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修电视机的工人却又闷又热。终于 ,他实在熬不下
去 。从电视机下面钻了出来 ,从夫妻俩面前走过 ,打开
门 ,扬长而去。
丈夫盯着这个人走出去 ,大惑不解地看着电视机 ,
再看看他妻子,说:“亲爱的,我怎么没有看见裁判把这
家伙给罚下场,他就自动退场呢?你看见这家伙受罚了
吗 ?”
,这个丈夫是个不折不扣、货真价实的球迷 。
他的“大惑不解”,实在令人开怀大笑。
这个世界上 ,有很多我们不明白的事物 ,不了解的
道理,当我们面对它们时 ,难免产生一些新奇 、惊愕的
感受,幽默也就在此时形成了。
一位法国官员带他一个小儿子到巴黎剧场去参加音
乐演奏会。台上,一位女高音歌手正在演唱一首抒情曲。
“爸爸,为什么那个男人要用他的棍子恐吓那个女人
呢 ?”孩子问。
“ 不 是 恐 吓,他 是 乐 团 的 指 挥 。”
“既然不是恐吓,那么为什么她叫得这么大声呢?”
不 要 取 笑 孩 子 , 也 许 我 们 都 有 过 同 样 的 “ 大 惑 不
解 ”。
一个第一次进城来观光的乡下人,走进一座办公楼。
他见一个衣着破旧的老人刚走进楼梯旁的一个小房间 ,
门就自动关上了。接着门上的小灯闪闪,不一会,门又
自动滑开,从电梯里走出一个衣着时髦、美貌迷人的年
轻姑娘。
乡下人惊奇地眨着眼睛说:“哇,真神!可惜我没把
我那丑老婆带来。”
四 旁 敲 侧 击 法
设歧引疑
“旁敲侧击”式的幽默法 ,也就是暗示幽默法 。即
对事物表达自己的看法 ,不是通过直说,而是种种可能
进行曲说,并达到幽默的效果。
从前有个人请客,酒席间有一客人,刚一举杯就放
声大哭。主人忙问:“老兄为何临饮而哭?”客人回答
说 :“ 我平生爱的是酒,如今 酒已死了,为何不悲不
哭?”主人笑道:“老兄差矣,酒怎么会死呢?”客人故
作沉痛的样子说:“既然没死,为啥没有一点酒气?”于
是满座哗然。
客人发现主人不用好酒待客,不直说,而以故意放
声大哭诱发主人的疑问:为何临饮而哭?客人还是不直
含沙射影
答,而是风趣地说:酒已死了。这又引出第二句:酒怎
么会死呢?这时客人才解答疑句:说酒死是因为它没酒
气。这样设歧引疑,旁敲侧击,真可谓迷离藏趣,令人
会心而笑。
有几则同样幽默的故事:
一个穷人,应邀到朋友家做客,可是这位朋友的招
待实在太差劲了,仅仅给他喝了几滴米酒。临走时,他
恳求主人在他的左右两边腮帮子各打一个耳光:“为的是
让我老婆看见我两腮通红, 以为我吃饱喝足了。”
还有一位吝啬鬼,更是小气得出奇。他在大杯子里
仅仅倒上一丁点儿酒,刚好盖过杯底,一位客人向他要
一把锯子。
“你要锯子做什么用 ?”
“为了把杯子的无用部分全部锯掉。”
这 几 个 富 有 讽 刺 意 味 的 幽 默 , 用 的 正 是 “ 设 歧 引
疑”的暗示之法。
罗西尼是十九世界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有一次,
一个作曲家带了份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去向他请教。演
奏过程中,罗西尼不住地脱帽。作曲家问:“是不是屋里
太热了?”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到熟人脱帽的习
惯,在阁下的曲子里,我碰到那么多熟人,不得不连连
脱帽。”
对于这位求教的作曲家七拼八凑的乐曲手稿,罗西
尼显然非常不满,但他没有点破对方“抄袭”“拼凑”,
而是用富于幽默的“不住地脱帽”的动作和“碰到那么
多熟人”的解释,委婉含蓄地暗示了自己尖锐的批评意
见,这种批评虽不如直说那般鲜明尖锐,但它不仅生动
形象,而且幽默、含蓄,更富于讽刺意味而耐人寻味。
有一位青年爱抄袭别人的作品,一天他来到某杂志
社问自己所投的一首诗能否发表,编辑问他:“年轻人,
这首诗是你自己写的吗 ?”
青 年 答 道: “是 的,当 然 是 我 自 己 写 的。”
编辑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向他伸出手来:
“那么,莎士比亚先生,见到您我很高兴,我以为您
早已不在人世了呢 ?”
在这里,编辑含蓄地暗示了对对方抄袭莎士比亚的
诗句的严厉批评,但他大智若愚,表现得那么礼貌、热
情、信以为真,这就扩大了幽默效果。
一天,阿凡提去朋友家做客。那位朋友是个爱好音
巧借话题
讳言婉语
乐的人,他拿出了各种乐器,一件一件地演奏给阿凡提
欣赏。中午过了,阿凡提早就饿得难受,那位朋友还在
没完没了地拨弄乐器,并问道:“阿凡提,世界上什么声
音最好听?是独塔尔还是热瓦甫呢?”阿凡提回答说:
“朋友,这会儿,世界上什么声音都比不上饭勺刮着锅的
声音好听呀!”
如果阿凡提说:“我肚子都快饿扁了,你还没完没了
地摆弄乐器干什么?”虽然直接,却显得不得体,所以他
及时接过话题,临时用“饭勺刮锅的声音”与音乐家的
乐曲声作对比,其实是以此暗示对方该是进午餐之时了。
由于转折自然,表达得含蓄而幽默,在不损害对方自尊
心的前提下令对方愉快地得到了暗示。
人们在日常说话中,由于某些原因,需要避讳,于
是出现了讳言婉语。从某种角度看,讳言婉语实际上是
一种巧妙的暗示,有时会有幽默的效果。
一个泥瓦匠,因为他在喝得酩酊大醉时,说了一句
“沙皇陛下在我的屁股底下”,被告到法院。
法院经过 认真审理,确认 他有罪。记者 们要报道
此事时,又不能重复那句侮辱皇上的话,真是费尽了
弦外之音
心思。后来一个聪明的记者写的消息被各报采用。那
位记者是这样写的:“泥瓦匠安德烈被法庭判处有期
徒刑三年,因为他泄漏了一些有关沙皇住处的令人不
安的消息。”
经过记者的一番处理,实言与讳言之间形成了夸张
性的距离,令人忍俊不禁。
再一看:狮子躺在
多岁的施姆娶了一个年轻的太太。奇怪的是:她
生了个孩子!他沉思着去找好朋友,问道:“拉比,这可
能吗?”拉比答道:“我给您讲个故事:从前在非洲,有
个人撑着一把阳伞,在沙漠中行走着。突然,一只狮子
朝他走来了,他迅速地把伞收起来,把伞当作枪向狮子
瞄准,然后只听得‘呯’的一声
血泊中,死了。”
“这不可能!”
“这是真的!要知道,他身后还站着一位拿枪的猎
手 ,他 开 枪 了!”
巧妙的讳言婉语,幽默的暗示效果!
一天,国王写了一首诗,念给首席宫廷诗人萨巴听,
并征求意见。
年,现在要退休了。
“淡而无味,杂乱无章!”萨巴回答。
国王生气了 ,下令把诗人关进马棚 ,过了几天 ,亏
得众人求情,萨巴被放出来。
不久 ,国王写成一首新作 ,又念给萨巴听 ,萨巴听
完,一言不发,站起身来,垂着头,朝外就走。
“哪里去?”国王惊讶地问他。
“ 陛 下 ,我 进 马 棚 去!”
这个回答话中有话,弦外有音 ,暗示国王的诗作得
一塌糊涂,非常幽默。
邮局职工米勒在邮局工作了
经理:“米勒先生,您在这里工作 年,有何感
受 ?”
米勒:“我的退休金请不要通过邮局寄来!”
这句话的弦外音是批评邮局工作效率低下。
美国妇女习惯于把自己说得年轻,但有一位夫人已
经两鬓斑白,满脸皱纹 。有一次却对一位新结识的朋友
说:“你知道吗?我和我妹妹加起来一共六十六岁。”她
的朋友马上惊叫起来:“哎哟哟,难道你把一个这么小的
妹妹丢在家里,就放得下心吗?”
这句反问显然在暗示老夫人撒谎,由于说得幽默 ,
连老夫人听了也不禁笑起来。
吃饭时,丈夫尝了尝汤,问道:“家里还有盐吗?”
“ 当 然 有 ,”妻 子 说 ,“ 我 就 去 给 你 拿 来 。”
“不用了,亲爱的,我以为你把所有的盐都放在汤里
了呢?”
这句话暗示妻子做的汤太咸 ,婉转道来 ,既亲切 ,
又幽默。
五 衬 跌 扑 空 法
偏离常规
“衬跌扑空”就是思想倾向的偏离 ,由于它打破了
常规 ,偏离了定势 ,常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感 ,悬
念打开后的轻松感。
为了便于掌握这种技巧,以下分类探讨。
人们平常说话 ,起承转合都有惯常的方式。如果违
反这些方式 ,会被认为语流不畅 。但是,故意制造一点
儿语流不畅,往往可以获得幽默。
老师:珍妮,什么是抽象名词?
珍妮:我不知道!
老师 :怎么 ?你不知道 !好吧 ,抽象名词就是能想
像但不能摸到的东西。现在,给我举个例子吧!
珍妮:一把烧得通红的火钳。
考试开始了,汤姆举起手,老师走了过来。
“我没有带铅笔。”汤姆说。
“如果一个士兵上战场却没有带枪,你说他称什么士
兵?”老师批评道。
“我想他是个指挥官。”汤姆答道。
射击教官在课堂上提问:“当你率领一队骑兵执行侦
察任务时,发现敌人的侦察兵正在以每小时六十英里的
速度向你冲来。那么你将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
士兵:“以每小时八十英里的速度向后方撤退。”
主考人:“告诉我,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
为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考生:“是的,他肯定会成为一个极了不起的人物,
因为无论怎样,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能活四百多岁的人。”
某新兵每天早上操练都迟到。
军官问他:“你是怎么搞的?老是迟到。”
“报告长官,我总是睡过了头。。”
“什么?”�