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怒,肝木也。食,脾
土也。今木克土,故怒不欲食,宜补足太阴。肝足厥阴,怒也。足少阳,多言也。故泻
少阳也。平按∶足少阳《甲乙》作少阴,注云∶《太素》作少阳。)
卷第三十·杂病
疹筋
属性:平按∶此篇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七《奇病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四第二
上编。
黄帝曰∶人有尺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者,是腹必急,
白色、黑色则病甚。(尺脉数,筋急见出者,此为疹筋。疹筋筋急腹急,此必金水乘肝,
故色白黑即甚也。有本为尺瘦
也。平按∶《素问》尺下有脉字。《甲乙》尺数甚作尺肤缓甚,注云∶一作瘦甚。疹筋
《甲乙》作“狐筋,狐筋者”,注云∶“狐《素问》作疹。”《素问》、《甲乙》腹上
有人字,黑色下有见字。)
卷第三十·杂病
血枯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腹中论》篇,又见《甲乙经》
卷十一第七。
黄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
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血枯,此得之少时有所大脱
血,若醉以入房中气竭肝伤,故使月事衰少不来也。(血枯病形有八∶一,胸胁支满;
二,妨于食;三,病将发,先闻腥臊臭气;四,流出清液;五,病先唾血;六,四肢冷;
七,目眩;八,大小便时复出血。有此八状,名曰血枯之病。此得由于少年之时有大脱
血,若醉入房中,气竭绝伤肝,遂使月经衰少,或不复来,以成此血枯之病也。平按∶
《甲乙》支满作 满,清液作清涕。)黄帝曰∶治之奈何?以何术?答曰∶四乌贼鱼骨,
一茹,二物并令三合,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鲍鱼汁,利胁中及伤肝。
(四,四分。一,一分。捣以雀卵为丸,食后服之,饮鲍鱼汁,通利胁及补肝伤也。平
按∶《素问》以何术作复以何术,贼作 , 作 ,新校正云∶“《太素》 作 。”
并令三合作并合之。《甲乙》乌上无四字,骨下无一字。并令三合作并合。《素问》《甲
乙》鲍鱼上有饮以二字,胁中作肠中。)
卷第三十·杂病
热烦
属性: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上编。
问曰∶人身非常温也,非常热也,为之热而烦满者何也?曰∶阴气少而阳气胜,故
热而烦满也。(身体发热,而苦热而烦,是为阳胜故也。平按∶《甲乙》无为之热三字,
《素问》新校正云∶《甲乙》无此三字。)
卷第三十·杂病
身寒
属性: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一下编。
问曰∶人身非衣寒也,中非有寒也,寒从中出者何也?曰∶是人多痹气,而阳气少,
而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焉。(外衣不单,内不觉寒,而身冷如从水中出,内多寒
气故也。平按∶《素问》、《甲乙》中非有寒也作中非有寒气也,出者作生者。)
卷第三十·杂病
肉烁
属性:平按∶此篇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上编。
问曰∶人有四肢热,逢风寒如灸于火者何也?(平按∶于火《素问》、《甲乙》作
如火,《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无如火二字,《太素》云如灸于火,当从《太素》
之文。”)答曰∶此人者阴气虚,阳气盛,四肢者阳也,两阳相得也,阴气虚少,水不
能减盛火而阳独治,独治者不能生长也,独胜而止耳,逢风如灸火者,是人当肉烁。
(人有四肢先热,若逢风寒,更如火灸。是人阴虚阳盛,以其四肢是阳,阳气更盛四肢,
二阳合而独盛,消烁肌肉,不能生长,故曰肉烁。平按∶《素问》、《甲乙》少下重一
少字,减作灭,如灸火作如灸如火,《素问》新校正云∶当从《太素》作如灸于火。)
卷第三十·杂病
卧息喘逆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则不得偃卧,见《素问》卷十三第四十六《病能论》篇。自问
曰人有逆气至末,见《素问》卷九第三十四《逆调论》篇。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
卷十二第三。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卧而有所不安者何也?岐伯曰∶脏有所伤,及精有所乏,倚
则不安,故人不能注悬其病。(人之病有卧不安者,五脏内伤,入房太甚,泄精过多,
有所不足,故倚卧不安,不能悬
定病处,数起动也。平按∶及精所有乏倚则不安,别本乏作之,《素问》作及精有所之
寄则安,《甲乙》作及情有所倚则卧不安,《素问》新校正云∶“《太素》作精所有倚
则不安。”均无乏字。本书原抄作及精有所乏倚则不安,与杨注“泄精过多,有所不足,
故倚卧不安”正合。袁刻无乏字。《素问》、《甲乙》悬上无注字。注太甚袁刻作太盛。)
黄帝曰∶人之不得偃卧者何也?岐伯曰∶肺者脏之盖也,肺气盛则脉大,大则不得偃卧。
(肺居五脏之上主气,气之有余,则手太阳脉盛,故不得偃卧也。)问曰∶人有逆气不
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
有不能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脏使然?愿闻其故。(此五皆是人之起居,卧之与喘,不
安之病,皆由脏内不和,故请示也。)答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足三
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阳明为三阳之长,故气下行,顺而息调,失和上
行,逆而有音,此解息有音也。)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也,其气亦下行,阳明
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上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阳明循道逆行,
息便有音,今不根据其道逆行,故不得卧。上经,前所说经也。平按∶上经《素问》、《甲
乙》作下经,王注∶《下经》,上古经也。)夫起居如故息有音者,此脾之络脉逆,络
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患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夫络脉循
脉经上下而行,络脉受邪,注留于经,病患也甚,故起居不安,息亦有声。今络脉气逆,
不循于经,其病也微,所以起居如故,息有音也。平按∶脾之络脉《素问》、《甲乙》
作肺之络
脉。)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夫水者循津液而流者也,肾者水脏,主津
液,津液主卧与喘。(肾为水脏,主于胃中津液。今有水气客于津液,循之而流,津液
主卧主喘,故津液受邪,不能得卧,卧即喘也。平按∶《甲乙》而流作而留。《素问》、
《甲乙》津液二字不重。)
卷第三十·杂病
少气
属性: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二《癫狂》篇,又见《甲乙》卷十一第七。
少气,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骨 体重,解不能动,补少阴。(漯漯、吸吸,皆虚
乏状也。骨 体重,皆肾虚耳。故补肾足少阴脉,于所发之穴补也。平按∶《灵枢》、
《甲乙》解作懈惰,少阴作足少阴。)短气,息短不属,动作气索,补少阴,取血络。
(属,连也。索,取气也。亦是肾气虚,故补足少阴正经,泻去少阴络血也。平按∶短
气袁刻作少气。《灵枢》、《甲乙》少阴上有足字,取作去。)
卷第三十·杂病
气逆满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动脉,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见《甲乙》卷
九第四。自气满至气下乃止,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
气逆上,刺膺中陷者与下胸动脉。(胸下动脉,中府等量取也。平按∶下胸《甲乙》
作胁下。注胸
下动脉袁刻作胸膺气下动脉,原抄无膺气二字。)气满胸中息喘,取足太阴大趾之端,
去端如韭叶,寒则留之,热则疾之,气下乃止。(足太阴脉,起足大趾端隐白穴也。平
按∶《灵枢》韭作薤。)
卷第三十·杂病
疗哕
属性:平按∶此篇见《灵枢》卷五第二十六《杂病》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二第一。
哕,以草刺鼻嚏而已;无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惊之,亦可。(疾迎引之者,以
草刺无息,可疾迎更刺引大惊令□哕愈。平按∶《灵枢》、《甲乙》亦可下有已字。注
令下原缺一字,原抄于左方注有动字,谨拟作动,袁刻空三格,不合。)
卷第三十·杂病
腰痛
属性: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一第四十一《刺腰痛篇》,又见《甲乙经》
卷九第八,惟编次前后略异。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 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项、
脊、尻皆足太阳脉行处,故腰痛相引。 中,足太阳,刺金门。足太阳在冬春时气衰,
出血恐虚,故禁之也。)少阳令人腰
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
廉之骨独起,夏无见血。(少阳,足少阳也。其脉行颈循胁出气街以行腰,故腰痛不可
俯仰反顾。成骨,膝膑外侧起大骨,足少阳脉循脾出过,故腰痛刺之。足少阳在春,至
夏气衰,出血恐虚,故禁之。平按∶《素问》、《甲乙》循然作循循然。不可顾《素问》
作不可以顾,《甲乙》作不可以左右顾。成骨《甲乙》作盛骨。独起下《素问》、《甲
乙》有者字。)阳明令人腰痛不可顾,顾如有见者,喜悲,刺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