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诊遵经-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欲动者。脾亏。指不用者。属脉。臂不遂者。为痹。手足 习者。肝绝之形。手足 曳者。风懿之状。此皆以容 
言也。于是合形容而诊之。按经络而验之审其寒温。察其部位。参四诊以究同异。分三因而辨本标。病症 
之殊。疗治之变。庶乎知所适从矣。 

卷下
诊足望法提纲
属性:尝考内经。阳气起于足五趾之表。阴气起于足五趾之里。足之三阳。从头至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阳行 
于外。阴行于内。阳则自上而下。阴则自下而上。析而言之。左为阳。右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足之在外者为 
阳。在内者为阴。自臀至膝。曰髀。自膝至踝。曰胫。踝下谓之跗。跗前谓之趾。其大趾。则少阳、阳明、厥阴、太阴 
之所行。其次趾、中趾。则阳明之所行。其次于小趾之次趾。则少阳之所行。其小趾。则太阳。少阴之所行。此 
皆经络之辨。部位之分也。望之之法。可弗深究其形容哉。以形言。则形盛为有余。形瘦为不足。胫肿跗肿 
者。水气之实。胫枯脚小者。脾胃之虚。胫有大小者。肾壅偏枯。股无生肉者。脾虚气竭。足下平满者。伤肾之 
绝征。脚底先穿者。疠风之败证。十指堕落者。筋死。十趾不用者。经病。两腿消瘦。曰肾消。独膝肿大。曰鹤膝。 
足肿至踝。曰阳虚气结。脚肿上胫。曰香港脚逆冲。身体羸瘦。独足肿大者。营卫俱微。足趺壅肿。两膝如斗者。 
胃气欲绝。此皆以形言也。以容言。则屈者为阴。伸者为阳。强者邪气实。痿者形气虚。拘急者。寒邪。纵缓者。 
热疾。螈 者。筋脉相引。振掉者。血气俱虚。屈伸不能者。筋将惫。屈伸不利者。肾已亏。屈而不伸者。病在筋。 
伸而不屈者。病在骨。阴缓而阳急者。阳跷病。阳缓而阴急者。阴跷病。跌蹶能前不能却者。太阳经之伤。 
跛或左而或右者。风寒湿之病。转筋者。寒邪在筋。掣节者。寒邪在节。足纵而不任地者。大经空虚。足摇而 
不任身者。骨髓枯减。足不收者。脾气虚。足不举者。脾气实。扬手掷足者。烦燥。逾垣上屋者。怒狂。筋缓不能 
行者。肝劳。弃衣而狂走者。胃实。立不能坐。坐不能起者。阴阳交合。阴阳俱病也。此皆以容言也。合形容而 
视之。审经络而辨之。验其足之寒温。切其脉之动静。参以四诊。究其三因。而病症之变。标本之殊。亦可知 
其大略矣。 

卷下
毫毛望法提纲
属性:心主身之血脉。肺主身之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太阴者。肺也。行气温于皮毛者也。若析而论之。则经络 
之行。部位之分。又各有所主。何则。督行于背。任行于腹。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 
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阴行于内。阳行于外。视其经络。分其部位。其经之血气盛。则充肤热肉。 
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彼言十二经之气血多少者。论其常。此言充肤热肉生毫毛者。察其变。毫毛 
有长短粗细美恶。由气血有多少清浊盛衰。是皆因人而异者也。其因病而变。又各不同。毫毛毕直者。风 
寒外感之证。毫毛折落者。肺脏内绝之形。洒洒然毛耸者。太阳中 。洒洒然毛立者。虚邪中人。毛焦者。寒 
热在于皮肌。毛悴者。情志伤其脏腑。毛败者。肺热而金受火之克。毛枯者。疳病而金乏土之生。此皆诊法 
之略也。由是而观。当以粗而长者为血多。细而短者为血少。耸与直立为邪实。焦与枯败为正虚。悴同折 
主死。美而泽主生。善诊者。察毫毛。观气色。听声音。参脉证。可以知其吉凶矣。若夫毛窍之多寡。或言八万 
四千。或言十万八千。而究竟不知几万几千。即能知其几万几千。亦何取乎几万几千。夫经络之曲折。病 
证之纷纭。古圣述之于前。昔贤验之于后。虽西医剖视。不能如此其详。而况针穴之微妙。石药之功能。断 
非技巧所能窥者乎。然则今人不逮古圣也远甚。书曰。事不师古。鲜克有济。 

卷下
腠理望法提纲
属性:闻之津液渗泄之所曰腠。纹理缝会之中曰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理者是皮肤脏腑之纹理也。 
字书谓肤肉之间为腠理。以其有脉理焉。三说合观。体用备矣。考之内经。则曰开、曰阖、曰粗、曰细。曰疏、曰 
密。有因天者。有因人者。有因腑而异者。有因病而异者。因天者何。热则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汗大泄。 
血气减。皮淖泽。寒则人气在中。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此腠理之开闭。因天之寒暑也。因 
人者何。膏者其肉淖。而粗理者身寒。细理者身热。脂者其肉坚。细理者热。粗理者寒。此腠理之粗细。因人 
之脂膏也。何谓因腑而异。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密理浓皮者。三焦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 
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焦膀胱急。毫毛美而疏者。三焦膀胱直。稀毫毛者。三焦膀 
胱结。此腠理之疏密。因腑而异者也。何谓因病而异。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 
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 
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然阳病亦有汗出者。阴病亦有不汗出者。其开也卫气虚。其闭也卫气实。是 
又因证而异。可与诊汗之法参观也。要之。开则有汗。闭则无汗。察腠理之开闭。视汗液之有无一也。此腠 
理之开闭。因病而异者也。盖观粗细与疏密者。欲明其体。而观开阖之常变者。欲达其用也。且夫腠理之 
开阖。非腠理之自为开阖也。有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焉。盖卫气也。卫气者。下焦之所出。太阴 
主其内。太阳主其外者也。阴平阳秘。卫气和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如是而云开 
阖。则似开非开。似阖非阖。然非不开也。非不阖也。有时而开。有时而阖。或因寒暑。或因冷暖。或因动静。非 
病也。常也。时开则开。时阖则阖者也。设或不当开而开。不当阖而阖。岂得谓之无病哉。合汗而诊之。因时 
而验之。参证而辨之。知其开阖之常。即知其开阖之变矣。经曰。谨察卫气。为百病母。腠理之开阖。卫气之 
虚实也。开阖虚实。盖可以忽乎哉。 

卷下
尺肤望法提纲
属性:尝谓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故谓之寸。从尺泽至高骨。却行一尺。故谓之尺。尺肤者。尺泽至高骨之肤 
也。盖气口为肺之脉。皮肤为肺之合。脉行肤内。肤在脉外。故视肤而有取乎尺也。其视之之法有六。曰缓、 
曰急、曰滑、曰涩、曰贲而起、曰减而少气。夫缓者尺肤纵缓不急也。急者尺肤紧急不缓也。滑则不涩。而有 
流利之容。涩则不滑。而有蹇滞之貌。贲而起者。沸起之状。减而少气者。损少之形。盖缓则为热。急则为寒。 
滑属阳而气淖泽。涩属阴而血凝泣。贲而起者。太过为实。减而少气者。不及为虚。六者合观。变在其中矣。 
经曰。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脉大 
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然则色脉皮肤。皆当相应也。合而观之。亦可推其 
顺逆焉。千金云。风病则滑。痹病则涩。气血盛。则尺之肉丰盛。气血虚。则尺之肉亏竭。此亦诊尺之要也。论 
疾诊尺篇曰。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 。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 
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 饮也。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尺粗常热者。谓 
之热中。尺坚大。脉小甚少。气 有加。立死。是又诊尺肤以参脉证。参脉证以决死生矣。至若尺之部位。手 
之寒温。因切而知者。容后续述。 

卷下
诊皮望法提纲
属性:尝思诊尺肤之法。可察皮之滑涩。诊腠理之法。可察皮之粗细。然皮不仅观尺肤。法不仅观腠理。则夫周 
身之皮。当讲周身之法。而尺肤腠理之诊。亦宜比例而观焉。何则。周身之皮。实由周身之脉以灌溉。周身 
之脉。当分周身之部以参观。故经言。欲知皮部。以经脉为记。夫皮者。肺之合也。筋骨在内为阴。皮肤在外 
为阳也。析而论之。如形充而皮肤宽缓者寿。形充而皮肤紧急者夭。皮与肉相裹则寿。皮与肉不相裹则 
夭。薄皮弱肉者。不胜时之虚风。浓皮坚肉者。能胜时之虚风。皮虚者寒。皮实者热。皮肤肿胀者。邪气实。皮 
肤消减者。正气虚。皮肤肿痛者。病气有余。皮肤溃烂者。形气不足。皮肤润泽者。太阴气盛。皮毛枯槁者。太 
阴气衰。皮毛焦者。手太阴气绝。皮肤着者。足太阴肉绝。皮聚毛落者。肺损。皮枯毛折者。肺绝。皮毛虚弱者。 
肺热叶焦。皮肤顽痹者。疠风皮病。身冷肤硬者。脾不上下。皮肤薄着者。经脉空虚。皮肤不收。肌肉坚聚者。 
寒湿之证。皮肤空疏。三焦经绝者。血崩之征。肌肤甲错。两目黯黑者。内有干血。身皮甲错。腹中急痛者。内 
生痈脓。皮肤溃而有疡者。疠风也。皮肤脱若蛇皮者。疠风也。疠风遍身如癣者。脾病。疠风溃烂无脓者。血 
死。少年皮生黑斑者。不吉。痘儿头项皮赤者。多凶。凡肿胀。皮浓色苍者。皆属气。皮薄色泽者。皆属水。诸痛 
疮疡。斑疹麻痘。色赤而红者顺。青而黑者逆。诸病症。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身涩而脉 
滑者死。身滑而脉涩者死。此皆皮部之诊也。由是推而言之。则寿夭诊于缓急。强弱诊于浓薄。消减肿胀。 
以诊其虚实。润泽枯槁。以诊其盛衰。八者交参。则诊视之法备。而皮肤之变详。夫如是。按经络而分内外 
阴阳。察部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