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殷仲堪x 东晋陈郡人,性至孝,善属文谈理。祖融吏部尚书,父师骠骑咨议参军。因父病精医,执药挥 
泪,遂眇一目。孝武帝召为太子中庶子。 
x殷浩x 字深源,陈郡长平人,好古《易》,精医术,妙解经脉,着方书。 
x徐熙x 南宋东海人。早好黄老,隐泰望山,遇道士授以《扁鹊镜经》。晚精心学,名振海内,官至濮阳 
太守。世医徐秋夫、道度、文伯、徐雄、之才等,皆其子孙也。 
x褚澄x 字彦通,齐河南阳翟人。宋武帝之甥,尚书左仆射湛之子。博学善医,官尚书。论僧道尼姑异乎 
妻外家,求嗣必有子,妇人如未笄之女则不宜也。着《医论》一帙,发身中造化之秘。治一人服鸡子多而得奇疾, 
煮苏汁一升饮之,吐涎升许,其中有一鸡雏,翅距已全而能走,后吐三十余枚而瘳。 
x王显x 字世荣,后魏阳平乐平人。好学精医,少历本州从事,明敏有断才,领军有功,迁廷尉御史,官至太 
子詹事,兼吏部行事,仍在侍御营进御药。着《医方》三十五卷,颁行天下。 
x徐之才x 字士茂,后周雄之子。幼隽发,年十三召为太学生,通《礼》、《易》,善医术,兼有机辨,药 
石多效。官尚书,赠司徒公,录尚书事,谥曰衣冠文物。撰《药对》。治一人患足跟肿痛,诸医莫识,公曰∶蛤精 
疾也,由乘舡入海,垂脚水中而得。为剖出二蛤子而愈。治一人酒色过度,眼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 
妇人,去地数尺,亭亭而立。公曰∶此色欲多,大虚所致。乃处补药饮之,数剂而愈。 
x孙思邈x 唐京兆华原人。幼称圣童。隋文帝召不拜。太宗即位,召见拜谏议大夫,固辞,隐太白山,学 
道养气,求度世之术,洞晓天文,精究医业,着《千金言》三十卷,《脉经》一卷,独于伤寒不及。朱子《小 
学笺注》谓思邈为唐名进士,因知医贬为技流,惜哉!孟诜、卢照邻师事之,与论心欲小,胆欲大,智欲圆, 
行欲方之语。 
x狄梁公x 知针术。有富儿鼻端生赘,为脑下针,赘应手而落。 
x王绩x 字无功,绛州人,王通之弟。唐太宗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还里莳药自供,或以济人。以《周易》 
置床头,他书罕读,游北山东皋着书,自号东皋子。 
x孟诜x 唐汝州梁人。举进士,累迁凤阁舍人。睿宗即位,加银青光禄大夫,后致仕,以药饵为事。常曰∶ 
保身养性者,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年九十三卒。着《补养方》、《必效方》各三卷,《食疗本草》。 
x陈藏器x 唐开元中,京兆府三原县县尉。撰《神农本经》,总曰《本草拾遗》,共一十卷。 
x许胤宗x 唐义兴人,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后为散骑侍郎。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难对,医家告术穷, 
公以黄 、防风煮汤数十斗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关中多骨蒸病,递相传染,得者皆死,公疗必愈。 
或劝其着书贻后世者,答曰∶医者意也,思虑精则得之,脉之候幽而难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古之工医, 
要在视脉,病乃可识,病与药值,唯用一物攻之,气纯而愈速;今人不善为脉,以情度病,多其物以幸有功, 
譬猎不知兔,广络原野,冀一人获之,术亦疏矣。一药偶得,他药相制,弗能专力,此难愈之验也。脉之妙 
处,不可言传,虚着方论,终无人能悟,此吾所以不着书也。卒年九十余。 
x许叔微x 字知可,宋白沙人。尝获乡荐,省闱不利而归,舟次吴江平望,夜梦白衣人,曰∶汝无阴德,所 
以不第,何不学医?吾助汝智能。归践其言,果得扁鹊之妙。人无高下,皆急赴之,后绍兴登科第五。着《本 
事方》,撰《伤寒辨疑》。 
x郑樵x 莆田人。博学强记,搜奇访古,好着方书。绍兴中,以荐召对,授枢密院编修,尝居夹 山,学人称 
夹先生。 
x纪天锡x 字齐卿,宋泰安人。弃进士业,精医,注《难经》五卷。太定十五年上其书。授医博士。 
x杨文修x 字中理,浙人。性纯孝,因母病遂去举业,读轩岐氏书,药不效,割股和 粥以进,母疾即起。 
母死,庐墓有群鸟随文修起止,府县旌表其宅。修曰∶某之事亲,不足以起名哉!朱文公就见,与谈性理及 
天文、地理、医学之书,竟夕乃去。晚年着《医衍》二十卷,编《地理拨沙经图》,卒年九十九。 
x李惟熙x 舒州人。博学通医,善论物理。云∶菱、芡皆水物,菱寒而芡暖者,菱花开背日,芡花开向日故 
也。又曰∶桃、杏双仁辄杀人者,其花本五出,六出必双仁。草木花皆五出,惟山栀、雪花六出,此殆阴阳之 
理。今桃、杏六出双仁杀人者,失其常也。 
x麻九畴x 字知几,金莫州人。三岁识字,七岁能草书,作大字,有神童之目。章宗召见,问∶汝入宫殿惧 
否?对曰∶君臣,父子也,子宁惧父耶?上大奇子。弱冠往太学,有声场屋间。南渡后,读书北阳山中,始以 
古学自力,博通五经,于《易》、《春秋》为尤长。少时有恶疾,就道士学服气数年,疾遂平复。又从张子和 
学医,子和以为能得其不传之妙。大率九畴于学也专,故所得者深,饥寒劳苦,人所不能堪者,处之怡然,不 
以略其业也。 
x刘完素x 字守真,金河间人。少聪明博学,忽遇异人,以酒饮之,大醉,及寤,洞达医术。撰《运气要 
旨论》、《精要宣明论》、《素问玄机原病式》。然好用凉剂,以降心火、益肾水为主,自号通元处士。 
x张元素x 字洁古,金易州人。八岁试童子举,二十七岁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乃学医,洞彻其术, 
治病不用古方。其说曰∶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自为家法云。故其书不传,其学则李东 
垣深得之。 
x李庆嗣x 洛人。少举进士不第,弃而读《素问》,洞晓其义,着《伤寒纂类》四卷,《改正活人书》二 
卷,《伤寒论》三卷,《针经》一卷。年八十,无疾而逝。 
x李杲x 字明之,号东垣,元之镇人也。幼好学,博经史,尤乐医药,捐千金从张元素,尽传其业。家富 
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性高謇,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疾不敢谒也。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 
病为尤长,当时称为神医。《东垣十书》多其着述。治伤寒发热,误服白虎汤,面黑脉细,小便不禁,公曰∶ 
白虎汤大寒,非行经之药,止寒脏腑,不善用之,则伤寒本病隐曲于经络之间,或更以大热之药救之,则他证 
必起,但宜温药升阳行经。盖病隐于经络,阳不升则阴不行,经行而本症见矣,治之何难?又治十五岁人病伤 
寒,烦渴目赤,脉七八至,按之不鼓,用古姜附汤 
冷冻饮料而愈。 
x王好古x 字进之,号海藏,元古赵人。任赵州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性识明敏,博通经史,笃好医方,师 
事李东垣,尽得所学,遂为明医。着有《医垒元戎》、《医家大法》、《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 
《汤液本草》、《此事难知》、《斑疹论》、《光明论》、《标本论》、《小儿吊书》、《伤寒辨惑论》、 
《守真论》、《十二经络药图》。 
x滑寿x 字伯仁,世为许襄城大家,元初祖父官江南,自许徙仪真而公生焉。性警敏,习儒,日记千言, 
操笔为文,尤长于乐府。受王居中习医,而理识契悟过之。着《素问钞》。治妇人病小便涩,中满喘渴,脉三 
部皆弦而涩,医投以瞿麦、栀、苓诸滑利药而秘益甚。公曰∶水出高源,膻中之气不化,则水液不行,病因 
于气,徒行水无益,法当治上焦,乃与朱雀汤,倍枳、梗,长流水煎,一服而溲,再服气平而愈。治一妇人, 
年六十余,亦病小便秘若淋状,小腹胀,口吻渴,脉沉且涩。公曰∶此病在下焦血分,阴火盛而水不足,法当 
治血。血与水同,血有形而气无形,有形之疾,当以有形之法治之。乃与滋肾丸,服之而愈。治一妇人有孕, 
九月病滞下,日五七十起,后重下迫。公以消滞导气丸药下之,病愈而孕不动。《素问》曰∶有故无殒是也。 
殒者,损也。治一妇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脐下 痛如刀刺状,寒热交作下如黑豆汁,既而水行,因之无孕, 
两尺沉涩欲绝,余部皆弦急。公曰∶此下焦寒湿,邪气搏于冲任。冲主血海,任主胞胎,为妇人血室。故经事将 
来,邪与血争作痛,寒热生浊,下如豆汁,宜治下焦。遂以辛散苦温理血之药,令先经期日日服之,凡三次而 
邪去,经调有孕。治一人因心高志大,所谋不遂,怔忡善忘,口淡舌燥,多汗,四肢疲软,发热,小便白浊。 
诸医以内伤不足,拟进茸、附。公视其脉,虚大而数,曰∶此思虑过度,少阴君火行患耳。夫君火以名,相火以 
位,相火代君火行事也。相火一扰,能为百病,况少阴乎!用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空心则进坎离丸,月余 
而愈。治一孕妇,五月病咳痰气逆,恶寒,咽膈不利,不嗜食者浃旬,脉浮紧,形体瘦,公曰∶此上受风寒也。投 
以辛温与之,致津液,开腠理,散风寒,而嗽自止矣。治一妇暑月身冷自汗,口干烦躁,欲卧泥水中,脉浮而 
数,沉之豁然虚散,公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为阴盛格阳,得之饮食生冷,坐卧风露。乃与玄武汤,冷冻饮料, 
三服而愈。治一妇病寒疝,自脐下上至心皆胀满攻痛,而胁疼尤甚,呕吐烦满,不进饮食,两手脉沉结不调。公 
曰∶此由寒在下焦,宜亟攻其下,无攻其上。为灸章门、气海、中脘,内服玄胡索、官桂、胡椒,佐以茴、木 
诸香,茯苓、青皮等而愈。 
x葛干孙x 字可久,平江吴人,膂力绝伦,击刺战阵,百家众技,靡不精究。及长,折节读书,应进士亚 
选,遂不复应试。传药书坊论,有《医学启蒙》,又《经络十二论》、《十药神书》。勇力之士,争言其长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