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29-温病指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五汁饮x 
梨汁 荸荠汁 鲜苇根汁 麦冬汁 藕汁(或用蔗浆) 
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喜凉者。重汤炖温服。 
温病二三日。舌微黄。寸脉盛。心烦懊 。起卧不安。欲呕不得。无中焦证者。邪在膈中也。以栀子豉汤涌吐之。 
如兼胸痞痰多者。膈中结为热痰也。瓜蒂散主之。 
x栀子豉汤x 
栀子(二钱捣碎) 香豆豉(三钱) 
水三杯。先煎栀子数沸。后入香豉。煎取一杯服。 
x瓜蒂散x 
甜瓜蒂(一钱) 赤小豆(二钱研) 山栀子(二钱) 
水二杯。煎一杯。先服半杯得吐则止。虚者加人参芦(一钱五分) 
太阴温病。两寸脉大。舌绛而干。口不渴者。热在营中也。减味清营汤主之。 
x减味清营汤x 
犀角(一钱五分) 生地(二钱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竹叶心(五分) 麦冬(一钱五分) 
丹参(一钱) 银花(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连心用) 水煎服。 
温病发斑(如云片无颗粒为斑)者。邪郁肌表也。化斑汤主之。发疹(有颗粒为疹)者。邪郁血络也。葛根解肌汤 
主之。神昏谵语者。心阳伤而神明乱也。清宫汤主之。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 
宝又次之。临时酌用可耳。) 
x化斑汤x 
石膏(三钱) 知母(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元参(一钱) 犀角(七分) 白粳米(半合) 
水煎服。 
x葛根解肌汤x(吴鞠通用加减银翘散治疹。药味过凉。往往不能透发。不如此方稳妥。至升柴等品。升散太过。 
实非温疹所宜也。) 
葛根(一钱五分) 前胡(一钱五分) 荆芥(一钱五分) 牛蒡子(二钱) 连翘(一钱) 赤芍(二钱) 木 
通(七分) 蝉蜕(二钱) 甘草(一钱) 竹叶(一钱) 苦桔梗(一钱) 鲜苇根(三钱) 水煎服。 
x清宫汤x 
元参心(三钱) 莲子心(五分) 竹叶卷心(二钱) 连翘心(二钱) 犀角尖(二钱磨冲) 连 
心麦冬(三钱) 
热痰盛加竹沥梨汁(各五匙) 咯痰不清加栝蒌皮(一钱五分) 热毒盛加金汁人中黄。渐欲神昏加银花(三钱) 
荷叶(二钱) 石菖蒲(一钱) 
x安宫牛黄丸x(如僻地无制成丸药或现配。或研末冲服皆可。) 
牛黄(一两) 郁金(一两) 犀角(一两) 黄连(一两) 朱砂(一两) 梅片(二钱五分) 麝香(二钱五 
分) 珍珠(五钱) 山栀(一两) 雄黄(一两) 黄芩(一两) 金箔衣 
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 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 
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 
x紫雪丹x(从本事方去黄金) 
滑石(一斤) 石膏(一斤) 寒水石(一斤) 磁石(二斤) 共捣煎去渣入后药。 
羚羊角(五两) 木香(五两) 犀角(五两) 沉香(五两) 丁香(一两) 升麻(一斤) 元参(一两) 炙 
甘草(半斤) 
以上八味。并捣锉。入前药汁中煎。去渣。入后药。 
朴硝 硝石 各二斤提净。入前药汁中微火煎。不住手将柳木搅。候汁欲凝。再加入后二味。 
辰砂(三两研细) 麝香(一两二钱,研细入前药拌匀) 
合成退火气。冷水调服一二钱。 
x局方至宝丹x 
犀角(一两镑) 朱砂(一两飞) 琥珀(一两研) 玳 (一两镑) 牛黄(五钱) 麝香(五钱) 
以安息重汤炖化和诸药为丸一百丸。蜡护。 
温病舌蹇肢厥者。热邪已入心包也。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x牛黄丸x 
x紫雪丹x(见前) 
温毒咽痛喉肿。耳前后连颊肿。或外肿而喉不痛。甚则耳聋。俗名大头温。又名虾蟆温者。加减普济消毒饮主之。 
外敷水仙膏。(如神昏谵语者。先与紫雪丹牛黄丸之属。再服清宫汤。) 
x加减普济消毒饮x 
连翘(三钱) 薄荷(一钱) 马勃(一钱五分) 牛蒡子(二钱) 芥穗(一钱) 僵蚕 
(二钱) 元参(三钱) 银花(三钱) 板蓝根(一钱五分) 苦桔梗(三钱) 甘草(一钱五分) 鲜苇根(二钱) 
水煎服。三四日后酌加黄芩黄连。 
x水仙膏x 
水仙花根(不拘多少) 剥去老赤皮与根须。入石臼捣如膏。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另敷以 
肉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 
温毒敷水仙膏。皮间生小黄疮后。不可再敷水仙膏。宜用三黄二香散。 
x三黄二香散x 
黄连(一两) 黄柏(一两) 生大黄(一两)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共为极细末。初用细茶汁调敷。干则易之。继用香油调敷。 

卷上
风温中焦篇
属性:(温热冬温温毒温疫同治) 
温病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者。即非此证。)大渴引饮。大便闭。 
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色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下午益甚。脉浮洪躁甚者。邪由上焦肺经。传入中焦阳明胃经尚 
未结实也。白虎汤主之。脉浮而促者。热邪尚可透表也。减味竹叶石膏汤主之。 
x白虎汤x(见前) 
x减味竹叶石膏汤x 
竹叶(二钱五分) 石膏(四钱) 麦冬(三钱) 甘草(一钱五分) 
水煎服。 
阳明温病。诸证悉具。(如第一条所云) 数日不大便。脉沉数者。中焦邪渐结实也。增液汤主之。 
x增液汤x(凡温病大便不通。皆宜先服此方。万不可遽用承气。盖此方通便生津而不伤气也。) 
元参(一两) 麦冬(八钱连心) 细生地(八钱) 
水八杯煎三杯。口干则与饮之。饮尽便不下。再作服。以通为度。 
阳明温病。服增液后。过十二时。大便不下者。增液合调胃承气汤主之。(即照增液汤原方。与调胃承气汤方合为 
一 
剂。) 
x调胃承气汤x 
大黄(一钱五分) 芒硝(二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 
水煎服。 
阳明温病。诸证皆有。(如第一条所云)数日不大便。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服增液调胃承气后。大便仍不 
通 
者。中焦邪已结实也。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乃攻里峻剂。必脉象。证象。与书中一一相符。已服增液调胃。便仍不 
通 
者。方可用之。如脉浮。脉迟。或恶寒。或小便清长。或舌虽黄黑。苔薄而润。或病者平素阴亏。及胃弱食少。均不可 
轻用也。慎之慎之。) 
温病面目俱赤。四肢厥冷。甚则通体皆厥。不螈 。但神昏。七八日以外。大便闭。小便赤。脉沉伏。或并脉亦厥。 
胸腹满坚。甚则拒按。喜凉饮者。热结中焦火极似水也。大承气汤主之。 
x大承气汤x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五分) 浓朴(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五分) 
水三杯。先煮枳朴。后纳大黄芒硝。煮取一杯服阳明温病。(如首条所载)诸证悉有而。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 
之。 
阳明温病。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者。有结粪也。宜小承气汤。 
x小承气汤x 
大黄(二钱五分) 浓朴(一钱) 枳实(五分) 
水煎服。 
阳明温病。无汗。小便不利谵语者。恐因邪犯心包。未可定为结粪也。先服牛黄丸。如不大便。再与调胃承气汤。 
阳明温病。纯泻稀水无粪者。热结旁流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x牛黄丸x(见前) x调胃承气汤x(见前) 
阳明温病。下利谵语。若阳明脉实或滑疾者。肠虚胃实也。小承气汤主之。若脉不实者。热犯心包也。牛黄丸主之。 
紫雪丹亦主之。 
x小承气汤x(见前) x牛黄丸x 
x紫雪丹x(见前) 
温病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者。上焦未清。而又阳土燥烈。煎熬肾水。三焦俱急也。 
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x承气合小陷胸汤x 
生大黄(二钱五分) 浓朴(一钱) 枳实(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栝蒌(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水煎服。 
温热本伤阴之病。若下后汗出。则胃阴受伤。急复其阴。益胃汤主之。 
x益胃汤x 
沙参(二钱) 麦冬(三钱) 冰糖(六分) 细生地(三钱) 玉竹(一钱炒香) 
水煎服。 
下后无汗脉浮者。邪气还表也。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热甚伤津也。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金受火克元气不 
支也。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x银翘汤x 
银花(二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竹叶(一钱) 甘草(五分) 麦冬(二钱) 细生地(二 
钱) 
水煎服。 
x白虎汤x(见前) x白虎加人参汤x(见前) 
下后无汗脉不浮而数者。里热未解也。清燥汤主之。 
x清燥汤x 
麦冬(二钱五分) 知母(一钱) 人中黄(八分) 细生地(二钱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水煎服。咳嗽胶痰加沙参(一钱五分) 桑叶(一钱) 梨汁(半酒杯) 牡蛎(一钱五分) 牛蒡子(一钱五分) 
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邪气复聚于胃也。然津液日耗。须 
加意防护其阴。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x护胃承气汤x 
生大黄(一钱五分) 元参(一钱五分) 细生地(一钱五分) 丹皮(一钱) 知母(一钱) 
麦冬(一钱五分连心) 
水煎服。 
x增液汤x(见前) 
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见。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阳明温病。下之不通者。险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者。正气既虚邪气复实也。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 
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者。肺气不降里证又实也。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坚牢。小便赤痛。时烦渴甚者。火腑不通。小肠 
热盛。下注膀胱也。导赤承气汤主之。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邪闭心包。内窍不通也。牛黄承气汤主之。阳明太热。 
津液不足。间服增液。仍不下者。脏燥太甚无水舟停也。增液承气汤主之。 
x新加黄龙汤x 
细生地(五钱) 生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五分另煎) 生大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