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624-医宗己任编-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甘草(佐) 桔梗(佐) 川芎(佐) 归尾(佐) 苏木(使) 红花(使) 天花粉(臣) 
牛蒡子(君) 
上水酒各半煎。徐徐温服。(如未消加蛤粉炒穿山甲一钱。肿至面者。加香白芷一钱漏芦五 
分。大便燥实者。加酒浸大黄一钱五分。壮者倍之。凡内有热。或寒热交作者。倍用柴胡。加酒 
洗黄芩酒炒黄连各一钱。) 
x内托消毒散x 
治发颐有脓不可消。已破未破服之。 
人参(君) 黄 (君) 当归(臣) 川芎(佐) 防风(佐) 白芷(臣) 
升麻(使) 柴胡(佐) 甘草(佐) 桔梗(佐) 连翘(佐) 金银花(佐) 
上水酒各半煎。徐徐温服。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本是感症。而兼有他病。丹溪先生所谓杂合病也。其治之即当稍变感症成法矣。用载之篇末 
。以成一家之言。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如挟饮食。嗳气酸臭饱胀者。初起平胃散二陈汤主之。见风症者。配发散药一二味。如升柴 
薄荷叶。太阳症见者。加羌防。恐太燥。去苍术。见热症者。配酒芩连。口干者。合白虎。作呕 
者。加浓朴。如经发表多。而壅热通红。气粗。脉牢实。神思昏沉。胸前按之微痛者。视其微甚 
。用逍遥散。加熟地四五钱至一二两。或本方合小柴胡。 
x平胃散x 
苍术(米泔浸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 甘草(各等分) 
x二陈汤x 
半夏(制) 茯苓 陈皮 甘草(各等分) 
加生姜大枣。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如见鼻塞头痛发热。或中脘痞满。呕逆恶心。或痰饮凝积者。参苏饮主之。 
x参苏饮x 
前胡(佐) 葛根(臣) 半夏(制臣) 茯苓(臣) 陈皮(臣) 甘草(佐) 枳壳( 
麸皮炒佐) 
桔梗(佐) 苏叶(君) 人参(君) 木香(使) 生姜(引) 大枣(引) 
人参木香二味。进退用之。见阳明症者。合白虎。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一种内伤元气不足之病。其人必元气素弱。或作劳辛苦。或因饥馁受亏。或因色欲过度。 
外症身热。自汗体倦。手足心热。忽时作寒。口不知味。出言懒怯。脉虚大无力者。补中益气汤 
主之。有一种大虚致感。先以归脾饮补之。待虚回后清邪。 
x补中益气汤x 
人参 黄 当归 白术 广皮 甘草 升麻 
柴胡 
加生姜大枣。 
此方俱用轻剂。分量极少。总看病之微甚。为药之多寡可也。六要黄 一钱。人参病甚者一 
钱。炙草五分或七分。归术各七分。陈皮五分。升柴二味酒炒。各三分。多汗蜜拌炒。 
(此方如气血大虚者。参 术归草可加至数钱之多。不可拘泥。) 
见头痛项强太阳症者。配羌防。挟饮食者。配朴半。往来寒热者。配黄芩。热甚者。合白虎 
。病久虚而邪不 
得汗解者。配益母草红花酒芩连。舌胎干燥黄焦。热甚挟虚。而津液不得上行者。本方合白虎。 
x归脾饮x 
人参(君) 黄 (臣蜜炙) 茯神(臣) 白术(臣) 甘草(臣) 枣仁(炒研臣) 当归 
(君) 远志(佐) 龙眼肉(使) 煨姜(引) 大枣(引) 
挟火者。配黑山栀牡丹皮。甚者配酒黄连。名加味归脾饮。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一种中暑症。自汗背寒面赤。面部必通红紫胀。眼白必黄。或兼头痛气粗。发躁狂乱。审 
知阳明的确。用白虎汤。 
(倘脉不洪大。无消渴。恐白虎汤难投。如脉洪消渴悉见。当有背寒目黄。亦宜桂枝白虎。 
或加苍术可也。否则不如东垣清暑益气为稳。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一种头痛妄言。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名曰湿温。其脉阳 
濡而弱。阴小而急。 
治在太阴。不可发汗。白虎加苍术汤主之。保命云。立夏之后。至立秋处暑之间。伤寒者。 
身多微凉。自汗。四肢沉重。谓之湿温。苍术石膏汤主之。(即白虎加苍术汤。或先用人参白虎数 
剂。湿温一症。极不易治。清之则邪益陷。燥之则津即槁。补之助桀为虐。必纠 
缠生变耳。近代温病条辨之三仁汤。法极精妙。盖专究三焦立法。较白虎苍术六经法。更胜一筹 
矣。) 
x苍术石膏汤x 
苍术(佐) 石膏(君) 知母(臣) 甘草(使)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如夏月坐凉亭水阁高堂大厦中纵食瓜果生冷。亦能中寒。不可泥于盛夏。禁用热药也。附 
子理中汤。(大顺散冷香饮子。并皆佳妙。) 
有夏月因劳役。饮食失节。又伤冷冻饮料得疾。右三部沉细而微。太阴症也。左三部微浮而弦。 
虚阳在表也。身体沉重。四肢逆冷。自利清谷。引衣自覆。气难布息。懒于言语。此脾受寒湿。 
中气不足也。法当用四逆汤。但内经有用热远热之戒。是宜从中治。中治者温之也。钱氏白术散 
加升麻主之。一再服后利止身温神出。可用异功散治中汤辛温之品二三剂。 
x附子理中汤x 
附子(臣) 人参(君) 白术(臣) 干姜(炮佐) 甘草(炙佐) 生姜(使) 
大枣(使) 
x钱氏白术散x 
人参(君) 白术(君) 茯苓(臣) 甘草(炙臣) 藿香叶(佐) 木香( 
使) 葛根(佐) 
x治中汤x 
陈皮(佐) 青皮(佐) 人参(君) 白术(臣) 干姜(炮使) 甘草(臣)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一种色欲过度。腠理疏豁。寒邪乘虚而直入于三阴之经。名曰阴症。乃初起不见热症。暴 
病也。所谓直入阴经者。乃心肝脾肺肾之经。受肃杀严寒之气。由肌肉间之经络。直逼脏中。或 
心或肝或脾或肺或肾。生气被伤。不得通达。便成阴症也。此时急以热药。根据经通之。渐渐温热 
。使脏中热气。得通于肌肉间之经络也。须以理中汤四逆汤真武汤等类。辨症治之。有一种阴症 
直入肾少阴之经。欲事后感寒。或多欲阳虚。寒乘虚入。脐腹绞痛。手足青紫。厥逆。脉微欲绝 
。急煎附子理中与之。外用葱一束。如茶盏大。扎紧切一 
指浓一段。置脐上。以熨斗火熨之。热气透入腹。逼邪外出为佳。 
x真武汤x 
附子(臣) 茯苓(臣) 白芍(酒炒佐) 白术(君) 生姜(使) 
x四逆汤x 
甘草(炙臣) 干姜(佐) 附子(君) 
病甚者用重剂。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一种戴阳症。两颧浅红。红必游移无定。或烦躁发狂。欲坐卧泥水中。渴欲饮水。复不能 
饮。大便自利。或秘结。小便清白。或淡黄。咽喉或痛。或不痛。脉沉迟而微细。肌表虽热。重 
按之则不热。甚者其冷透手。此阴盛格阳也。又有面红烦躁。遍舌生疮生刺。舌敛缩如荔枝状。或 
痰涎涌盛。喘急。小便频数。口干引饮。两唇焦裂。喉间如烟火上攻。两足心如烙。脉洪大而 
数无伦。按之有力。(亦有按之微弱者)扪其身烙手。此肾虚火不归经。素问所谓脉从病反者也 
。俱用十全大补汤。吞八味丸。或大剂八味饮。合生脉散。人参熟地可用至二 
三两。附子可用至三五钱。如认作白虎。立死。 
x十全大补汤x 
黄 (蜜炙) 肉桂 四君 四物 
x八味丸x 
即六味饮加附子肉桂。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一种疟疾。秋后晚发。不论间日一日。热多寒少。或独热无寒。或寒热相半。势沉重者。 
总当以治感症之法治之。(大抵不外阳明少阳二经)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疟痢交并。势来暴甚者。亦当从感症治。急清阳明。毒自解矣。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有劳倦内伤人。夏月感热。身如燔炭。下利脓血。谵语。舌燥而黑。脉洪数无伦。(甚者脉 
散乱。忽有忽无。)此阳明危病也。急用熟地一两。生地麦冬当归白芍甘草枸杞佐之。服后须微 
微见汗乃可治。(脉亦须接续分明。洪数鼓指。)又必即前方去生地。加枣仁山药山萸肉丹皮连 
服七八帖。俟其脉敛而圆。乃可用四顺清凉饮子。加大黄五钱。熟地一两。归芍各三钱。甘草一 
钱。下其黑矢而愈。若一二日后。复发热狂 。喘急。口渴。此欲作汗解也。投 术各一两。归 
芍干姜各三钱。甘草一钱。其汗如注。而霍然矣。或曰。阳明热甚。当速解其毒。今先补后下。 
何也。曰。毒火燔炽。凉膈承气症也。而其原起于劳倦。阳邪内灼。脉已无阴。若骤下之。则毒 
留而阴绝。死不治矣。曰。复病又以他药治。何也。曰。病从阳入。必从阳解。今阴气已至。而 
无以鼓动之。则荣冲不洽。汗无从生。不汗。则虚邪不得外达。故内沸而复也。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初起宜辛凉解散。次则和解解毒。必里症全具而脉实。舌燥口干。心下坚满。方可攻下。若 
饮食在胃脘中。 
未曾腐熟。糟粕未成。虽芩连栝蒌等。俱不可用。况硝黄乎。(恐变结胸故也。)荒岁多疫。皆 
因饥饱不时所致。右气口脉多大。用人参败毒散。先发其表。次用人参柴胡汤以和解。右脉大于 
左。自汗。心下不胀。无表里症见者。补中益气汤。若用正伤寒法。大汗大下。多致杀人。疫病 
当分天时寒暄燥湿。病者虚实劳逸。因时制宜。不可拘泥。如久旱天时多燥。热疫流行。忌用燥剂 
。宜解毒润燥。天久淫雨。湿令大行。脾土受伤。民多寒疫。多兼泻利。忌用润剂。宜渗湿理脾 
。又有一种全家长幼相传染。头痛发热。乃天行时气。重即疫疠也。亦系阳明热病。治法当与感 
症参。 

卷八西塘感症(下)
感症兼病
属性:时毒者。感四时不正之气。初发状似伤寒。五七日间。乃能杀人。十日外。不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