如水之流。”谓歇歇而再至,如乌喙之 
啄,状其硬也。或良久一至,有如屋漏,状其不能相接。至如水流杯覆,则精气已脱,往而不返,倾而不扶, 
其可生乎?又曰∶“脾绝四日死。”又曰∶“甲日笃,乙日死。死于寅卯时,木能克土也。” 
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肺脉来,如风吹毛,曰肺死。”《素问·玉机真藏论》曰∶“真肺脉至,如以 
毛羽中人肤。”皆状其散乱无绪,但毛而无胃气也。又曰∶“肺绝三日死。”又曰∶“丙日笃,丁日死。死于午 
未时,火能克金也。” 
肾绝伊芳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索如相夺,其劲必甚;辟辟弹石, 
其坚必甚。又曰∶“肾绝四日死。”又曰∶“戊日笃,己日死。死于辰戌丑未时,土能克水也。” 
命脉将绝,鱼翔虾游;至如涌泉,莫可挽留。 
浮时忽一沉,譬鱼翔之似有似无;沉时忽一浮,譬虾游之静中一跃;状类如泉之涌,浮数于肌肉之上, 
而乖违其就下之常;神已欲脱,何恃而能生乎?统而论之,使其在心,则前曲后居,柔滑全无,如转豆躁 
疾,则所谓累累如连珠、如循琅 者无有也。使其在肝,则强劲弦急,按之切手,如循刀责责,则所谓软 
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者无有也。使其在脾,则坚锐连属如雀啄粒,许久一滴,二脉乍数乍疏,如屋之 
漏,去而不返,如水之流,止而不扬,如杯之覆,所谓和柔相离、如鸡践地者无有也。使其在肺,上则微茫 
下则断绝,无根萧索,所谓厌厌聂聂、如落榆荚者无有也。使其在肾,解散而去,欲藏无入,去如解索弹 
搏而来,所藏尽出,来如弹石,则所谓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者无有也。在命门右肾与左肾同,但内 
涵相火,故其绝也,忽尔静中一跃,如虾之游,如鱼之翔,火欲绝而忽焰之象也。在膀胱泛滥不收,至如 
涌泉,以其藏津液而为州都之官,故绝形如此。盖脉之和柔得体者,胃气与之俱耳。胃气若少,即已成 
病;何况于无,则生生之根本先绝,而五脏其能持久哉!再察色证以决之,理当不爽也。见真藏之脉可 
决短期者是矣。而《素问·玉机真藏论》曰∶“急虚身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气不往来,譬于堕 
溺,不可为期。其脉绝不来,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脱,真藏虽不见,犹死也。”乃知有急病不必真 
藏脉见而卜其死者,可拘于时日哉! 
按《难经·十五难》所载平脉、死脉,与本经互有异同。如以厌厌聂聂,如循榆叶为春平;如鸡举足为 
夏病;蔼蔼如车盖,按之而益大曰秋平;按之萧索,如风吹毛曰秋死;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啄曰冬平; 
啄啄连属,其中微曲曰冬病;来如解索,去如弹石,曰冬死;此皆与本经之不同者也。至于如引葛,如夺 
索,如乌之喙,如鸟之距,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喘喘累累如钩而坚之类,又皆不载。《难经》之义,原 
出本论,而异同若此,意者必有误欤。 
医之诊脉,将决死生。展转思维,务欲其精。穷搜博采,静气凝神。得心应手,泽及后昆。勉哉同 
志,相与有成。熟读深思,如见古人。 
夫人命至重,故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不可任也,非淳良不可信也。古之为医,必上通天道,使 
五运六气变化郁复之理,无一不精;中察人身,使十四经络,内而五脏六腑之渊涵,外而四肢百骸之 
贯串,无一不彻;下明物理,使昆虫草木之性情气味,无一不畅。及乎诊视之际,涤除嗜欲,虚明活泼,贯 
微达幽,不失细小,其智能宣畅曲解既如此,其德能仁恕博爱又如彼,而犹不敢以为是,谛察深思,务 
期协中,造次之际,罔敢或肆者也。学人肯虚衷求益,则承蜩运斤,许入岐黄之室矣。当共勉其志,以克 
底于大成也。 


卷七
属性:小序 望闻问切,古所谓四诊也。知切矣而略于三者,犹欲入户而阖门,其可得哉!扁鹊称圣医, 
见齐桓而却步,先得于望也。予本于经而条晰之,附以仲景之说,四诊之法始全。学人尤当熟玩而深味焉。 

卷七
望诊
属性:善诊察色,变化相移;得失在望,断之不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诊者,察色按脉。”《素问·移精变气论》曰∶“理色脉而通神明,变化 
相移,以观其妙。”《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凡治病察其形气色泽。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色泽已浮,谓 
之易已;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泽,谓之难已。”大都气盛形盛,气虚形虚,是相得也,故可治。气色 
明润,血气相营,故易已。若形与气两不相得,色夭枯而不明润,何以图存乎?视色之道,积神属意;往今 
新故,可以自必。《灵枢·五色篇》曰∶“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 
故。”凡已往来今新病故疾,先本乎视色,不过凝静精一,扁鹊岂有他技乎。 
合色脉之法,圣神所最重,治病之权舆也。色者目之所见,脉者手之所持,而两合之,下合五行休旺,上 
副四时往来,要未可与中人以下者道也。合之维何?五脏之色在王时见者,春苍,夏赤,长夏黄,秋白,冬 
黑。五脏所主外荣之常,白当肺当皮,赤当心当脉,黄当脾当肉,青当肝当筋,黑当肾当骨。五脏之脉,春 
弦,夏钩,秋毛,冬石,强则为太过,弱则为不及。四时有胃曰平,胃少曰病,无胃曰死。有胃而反见所胜之 
脉,甚者今病,微者至其所胜之时而病,此非显明易推者乎? 
五脏六腑,各有部分,额至阙庭,上属咽喉。阙循鼻端,五脏之应。内 挟鼻,下至承浆,属于六 
腑。表里各别。自颧下颊,肩背所主,手之部分。牙车下颐,属股膝胫,部分在足。 
《灵枢·五色篇》曰∶“自额而下阙庭上,属咽喉之部分也。自阙中循鼻而下鼻端,属五脏之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