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脾丸。又脾泻久传肾,为肠癖,经年不愈者,调中健脾丸。又老人脾肾虚泻者,用吴茱萸 
盐水浸透,以 猪脏头一截,洗去脂膜,将 
茱萸入 
内 
扎两头,蒸烂捣丸绿豆大,每五十丸,米饮下,暖膀胱,清水道,固大肠,进饮食。肾虚色 
欲所伤,泻多足冷,久则肉削,五鼓脐下绞痛,或只微响,溏泻一次者,古味萸散、二神丸 
、四神丸。阳虚者,三味安肾丸、金锁正元丹、养气丹;阴虚者,肾气丸。肝虚忿怒所伤 
,木克脾土,门户不束,厥而面青,当归浓朴汤,或熟料五积散去麻黄。汗多者,黄 建中 
汤。凡泻,脉细皮寒,前后泻利,饮食不入,是谓五虚,不治。 
滑泻不禁气陷脱, 
泻久不止,大孔如竹筒直出无禁,气陷者,升阳补胃汤、补中益气汤加白芍;有 
风者,小白术汤;挟热者,诃子散、没石子丸,或古萸连丸,罂粟壳煎汤下;气欲脱者,真 
人养脏汤加附子,或四柱散、大断下丸、古蔻附丸、香茸丸、妇人四制香附丸。又有大肠滑 
泻,小便精出者,万全丸。 
交肠似痢何由名; 
交肠泻者,大、小便易位而出,此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淆所致,当分利阴阳, 
使气顺各安其位,胃苓汤、木香匀气散、肾气丸。似痢非痢,寒热不调之证,或热积于中 
,而以冷物冷药冰之;或冷积于中,而以热物热药压之,故热与冷搏而成泻,或涩或溏,里 
急后重者,戊己丸、香连丸,或理中汤加黄连、木香。 
风宜微发寒温涩,虚补积消湿渗升。 
凡泻皆兼湿,初直分理中焦,渗利下焦,又则升提,必滑脱不禁,然后用药涩之 
。其间有风胜兼以解表,寒胜兼以温中,滑脱涩住,虚弱补益,食积消导,湿则淡渗,陷则 
升举,随证变用,又不拘于次序,与痢大同。且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则生湿;清热亦不 
太苦,苦则伤脾,每兼淡剂利窍为妙。抑考《难经》云∶胃泄,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腹 
胀呕逆,言泻也;大肠泄,食已窘迫,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大 
瘕泄,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而溺涩,言痢也。观此泻与痢,亦惟脓血与粪之 
异,除伤寒三阳、三阴传变自利,杂病湿热,食积之根,皆责肠胃。盖泄泻、疟、痢,同 
由暑月饮食所致,轻者便作泄泻,重者停为疟痢,痰冲胸胁则为疟,积滞肠胃则为痢。《局 
方》有分《难经》五泻者,不免失之牵强。 
x吞酸x 
吞酸吐酸皆湿热, 
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又云∶少阳之胜呕酸。盖酸者,肝味,火盛制金不能 
平木,则肝木自甚为酸,譬之饮食热则酸。但吐酸,乃平时津液上升之气,郁为痰火,留饮 
不化,酿为酸水吐出;吞酸,乃湿热伏于肺胃,咯不得上,咽不得下,宿食郁遏而作,其因 
、治一也。惟湿多则吞而便利,热多则吐而便闭。东垣言寒者,论其标耳。 
大要初起宜反折; 
素有湿热,因内感风寒,则内热愈郁,酸味刺心,或即吐出,或欲吐不吐,胸中 
无奈,或得热汤暂解,盖风寒郁在肌表,得暖则腠理开泄,譬之伤寒表热,以麻黄热药发表 
而愈。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初起俱宜生姜汁半夏汤,或二陈汤加丁香、木香、肉桂、 
干姜、砂仁,姜、枣煎服,暂与开豁,此反佐之药,非正治也,中病即止。如中寒停水者, 
神曲丸;上膈寒者,三味参萸汤;上热下寒者,黄连一两,附子七钱,神曲糊丸,淡姜汤下 
。 
久消食积降火痰, 
久则郁热,宜以寒药调之下之,结散热去,则气自通和,所以中酸宜素食者, 
恐滞气也。宿食,通用二陈汤,或生料平胃散加香附、砂仁、神曲、山楂、麦芽、山栀仁、 
黄连,或枳术丸。宿食留饮,酸蜇心痛,牙齿亦酸者,曲术丸。专吐清水者,用苍术、茯苓 
、滑石、白术、陈皮,水煎服。兼嘈杂者,保和丸。痰火停食,一日半日,腐化酸水,吐 
出黄臭,或酸心不安,通用二陈汤加山楂、神曲、桔梗、南星、枇杷叶、黄连、竹茹,姜煎 
临熟入姜汁一匙调服,或九味萸连丸。挟瘀血者,四味萸连丸。兼嘈杂者,清痰丸。通用, 
大便闭者,透膈汤;大便自利者,用六一散七两,加吴萸一两,饭丸服。 
阴虚暮剧须养血。 
朝食甘养,至晡心腹刺酸吐出,此血虚火盛,宜四物汤加陈皮、黄连、黄芩、桃 
仁、红花、麻仁、甘草。便闭结者,更加大黄;气虚者,更合四君子汤。 
x黄胆x 
黄胆须知有湿干, 
发黄,譬如 曲,五疸,同归湿热。盖湿热熏蒸血热,土色上行面目,延及爪甲 
身体俱黄,黄即疸也。干黄热胜,色黄而明,大便燥结;湿黄湿胜,色黄而晦,大便润利。 
又湿病与黄病相似,但湿病在表,一身尽痛,黄病在里,一身不痛。 
渴多喘满治之难。 
凡疸,以十八日为期,十日以外,入腹喘满渴多,面黑者死,要知疸兼杂证最多 
,脾胃稍实,更断浓味可治。酒色伤,恣口腹者难。 
汗溺俱黄身体肿, 
汗出染衣亦黄,身肿者,曰黄汗。因阳明表热多汗,带汗入水,宜桂枝苦酒汤、 
陈汤。小溺、面目、牙齿、肢体如金,曰黄胆。因暴热用冷水洗浴,热留胃中,故食已善 
饥,安卧懒动,宜茵陈三物汤加木通、栝蒌仁、石膏,或单桃根煎汤服之。 
头眩懊 发赤斑。 
食已头眩腹胀,曰谷疸。因胃热大饥过食,停滞胸膈,宜小柴胡汤加谷芽、枳实 
、山栀,或谷疸丸、红丸子。伤冷食,肢厥者,四逆汤加茵陈。心胸懊 ,欲吐不食,腹如 
水状,足心热,胫满面发赤斑,眼黄鼻痈,曰酒疸。因大醉当风入水,酒毒留于清道,初起 
令病患先含水,后以瓜蒂末一字搐鼻,吐出黄水,次服葛术汤,探吐亦可。热者,小柴胡汤 
加茵陈、白术、豆豉、干葛、黄连、泽泻。便闭者,栀豉枳实汤加大黄,或酒蒸黄连丸。如 
酒后犯房,瘀热入心成疸者,妙香散;痰火入肺成疸,咳嗽见血,喉腥,及妇人血崩,龙脑 
鸡苏丸。 
甚则额黑小腹满, 
额上黑,微汗,手足心热,薄暮即发,膀胱小便不利,曰女劳疸。因大热犯房入 
水,肾虚从脾气上行,虚者,四白汤、秦艽饮子、小菟丝子丸;热者,古矾硝散、滋肾丸。 
阴经呕吐阳热寒。 
诸疸,发于阴经必呕,小半夏汤;发于阳经必有寒热,小柴胡汤加山栀。 
虚劳口淡脚软弱。 
内虚发黄,口淡怔忡,耳鸣脚软,微寒发热,白浊。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 
物汤合四苓散加茵陈、麦门冬;气血俱虚,人参养荣汤、八味丸。如饮食、劳役失节,中寒 
生黄者,黄 建中汤,理中汤;食积者,二陈汤加砂仁。 
外感瘀血详伤寒。 
凡时行感冒及伏暑解毒未尽,蓄热在内及宿食未消,皆能发黄。大要,时疫疟痢 
发黄,瘴疸丸。风症,色黄带青,小柴胡汤加茵陈;寒证,色黄带黯,理中汤加茵陈、青 
皮、枳实;无汗者,用麻黄三钱,酒煎温服以汗之;暑湿证,色黄带赤,五苓散加茵陈最妙 
。瘀血发黄,喜狂喜忘,便黑,详伤寒。 
治分表里渗为妙, 
治疸表证,小柴胡汤微汗之;表少里多者,茵陈五苓散渗之;半表里者,栀子柏 
皮汤、茵陈三物汤、一清饮子和之;里急者,茵陈汤下之,就中尤以渗利为妙。通用五苓散 
为主,湿多,倍茵陈;食积,加三棱、莪术、砂仁、神曲;热,加芩、连、草龙胆;小便 
不利,加山 
栀;胃弱,合平胃散,去浓朴,加茵陈、黄连、山栀、防己、枳实。 
温中兼补肾与肝, 
疸属脾胃,不可骤用凉药伤胃,轻则呕哕,重则喘满。又酒疸下之,则成黑疸, 
不渴便利者,俱宜六君子汤,加茵陈、苍术、山药以温中。甚者,小温中丸、大温中丸、退 
黄 
丸。若虚损,犹宜滋补肝肾,真阳之精一升,而邪火自敛。若必用茵陈强利小便,枯竭肝津 
肾水,则疸病幸痊,而雀目肿胀又作,慎之! 
x水肿x 
水肿上下阴阳微, 
阳水,多外因涉水冒雨,或兼风寒、暑气,而见阳症;阴水,多内因饮水及茶酒 
过多,或饥饱、劳役、房欲,而见阴症。阳水,先肿上体,肩背手膊,手三阳经;阴水,先 
肿下体,腰腹胫跗,足三阴经。故男从脚下肿起,女从头上肿起者为逆,阴阳微妙如此。 
湿热变化总属脾; 
人身真水真火,消化万物以养生。脾病水流为湿,火炎为热,久则湿热郁滞,经 
络尽皆浊腐之气,津液与血亦化为水。初起目下微肿如卧蚕,及至水浮膜外,则为肤胀,流 
下焦则为跗肿,手按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以指画之成字者,名燥水,不成字者,名湿水 
。有按之作水声者,乃气虚不能宣泄,久成水瘕。 
下注肾经阴跗肿, 
肾主水也,惟脾病则不化饮食滋真水,非惟肾精损削,而湿热下注,阴跗独肿者 
有之,甚则泛滥遍体无归,必土实而后足以收摄邪水,肾气归元。 
上升气喘肺孤危。 
金生水也,惟脾病则肺金失养,非惟肺气孤危,而失降下之,令渗道不通,且湿 
热浊气上升,为喘为咳,必土实而后肺金清肃,以滋化源。或曰∶独无寒湿者乎?寒则土坚 
水清,间有亦更易治。 
阳水热渴二便闭,汗下分消要得宜; 
经曰∶诸跗肿疼酸,皆属于火。又曰∶结阳,肢肿是也。治与水证、湿证大同。 
大法∶腰以上肿,宜汗;腰以下肿,宜下。表证喘咳,小青龙汤、越婢汤、古麻甘汤、桂 
枝苦酒汤;里证腹肿胁硬,十枣汤、泽泻汤、泽泻牡蛎汤、导水丸、三花神佑丸、浚川丸 
、布海丸。然证虽可下,又当权其轻重,若年衰久病及虚者,黄米丸;初起只宜上下分消其 
湿,五苓散用桂枝,合六一散,加橘皮、木香、槟榔、生姜煎服,或单山栀丸,木香、白术 
煎汤下。兼黄者,茵陈五苓散渗之。 
阴水身凉大便利,补中行湿或升提。 
经曰∶阴蓄于内,水气肿满是也。治宜补脾土以复运化之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