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橘小橘,呕吐烦冷分尝∶ 
大橘皮汤∶陈皮、甘草各二钱,人参五钱,姜七片,水煎服。治呕哕胸满,虚烦不安。小橘皮汤∶陈皮五 
钱,生姜一两,水煎温服。治呕哕、手足厥冷。 
大半小半,呃噎痰饮不食。 
大半夏汤∶半夏、茯苓、生姜各二钱半,临卧水煎服。治伤寒痰证及恶心舡晕。如痰热加甘草,胃不和加 
陈皮。小半夏汤∶半夏五钱,生姜一两,水煎温服。治呃逆,谷气入口即吐,及发汗后水药不下。 
水不入而捣姜汁,更煎半夏以宽胸; 
生姜汁半夏汤∶半夏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半盏,入生姜汁半盏和匀,稍温缓缓服之。凡呕吐药忌顿服。 
治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愦愦无奈何者。 
渴后呕而忌柴胡,须赤茯苓以快膈。 
赤茯苓汤∶赤茯苓五钱,陈皮、人参各二钱,白术、川芎、半夏各一钱,水煎,入姜汁一匙调服。治饮水过 
多,水停心下,痞满,头痛头汗,为水结胸;或先渴后呕;或厥阴消渴气上冲;或汗下后,身体振摇,筋惕肉 。 
衄血生地芩连,或茅花汤而单煎; 
陶氏生地芩连汤∶生地,黄芩、黄连、山栀、川芎、芍药、柴胡、桔梗、甘草、犀角,枣一枚,水煎,临 
熟入茅根,或藕节捣汁,磨京墨调服。治鼻衄成流,一切去血过多,谵语失神,撮空闭目,不知人事。生地芩 
连汤∶生地、川芎、当归各七分,赤芍、山栀、黄芩、黄连各三分,防风二分,水煎,徐徐呷之。脉实者加大 
黄下之。治妇人血风证,因崩大脱血,或前后去血;及男子去血过多,因而涸燥,其热未除,循衣摸床,撮空闭 
目,不省人事,扬手掷足,错语失神,脉浮弦而虚,内有燥热之极,气粗鼻干,上下通燥,危证。凡气分燥闭 
者,用大承气汤;血分燥闭者,宜此汤以降血中之火。茅花汤∶单茅花一大把,无花用根,洗净捣碎,水煎浓 
汁服之。或加藕节同煎尤妙,治衄血不止。 
吐血黄连柏皮,或绿袍散以外塞。 
黄连柏皮汤∶黄连、黄柏、黄芩各二钱,水煎,临熟入阿胶一钱半,煮烊温服。治热毒吐血。绿袍散∶黄 
柏、薄荷、芒硝、青黛各等分为末,入冰片少许,掩上牙床即止。治齿缝出血。 
救火逆惊狂身痛,柴胡龙蛎铅丹; 
救逆汤∶桂枝、蜀漆各三钱,甘草二钱,牡蛎四钱,龙骨二钱半,姜五片,枣三枚,水二盏,先煎蜀漆十余 
沸,入诸药煎至八分服。方意以汗出亡阳,则心虚神浮惊狂,与桂枝汤以解未尽之表邪;芍药益阴,非亡阳所 
宜,故去之;火邪错逆,加蜀漆之辛以散之;神气脱亡,加龙、蛎之涩以收神固阳。本草云∶涩可去脱是也。 
桂甘龙骨牡蛎汤∶桂枝一钱半,甘草、牡蛎、龙骨各一钱,水煎服,治一切火逆及误下里虚,又加温针,致生烦 
躁惊狂遗精等证。是用桂、甘之辛甘,以散经中之火邪;龙、蛎之涩,以收浮越之正气。柴胡龙骨牡蛎汤;柴 
胡三钱,黄芩、人参、龙骨、牡蛎、茯苓、桂枝、铅丹、半夏各一钱半,姜五片,枣二枚,水二盏,煎至一盏, 
入大黄二钱,再煎二三沸,温服。方意以伤寒八九日,邪气将复传阳经,误下虚其里而热不解,以致胸满烦惊, 
谵语,小便不利,皆心胃热而津液不行故也。又一身重痛不可转侧者,阳气内行而不营于表也。宜小柴胡以除胸 
满,加龙、蛎、铅丹以敛神气,茯苓以行津 
液利便,大黄以除胃热,桂枝以行阳气,而解身重错杂之邪。 
止谵语错乱呻吟,栀子芩连黄柏。 
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各二钱半,水煎温服。治伤寒汗后,或因饮酒复剧,苦闷干呕,口 
燥呻吟,错语烦躁,不得睡卧。兼治胃热吐血,一切热毒、脏毒等证。 
咽痛猪肤甘桔,而半桂可起伏寒; 
猪肤汤∶猪肤一两,水一盏,煎至五分,入白蜜一合,白粉半合,熬香熟和匀相得服之。治阳经传入少阴, 
客热下利,咽痛胸满。及脉阴阳俱紧,主无汗,而有汗曰亡阳,法当咽痛,此属少阴。方意以猪水畜,其气入 
肾,是以猪肤能解少阴客热,加白蜜以润燥除烦,白粉以益气断利。单甘草汤∶甘草一两,水一盏半,煎至一盏, 
日进三服。治阳邪传少阴,客热咽痛。如寒热相搏咽痛,加桔梗五钱,名甘桔汤。方意以甘草甘平以除热,桔 
梗辛温以散寒,甘、桔相合以调寒热,而和少阴之气也。半桂汤∶半夏、桂枝、甘草各二钱,姜五片,水一盏 
半,煎至七分,徐徐咽之。治少阴客寒下利,脉微弱而咽痛。是以用半夏、桂枝辛以散寒,甘草之甘以缓正气。 
喉塞龙骨乌扇,而鸡壳能开音哑。 
黄连龙骨汤∶黄连三钱,龙骨一钱七分,黄芩、芍药各二钱,水煎温服。治少阴腹痛,脉沉细,有热而 
咽痛。乌扇汤∶射干、猪脂各四两,同煎去渣,取半鸡子黄大,绵裹内喉中,徐徐咽下。凡咽中闭塞不可下者, 
宜用。鸡壳苦酒汤∶半夏十四枚,用鸡子留白去黄,以苦酒同入鸡壳内,置刀环中,安火上煮三沸,去渣,少 
少含咽,作三次服。治热伤于络,则经络干燥,使咽中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是以用半夏之辛以发声音, 
鸡子之甘以缓咽痛。苦酒之酸以敛咽疮。 
升麻六物(汤),误汗咽痛及口牙; 
升麻、山栀各一钱半,大青、杏仁、黄芩、玄参各一钱,葱三茎,水煎。治阳厥应下反汗,必咽痛口疮 
牙肿。 
芩连消毒(饮),时行咽肿并头额。 
黄芩、黄连、柴胡、甘草、桔梗、川芎、荆芥、防风、羌活、枳壳、连翘、射干、白芷,姜三片,煎入牛蒡 
子一撮,再煎一沸,入竹沥、姜汁调服。治天行大头病,发热恶寒,头项咽喉肿痛,脉洪,取作痰火治。凡服宜 
先加大黄,利去一二次,后去大黄,加人参、当归调理。 
结胸热而有渴,大小陷胸十枣汤; 
大陷胸汤∶大黄三钱半,病重壮人五钱,用水一盏,煎至七分,入芒硝二钱,再煎一二沸,去渣,入甘遂末 
一分,和匀温服。若腹中不动,再进一服。治伤寒表未解,医反之下,膈内拒痛,手不可近,短气心烦懊 , 
心下硬,大便闭,舌燥而渴,热实脉沉而紧。兼治身无大热,有水结在胸胁间者。方意以大黄苦以荡涤,芒硝咸 
以软坚,甘遂通水,可以直遂其气而透胸膈之结也。但此药太峻,不可轻用,如不得已,即用大陷胸丸。大陷胸 
丸∶大黄三钱,杏仁、葶苈各一钱,芒硝二钱半,甘遂一分,人弱者半分,为末,蜜丸弹子大。每一丸,用水 
一盏,煎至六分温服。至一宿未动,再进一丸,以利为度。治热实结胸,项强如柔 状,用此下之则和。方意以 
硝、黄咸苦以下热,葶、杏苦甘以泻满,甘遂取其直达,白蜜取其润利,皆以下泻满实物也。小陷胸汤∶黄连 
三钱,半夏一钱,栝蒌仁二钱,姜三片,水煎温服,利黄涎沫即安。一方加枳壳、桔梗、黄芩。治结胸病正在 
心,按之则痛,其脉浮滑。方意以半夏之辛以散结气,黄连之苦以泻满实,栝蒌之苦以宽中润下。十枣汤∶芫花、 
甘遂、大戟各等分为末,用大枣十枚,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枣调末五分,怯弱者减半服,服后大便利下水, 
以粥补之。治太阳伤风,下利呕逆,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疼,干呕短气,不恶寒, 
及里水身凉者宜服。方意以下利呕逆为里受邪,可下;汗出不恶寒,发作有时,为表已解,可攻;头痛胁疼,心 
痞,干呕短气,邪热内 
蓄而有伏饮,是里未和也。是以用芫花之辛以散饮,戟、甘之苦以泻水,大枣之甘益土而胜水。 
结胸寒而不烦,枳实理中三物白。 
枳实理中丸∶人参、白术、茯苓各一两,甘草、干姜各七钱半,枳实六钱,黄芩二钱半,蜜丸弹子大。每 
一丸,沸汤化下。治太阴病误下,寒实结胸,及伤寒诸吐利后,胸痞欲绝,高起而痛,手不可近。如渴加天花 
粉,汗利不止加牡蛎。三物白散∶贝母、桔梗各三钱。巴豆一钱,为末,每五分,弱者减半,白汤调服。病在 
膈上必吐,膈下必利,若不吐利,进热粥半盏助之∶若吐利过,进冷粥半盏止之。治寒实结胸无热证。 
三黄附子泻心,下痞硬虚凝; 
三黄泻心汤∶大黄三钱,黄芩、黄连各一钱半,用麻沸汤一盏浸之,以物盖定,候一饭久,稍冷去渣,顿温 
服。沸汤渍药者,取其气薄而泄虚热也。治心下痞硬,内实热盛而不大便,关脉浮者可服,恶寒勿服。附子泻 
心汤∶用附子半枚,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渣,次入三黄泻心汤内和匀,分二次温服。治心下痞硬,恶寒汗出。 
半甘生姜泻心,下痞软气逆。 
半夏泻心汤∶半夏二钱五分,甘草三钱,黄芩、干姜、人参各二钱,黄连一钱,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温服。治心下痞满,软而不痛。甘草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再加甘草一钱,人参一钱半。治伤寒伤风,医反 
下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鸣,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若再下之,痞气益甚,此虚气上逆也。生姜泻 
心汤∶生姜、半夏各二钱,人参、干姜各一钱半,黄连、甘草各一钱,黄芩五分,枣二枚,水煎温服。治汗出 
解后,胃中不和,心下痞,噫气食臭,或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泄泻。以上泻心汤,皆三黄泻心汤为主,大黄、 
芩、连之苦寒以泻心下之痞。然痞为虚热,有恶寒汗出者,阳气外散也,加附子以固阳;胃为阳气之根,汗出 
亡津,胃虚气逆,痞而干噫食臭,不能消谷,或挟水雷鸣下利者,土弱不能胜水也,加生姜以益胃之阳气; 
下利不止,谷不化,干呕,痞益甚者,胃虚气上逆也,加甘草以补胃之阴气。 
痞而滑利禹余粮。 
赤石脂禹余粮汤∶二味各二钱,水煎温服。治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利不止,及伤寒下利不止,服理中汤 
益甚者。此乃下焦不约,故水谷不分。是以用石脂之涩以收敛之,禹余之重以镇固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