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7-医学入门-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枚,水煎服。治外感风邪,头疼发热,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内因七情,痰塞壅胸,潮热等证。如肺热去参 
加白术、黄芩;肺燥去橘、半加栝蒌、杏仁。本方去木香加川芎、紫苏,名十味芎苏散。治四时感寒,头疼寒 
热。十神汤∶紫苏、香附、陈皮、甘草、干葛、赤芍、升麻、白芷、川芎、麻黄各五分,姜葱煎热服。治风寒 
两感及时行温疫,头疼寒热无汗等证。此方去芎、芷、麻黄,名苏葛汤,内干葛专解阳明瘟疫风邪。若太阳伤 
寒发热用之,是引贼入阳明,多发斑疹,今世概用,误哉!人参败毒散∶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 
桔梗、川芎、赤茯、人参各三分,甘草一分半,姜三片,煎温服,或加薄荷少许。治伤寒发热,头疼睛痛,项 
强,肢体烦疼;伤风咳嗽,鼻塞声重及时行瘟疫、瘴气、风湿、风痰、眩晕、呕哕等证。如三阳经香港脚赤肿加 
大黄、苍术,皮肤疹痒加蝉蜕,如心经蕴热,口干舌燥加黄芩。 
二陈四物痰火消, 
二陈汤合四物汤。气虚加参、术,火盛加芩、连、麦门冬。 
补中益气劳伤服。 
加味补中益气汤∶外感见太阳证,加羌活、 本、桂枝;阳明证,加葛根、升麻;少阳证,加黄芩、半 
夏,倍柴胡;太阴证,加枳实、浓朴;少阴证,加生甘草、桔梗;厥阴证,加川芎;变证发斑,加葛根、玄参, 
倍升麻。陶氏补中益气汤;人参、黄 、当归、生地、川芎、柴胡、陈皮、甘草、细辛、羌活、防风、白术, 
姜三片,枣二枚,葱二茎,水煎温服。治劳力内伤气血,外感风寒头疼,身热恶寒,微渴自汗,身腿酸软无力。 
如元气不足者,加升麻少许以升之;喘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细辛加芍药;胸中烦热,加山栀、竹茹;干呕加 
姜汁炒半夏;胸中饱闷,去生地、甘草、 、术,加枳壳、桔梗;痰盛,去防风、细辛,加栝蒌、贝母;腹痛 
去、术,加芍药、干姜;因血郁内伤有痛处,或大便黑,去羌、防、 、术、细辛,加桃仁、红花,甚者加 
大黄,下尽瘀血自愈,愈后去大黄调理。日久下证具者,亦量加酒制大黄。体浓者,大柴胡下之。丹溪治一人, 
旧有下疳疮,忽头疼发热恶寒,以小柴胡汤加龙胆草、胡黄连,热服而安。又一人,因忍饥霜中涉水,患恶寒 
吐血,以小建中汤去芍药加陈皮、半夏,煎服而安。二方可为内伤挟外感者式。 
葱豉麻葛,头痛甚于捶钻; 
连须葱白汤∶生姜一两,葱十四茎,共捣破,水煎服。治太阳已汗、未汗,头痛如钻破。或合麻黄汤尤妙。 
葱豉汤∶葱白七茎,豆豉一合,麻黄三钱,葛根一钱半,姜五片,煎服。如行五里许再进一服,良久吃葱豉粥 
取汗。治太阳阳明头疼无汗。如太阳发热恶寒、无汗刚 ,加芍药三钱,名麻黄葛根汤。葛根葱白汤;葛根、 
芍药、知母各一钱半,川芎、生姜各三钱,葱三茎,煎服。治阳明头目痛,鼻干无汗。 
桂枝柴葛,项强难于回顾。 
太阳无汗项强,葛根汤;有汗,桂枝汤加葛根。少阳,小柴胡汤。 
头眩身振,茯苓桂甘桂术和阳; 
茯苓桂甘汤∶茯苓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一钱,姜三片,水煎温服。治阳明证但头眩,不恶寒,能食而 
咳。兼治水气在半表,乘于心胸,怔忡悸惕,干呕自汗不渴。方意以茯苓、甘草 
之甘,益津而和卫;桂枝、生姜之辛,助阳而解表。茯苓桂甘大枣汤∶茯苓六钱半,甘草二钱二分,桂枝四分, 
大枣五枚,先取水六七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上有水珠数千颗相逐,取用之,名甘澜水。用二盏先煎茯 
苓减半,入诸药煎至八分,温服。治汗后脐下悸动,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术甘草汤∶茯苓四钱,桂枝三钱,白 
术二钱,甘草一钱,水煎温服。治汗吐下后,里虚气逆上冲,心腹痞满或痛,起则头眩,脉沉紧,为在里则不 
宜汗,汗则外动经络,损伤阳气,阳虚则不能主持诸脉,身体振摇,筋脉惕 ,久则成痿,宜此汤以和经益阳。 
故阳气不足者,补之以甘,茯、术、甘草之甘以生津液而益阳也;里气逆者,散之以辛,桂枝之辛以行阳而散 
逆气也。 
郁冒神昏,人参三白三生醒胃。 
人参三白汤∶人参、白术、白芍、白茯各一钱半,柴胡三钱,川芎一钱,天麻五分,水煎温服。治太阳病 
误下、误汗,表里俱虚,以致郁冒,冒家得汗自愈,若不得汗而不解者,宜此主之。如下虚脉微弱者,合三生 
饮以温肾固其本也。经曰∶滋苗者,必固其根;伐下者,必枯其上是也。 
背恶寒而三阳虎汤,少阴附汤; 
伤寒六七日,身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恶寒者,此属阳明,宜白虎加参汤。伤寒二三日,口中和,背恶 
寒者,此属少阴,宜附子汤。附子、人参各二钱,茯苓、芍药各三钱,白术四钱,水煎温服。兼治少阴身痛肢 
冷,骨节烦疼。方意以附子之辛以散寒,参、术、茯苓之甘以补阳,芍药之酸以补阴。所以然者,偏阴偏阳则为 
病,火欲实水当平之,不欲偏胜也。 
身恶寒而阳经柴桂,阴经 桂。 
阳经,柴胡桂枝汤∶柴胡一钱,桂枝、黄芩、人参、芍药、半夏各一钱,甘草五分,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服。治少阳病头额痛,项强,胁痛胸满,发热恶寒,乍往乍来,及自汗亡阳,谵语作渴;兼治风温汗后身热及 
动气等证。或小柴胡汤、桂枝汤、麻黄汤选用。阴经直中者,黄 建中汤、四逆汤、小建中汤选用。 
恶风漏汗,术附加入桂枝; 
桂枝附子汤∶桂枝、附子各三钱,芍药二钱,甘草一钱,姜五片,枣二枚,水煎温服。治太阳病发汗, 
遂漏汗不止,恶风,溺难,四肢拘急,难以屈伸;兼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 
脉浮虚涩。方意以过汗则阳虚不固,汗出多则津液亡而小便难,四肢诸阳之本,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是以用 
桂枝、甘草辛甘以温经;附子辛热,姜枣辛甘通津液以和表也。如里寒去芍药,小便利去桂枝加白术。 
发潮欲疸,麻轺兼以赤豆。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连轺(即连翘根)、麻黄各二钱,生梓白皮三钱,赤小豆半合,甘草一钱,杏仁七 
个,姜三片,枣二枚,潦水煎温服,或加山栀、茵陈、黄柏尤妙。治阳明身热发黄。方意以麻、杏、甘草、姜、 
枣之甘辛,微发其汗而散表分之寒湿;连轺、梓皮之苦寒,以除内热;赤豆之甘平,以散在表之湿热∶煎用潦水 
者,取其味薄而不助湿也。如天气暄热或有汗,去麻黄加柴胡,内热盛加黄芩、黄连,大便实加枳壳、大黄, 
口渴加天花粉。 
似疟面赤身痒,桂二麻一各半;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芍药各二钱,麻黄一钱二分,甘草一钱,杏仁八分,姜五片,枣三枚,水煎温 
服。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后,似疟热多寒少者,乃邪客荣卫也,脉必洪大,用此发汗必解。桂麻各半汤∶麻黄一钱 
半,桂枝、芍药、杏仁各一钱,甘草七分,姜三片,枣二枚,煎服。治伤寒六七日,发热恶寒,舌不短,囊不 
缩,脉浮缓,便清,为不传阴经欲愈,此厥阴似疟也。如不愈者宜此。又太阳病日久,似疟寒热,或热多寒少, 
其人不呕,大小便调,里和欲愈。若里虚脉微,表虚恶寒,表里俱虚,面色青白,今面反赤色者,表未解也, 
其身必痒,宜此汤微发其汗,以除表邪。 
似疟热多寒少,桂二越一合凑。 
桂枝二越婢一汤∶桂枝、麻黄、芍药各一钱,石膏二钱,甘草三分,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治脉弱 
亡阳,热多寒少。 
柴桂柴姜,往来寒热极验; 
柴胡加桂汤∶柴胡三钱,黄芩、桂枝各二钱,半夏一钱,甘草四分,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治半表 
里证,盗汗,身热不欲去衣;及不满不硬,但心下妨闷,谓之支结。《百证》云∶若有头疼恶寒者,小柴加桂 
值千金。柴胡桂姜汤∶柴胡三钱,桂枝、牡蛎各一钱半,天花粉、黄芩各二钱,干姜一钱,甘草八分,水煎温 
服。方意以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则邪当解,今胸满微结,心烦,寒热往来,邪在半表半里;凡小便不利而渴 
者必呕,今便利渴而不呕者,里无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他处无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也。是以用 
柴、芩之苦以解传表之邪,桂、甘之辛甘以散在表之邪,牡蛎之咸以消胸胁之满,炮姜之辛以收阳虚之汗,天 
花粉之苦以生津液。 
阴旦阳旦,表里寒热堪夸。 
阴旦汤∶黄芩,干姜各三钱,芍药、甘草各二钱,桂枝四钱,枣二枚,水煎温服。治阴证身大热欲近衣, 
肢节痛,口不燥而虚烦者,此为内寒外热也,阳旦汤∶桂枝、芍药各三钱,黄芩二钱,甘草一钱,姜三片,枣 
二枚,水煎温服。治里热表寒,如夏至后,更加知母、石膏或升麻,不然恐有发黄斑出之变。 
反发热,麻附甘辛有趣;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真里寒,白通(汤)葱附无差。 
葱白四茎,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水煎温服。治少阴客寒,不能制水,脉微自利不止。方意以葱白之 
辛通阳气,姜附之辛散阴寒。经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是也。 
烦躁厥逆自利,或无汗而不眠兮,黄连鸡子(汤)搅匀; 
黄连一钱半,黄芩、阿胶、芍药各一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乘热入阿胶令溶化,少温入鸡子半枚, 
搅匀温服。《脉经》曰∶风伤阳,寒伤阴,少阴受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寒极变热,为阳入阴也。脉沉,无大 
热,心中烦躁不卧,厥逆自利不得汗。方意以阳有余以苦除之,芩、连之苦以除热;阴不足以甘补之,鸡子、 
阿胶之甘以补血;酸收也、泻也,芍药之酸收阴气而泻邪热。所谓宜泻必以苦,宜补必以甘,此方兼之。 
烦躁厥逆欲吐,或溲难而脚蜷兮,干姜甘芍简易。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钱,干姜二钱,水煎服。芍药甘草汤∶白芍、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