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由来,夫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也。阳之有余,阴之不足也。凡诸逆冲之火,皆下焦
冲任相火,出于肝肾者也。肾水虚衰,相火偏胜,壮火食气,销烁肺金,乌得而不喘
焉?丹溪云∶喘有阴虚,自小腹下引起而上,宜四物汤加青黛、竹沥、陈皮入童便煎
服。如挟痰喘者,四物加枳壳、半夏,补阴以化痰。夫谓阴虚发喘,丹溪亦发前人之未
发,但如此治法,实流弊于后人,盖阴虚者,肾中之真阴虚也,岂四物汤阴血之谓
乎?其火起者,下焦龙雷之火也,岂寒凉所能降乎?其间有有痰,有无痰者。有痰者,
水挟木火而上也,岂竹沥,枳半之能化乎?须用六味地黄,加麦冬五味大剂煎饮,以壮
水之主,则水升火降而喘自定矣。盖绿阴水虚,故有火,有火则有痰,有痰则咳嗽,咳
嗽之甚则喘耳。
夫呼随阳出,吸随阴入,一升一降,阴阳乃和,苟有乘戾,则气上不行,升而不
降,否塞膈中,气道奔迫,乃喘急而有声也。故《经》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
明之逆也。又曰∶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然又有一等似火非火,似
喘非喘。《经》曰∶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
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根据归,故上气喘也。乃真元耗损,喘出于肾气
之上奔,其人平日若无病,但觉气喘,非气喘也,乃气不归元也。视其外症,四肢厥
逆,而赤烦燥,恶热似火,非火也。乃命门真元之火离其宫而不归也,察其脉两寸虽浮
大而数,两尺微而无力,或似有而无为辨耳,不知者,以其有火也,少用凉药以清
之,以其喘急难禁也,佐以四磨之类以宽之。下咽之后,似觉稍快,少顷依然,岂知
宽一分更耗一分,甚有见其稍快,误认药力欠到,倍进寒凉快气之剂,立见其毙矣。盖
阴虚至喘,去死不远,幸几希一线,牵带命门,尚尔留连,善治者、能求其绪而接助真
元、裨其返本归原、或可回生,然亦不可峻骤也。且先以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
类,煎人参生脉散送下,觉气若稍定,然后以大剂参 补剂,加破故纸、阿胶、朱膝之
类,以镇于下,又以八味丸加河车为丸,日夜遇饥吞服方可。然尤须远房帏,绝色欲,
经年积月,方可保全。不守此禁,终亦必亡而已。聪明男子,当自治未病,毋蹈此危
机。
又有一等火郁之症,六脉俱涩,甚至沉伏,四肢悉寒,甚至厥逆,怫怫促而喘,却
似有余,而脉不紧数,欲作阴虚而按尺鼓指,此为蓄郁已久,阳气怫遏不能营运于
表,以致身冷脉微,闷乱喘急,当此之时,不可以寒药下之,又不可以热药投之,惟逍
遥散加茱连之类,宣散蓄热,得汗而愈,后仍以六味地黄,养阴和阳方佳。此谓火郁则
发之,木郁则达之,即《金匮》所云∶六脉沉伏,宜发散,则热退而喘定也。然喘多不
能卧,何也?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卧则喘者,水气逆行乘于肺,肺得水
而浮,气不得流通也。
病后产后,一切疮症,溃后发喘,即是短气,悉属气虚。虽素有痰火,若在年高病
久,正气耗散,若误作有余,削伐寒凉,立见倾危,须大剂生脉散,扶接元气为急,或
温补之,以导气导火归原,则为喘为痰,不治而自愈。然喘病因虚而死者,十之九,因
实而死者,十之一,盖实者,攻之即愈无所难也。虚者,补之,未即见效,转折进退,
良非易也。凡服温补药后,纵喜凉饮,而冷水切不可与,盖咽干口燥者,因虚火未下,
津液未生故耳。若一饮冷水则温热药力全消,毫无所济,况寒气一人丹田,龙雷愈为浮越矣。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方脉哮症合参
属性:哮者,似喘而非,呼吸有声,呀呷不己,是痰结喉间,与气相系,故口之开闭,
尽有音声,此由痰火郁于内,风寒束其外,食味酸咸太过,因积成热得之,必须避风
寒,节浓味,若味不节,则其胸中未尽之痰,复与新味相结,哮必更作矣。治法宜苏
子、枳壳、桔梗、防风、半夏、栝蒌、款冬、桑皮、杏仁、茯苓、甘草、白果之类,
禁用凉剂,恐外寒难解,禁用热剂,恐痰火易升。如冬月加麻黄;夏月加石膏;挟寒
者,多加生姜,以兼表散为主。至有一种真气虚极,无根脱气上冲,似哮似喘,张口环
目,其气逆奔而上,出多入少者,法宜峻补,纳气归源,切勿从标,致成不救。
肾哮而火急甚者,不可骤用苦寒,宜温劫之,用椒目五六钱,研为细末,作二三
次,生姜汤调服。喘止之后,因痰治痰,因火治火,盖火太盛,则寒药一时难制,病大
敢与药亢,徒增其害,如贼势锋锐太盛,还当暂避其锋,以意取之自胜,《经》所谓方
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
(张)常治病后,及小儿痘后,忽喉声拽锯,不能睡卧,寸脉强而尺无力者,悉用
八味加牛膝、五味,早晚各一剂而安。
戴氏曰∶痰者,凡动便有痰声,火炎者,乍进乍退,得食则减,食已则喘,大概
胃中有实火,膈上有稠痰,得食则坠下,其痰喘则暂止,稍久食已入胃,反助其火,痰
再升上,喘反大作,俗不知此,作胃虚治,以燥热之药,以火济火也。昔人病此,众作
胃虚治不减,后以导水丸行五六次而安。
娄全善治一妇,年五十余,素有痰火,忽一日大喘痰出如泉,身汗如油,脉浮而
洪,似命绝之状,速用麦冬二钱,人参三钱,五味子一钱五分,煎服,喘定,汗止而愈。
《纲目》载一男子五十余岁,病伤寒咳嗽,喉中声如 ,与独参汤一服而鼾声除,
至二三剂咳嗽亦渐退,服二三斤,病始全愈。本草治虚喘,用人参一味为末,鸡子清
投新汲水调下一钱。昔有二人同行,一人含人参,一人不含,俱走三五里,其不含者,
大喘,含者,气息如故。可以验人参定喘之功矣。
哮喘者,因膈有胶固之痰,外有非时之感,则寒束于表,阳气并于膈中,不得泄
越,壅热气逆,故声粗为哮,外感之有余也。气促为喘,肺虚而不足也。然哮症遇冷
则发有二,有属内外皆寒者,治宜温肺以劫寒痰。若属寒包热者,治宜趁八九月未寒之
时,先用大承气汤下其痰热,至冬寒无热可包,哮自不发。
上气喘息,脉滑手足温者,生。脉涩四肢寒者,死。喘而上逆,脉数有热,不得卧
难治。身汗如油,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死。直视谵语而喘者,死。凡作于大病之后
者,多危。上喘咳而下泄泻者,死。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麦门冬汤
属性:治火逆上气,咽喉不利。
麦冬(七两) 半夏(一两) 人参(四两) 甘草(二两) 粳米(三合) 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活人五味子汤
属性:治喘促脉伏而数者。
五味子(二钱) 人参 麦冬 杏仁 桔红(各二钱五分) 姜(三片) 红枣(三枚) 水煎服。
x又方x
治寒包热而喘,必用发散。
桔红 半夏 枳壳(炒) 桔梗 黄芩(炒) 紫苏 麻黄 杏仁 甘草 如天
寒加桂枝,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东垣人参平肺散
属性:治心火刑脾,传为肺痿,咳嗽喘呕,痰涎壅盛,胸膈痞闷,咽嗌不利。
桑皮(一钱) 知母(七分) 炙甘草 地骨皮 人参(各五分) 茯苓 天冬(各四分) 青皮
陈皮(各三分) 五味子(三十粒) 如热甚,加黄芩、紫苏叶、半夏各五分。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痰哮方
属性:青栝蒌(一个) 白矾(五钱) 为末,将栝蒌打碎,入明矾在内,置新瓦上,阴干,冷
调少许,嗽后咽下即愈。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血没散
属性: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上喘,命在须臾。
真血竭 没药(各等分) 为末,每服二钱,用童便好酒煎一大沸,温调下。方产时
进一服,上床良久再服,其恶露自循经下行,更不上冲,免生百病。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参苏饮
属性:产后血入于肺,面赤发喘,欲死者。
人参一两,为末,苏木二两,水二碗,将苏木煎至一碗,去渣,调人参末,随时加减服,神效。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定肺汤
属性:治上气喘嗽。
紫菀 五味子 橘红 甘草 紫苏子 否仁 桑白皮 半夏 枳壳 生姜(五片) 紫
苏(五叶) 水煎。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方脉哮症合参
定喘汤
属性:治肺虚感寒,气逆膈热,而作哮喘。
白果(二十一枚,去壳,切碎,炒黄色)
麻黄 半夏(姜制) 款冬花(各三钱) 桑白皮(蜜炙) 苏子(各二钱) 杏仁(去皮、
尖)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水三钟,煎二钟,分二服,不用姜,不拘时徐徐服。
括曰∶诸病原来有药方,惟愁哮喘最难当,麻黄桑合加苏子,白果冬花效更良,甘
草黄芩同半夏、水煎热服不须姜,病患得此真仙药,服后方知定喘汤。
此手太阴药也。表寒宜散,麻黄、杏仁、桑皮、甘草,辛甘发散,泻肺而解表;
里虚宜敛,款冬温润,白果收涩,定喘而清金,苏子降肺气,黄芩清肺热,半夏燥湿
痰,相助为理,以成散寒疏壅之功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二
方脉肺痿肺痈合参
属性:夫人一身之气,全关于肺,肺清则气行,肺浊则气壅,肺热则津不得,而肌肉甲
错,多生肺痈。痈者,壅也。肺气郁热,久壅而成也。盖咳久伤肺,元气渐虚,其人有
寒热往来,自汗 ,口中有浊唾涎沫,或咳嗽唾中有红线脓血,或多唾涎沫而无脓,
寸口脉数而虚涩,或虚洪者,名曰肺痿,热在上焦故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