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节 太阳病方证小结
第11章 少阴病(表阴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阴病
第二节 少阴病治则
第三节 少阴病方证
第四节 少阴病方证小结
第12章 阳明病(里阳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阳明病(里阳证)
第二节 阳明病治则
第三节 阳明病方证
第四节 阳明病小结
第13章 太阴病(里阴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阴病
第二节 太阴病治则
第三节 太阴病方证
第四节 太阴病小结
第14章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阳病
第二节 少阳病治则
第三节 少阳病方证
第四节 少阳病小结
第15章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证及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厥阴病
第二节 厥阴病治则
第三节 厥阴病方证
第四节 厥阴病小结
《中医临床家:胡希恕》
内容简介
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经方家。他一生致力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研究,并将其方证灵活地应用于临床,取得了卓越的疗效。为国内外学者所称道。该书系统整理了胡老一生的理论建树与临床经验,对于后人学习、研究与运用《伤寒》《金匮》颇多启迪,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可供中医医、教、研工作者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医家小传
专病论治
感冒论治
感冒本属外感病 论治亦当用六经
感冒在表变匆匆 审证匆疏有合病
感冒并非皆表证 治疗当忌都发汗
表证阴证阳证分 论治温补发汗殊
浅论肺炎治疗
病因病邪不必究 症状点滴必细求
一方一法不可信 辨证选方必遵守
治疗哮喘独特经验
治哮喘不用麻黄 却独崇大柴胡汤
哮喘病发虽在肺 痰饮瘀血为主因
哮喘治疗效卓著 辨方证上下功夫
论治肝炎肝硬变
得湿清热疏肝主退黄
疏肝祛瘀和胃使邪却
益气淡渗祛瘀保肝康
痹证论治经验
风湿相搏痛无休 六经辨清有止期
治疗咳嗽的经验
咳嗽主因痰饮 治当温化降逆
痰饮郁久常化热 真寒假热要认清
外寒内饮常同犯 解表祛饮必并行
干咳未必是无痰 化痰降逆咳方止
宣肺经痰皆无效 和解少阳建奇勋
黄汗刍议
黄汗本为水湿病 表虚湿郁津却虚
治分正治和变治 知与胆汁无关系
治疗品糜的经验
上热下寒为病本 苦辛开降除其根
古人善医狐惑病 依证治愈白塞氏
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经验
外寒里虚胃脘痛 易攻为补常建中
乍看是虚实是实 本是瘀血怎温中
虚寒见证确实多 温补方药却不同
经方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短气未必都是虚 胸痹半表半里实
痰饮瘀血阻胸阳 祛痰活血理应当
房室传导有阻滞 活血祛瘀可调理
痰饮停久致心衰 温阳利水本应该
……
诊余漫话
年谱
诊余漫话
辨证施治概要
诊脉述要
白通加猪胆汁汤解疑
《温病条辨》不可与《伤寒论》同日而语
中医发展科研思路
年谱
方证的内涵(胡老讲稿)
方证的内涵
这就是我研究这个伤寒论呀;伤寒论它是,张仲景他这个辨证的体系呀就我写那引言,他是讲六经八纲,最后辨方证。这个方证在张仲景这个辨证呀就是一个最重要,最具体,最末的这么一个阶段。那么解释这个方证,方证是这简单的话了。方证就是方剂的适应证。那么方剂的适应证就叫什么方证。在张仲景这个书里头他也曾经提过。他不强调这个,这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但是看这个书的人都把他忽略了。你象他常提的是桂枝汤证呀,柴胡汤证呀,白虎汤证,承气汤证。这都在伤寒论里头提过,金匮要略里也提过。可是读这个书呀,大家在这上头不注意,注意的人呀,首先是陈修园。陈修园的书我们可以看一看。陈修园说是呀,他就这么提的,他说桂枝汤证,柴胡汤证,白虎汤证这是仲景书里最大眼目。最大着眼处了。也就象我说的这个,他是最重要最具体,辨证到最具体了,最末的一个阶段。也就是我以前用那个简单的话,咱们那引言里头也有吗,我说他是辨证的尖端。他这个尖端就是逻辑上讲的内包外延的关系。这个内包,越具体了,这个外延越小了。你比方说动物。脊椎动物。又**在一种人类。所以你光说个动物那多了去了。你要说到脊椎动物呢,又是缩小他这个内包,外延也就小了。你要说到人,那只是两条腿的人了,能说话。那么他这个辨证也是,开始是大面积的,你象咱们说的六经吧,就是表里阴阳,就是每一个病位都要反应这么两类证候的,这是肯定的,这我说这个是千真万确的,但是从有他这个书到现在没有这么讲的。这就是六个类型。
这现在临床上还这六个类型。你象太阳病吧,咱们常见着。太阳病也就这么两个,一个中风一个伤寒。这么两个类型。那么他就是。所以他这个六经辨证,在分析八纲。张仲景辨证的这么一个程序,体系。最后了,光辨证还不行,得辨方证。那么那个方证,这是很重要一个事情。那么一个大夫,尽管他对于这个辨证念经治的这种体系,理论他什么也不知道。但是就对方剂心里有个数。这是什么呢,就是方证。就是这个方剂适应证心里有个数。他就会运用这个方剂治病。这很多了。这个乡间的秘方就是如此了。他对这个方子呀,那王老太也是呀,那个中医医院的王老太太,他专用那种座药治这个妇科,那治得很好。可是他一看这个病呢,她说这药行,你准行。说是这个药不能治,你这个病我不能治,就是对她那个方证不适应。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所以他这是一个辨证的尖端。要读张仲景这个书呀,要是不知道方证那根本是不行的,所以他这个方证也并不多,连伤寒带金匮就二百多。常用的东西。可是这里头挺复杂,我这一回就把做一个经方方证类结。我写的这个东西呀,头前你看看这就有了。开头就是桂枝汤类。
那么在表证他有两个系列的方证,他为什么就从中风伤寒上起的,一个他是要用桂枝汤法,就是自汗出这类的,一个他要用麻黄汤法。那么随着这个证候的出入,那方剂就得改。所以这个方证最具体了。他要将桂枝汤形成一大系列的方剂,麻黄汤类也形成一大系列的方剂。所以对于太阳病。少阴病的研究也就只是这个,就是发汗剂,发汗剂有这么两个。你象这桂枝汤我写完了。这回呀不象以前,这回我把方证特别强调一下子。这就是桂枝汤方证探讨最后是这样子。基于以上论述可见桂枝汤为一太阳病的发汗解热剂,从这个方剂的性质他是这样子。发汗解热。但于药味偏于甘温,这是拿抽象的来说这个方剂了,他净用甜药,温性药,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他能够对胃有好处。就是咱们说这个能够,培补中气了。那么它有滋液的作用,就是滋津液,所以他的应用益于津液不足的表虚证,津液不足。所以这个桂的认识大家有些问题了,我这个是根据实际的情况,要体液充盈的表实证,或者有里热,里不但不需要补益。且还有热。你象酒客不可与桂枝汤就是这个东西。不可与之。有关具体的适应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这根据仲景说的。桂枝汤的适应证究竟是什么呢,就在这些情景之下,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动浮弱者。,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他都得损失津液,头一个也是,发热他都发热,桂枝汤解热,都汗出,所以脉也弱,脉虽浮而弱,所以脉迟呀,脉弱呀,脉浮而虚呀。
这都是说明身上这个体液亏损了。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发汗或下者都是伤人津液呀,那么表未解你肯定还得用桂枝汤,麻黄汤不能用了。阳明病脉迟,阳明病脉迟他是不及的脉呀,脉迟呀在张仲景的书迟中迟者就是津虚血少,那么虽汗出多,汗出多就象阳明病发多汗那个情景似的,但是而微恶寒者,而表未解者,他表未解;这个解这个表除那个脉迟;汗多;他那个津液伤的更厉害了;也得用桂枝汤。病下利而脉动浮弱者这个他本来是一太阴病脉浮者;你看这个太阴病我都讲过了;可发汗易桂枝汤;这个都是王叔和给搞的;这都不对了;他那个本文呀;根本是对的。他那个太阴病脉浮呀,这个太阴病是指下利说的,就是利证,利证脉浮,有用葛根汤的机会,也有用桂枝汤的机会,共旁的发汗法一样,他得脉浮,脉浮就说明是表证,就是表里并病。表里并病是一个阳性证,他当然得先解表。所以在葛根汤呢他这个书上写的,太阳阳明和病,那么在这里边桂枝汤呢他又写一个太阴病脉浮者,所以大家注意呀,太阴病也有表证,不是,他指的下利说的,为什么这个他写个太阴病,那个写个阳明病,也太阳阳明合病呢,他就是病有虚实的关系,他这个脉准是浮弱,他如果这个脉紧,他也用葛根汤。合着有汗出等等。读古人书死于句下不行,他这个书年久了,经过王叔和的编次呀。我认为有很多的问题。再就是霍乱吐利。上吐下泻损人的津液更凶了。那么这个他表还没解,而身痛不休者也可以用,稍与桂枝汤。这都不能用其它的发汗方。那么这几项都在特殊情形之下,就他具体的适应证。
研究中医呀,有些问题,你象拿这个桂枝加桂汤,这我也写了,这个仲景呢,他就这么一节,这也值的讨论的,烧针另其汗,针出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这奔豚是一个,你看看,我这回注解用点心,金匮要略里,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做欲死,要是不发作,复还止,那就是好人一样,那么根据这个情景呢,奔豚病用这个来介绍一下,可见奔豚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神经证,他是发作性的,不发作没有,这么一种病。这么一种病很多呀,所以这个注伤寒论呀,又说桂枝泻奔豚气,他也没明白这个奔豚,这个原因很多,在伤寒论就有两个,他这一节说的什么呢,说病在表,应该发汗,但以烧针确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